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琵琶(下)

bookmark

子虞突然有了午睡的習宮且不喜人打擾,所以一過午時,宮人們都遠遠避開。誰也不知道,其實房中並沒有人。子虞這時就到北苑和吳元菲聊天,並漸漸喜歡上這種感覺。吳元菲從不議政,她孤居二十年,早已離時政很遠,所以常常與子虞談論的是史。

一來二去,子虞受益匪淺,有一次忍不住故意爲難,“論史就是後宮之道?”吳元菲但笑不語。子虞又道,“那可數去發生的事了,我想要知道的是現在。”

吳元菲冷靜道:“現在與過去有什麼區別呢?娘娘到了我這個年紀就會知道,宮廷中發生的事,總是驚人相似,甚至可以說,是不斷地重複。”

子虞笑道:“宮中的妃嬪難道沒有讀過歷史,可她們依舊會犯錯。”

“那隻能說明她們沒有讀透,”吳元菲道,“看別人的故事,無論悲喜,都覺得輕鬆。可放在自己的身上,就會考慮得失,舉棋不定。人若失去冷靜,總是容易犯錯的。”

子虞沉吟不語,半晌才道:“感情用事。”

吳元菲道:“人人都知宮廷難活,可依舊趨之若鶩,娘娘可知道其中的原因?”子虞道,“大概是爲了權勢吧。”吳元菲道,“從古至今,男人得到權勢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科考投軍,可以附庸富貴……女子卻只能依附夫君,一世隨人。若只能憑夫君獲得權勢,天下又有誰能比帝王更張顯尊榮?宮廷是女子唯一能插手國政,影響時勢的途徑。娘娘,你說,世上還有比這裡更吸引人的地方嗎?”

她的目光熠熠生輝,子虞不受她的鼓動,淡淡說:“宮廷風波詭譎,誰又能保證一定得勢?”

吳元菲道:“若是連一搏的勇氣都沒有,那必定是不會成功了。”

子虞哂笑道:“不是拿普通的東西去搏,而是拿性命去搏,難道這也值得?”

“一個人的性命同天下比起來,誰更貴更重?以性命去博取天下,是以賤易貴,難道這還不值得?”吳元菲反問。

子虞嘆息不止。當她對宮廷懵懂不知時,覺得其中神秘華麗,讓人想一探究竟,可當她對宮廷開始瞭解熟悉,又覺得悵然若失。

——時近年關,應該是熱鬧的日子,宮人們尋思着該裝扮喜慶一番,找遍寺中,發現竟無錦繡彩幔布幛,只尋來幾枝,孤零零地插在瓶中,衆人一見,更添思家的情懷。

這日王府的管事前來,要親自面見子虞,宮女瞧他面色死板,頓時心生忐忑。

子虞從屏風後踱出,說道:“現在有什麼話儘可說了。”管事從懷中掏出一封信,恭順地呈了上來。子虞瞥到信封上的字跡是羅雲翦的,心猛地一跳,捏着信封發怔。

秀蟬問管事,“殿下是不是讓你傳什麼口信來?”管事,“並無口信。”衆人聽了,無不失望,轉頭去看子虞,只見她低頭沉思,根本沒有聽見剛纔的話。

等管事走後,子虞纔打開信封。信裡並無訴手足離別之情,只簡單地說了南國如今的形勢,聖上已有出兵的心思,他心中擔憂文嫣,已在御前請命出征。子虞看完,猝然一驚,擡頭對左右道:“快去攔住他,問清這次領軍的主帥是誰。”宮人們尚不知情,只是糊塗,好在知道要問的人受事,急忙追出寺院。好容易在山腳追到人,回來稟報道:“宮裡已有消息,主帥人選非延平郡王莫屬。”

子虞一聽,心已涼透,從宮女們詫異的眼中,她看見自己蒼白的倒影,雙眼含淚。她轉過臉,攥拳的手不止,指甲在掌心中掐得鑽心地疼,冷冷地對四下說:“都下去。”

人一走光,空寂的室內更無一絲熱氣,窗外大雪又綿又密,無聲無息地下着,只聽見瓦上簌簌地輕響,這聲響恍惚在子虞的心上開了一道口子,撕心裂肺地疼痛……

哥哥……她的聲音哽咽在喉中,“真是傻瓜。”

子虞瞭解她的哥哥,雖然不一定能像父親那樣成爲一代名將,但也絕非庸才,而且爲人圓滑,比耿直的父親不知勝出幾倍,前程似錦。即便沒有妹妹的助力,假以時日也會成爲朝廷的股肱之臣。可他現在如此心急,挑這個時候想建功立業,並不是爲了自己,的是爲了她。

他還給了她一個足以自wei的理由。想到此處,子虞心如刀割,淚如雨下。

——子虞接連去了幾封信,盼望羅雲翦能打消念頭,等了許久都不見回信,她心裡明白哥哥已經下定決心,心中更是焦躁難安。康定元年就這樣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來年伊始,玉倡主在春光乍暖的季節裡風光出嫁。皇帝在喜慶之後宣佈了調兵南下的意旨,貴族子弟們大爲振奮,以此爲建立功績的良機,請戰的上表幾乎堆滿了御案。

消息傳來,子虞又是傷心又是憂慮,父親當年作爲主帥時,尚且有人陷害,如今哥哥孤身一人,內無臂助,外無強援。何況領軍的是皇后的兄長。她能預想到,隨便捏造一個藉口,比如“通敵”之類的,不需要什麼有力證據,就能將哥哥打入萬劫不復。

她內心驚惶,寢食難安。又有人傳來消息,等整軍出發後,宮中就會下旨令她遷往妙應寺。子虞雖有心理準備,卻仍被這個消息壓得喘不過氣,兩眼發黑。

她的哥哥將要上戰場,前途未卜,而她要削髮,長伴佛燈。夜深人靜時,有宮人耐不住冷清孤寂,垂淚不止,啜泣聲跟隨冷風躥進房中,宛如細刀凌遲着子虞的心口。

子虞在黑暗中擁被,仍被凍得渾身發抖,她曾經想象離開那個詭譎的宮廷,能有一席安身之所,誰知她的家、她的孩子、她的希望,都被她的退卻給粉碎。所有的犧牲,沒有換到任何代價,現在,終於輪到她的哥哥,不能再退讓了!

可她只是一個剛摸到宮廷輪廓就被丟棄的卒子。事到如今,還有誰能幫助她呢?

子虞冷靜地沉思,想了半晌,只想到了殷相一人,她在黑暗中苦笑,當年她故作清高不肯向他妥協,如今卻要主動投誠。早知道如此,從一開始就應該選做有用的卒子。

——-屋瓦的殘冰轉眼消融,綿綿細雨又捎來春風。

三月春到,南征的大軍終於開拔。此時南國的形勢早已亂成一團,諸位皇子割據一方,與京城的太子對抗,互相之間又隱隱牽制。北國大軍剛動,南國突然又平靜起來,皇子們都停了動作,待大軍到了邊關,便不再往南,只把戍邊重鎮守得鐵桶一般。

南國諸皇子等了月餘不見北軍動靜,排除了北帝想趁亂入關的想法,漸漸放心起來,重新又把目光瞄準了京都的太子。如果此時讓太子坐穩了,哪裡還有他們的容身之處,於是開始在藩地組織軍隊。夏日還未到來,以靖難爲名的內亂已是如火如荼地展開。

比起南國的劍拔弩張,北國上下卻是一片寧靜。大軍出發後,帝后二人在宮中宴飲,玉衡公主着人在御前獻馬。這位公主嫁的是鎮守邊關的重將,此次大軍向南,駙馬自然受到皇帝的重用,公主心中感激,知道皇帝喜愛狩獵,便投其所好獻上兩匹好馬,宮中上下一片和氣融融。

四月的一日,皇帝忽然來了興致,在御苑試馬。宮人們將玉衡公主所獻的好馬領來,突然發生了小小的意外,馬無故發狂,險些將皇帝傷於蹄下。事後細查,原來是御苑養馬的宮人懈怠,未曾挑選飼料餵食,事發之後畏罪自盡。

一個月後就是皇帝的聖節,本應上壽舉宴,只因御苑事件,皇帝大爲掃興,改爲了東明寺齋戒祈福。

——

轉眼到了五月,東明寺後萬物勃發,今天一株白玉蘭,明日一叢鴿子花,相繼而開,別有生趣。令子虞出家的意旨還未從宮中傳來,宮人們也抱着得過且過的心態過活。

這幾日接連雨天,淅淅瀝瀝地從夜裡到天明。子虞聽講經文時特命人將窗戶打開,看檐上雨水點點滴滴,落在新綠的蕉葉上。

從廊下跑來一個小廝,面生得很,在窗外對子虞行禮,“相爺要見您。”子虞一怔,隨即若無其事地命宮女抄寫經文,一個人走出佛堂。

殷榮站在藏經閣的廊下,面容嚴肅。子虞走上前,對他拜禮。

殷榮望着廊檐滴下的雨絲,說道:“宮中已選了左武侯大將軍家的三爲晉王妃。”

子虞面色如常,並不作答。

過了半晌,殷榮轉過身,意外地打量了子虞一眼,“進寺院半年,修身養性的工夫長進了不少。”

子虞微笑,“能得到您的誇獎,這半年想來是沒有白費。”

“你義母幾次提起你都覺得惋惜,”殷榮冷冷笑道,“做事由着性子,選的都是錯路。現在可想清楚了?”

子虞覺得有些難堪,殷相依然是當年權勢過人的宰相,她也仍舊是當年勢單力薄的姑娘。心裡泛起苦澀,她輕聲道:“想清楚了。”

殷榮道:“晉王雖然好,也沒有好到一輩子都要依靠他的份上。你這樣年輕,還可以有其他選擇。”

子虞眉梢輕輕一跳,心中惶然。

“後宮人才凋零,妃位不全,採選還不到時間,前些日子不少大臣都將家中未婚女子送入掖廷爲女官,倒有幾個識眼色的在御前得幸,可照我看,都是隻會賣弄小聰明沒有大見識的,那位皇后在宮裡,還有幾人能翻出浪花,”殷榮目光銳利地看向她,“再過三日,聖上將駕幸東明寺。”

他的暗示已足夠露骨,子虞睫毛顫動,連身子都簌簌發抖,不知是驚悸還是羞恥,語不成聲,“這……這如何,他是……”

Wшw◆t tkan◆¢ 〇

殷榮輕蔑地掃她一眼,說道:“他是聖上,這個理由已經足夠。出家一次便是再世爲人了,你大可不必拘泥於以前的身份。”

子虞臉上已經褪盡最後血色,蒼白如紙,那一剎那她幾乎以爲這是殷相故意羞辱,可現在看他的表情,分明想把這個瘋狂的想法變爲現實。

殷相見她沉默,譏笑道:“怎麼?連虛名都擔了,卻不敢去實現?”

“這如何相同,”子虞悄悄深吸了口氣,“倫理大防,就是聖上,也不會願意擔上這樣的惡名。”

殷相諱莫如深地一笑,“這就不用你心了,要說惡名,聖上早已擔上了,就是再擔上一些,對他來說差別也不大。”

子虞已滲出一身薄汗,咬牙低頭不語。

殷榮不耐煩起來,語調冰冷得讓人,“我從不喜歡給人兩次機會,那會讓人產生錯覺,把第一次的失敗變得理所當然。你已經搞砸了一次,這一回,不容有失。”

他轉過身,語氣又平緩下來,“你可以自甘清苦,渾渾噩噩地過一輩子。可還有真心關懷你的人,爲了改變你的處境,自請出徵,你的兄長,現在在皇后的兄長手下當差,你就一點不在乎了?”

子虞被擊中軟垃淚水含在眼眶中,搖搖欲墜。

殷榮已負手離開,扔下一句,“這是你最後一次機會。”

——這天午後子虞又來到北苑,靜靜地坐了許久沒有說話。雨滴點點,折射出一息輕薄透徹的光芒,映在她的臉上轉瞬流轉。吳元菲觀察了她片刻,以爲她有憂愁,仔細一看,又恍惚覺得她脣畔含笑。

子虞轉過臉來,淡淡說道:“先生,你一早就知道是嗎?”

吳元菲從沒聽她提過“師生”之類的詞,一聽這樣的口氣,頓時就明白了,不慌不忙地說道:“娘娘有沒有想過,爲什麼當初你被逼避世,沒有直接去妙應寺,那是因爲,娘娘你還未走到最後一步,有人對你仍然抱有希望。”

子虞皺了皺眉,隨即笑道:“如果是完全無用之人,先生也不會悉心教導。”

吳元菲並不否認,“那不是很好嗎?無用之人,會被人拋諸腦後,娘娘有人惦記,纔會有出頭之日。”

子虞輕輕,轉過頭來注視她,“登高而招見者遠,順風而呼聞者彰。當日先生教我這兩句說,藉助權臣幫助,往往事半功倍,這樣的話原來是意有所指。”

“娘娘沒有忘記我說的每一句話,這很好。在那個宮裡的人,除了圖窮匕見的時刻,是不會親自出手,因爲他們早已學會了分辨,什麼人對他們有用,什麼人是他們的障礙。娘娘你也要學會這一點,認清真正對你有幫助的人,並把他們的力量聚集到你的身爆這樣成事容易,就算失敗,也可以及早脫身。”吳元菲道。

子虞“呵”地一笑,“殷相那樣的人,可沒有先生說的那樣容易擺佈。”

“若是他在朝堂上已沒有阻力,今日又何必找上娘娘呢?”吳元菲平靜地說道,“他需要娘娘作爲助力,娘娘需要他擺脫困境。”

子虞心頭煩悶,冷聲道:“與他合作我始終擔心,以後要付出沉重代價。”

吳元菲從容笑道:“只要有所收穫,付出代價又有何妨。何況娘娘已從他那裡得到太多,他怎麼會輕易放過你呢。娘娘心裡很清楚,這件事已成定局,別無選擇。”

子虞轉過頭,神色有絲複雜,“難道這樣有悖常倫的事,也變得這樣理所當然?”

“哎,娘娘,不要把你的憂慮這麼明白地擺在臉上,”吳元菲喟嘆道,“那會被人一眼看穿。你的擔憂,只要陛下不介意,別人的意見就無足輕重了。”

子虞半晌沒有出聲,吳元菲忽然柔聲問:“娘娘還想着晉王嗎?”

雨急了些,子虞觀賞片刻,眸光也變得迷濛起來,輕聲說:“十五歲的時候,我以爲一生最大的幸事,就是遇到晉王。”

“難道娘娘現在還有那種想法?”

子虞盈盈一笑,“有什麼錯嗎?十五歲自然有十五歲的想法,即使以後變了味,回想起來也會覺得當初那是多麼美好的一個夢。”

吳元菲卻道:“希望娘娘以後不要做這樣的夢。”

子虞沉默了片刻,說道:“再也不會了。”

第36章 相府第25章 預謀(中)第14章 北國(下)第17章 兄長(上)第13章 北國(中)第24章 預謀(上)第69章 重陽(下)第9章 和親(中)第48章 陷阱(下)第69章 重陽(下)第45章 艱難第50章 退讓(下)第72章 笑靨第50章 退讓(下)第9章 和親(中)第69章 重陽(下)第57章 不甘(上)第45章 艱難第58章 不甘(中)第50章 退讓(下)第57章 不甘(上)第50章 退讓(下)第8章 和親(上)第26章 預謀(下)第33章 求救(下)第66章 非議(中)第18章 兄長(下)第31章 求救(上)第70章 日食(上)第13章 北國(中)第10章 和親(下)第13章 北國(中)第61章 傻子(下)第6章 元宵(上)第26章 預謀(下)第34章 離宮(上)第14章 北國(下)第64章 玉嬪(下)第13章 北國(上)第55章 琵琶(上)第29章 情義(上)第61章 傻子(下)第63章 玉嬪(中)第24章 預謀(上)第12章 遇襲(下)第29章 情義(上)第14章 北國(下)第36章 相府第11章 遇襲(上)第4章 責罰第55章 琵琶(上)第23章 遺禍(下)第26章 預謀(下)第63章 玉嬪(中)第42章 狩獵(中)第29章 情義(上)第31章 求救(上)第27章 菊花(上)第35章 離宮(下)第48章 陷阱(下)第31章 求救(上)第35章 離宮(下)第7章 元宵(下)第61章 傻子(下)第12章 遇襲(下)第44章 狩獵第2章 入宮第6章 元宵(上)第46章 陷阱(上)第22章 寺院(下)第55章 琵琶(上)第37章 大婚(上)第28章 菊花(下)第42章 狩獵(中)第37章 大婚(上)第69章 重陽(下)第54章 茶水第5章 公主第35章 離宮(下)第7章 元宵(下)第5章 公主第42章 狩獵(中)第21章 寺院(上)第55章 琵琶(上)第72章 笑靨第53章 茶水(下)第68章 重陽(上)第29章 情義(上)第37章 大婚(上)第56章 琵琶(下)第23章 遺禍(上)第41章 狩獵(上)第59章 不甘(下)第49章 退讓(上)第26章 預謀(下)第68章 重陽(上)第29章 情義(上)第38章 大婚(下)第15章 婚夜(上)
第36章 相府第25章 預謀(中)第14章 北國(下)第17章 兄長(上)第13章 北國(中)第24章 預謀(上)第69章 重陽(下)第9章 和親(中)第48章 陷阱(下)第69章 重陽(下)第45章 艱難第50章 退讓(下)第72章 笑靨第50章 退讓(下)第9章 和親(中)第69章 重陽(下)第57章 不甘(上)第45章 艱難第58章 不甘(中)第50章 退讓(下)第57章 不甘(上)第50章 退讓(下)第8章 和親(上)第26章 預謀(下)第33章 求救(下)第66章 非議(中)第18章 兄長(下)第31章 求救(上)第70章 日食(上)第13章 北國(中)第10章 和親(下)第13章 北國(中)第61章 傻子(下)第6章 元宵(上)第26章 預謀(下)第34章 離宮(上)第14章 北國(下)第64章 玉嬪(下)第13章 北國(上)第55章 琵琶(上)第29章 情義(上)第61章 傻子(下)第63章 玉嬪(中)第24章 預謀(上)第12章 遇襲(下)第29章 情義(上)第14章 北國(下)第36章 相府第11章 遇襲(上)第4章 責罰第55章 琵琶(上)第23章 遺禍(下)第26章 預謀(下)第63章 玉嬪(中)第42章 狩獵(中)第29章 情義(上)第31章 求救(上)第27章 菊花(上)第35章 離宮(下)第48章 陷阱(下)第31章 求救(上)第35章 離宮(下)第7章 元宵(下)第61章 傻子(下)第12章 遇襲(下)第44章 狩獵第2章 入宮第6章 元宵(上)第46章 陷阱(上)第22章 寺院(下)第55章 琵琶(上)第37章 大婚(上)第28章 菊花(下)第42章 狩獵(中)第37章 大婚(上)第69章 重陽(下)第54章 茶水第5章 公主第35章 離宮(下)第7章 元宵(下)第5章 公主第42章 狩獵(中)第21章 寺院(上)第55章 琵琶(上)第72章 笑靨第53章 茶水(下)第68章 重陽(上)第29章 情義(上)第37章 大婚(上)第56章 琵琶(下)第23章 遺禍(上)第41章 狩獵(上)第59章 不甘(下)第49章 退讓(上)第26章 預謀(下)第68章 重陽(上)第29章 情義(上)第38章 大婚(下)第15章 婚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