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回 軒轅關下乾坤顛覆(十三)

雷陣之中雷電滾滾而下,有五行神雷,有天雷,有混沌神雷,又有四九、六九、九九神雷,彷彿是要過天劫一般。火靈聖母頭戴金霞冠,霞光一片,將整個人都隱蔽起來。儘管大陣已經震開了禁制,但是這也需要人來控制大陣,鐵柺李雖然厲害,哪裡能看得清楚金靈聖母的所在,只能御使着天雷滾滾落下,在大陣中一陣亂打。

水陣中,長生面上露出慈悲之色,頭上的迴天卷閃爍着異樣的光芒,足下生出兩朵蓮花來,毫光閃閃,託着長生在大海中漂浮。在它的周圍卻也有荷花無數朵。忽然一個粉紅的荷花叢空而降,正待朝長生照了下來,那長生泥丸之上忽然衝出一道紅光,大陣之中霎時間就充斥着至陽之氣,形成一道道金光,將荷花擋住。長生身邊的金靈聖母見狀,臉上也露出一絲驚訝之色,卻也理所當然的點了點頭,造化門下都如同他的老師一樣,都是一個怪胎,哪裡能用常理來推測。

火焰焚天,這裡的火併非普通的火,有燧木火,有人間火,有石中火,有木中火,有天上火,有地底火,有南方離火,有八卦爐中火,有先天之火,三界之內,各種火焰盡數都集中在此。八卦臺上的鐘離權端坐在蒲團之上,見龜靈聖母進陣,手中的玉扇趕緊扇了過去,頓時大陣種火焰熊熊而起,恨不得立刻就將龜靈聖母燒得個乾乾淨淨。龜靈橫木不敢怠慢頭上現出陰陽珠,分爲黑白二色,成太極模樣,相互繞轉,一道道光芒將自己護在中間,雖然火焰

霧,面前霧濛濛,白素貞領着截教衆仙進入大陣之中,曹國舅見衆仙進了大陣,嘴角露出一絲冷笑。白素貞等人忽然聽見一陣拍板之聲,遠遠而來,仙板神鳴,萬籟無聲。濃霧之中,而自己周身彷彿陷在泥潭之中,不能動彈。白素貞手執花籃。腦後現出一輪金光,約有畝田大小,將衆仙護在中間。白素貞救治衆生,功德無量。功德金光乃是避邪寶物,雖然不能與紫薇真龍之氣相比較,但是也算是克邪的至寶了。那花籃上射出道道金光,或爲蓮花,或爲金燈彷彿有無數的物事從花籃中飛了出來,護在衆仙周圍。

“廣成子。雖然乾坤大陣厲害無比,但是卻是由你自己佈下,也僅僅只能發揮大陣的十之五六的威力而已。嘿嘿,若是大師伯前來,貧道也只能俯首就戮,但是道兄還是不行的。”那孔宣話音剛落,就見原本附在三百六十五道金光上的五彩光芒,逐漸生出模樣來,卻是一個個孔宣的相貌。最後又紛紛消失在大陣之中,廣成子面色一陣大變,忍不住喝道:“化身周天?”雖然這些化身的力量不過孔宣的十之二一。但是神妙非常,在危機地時候,放出化身來,又有何人能知曉。如此,也等於有了三百六十五條性命,生生不息,那西方阿彌陀佛也曾說能化身萬千,又說只要唸了阿彌陀佛,自有佛祖護佑。也就是這個道理了。畢竟他的十之一二的法力護佑,也是相當驚人的事情。

水陣之中,長生泥丸之上忽然現出一個火紅色的珠子來,迴天捲上光芒大閃,一聲大喝,水陣之中頓時爆發出強大的聲響,漫天水霧頓時直衝天宇。又過了片刻,一個金色地太陽現了出來,卻是長生純陽之氣所化。瞬間就將大陣烤得乾乾淨淨。連帶着何仙姑手中的荷花彷彿也都被烤得枯萎了不少。八卦臺上的何仙姑臉色平靜,雙目無神。盯着即將被擊破的大陣,一動也不動。

一邊的金靈聖母正待將手中的龍虎如意執了過去,忽然一邊的長生淡淡一指,空中的龍吟虎嘯之聲瞬間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消失得不見蹤跡,連龍虎如意也重新落入金靈聖母手中。金靈聖母正待說話,忽然長生冷喝道:“黃巾力士何在?”話音剛落,頓時空中現出一隊雄壯地黃巾力士來。長生又取了一個蒲團來,將八卦臺上的何仙姑包裹在其中,冷喝道:“奉紅雲聖人之命,將何仙姑壓與回聲崖下,不得有誤。”回聲崖乃是天柱山的一處勝景所在,平常也是方辰在此講解道德玉文之處,將何仙姑壓在此地,對於她來說,卻是好處一件。這樣既能保住肉身,使自己肉身成神,更能聽講大道。連一邊地金靈聖母臉上也露出一絲嫉妒之色。那長生卻是不管,破了水陣,就朝主陣走了過去。

乾坤陣本就是相互聯繫,相互輔佐而成得,水陣既破,首先遭到影響的就是雲陣了,雲由水生,大陣之中雲層逐漸減小,祥雲也在緩緩消失。那雲霄又是何種人物,很快就發現了其中的奧秘,臉上露出一絲笑容,玉手輕輕揮動,一道道上清神雷滾滾落下,韓湘子雖然笛聲不斷,卻沒有想到雷聲如此的利害,那上清神雷砸在大陣之中,很快就將悠揚的笛聲給遮擋了起來,祥雲越來越少,這雲門本來就是以祥雲作爲掩護,驅使祥雲作爲進攻手段的,這個時候,失去了祥雲就等於大陣已經破掉了一半了。雲霄很快就看見了正在八卦臺上吹笛子的韓湘子,嘴角露出一絲慈悲,手中的混元金斗黃光一閃而過,就將韓湘子收入其中。準聖的實力已經穩穩地壓住對方的防抗,不過片刻的功夫就將韓湘子磨成了一個凡夫俗子,削了頂上的三花,閉了胸中的五氣,隨手一道上清神雷擊在韓湘子的肉身上,頓時一道真靈飛入封神榜之中。

雲霧相連,白素貞雖然道行不高,但是身邊卻有不少的截教弟子,鄧忠等截教金仙,將陸吾十劍祭在空中,無數道劍光在大陣中縱橫交錯。八卦臺上曹國舅雲板飛舞,砸在劍光之上,卻破不開對方的防禦,忍不住臉上露出一絲焦急的模樣。心中暗自埋怨廣成子如何到現在還沒有開啓大陣,使大陣融合在一起,從而發揮大陣強大地威力,他又何曾知道,這個時候的廣成子連自保都得小心翼翼的了,哪裡還能發動大陣來搭救曹國舅,更何況大陣已經破了水雲二陣,八陣也已經不齊全,哪裡能發動大陣的最佳威力。白素貞等人見大陣中,有了變化,哪裡還敢怠慢,正待使出手段來,忽然空中一聲龍吟之聲,就見一匹龍馬迫空而成,四蹄上祥雲朵朵,紫光閃閃,嘀嗒嘀嗒之聲響徹大陣,龍馬之上,一個身着青衣道人端坐其上,慧眼掃了一眼衆仙,衆仙無比發寒。、

八卦臺上的曹國舅看得分明,趕緊大聲叫道:“青牛師兄,快來救我。”那青牛道人冷冷的哼了一聲,他在軒轅關上看得分明,見雲水二陣有些異常,頓時知道大陣已經有高破的危險,趕緊騎了龍馬過來相救,沒想到頭一個就遇見了曹國舅,雖然心中暗自惱怒,但是念在同是老君門下,隨手一招,就將曹國舅拉上馬來,龍馬又嘀嗒嘀嗒的破空而去。那白素貞等人也無可奈何,只得打破八卦臺,破了霧陣,也進入主陣之中。

天門之中,張果老雖然厲害,但是無當聖母是何等的人物,自從多寶如來化佛之後,無當聖母就掌管截教,又躲過了封神之難,見性明心,一身道行早就進入準聖境界,手中地清萍劍更是聖人手中地法寶,當年通天教主立下截教之時,天道有感,賜下無量功德,盡數爲青萍劍所吸收,爲功德聖器。如今在無當聖母手中更是厲害了。剛開始的時候,尚有大陣地牽扯,但是如今隨着其它的三陣的告破,而主陣之中,有孔宣拖住了廣成子,使乾坤大陣失去了轉化功能,八卦、周天、陰陽乾坤等等厲害手段都不能顯現出來,天陣也僅僅是一個死陣而已。無當聖母見狀,自然知道大陣已經有了變化,當下不敢怠慢,手中的清萍劍上射出一道劍光,迎風而晃,一個青色的光點,在張果老面前一閃而過,眨眼之間就化成一朵青色的蓮花,就要將張果老包裹在其中。那張果老忽然嘴角露出一絲冷笑,身形一動,就見一個白蝙蝠破空而出,也不知道飛到何處了。

無當聖母神情一愣,手中的清萍劍緩了緩,再想起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暗自苦笑道:“都說張果老乃是鴻蒙初開的時候的一隻白蝙蝠所化,貧道還以爲是錯誤的,想那大師伯收徒之嚴更是在元始天尊之上,是不可能收一個白蝙蝠爲徒,沒想到那張果老卻真是一個白蝙蝠所化,一個沒防備,讓他跑掉了。大概是氣數未盡吧!”無當聖母不曾想到的是無論是太上老君還是元始天尊,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順天而行,一個道家無爲,一個闡述天道,都是順天而行的一種,這也是當年封神之時,爲何太上老君幫助元始天尊的一個原因之一。既然張果老乃是鴻蒙初開的一個白蝙蝠,後又爲上八洞真仙,乃是天道所定,太上老君自然不會拒絕,從而收入門下。

第238回 萬妖大陣第502回 楊柳扇,無量葫蘆,衆仙遭劫(一)第342回 上古神靈(六)第217回 紫氣縱橫九萬里,三聖下凡(一)第231回 破陣第235回 陸壓抓狂第171回 地府之七彩錦雞(六)第321回 我是來斬三尸的(一)第32回 圓桌聖騎士(一)第33回 又見定海珠(一)第392回 軒轅關下乾坤顛覆(十三)第329回 老君無敵(二)第430回 孔宣成道(四)第173回 地府之接引金身第31回 敦煌飛天圖(三)第109回 大戰起,真人威風(五)第337回 上古神靈(一)第570回 三教聯手(八)第105回 大戰起,真人威風(一)第92回 定海初現一重天 無量慈悲照軍魂(二)第583回 天地玄黃玲瓏寶塔(七)第382回 軒轅關下乾坤顛覆(三)第189回 立國第153回 蟠桃盛會(一)第26回 風雲詭譎(三)第287回 奪鼎(六)第224回 上封神第342回 上古神靈(六)第450回 先天神靈(二)第309回 山海關下衆仙寒(八)第61回 青羊宮中羣修議事,老君像前真人風采(二)第7回 秘史(二)第394回 封印孔宣?休想!(一)第455回 準提之殤(一)第153回 蟠桃盛會(一)第221回 大劫開始第416回 地藏往生第391回 軒轅關下乾坤顛覆(十二)第446回 假申公豹說反四聖(五)第578回 天地玄黃玲瓏寶塔(二)第376回 周天彌羅陣,孔宣衍五行(四)第547回 天庭初戰(二)第351回 靈猴返本歸元(九)第489回 石磯出,太乙死(六)第178回 佛光普照,二心頓生(一)第562回 大陣異變第428回 孔宣成道(二)第44回 大鰲至寶,誰都想要第389回 軒轅關下乾坤顛覆(十)第345回 靈猴返本歸元(三)第31回 敦煌飛天圖(三)第408回 魑魅魍魎破靈山,多寶如來上封神(九)第249回 截教入南贍(一)第434回 界牌關下五嶽建功(二)第3回 不簡單的江城大學第59回 血光沖天,神州幾處是仙境(三)第5回 鎖龍塔(一)第354回 靈猴隕之加強版誅仙劍陣(二)第225回 上封神第577回 天地玄黃玲瓏寶塔(一)第435回 界牌關下五嶽建功之兩個申公豹(三)第275回 大婚(二)第69回 斬妖(一)第560回 老子化身(三)第108回 大戰起,真人威風(四)第425回 界牌關下會都天(六)第24回 借刀殺人(一)第400回 魑魅魍魎破靈山,多寶如來上封神(一)第118回 大巫精血入輪迴,百年光陰煉虎魄(三)第332回 老君無敵(五)第117回 大巫精血入輪迴,百年光陰煉虎魄(二)第170回 地府之七彩錦雞(五)第412回 魑魅魍魎破靈山,多寶如來上封神(十三)第26回 風雲詭譎(五)第424回 界牌關下會都天(五)第532回 神墓穿雲關(八)第435回 界牌關下五嶽建功之兩個申公豹(三)第591回 浩然正氣照蒼穹(五)第44回 大鰲至寶,誰都想要第108回 大戰起,真人威風(四)第452回 打神鞭(一)第530回 神墓穿雲關(六)第126回 真龍戲言,造化得天柱第30回 靈魂深處的殺機(三)第177回 羣佛入婆娑,水猿興風浪(四)第271回 四海風波(二)第252回 血光沖天,蜀山入佛第220回 大劫開始第221回 大劫開始第565回 三教聯手(三)第337回 上古神靈(一)第176回 羣佛入婆娑,水猿興風浪第446回 假申公豹說反四聖(五)第563回 三教聯手(一)第521回 飛熊上榜(二)第521回 飛熊上榜(二)第138回 行醫濟世曰造化,天尊出關會廣力(四)第334回 老君無敵(七)第132 金蛇狂舞,方知靈寶妙用(二)
第238回 萬妖大陣第502回 楊柳扇,無量葫蘆,衆仙遭劫(一)第342回 上古神靈(六)第217回 紫氣縱橫九萬里,三聖下凡(一)第231回 破陣第235回 陸壓抓狂第171回 地府之七彩錦雞(六)第321回 我是來斬三尸的(一)第32回 圓桌聖騎士(一)第33回 又見定海珠(一)第392回 軒轅關下乾坤顛覆(十三)第329回 老君無敵(二)第430回 孔宣成道(四)第173回 地府之接引金身第31回 敦煌飛天圖(三)第109回 大戰起,真人威風(五)第337回 上古神靈(一)第570回 三教聯手(八)第105回 大戰起,真人威風(一)第92回 定海初現一重天 無量慈悲照軍魂(二)第583回 天地玄黃玲瓏寶塔(七)第382回 軒轅關下乾坤顛覆(三)第189回 立國第153回 蟠桃盛會(一)第26回 風雲詭譎(三)第287回 奪鼎(六)第224回 上封神第342回 上古神靈(六)第450回 先天神靈(二)第309回 山海關下衆仙寒(八)第61回 青羊宮中羣修議事,老君像前真人風采(二)第7回 秘史(二)第394回 封印孔宣?休想!(一)第455回 準提之殤(一)第153回 蟠桃盛會(一)第221回 大劫開始第416回 地藏往生第391回 軒轅關下乾坤顛覆(十二)第446回 假申公豹說反四聖(五)第578回 天地玄黃玲瓏寶塔(二)第376回 周天彌羅陣,孔宣衍五行(四)第547回 天庭初戰(二)第351回 靈猴返本歸元(九)第489回 石磯出,太乙死(六)第178回 佛光普照,二心頓生(一)第562回 大陣異變第428回 孔宣成道(二)第44回 大鰲至寶,誰都想要第389回 軒轅關下乾坤顛覆(十)第345回 靈猴返本歸元(三)第31回 敦煌飛天圖(三)第408回 魑魅魍魎破靈山,多寶如來上封神(九)第249回 截教入南贍(一)第434回 界牌關下五嶽建功(二)第3回 不簡單的江城大學第59回 血光沖天,神州幾處是仙境(三)第5回 鎖龍塔(一)第354回 靈猴隕之加強版誅仙劍陣(二)第225回 上封神第577回 天地玄黃玲瓏寶塔(一)第435回 界牌關下五嶽建功之兩個申公豹(三)第275回 大婚(二)第69回 斬妖(一)第560回 老子化身(三)第108回 大戰起,真人威風(四)第425回 界牌關下會都天(六)第24回 借刀殺人(一)第400回 魑魅魍魎破靈山,多寶如來上封神(一)第118回 大巫精血入輪迴,百年光陰煉虎魄(三)第332回 老君無敵(五)第117回 大巫精血入輪迴,百年光陰煉虎魄(二)第170回 地府之七彩錦雞(五)第412回 魑魅魍魎破靈山,多寶如來上封神(十三)第26回 風雲詭譎(五)第424回 界牌關下會都天(五)第532回 神墓穿雲關(八)第435回 界牌關下五嶽建功之兩個申公豹(三)第591回 浩然正氣照蒼穹(五)第44回 大鰲至寶,誰都想要第108回 大戰起,真人威風(四)第452回 打神鞭(一)第530回 神墓穿雲關(六)第126回 真龍戲言,造化得天柱第30回 靈魂深處的殺機(三)第177回 羣佛入婆娑,水猿興風浪(四)第271回 四海風波(二)第252回 血光沖天,蜀山入佛第220回 大劫開始第221回 大劫開始第565回 三教聯手(三)第337回 上古神靈(一)第176回 羣佛入婆娑,水猿興風浪第446回 假申公豹說反四聖(五)第563回 三教聯手(一)第521回 飛熊上榜(二)第521回 飛熊上榜(二)第138回 行醫濟世曰造化,天尊出關會廣力(四)第334回 老君無敵(七)第132 金蛇狂舞,方知靈寶妙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