第430回 孔宣成道(四)

“孔宣道友既然成聖,我等爲之賀。”聲音清冷,緩緩從九天傳下,方辰嘴角露出一絲苦笑,知道是二位娘娘降臨,自然毫無辦法,當下打開殿門,果見兩位娘娘走了進來。方辰又在殿中指了指,現出兩尊雲牀來,由兩位娘娘坐着。

“既然都來了,師弟就開始吧!”太上老君又吩咐道。臉上無悲無喜,也不見任何顏色,彷彿孔宣成聖是一件相當簡單的事情一樣。天地之間有沒有多一個聖人,三界的格局有沒有變化絲毫不放在心上。女媧娘娘見狀暗中點頭,也只有方辰能清晰地感覺到太上老君心中的那一絲不安。

“西方教主來了。”孔宣淡淡的說道。太上老君面色一陣大變,眼中的驚訝再也掩藏不住了。聖人降臨天上自然有異象。聖人自然能生出感應來。只不過這種感應隨着聖人道行的高低,時間上有着不同之處。就像這西方教主前來的徵兆,太上老君也尚未查明,那孔宣這個剛剛成聖的人居然能感應的如此清楚。這難道就是斬三尸成聖德優勢嗎?不經過時間的沉澱,就有如此大神通,若真是如此,那日後自己又如何能做人教的教主,衆聖中的老大。在自己的面前,已經有一個方辰,那是天道中遁去的一,根本就不能以常理來推測,所以太上老君忍着,但是如今連方辰的徒弟都彷彿超過了自己,又如何能忍得。

“當年貧道曾爲西方客,自然能感覺西方有聖人前來。”孔宣淡淡的看了一眼太上老君。彷彿能看得清楚太上老君心中所想一樣,飛快地解釋起自己能搶先察覺西方聖人到來的原因。果然,太上老君聞言麪皮略爲放鬆了一些。

“無爲,無所爲,無所不爲。太上忘情,而忘自己,而忘道,是爲道。大師兄,你地心亂了。”鐘聲悠揚,震動寰宇。彷彿大千世界中衆生靈都能聽得清楚。但是實際上,太上老君卻知道,這混沌鍾所敲得對象不過是自己罷了。鐘聲響起。太上老君忽的起了一頭的冷汗,回想剛纔,忍不住嘆息道:“無量天尊。”聖人各有神通,老君尚無爲,所以能逍遙。所以能超然於衆聖之外,成爲衆聖相互靠攏的對象。一旦這種身份被破壞,自然不能超脫於衆聖之外。

“南無阿彌陀佛!孔宣道友成聖。貧僧特爲之賀!送往生蓮子一枚!”阿彌陀佛身披袈裟,周身金光閃閃。腦後有畝田大小的功德金光,濃若實質。緩緩而來,每一步都有兩朵蓮花。託着雙腳,如此進入大殿之中。神情卻極爲端莊,彷彿孔宣真的是自己的道友一樣。待到孔宣親自爲阿彌陀佛接引道人點起了一尊雲牀,讓接引道人安坐其上的時候,衆聖才反應了過來,臉上露出一絲尷尬之色來。

不論是太上老君,或者是兩位娘娘,更或者是被無當聖母勸說過來的通天教主,實際上都沒有將孔宣當作自己同輩人來看待。就算他成聖,但是仍然是玄門的二代弟子,小了自己一個輩份。卻不曾想到,西方阿彌陀佛卻已經將孔宣當作自己同一個輩分地傢伙來恭賀,一時間,大殿內頓時靜了下來。

“弟子云中子奉老師元始天尊之命,恭賀孔宣師兄成就混元聖人之位。”正在這時,忽然殿外傳來一聲傳唱之聲,卻是雲中子前來恭賀孔宣成聖。

太上老君臉色鐵青,女媧娘娘粉臉含霜,后土娘娘臉上閃過一絲羞惱,接引道人本來臉上就有一些尷尬,此刻本是枯黃地臉孔上,罕見的露出一絲血紅來。通天教主臉色一愣,忽然仰天狂笑起來。沒想到孔宣成聖,居然有如此祝賀的。一些人雖然親自前來,但是也是口頭上恭賀一聲,把孔宣當作晚輩來看待,其實上來此是另有要事;有地人倒是誠心誠意的祝賀的,就是不合時宜的送上一件寶物,還將孔宣提高到一個與衆聖相等的高度來,讓人生出一絲尷尬來;其實,這都沒有什麼。但是更讓人驚訝地是,有的人自己不來也就罷了,畢竟雙方仍然是在交戰,面對的是不死不活地局面,能親自前來,恐怕氣氛也就不好了。如此,居然還派了一個弟子前來,喚上一聲“孔宣師兄”的,如此更是讓衆聖下不了臺了,這個孔宣到底是算在什麼位置呢?

其實,元始天尊地舉動本也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但是他不曾想到地是衆聖都來了。那準提道人當年曾經將孔宣當作奴役差使了數千年,如今孔宣已經成聖,他自然不好相見的。而西方二教主爲一體,阿彌陀佛親自送寶物前來,自然能抵消了準提不來地因果。若是元始天尊不來,尚可由太上老君來替代,這也原本說的過去,誰都知道人闡二教實際上是一個鼻孔出氣。但是偏偏派了一個雲中子前來祝賀的。讓太上老君如何不生氣的。

“真是狂妄。”太上老君冷冷的說了一聲,從雲牀上站了起來,朝方辰與孔宣打了一個招呼,徑自出了造化大殿。經過雲中子這樣一鬧,孔宣成聖大典也就等於成了笑話,本來另有打算的太上老君也無可奈何,只得告辭而去。畢竟這其中有云中子的一部分

“貧僧西方有些要事。也先行告辭了。”阿彌陀佛接引道人遲疑了片刻。感覺今日這笑話是自己鬧出來地。他本就是一個聰慧之人。見衆聖如此模樣。就知道這些人只不過是將孔宣當作一個後起之秀。就算是聖人。也是師侄輩地。前來口頭上祝賀一下就行了。口中雖然稱地是孔宣道友。但是心中卻仍然把他當作昔日地孔宣。只可惜被自己霎時間送了一宗大禮。不但從口中。還是心裡都已經承認了孔宣這個新晉地聖人。已經與自己這些老牌地聖人平起平坐了。兩者相互矛盾。讓接引道人又如何能在這裡安坐。如今見太上老君已經告辭。自己趕緊也準備走人。

“哈哈!真是有趣。”通天教主待接引道人走後。又是一聲大笑。聲震寰宇。響徹雲霄。女媧娘娘與后土娘娘見狀。也忍不住面上露出一絲微紅。隱隱之中。好似混沌深處傳來兩聲冷哼之聲。

шшш⊕ ttκā n⊕ ¢O

“沒想到今日倒是浪費了貧道地一頓口水。”方辰苦笑道。他自然知道這些聖人前來地含義是什麼。孔宣成聖。這樣三界之中就有了八位聖人了。按照鴻鈞道祖地吩咐。三界之中是不能出現第九位聖人地。但是方辰成聖也是隨時之間地事情。太上老君前來就是爲了方辰成聖地事情。

“師兄。此事雖然今日是躲過了。但是日後自然還是要面對。師兄還是早些想方設法纔是。”后土娘娘心存慈悲。自然知道一旦九聖降臨。三界將會化爲混沌。生靈也會盡數化爲齏粉。不復存在。故此纔有如此之說。女媧娘娘也點了點頭。人族爲其所造。視其爲母。三界若是重新化了混沌。她也是不捨得。

“嘿嘿。聖人起。自然有聖人落。這就是天道。”通天教主滿不在乎地說道:“看今日這模樣。準提道人得了誅仙劍。本就已經犯了佛門戒律。嘿嘿。自己創立佛門。自己倒首先犯了戒律。這種人若不化爲灰灰。那才叫奇怪呢?元始天尊。唉!”

女媧娘娘與后土娘娘聞言滿面都是不可置信地顏色。她二人也是首次聞聽如此密辛。頓時失聲驚呼起來。好半響。女媧娘娘才嘆息道:“當年封神地時候。我在媧皇宮曾見老師賜下丹藥與三位師兄。說一旦發生內訌。必死無疑。當時還以爲老師是在威脅三位師兄。但是今日聽師兄之意。看來這聖人也是會死地。”女媧娘娘言語之間蕭瑟無比。身邊地后土娘娘也嘆息了一聲。好似自己剛剛達到某一個絕頂高度。自以爲可以掌控自己地命運。但是發現這不過還是有可能隨時面對死亡。心情一下子從天堂跌落地獄中一樣。

“不過是大劫來臨纔有如此之事。待大劫過後,聖人還是聖人,不死不滅的存在。”方辰忽然嘆息道:“只是這次大劫來的太大了,上一個無量量劫的事情都要連在一起解決。老師也太相信貧道了。”

“師兄卻是將我們瞞得好緊,若是我姐妹不來,師兄會不會將我姐妹二人與準提道人並列?”后土娘娘忽然說笑道。

“兩位娘娘功德無量,以平常心對待一切。心中無爭無鬥,超然於外,平日深居三十三天之外,甚少入紅塵,無因果,哪裡有大劫降臨。”孔宣忽然出聲道:“老師雖然多有算計,但是卻是掌天道中一線生機。雖不是鴻鈞,但是卻遠在鴻鈞之上。只是準提之輩被氣運與麪皮遮住了心神,纔有今日之禍而已。”

“盤古三清,唉!也許日後不知道這是三界之中,還有沒有盤古三清這一說。”通天教主站起身來,也不朝方辰二人行禮,就徑自出了大殿,回了碧遊宮。身後傳來幾聲嘆息聲。

第318回 通天河畔大士隕(八)第391回 軒轅關下乾坤顛覆(十二)第398回 申公豹遊走三界(三)第348回 靈猴返本歸元(六)第115回 蜀山滅崑崙陷,造化令羣修(六)第408回 魑魅魍魎破靈山,多寶如來上封神(九)第535回 神墓穿雲關(十一)第一二十七回 取捨之間相當敏感的洞天福地第213回 鐘聲悠揚,大劫起第420回 界牌關下會都天(一)第395回 封印孔宣?休想!(二)第285回 奪鼎(四)第441回 界牌關下五嶽建功(九)第430回 孔宣成道(四)第225回 上封神第542回 三清(二)第305回 山海關下衆仙寒(四)第559回 老子化身(二)第496回 楊柳一脈(一)第191回 立國第203回 鐘聲悠揚,大劫起第381回 軒轅關下乾坤顛覆(二)第69回 斬妖(一)第84回 殺神白起(一)第144回 億萬年兄弟相會,定海神珠收亥豬(一)第221回 大劫開始第90回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 鬱郁黃花無非造化(三)第592回 收官(上)第464回 截教衆仙大會界牌關(二)第512回 楊柳老仙,方辰的巔峰之戰(二)第355回 靈猴隕之加強版誅仙劍陣(三)第511回 楊柳老仙,方辰的巔峰之戰(一)第472回 八門金鎖陣(五)第315回 通天河畔大士隕(五)第26回 風雲詭譎(五)第183回 人至賤則無敵,人皮厚則不破第331回 老君無敵之廢玉帝(四)第169回 地府之太陽金針(四)第548回 天庭初戰(三)第380回 軒轅關下乾坤顛覆(一)第91回 定海初現一重天 無量慈悲照軍魂(一)第487回 石磯出,太乙死(四)第268回 紅蓮入夢造護法(二)第521回 飛熊上榜(二)第23回 法寶顯威(三)第153回 蟠桃盛會(一)第434回 界牌關下五嶽建功(二)第102回 龍脈聚時分九鼎 無量功德造化先(一)第388回 軒轅關下乾坤顛覆之蚊道人(九)第126回 真龍戲言,造化得天柱第424回 界牌關下會都天(五)第187回 蜀山劍派第27回 有女紫竹(二)第169回 地府之太陽金針(四)第64回 一戰血神君第79回 業火紅蓮(三)第527回 神墓穿雲關(三)第586回 天地玄黃玲瓏寶塔(十)第476回 八門金鎖陣(九)第525回 神墓穿雲關(一)第306回 山海關下衆仙寒(五)第139回 行醫濟世曰造化,天尊出關會廣力(五)第13回 萬鬼噬魂幡(一)第368回 神仙災星申公豹(二)第304回 山海關下衆仙寒(三)第561回 大陣異變第81回 業火紅蓮(五)第592回 收官(上)第159回 奼女求陽,崆峒印下毫光閃第518回 掃帚星的威力(二)第321回 我是來斬三尸的(一)第185回 風起北俱蘆洲第280回 大婚(七)第11回 青天白日下的妖精(三)第17回 搖錢樹之混戰第五百四十九回 天庭初戰四第529回 神墓穿雲關(五)第245回 誰說聖人無敵第401回 魑魅魍魎破靈山,多寶如來上封神(二)第78回 業火紅蓮(二)第513回 楊柳老仙,方辰的巔峰之戰(三)第555 孔宣出手(三)第320回 通天河畔大士隕(十)第588回 浩然正氣照蒼穹(二)第466回 七仙女(一)第45回 寶貝都想要,誰能拿到第75回 還丘、代嶼(五)第181回 天帝有子,名喚十方俱滅第388回 軒轅關下乾坤顛覆之蚊道人(九)第51回 由西遊想到的第227回 陸吾十劍第431回 元始之殤(一)第341回 上古神靈(五)第275回 大婚(二)第97回 九州龍脈聚,天劫降臨山河變(一)第220回 大劫開始第189回 立國第585回 天地玄黃玲瓏寶塔(九)第569回 三教聯手(七)
第318回 通天河畔大士隕(八)第391回 軒轅關下乾坤顛覆(十二)第398回 申公豹遊走三界(三)第348回 靈猴返本歸元(六)第115回 蜀山滅崑崙陷,造化令羣修(六)第408回 魑魅魍魎破靈山,多寶如來上封神(九)第535回 神墓穿雲關(十一)第一二十七回 取捨之間相當敏感的洞天福地第213回 鐘聲悠揚,大劫起第420回 界牌關下會都天(一)第395回 封印孔宣?休想!(二)第285回 奪鼎(四)第441回 界牌關下五嶽建功(九)第430回 孔宣成道(四)第225回 上封神第542回 三清(二)第305回 山海關下衆仙寒(四)第559回 老子化身(二)第496回 楊柳一脈(一)第191回 立國第203回 鐘聲悠揚,大劫起第381回 軒轅關下乾坤顛覆(二)第69回 斬妖(一)第84回 殺神白起(一)第144回 億萬年兄弟相會,定海神珠收亥豬(一)第221回 大劫開始第90回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 鬱郁黃花無非造化(三)第592回 收官(上)第464回 截教衆仙大會界牌關(二)第512回 楊柳老仙,方辰的巔峰之戰(二)第355回 靈猴隕之加強版誅仙劍陣(三)第511回 楊柳老仙,方辰的巔峰之戰(一)第472回 八門金鎖陣(五)第315回 通天河畔大士隕(五)第26回 風雲詭譎(五)第183回 人至賤則無敵,人皮厚則不破第331回 老君無敵之廢玉帝(四)第169回 地府之太陽金針(四)第548回 天庭初戰(三)第380回 軒轅關下乾坤顛覆(一)第91回 定海初現一重天 無量慈悲照軍魂(一)第487回 石磯出,太乙死(四)第268回 紅蓮入夢造護法(二)第521回 飛熊上榜(二)第23回 法寶顯威(三)第153回 蟠桃盛會(一)第434回 界牌關下五嶽建功(二)第102回 龍脈聚時分九鼎 無量功德造化先(一)第388回 軒轅關下乾坤顛覆之蚊道人(九)第126回 真龍戲言,造化得天柱第424回 界牌關下會都天(五)第187回 蜀山劍派第27回 有女紫竹(二)第169回 地府之太陽金針(四)第64回 一戰血神君第79回 業火紅蓮(三)第527回 神墓穿雲關(三)第586回 天地玄黃玲瓏寶塔(十)第476回 八門金鎖陣(九)第525回 神墓穿雲關(一)第306回 山海關下衆仙寒(五)第139回 行醫濟世曰造化,天尊出關會廣力(五)第13回 萬鬼噬魂幡(一)第368回 神仙災星申公豹(二)第304回 山海關下衆仙寒(三)第561回 大陣異變第81回 業火紅蓮(五)第592回 收官(上)第159回 奼女求陽,崆峒印下毫光閃第518回 掃帚星的威力(二)第321回 我是來斬三尸的(一)第185回 風起北俱蘆洲第280回 大婚(七)第11回 青天白日下的妖精(三)第17回 搖錢樹之混戰第五百四十九回 天庭初戰四第529回 神墓穿雲關(五)第245回 誰說聖人無敵第401回 魑魅魍魎破靈山,多寶如來上封神(二)第78回 業火紅蓮(二)第513回 楊柳老仙,方辰的巔峰之戰(三)第555 孔宣出手(三)第320回 通天河畔大士隕(十)第588回 浩然正氣照蒼穹(二)第466回 七仙女(一)第45回 寶貝都想要,誰能拿到第75回 還丘、代嶼(五)第181回 天帝有子,名喚十方俱滅第388回 軒轅關下乾坤顛覆之蚊道人(九)第51回 由西遊想到的第227回 陸吾十劍第431回 元始之殤(一)第341回 上古神靈(五)第275回 大婚(二)第97回 九州龍脈聚,天劫降臨山河變(一)第220回 大劫開始第189回 立國第585回 天地玄黃玲瓏寶塔(九)第569回 三教聯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