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持齋

於文融一心盼着元秀回宮,辦事自是迅速,翌日平津就帶着鄭蠻兒到了清忘觀,先去見了玄鴻,接着便直撲元秀處。

客房裡,元秀還在對着《大洞真經》琢磨,鄭蠻兒當先推開了門,高高興興的叫道:“九姨,我想你怎麼十幾天都不見人影,也不再去看我,原來躲到這裡來了!”

元秀不由愕然,放下了筆,卻見後面平津也跟了進來:“小九也在這裡?”平津面色驚訝,反倒讓元秀弄不清楚她的來意了:“大姐怎麼來了?”

“還不是蠻兒?”平津笑吟吟的一指鄭蠻兒,“早先昭賢太后過世,她感了風寒,病得厲害,未能去哭靈送別,因此心裡一直惦記着不安,這不,如今她好了,我想想靖陵到底遠了些,何況也不是她能輕易去祭拜的,所以帶她到三皇姑主持的道觀來上幾柱香,持齋三日。”

“蠻兒真是有心了。”元秀一頭霧水,她怎麼也看不出鄭蠻兒對昭賢有如此感情,便問道,“不過大明宮裡就有三清殿供奉着,大姐爲何捨近求遠?”

這問題可難不倒早有準備的平津:“哦,你不知道,前日五郎已經搬回東內了。”

元秀立刻住了聲,豐淳不喜昭賢太后,看來平津也知道,所以纔不帶鄭蠻兒去三清殿祭祀,甚至連城中的道觀也不去,卻特意跑到了城外來,這解釋倒是說得通。

她把平津母女是採藍、采綠叫來的懷疑消散了些,便關心起她們來:“持齋三日?那就要住在觀中了,大姐早些不說,我也好叫採藍采綠替你們先收拾下,三姑這裡的客房,因少人來住,都破敗下來了,我看除了我這間,旁邊幾間只怕下雨天還得漏水。”

鄭蠻兒聽了,一臉津津有味:“那豈不是與自雨亭差不多?”

“可沒那麼有情趣。”元秀警告道,“如今還有些殘寒在呢,再說大半夜裡一身水澆在你身上,你就不覺得好玩了。”

“這也沒什麼,不過三日工夫。”平津擡頭看了看窗外天色,“這三天也未必會下雨。”

因是持齋,平津母女也就帶了四名使女進觀,加上採藍、采綠,趕着把元秀隔壁的客房收拾了幾間出來。

鄭蠻兒卻纏住元秀,鬧着要與她一起睡,元秀被逼不過,只得答應了她。

這個活潑得過了頭的外甥女住過來,元秀的抄經自然是抄不下去了,鄭蠻兒是獨女,這段時間,因昭賢太后之故,宗室裡歇了宴樂,她和其他郡主、縣主的往來也隨之減少,正是悶得發慌,乍遇見了年紀相仿的元秀,興致勃勃,談興大發,單是描述幾日前飛郎抓了一隻老鼠便花了兩個時辰,又用一個時辰來形容自己看到那隻半死不活的老鼠時的驚懼,以及爲了不傷飛郎之心,還得忍着噁心誇讚它——

“九姨你不知道,事後我叫人把飛郎按在艾葉水裡足足洗了小半個時辰,飛郎被洗得連叫都叫不出來了!”

“嗯,長公主府裡怎麼會有老鼠?”元秀敷衍着問道。

鄭蠻兒道:“好像是從其他地方抓來的。”

“這可不好,飛郎單是那身皮毛就很值幾金,你胡亂放它出門,別叫人抓去了。”元秀提醒道。

“不會的。”鄭蠻兒很有信心,“飛郎機靈的很,再說養它就是爲了出獵,若是不中用,被人抓去剝了皮,也免得在獵場上叫我出醜!”

元秀一想:“春獵咱們是趕不上了,秋獵也許可以參加,只是你到底有幾隻猞猁?別到時候沒個帶的。”

“我自己就養了飛郎,因它生得最好看。”鄭蠻兒道,“不過母親另外叫人養了幾頭,着人好生馴養的,所以不用擔心。”說着,她像是想起了什麼,“九姨似乎沒有猞猁?”

元秀嘆了口氣:“之前年紀小,狩獵去了也只有看得份,索性就沒養。”

“昭賢太后就是太小心了。”鄭蠻兒說話一向直接,元秀早知這點,已經沒力氣與她計較,便聽她同情道,“回頭我替九姨挑只好的,或者九姨現在就開始養?”

“回頭再說吧。”元秀淡淡的應付着。

平津與鄭蠻兒果然在清忘觀裡吃了三日齋飯,又添了昭賢太后的靈位,每日去上一柱清香,如此到了第四天,元秀打發人去問平津,用不用幫她收拾。

沒過多久,卻見平津帶着鄭蠻兒一起過來了:“你惦記着叫我們收拾,怎麼自己反而忘記了?”

元秀奇道:“我收拾什麼?”

“當日你自己說的,清忘觀客房簡陋,看這天氣,指不定這兩日就要下雨,你怎麼還能住在這裡?”平津絕口不提元秀出家的事,正色道,“持齋什麼時候不可以?正好跟我們一道回去吧,蠻兒這三天都粘着你,一時間怕也捨不得,不如你乾脆隨我去常樂坊,替我好好收拾這個磨人精!”

一旁鄭蠻兒也嘰嘰喳喳的纏上來,就要拉元秀起身。

元秀懵了半晌,隨即明白過來:“大姐當我是三歲孩童麼?這樣就要糊弄我回去?”

“你不回去,難道還當了真不成?”平津的潑辣,比昌陽更勝,若不是來時聽了魚烴的勸說緩緩圖之,早在第一天就直接拉人了,哪還有什麼心思在這裡陪着吃上三天齋飯?如今見不能裝作什麼事都沒有的哄元秀走,索性直說,“就沒見過你這樣的金枝玉葉!雲州說惱了你,你不高興,打她一頓又怎麼樣?竟慪得自己來出家,傳了出去沒得叫人笑話你連宜安都不如!”

她這麼一說,元秀頓時十分下不了臺,賭氣道:“我偏要在這裡長住,三姑已經許我,只要把《大洞真經》與《黃庭經》讀透,就正式收我入門!”

平津可不吃這套:“三姑不過是哄你,想着你讀透這兩卷經的時間也該清醒了,可我瞧你一個人在這裡讀來讀去怕是讀傻了!”

“我就不走!”元秀乾脆耍賴。

平津眯了眯眼,看了眼鄭蠻兒,鄭蠻兒會意,上前抱住元秀手臂,笑嘻嘻的道:“好吧,九姨不走,我也不走,叫母親一個人回去,我留在這兒陪九姨,如何?”

元秀沒想到平津會來這一手,這三天,鄭蠻兒纏得她發昏,別說抄經,那是連一刻空閒都沒有,本想着忍過三天送走了她們也罷,卻沒想到平津沒能把她糊里糊塗的騙回去,卻使出這個殺手鐗來,愣了一愣,才道:“這兒如此清苦,你怎可留下?”

“不要緊,九姨能忍受,我一樣可以。”鄭蠻兒笑得眉眼彎彎,卻是聽了母親的話,一定要和她耗下去了。

元秀暗叫頭疼,但她也不甘心就這麼輕易被平津將住,瞥見平津含笑看着自己,一咬牙:“好!你想留下便留下!”

果然鄭蠻兒看她這麼幹脆,頓時一怔,下意識的看向母親。

平津倒是笑容不改,道:“既然你們兩個都留下,雖然是三姑這裡,但不是公主府,也不能太過淘氣,蠻兒你出來,我叮囑你幾句。”

元秀只盼着嬌生慣養的鄭蠻兒受不得苦,又或者平津捨不得這個掌上明珠,回來告訴她改了主意,只可惜鄭蠻兒疑惑的出去,進來時卻雙目熠熠發光,堅定的表示一定會奉陪她到底!

元秀嘴角暗撇,卻聽平津道:“蠻兒你去隔壁看一看,有什麼要的東西留下來,別叫她們給收拾了。”

鄭蠻兒答應着去了,平津又看了眼採藍、采綠,元秀點頭,待兩人出去,平津方正色道:“蠻兒得在這裡住幾日。”

元秀疑惑道:“大姐留她下來不單是爲了我?”

“唉!”平津悻悻的嘆了口氣,“你我姊妹,話就直說了……仙奴惡了寬之,如今兩個人正鬧得厲害,你知道蠻兒到底姓鄭,與寬之不大和睦,反倒和仙奴更親近,我便想把她送開一段時間,待府裡事情處理妥了,再接她回去。”

元秀心道,韋坦致你與鄭斂和離時,鄭蠻兒都已經六歲記事了,那鄭斂待她又不差,怎會不幫着自己父親?而且韋坦雖然紈絝,好歹也是韋家子弟,妻子縱然是公主,公然養着仙奴這樣出色的孌.童在家裡,使他出入都被笑話,他能忍到今日,已是難得。

不過平津究竟是自己姐姐,這些話元秀也不好說出來,便問:“到底是什麼事,怎麼會公然鬧開來?”

“前不久仙奴生辰,我陪了他一晚,又將先帝賜的一柄如意給了他,結果寬之惱了,要趕他走。”平津無奈道,“蠻兒夾在裡面給仙奴撐腰,亂七八糟的,不好收拾,我方纔是拿你做幌子,要她在這兒陪你,她才答應下來,你可不要說漏了嘴,便幫了大姐這一回吧。”

“只怕大姐說的不是陪,是磨。”元秀撇嘴,“瞞着蠻兒可以,但我短時間不想回去!”

平津聽她說的是短時間,而不是之前說的一定出家,心下也是暗笑,點頭道:“這事以後再說,不過蠻兒性.子活潑,雖然清忘觀附近就是皇莊,長安天子腳下,一般來說不會有什麼意外,但你們最好還是別出觀門,免得她給你與三姑惹事生非!”

元秀不在意道:“她也不住幾天。”

第二百六十九章 往事(續)第一百二十九章 潑酒第四十四章 杜觀棋第二百七十四章 開張第一百三十三章 魏絳之功,何其懦也?第三百三十章 狂颮漸(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算與間(八)第九章 孟二郎第四百零二章 局中之局(十四)第四十八章 瑞麟香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國(八)第三百五十八章 流火(一)第一章 元秀公主第三百十四章 衛王病第一百三十九章 京兆孟郎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息第三百三十八章 家國(二)第二百零八章 拿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局中之局(十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愚笨?第二百三十五章 昭賢太后第三百零九章 代王妃第六十五章 賀懷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援手第八十五章 崔郎?第二百三十九章 帝女何必如太平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起第六章 趙麗妃第三百六十二章 流火(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長孫明鏡第二百五十章 衆妃相第一百六十七章 盧二十五娘第四百十章 結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謀士第二百七十三章 曲江池上無關風月第一百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第十二章 東市一枝花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國(八)第二百七十八章 郭霜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夜第三百四十八章 家國(十二)第二百四十章 櫻桃第三百六十四章 流火(七)第七十二章 僦鞠第八十七章 斷指第二百四十八章 崔風物(下)第三百十八章 迷神引第二百八十章 國、家孰重?第三百六十章 流火(三)第六十九章 勸第三百七十九章 市中殺(十)第二百章 師徒第三百章 中宮之喜第一百四十章 迷神閣第三百九十七章 局中之局(九)第五十六章 魏州第一百八十章 信第二百十七章 鄧國夫人(下)第四十三章 和離第三十七章 崇義酒旗招第一百零二章 說憲宗第一百五十一章 謀士第三百四十六章 家國(十)第三百二十三章 驛站第一百四十八章 瓊王妃第四十五章 夏侯浮白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兇第二百十五章 疑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起第三百零六章 宴第三百七十二章 市中殺(二)第二百八十章 國、家孰重?第三百二十八章 狂颮漸(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隻手遮天(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小五第三百二十三章 驛站第八十六章 天賦第三百七十一章 市中殺(一)第八十六章 天賦第八十五章 崔郎?第一百四十七章 靈奴第一百零一章 靶場第六十二章 錦娃第三百八十四章 市中殺(十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局中之局(三)第二百零八章 拿下第二百章 師徒第二十二章 持齋第三百三十一章 狂颮漸(六)第二十一章 清忘觀第一百一十八章 爭渡第三百四十一章 家國(五)第二百七十章 抉擇第三百七十七章 市中殺(八)第一百三十三章 魏絳之功,何其懦也?第十三章 杜府青棠第二十六章 滿城風雨第六十八章 餘地第四十一章 杜家拂日第二百七十三章 曲江池上無關風月
第二百六十九章 往事(續)第一百二十九章 潑酒第四十四章 杜觀棋第二百七十四章 開張第一百三十三章 魏絳之功,何其懦也?第三百三十章 狂颮漸(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算與間(八)第九章 孟二郎第四百零二章 局中之局(十四)第四十八章 瑞麟香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國(八)第三百五十八章 流火(一)第一章 元秀公主第三百十四章 衛王病第一百三十九章 京兆孟郎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息第三百三十八章 家國(二)第二百零八章 拿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局中之局(十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愚笨?第二百三十五章 昭賢太后第三百零九章 代王妃第六十五章 賀懷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援手第八十五章 崔郎?第二百三十九章 帝女何必如太平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起第六章 趙麗妃第三百六十二章 流火(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長孫明鏡第二百五十章 衆妃相第一百六十七章 盧二十五娘第四百十章 結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謀士第二百七十三章 曲江池上無關風月第一百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第十二章 東市一枝花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國(八)第二百七十八章 郭霜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夜第三百四十八章 家國(十二)第二百四十章 櫻桃第三百六十四章 流火(七)第七十二章 僦鞠第八十七章 斷指第二百四十八章 崔風物(下)第三百十八章 迷神引第二百八十章 國、家孰重?第三百六十章 流火(三)第六十九章 勸第三百七十九章 市中殺(十)第二百章 師徒第三百章 中宮之喜第一百四十章 迷神閣第三百九十七章 局中之局(九)第五十六章 魏州第一百八十章 信第二百十七章 鄧國夫人(下)第四十三章 和離第三十七章 崇義酒旗招第一百零二章 說憲宗第一百五十一章 謀士第三百四十六章 家國(十)第三百二十三章 驛站第一百四十八章 瓊王妃第四十五章 夏侯浮白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兇第二百十五章 疑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起第三百零六章 宴第三百七十二章 市中殺(二)第二百八十章 國、家孰重?第三百二十八章 狂颮漸(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隻手遮天(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小五第三百二十三章 驛站第八十六章 天賦第三百七十一章 市中殺(一)第八十六章 天賦第八十五章 崔郎?第一百四十七章 靈奴第一百零一章 靶場第六十二章 錦娃第三百八十四章 市中殺(十五)第三百九十一章 局中之局(三)第二百零八章 拿下第二百章 師徒第二十二章 持齋第三百三十一章 狂颮漸(六)第二十一章 清忘觀第一百一十八章 爭渡第三百四十一章 家國(五)第二百七十章 抉擇第三百七十七章 市中殺(八)第一百三十三章 魏絳之功,何其懦也?第十三章 杜府青棠第二十六章 滿城風雨第六十八章 餘地第四十一章 杜家拂日第二百七十三章 曲江池上無關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