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43章 存利去弊

bookmark

在秦州負責三司鋪子的鄭主管和管銀行的劉主管被徐平調到了涇原路來。他們兩個有秦鳳路的驗,推行一系列的政策,不需要徐平過多參與,可以把精力用在其他地方。秦州的制度已經成熟,讓三司重新派官員去管就是了。

商業與銀行非常重要,特別是三司的錢糧越來越多地倚重這兩個機構,他們的地位也隨之上升。鄭主管從一個由三司僱傭的平民百姓,到西北不到兩年,已經做到了殿直,並不比戰陣上拼殺的小軍官升得慢。當然從價值上講,他做的事情帶來的好處,確實比戰陣衝殺重要得多。天都山一戰如此順利,與黨項國內的經濟崩潰有關,並不全是戰場上的功勞。戰後論功行賞,也少不了他們的那一份。

改變地方的治理結構,包括消除戰事帶來的影響,少不了三司鋪子和銀行的參與。沒有他們配合,大肆封賞極可能帶來地方的經濟混亂,而經濟亂象又會影響軍隊士氣。徐平對這一點一向注意,一穩定下來,立即招來這兩個人,着手穩定地方秩序。

鎮戎軍官廳,鄭主管虛坐在位子上,眼巴巴地看着門口,心裡忐忑不安。他一直認爲自己身份卑微,現在卻時常見到一路帥臣這樣的大人物,每次都緊張異常。倒是一邊的劉主管神態自然得多。他父親進士出身,做到知州,沒了之後劉主管恩蔭入仕。不過他是普通人家,就出了父親這麼一個進士,朝中沒結下什麼人脈,入仕後劉主管沒有什麼大的野心,老老實實來到三司做了個管錢糧的小官。沒想到銀行發展良好,對於朝廷來說越來越重要,他這些早進來的人,升遷迅速,現在的官職已經超出他的預期了。

開到西北來的是三司管下的西京銀行。一是三司管錢糧,當然對於自己管下的銀行最放心,再一個京師銀行有皇家背景,主管官員怕出遠門吃苦,也不肯到西北來。現在是京師銀行向京東路和兩淮發展,西京銀行則不管不顧,到處擴張,哪怕是最偏遠的州縣,甚至邕諒路和秦鳳路這種最邊遠的邊疆地方,他們一樣開過來。慢慢地兩個銀行開始有了分工,京師銀行更加註重利潤,而西京銀行帶了三司推行經濟政策工具的背景。

要講賺錢,陝西四路所有的銀行加起來,也比不過京師銀行在京城賺到的錢多。大一統的國家資源天然向京城集中,窩在那裡,賺到的錢比四處吃苦容易多了。不過對於三司來說,他們看的不只是銀行本身帶來的利潤,還有對各地經濟的推動,對三司本身的經濟政策推行的幫助,天然的策略就與京師銀行不同。

趙禎通過財政影響政事,主要靠的是京師銀行賺來的錢和屬於內廷的翰林學士管的印錢的錢監,至於天下資金的來去,他一個人當然也管不了那麼多。政策性的三司銀行,現在只開到轉運使所在的路一級,州縣業務由西京銀行代理。

此時三司通過銀行對各種收入和開支進行了清理,已經絕了趙禎的內庫再向三司管下要錢的路,皇宮的一切開銷,都由內藏庫自理。錢不夠了,可以向三司的銀行借,哪怕將來不還,這個賬還是記下的。當然有了京師銀行的收入,趙禎的內庫比以前充盈多了,在還沒有發現更多花錢的路子之前,他手裡的錢足夠用。

正是這種安排,現在各州縣三司鋪子的主管,和銀行的主管,隱隱已經成爲一地重要的幾個職位之一,與幕職官不相上下。在有的縣裡,已經可以與縣尉、主簿等官員相提並論。隨着發展,朝廷已經有官員提出來,把這兩個職位納入資序,而且由文官出任,不再專任武官。隨着財政對這兩個系統依賴的加深,這是遲早會發生的事情。

鄭主管還沒有這種自覺,對自己身份的重要性完全認識不到,每當這種與朝廷官員見面的場合便緊張。眼巴巴地看着門口,不由地嚥了一口唾沫。

徐平和新任的涇原路經略使樑適走進來,鄭主管忙與劉主管起身,一起行禮。

讓兩人落座,徐平道:“今日招你們二人來,是有事情商量。天都山一戰大勝,朝廷的賞賜已經下來。三司有賞錢撥下來,聖上也從內庫發錢,都是從銀行到這裡。”

劉主管忙起身拱手:“稟都護,錢已經到了一半,小的收到了,都收在庫裡。都護府什麼時候要發賞,只要擬出一個章程,我這裡就可以支錢出去。”

徐平笑着搖了搖頭:“錢就這麼發出去,你們想沒想會有什麼後果?鎮戎軍一帶纔有多少民戶?現在駐軍比百姓都多!市面上一下子多了這麼多錢,將士用來買什麼?物價飛漲不可避免。錢發動手裡,卻買不到什麼東西,對於將士來說,就是賞錢少了。而且物貴錢輕,本地的百姓也要深受其害。這樣做,是斷然不行的!”

樑適也道:“我以前在京東路兗州任職,那裡有鐵監,便知道亂髮錢的害處。初用紙幣的時候,官府從民間買鐵,突然一下子多收許多,市面上的錢過於充盈,百物騰貴,當地百姓深受其害,頗出了一些亂子。現在涇原路兵多民少,如果軍中賞賜過多,必然免不過這種害處。爲官一方,愛惜百姓,我們當早做處置。”

鄭主管和劉主管一起站起身來拱手:“小的們但聽相公吩咐,一切遵令就是。”

徐平點了點頭,讓兩人坐下,對他們道:“要防這種錢過濫的害處,無非是從兩個方向入手。一是多運貨過來,這是要着落在三司鋪子身上,這些日子運來的貨物要加數量。”

鄭主管忙又站起身道:“都護府和經略司只要擬個章程來,最好有個明細,多運哪些貨物爲宜,我這裡一切照辦。戰事結束,最近的馬車足夠,運貨不難。”

徐平又道:“多運貨物總是有限,而且人吃的穿的用的總是有限度,不可能用這種辦法把發出去的錢全部收回。那另一個辦法,就是從市面上把錢再收入銀行來。”

不等劉主管起身,徐平擺了擺手:“且先做,聽我講完。銀行要做兩件事。一是隴右各軍多是從川蜀招來,你們要讓他們能夠通過銀行匯兌,可以把這裡的賞錢遞迴家鄉。匯兌的憑證由三司統一安排,西京銀行要安排那裡的州縣可以提取。第二個,便是暫時性的提高錢存在你們銀行的利息,讓將士不是急事,不要拿着發的賞錢出去用。比如一個月內的利息提高多少,三個月內多少,一年內多少,讓這錢緩緩地流到地方。”

劉主管起身,拱手應諾。想了一想,還是問道:“提高利息,便是加了銀行的本錢。這多出來的花銷,從哪裡支取?不知都護可有安排?”

“我會行文三司,讓他們把這利息付出來。以後前線打了勝仗,但發賞錢,一律照此辦理。三司撥錢的時候,就要把利息的錢一起撥下來。”

這件事情徐平想了很久了,最後總結出這麼一套辦法,並且將從現在起形成定製。

宋朝打勝仗的時候少,但一旦打了勝仗,賞賜是非常豐厚的。而且不管是歷史上,還是現在,朝廷發錢極少剋扣,基本都是足額發放下來。前線地區軍隊衆多,突然間發下鉅額的賞錢來,無不引起物價飛漲,對當地的經濟有破壞性的影響。每有戰事,前線地區不但要出人出物,還要承擔經濟崩潰的壓力,惹出無窮事端,甚至引起叛亂。

錢終究不過是一般等價物,市面上的物總是有數的,一下多了許多錢,原來的經濟秩序必然受到巨大沖擊。以這個年代的商品經濟水平,是承受不了這麼嚴重衝擊的。不只是用紙幣如此,用銅錢、銀兩也是一樣的道理。而且將士們戰陣拼殺,經常要面對死亡,手裡有錢很多人不選擇存起來,而是儘快花出去,更加放大了這種衝擊。

用駐泊禁軍,從當地招兵,固然有許多好處,但因爲發放賞錢而造成通貨膨脹,卻是避免不了的害處。通過銀行,把大量貨幣投放的害處向遠方分散,對當地經濟有無窮好處。

前線將士通過銀行把錢匯回家鄉,不要用在當地,不只是減小對當地經濟的衝擊,還可以讓遠方的親人知道前線作戰將士的消息,得到他們浴血奮戰的好處,對於提高將士的社會地位也有幫助。參軍打仗,不再是一去便無消息,或者埋骨異鄉,或者白蒼蒼纔回到家鄉。而是一直跟家裡的人保持聯繫,他們的軍餉可以幫助家人,可以提高百姓參軍的積極性。隴右軍制,兵士要招良家了,必然需要這些措拖配套。

暫時提高利息,是收緊貨幣的流動性,相當於給錢裝上了一個閥門,不讓賞錢像洪水一樣沖垮當地的經濟,減少對當地百姓的危害。

數管齊下,徐平希望不管是軍隊,還是當地百姓,都只從勝仗中得到好處,而儘量避免各種危害。打仗要靠人心,這些凝聚人心的措施,同樣是戰爭的一部分。

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142章 配合第167章 獵犬第50章 大典(上)第2章 準備第10章 治術(一)第38章 兩地第66章 新鮮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60章 慶功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23章 生意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80章 伏羌寨前第4章 許願第18章 春忙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56章 緊急措施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87章 我們投降第63章 放生池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4章 許願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28章 出使歸來第99章 刻書準備第26章 前奏第90章 公人世界第146章 泉布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201章 陛辭第25章 官場浮沉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89章 搶佔要地第98章 民思無邪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209章 階下囚第63章 工場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58章 仙人跳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11章 德政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24章 嫉妒第66章 無所建明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236章 狂徒第5章 歲除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36章 組織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33章 家信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99章 壞事總容易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308章 怪物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41章 亂局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41章 串香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51章 新的消息第124章飛來橫財第21章 矛盾第206章 望遠鏡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155章 攻城(下)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33章 你是官了第66章 文臣武將第207章 離別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85章 你理解錯了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5章 高大全第293章 敕勒川第63章 天大的功勞第41章 購置新宅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
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142章 配合第167章 獵犬第50章 大典(上)第2章 準備第10章 治術(一)第38章 兩地第66章 新鮮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60章 慶功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23章 生意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80章 伏羌寨前第4章 許願第18章 春忙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56章 緊急措施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87章 我們投降第63章 放生池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4章 許願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28章 出使歸來第99章 刻書準備第26章 前奏第90章 公人世界第146章 泉布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201章 陛辭第25章 官場浮沉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89章 搶佔要地第98章 民思無邪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209章 階下囚第63章 工場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58章 仙人跳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11章 德政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24章 嫉妒第66章 無所建明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236章 狂徒第5章 歲除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36章 組織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33章 家信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99章 壞事總容易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308章 怪物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41章 亂局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41章 串香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51章 新的消息第124章飛來橫財第21章 矛盾第206章 望遠鏡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155章 攻城(下)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33章 你是官了第66章 文臣武將第207章 離別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85章 你理解錯了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5章 高大全第293章 敕勒川第63章 天大的功勞第41章 購置新宅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