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58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

武德三年(公元27年)秋九月,青州的葉子黃時,耿弇的徵齊大軍抵達北海郡,雖然臨淄之戰魏軍傷亡不算大,但騎兵的戰馬是徹底趴了,靠着吃秋糧才養回了點膘。

在休整的這一個半月間,光祿大夫伏隆已在睢陽和青州跑了個來回,給小耿帶來了第五倫的勉勵詔書。

“昔韓信破歷下以開漢基,今耿將軍攻祝阿復伍氏祖地,此皆齊之西界,起始相當。”

“而韓信襲擊已降,將軍獨拔勁敵,臨淄一戰,堪比濰水。”

“出兵不過三月,將軍已平定濟南、千乘、臨淄、淄川、北海、高密、東萊、膠東,破郡國八,陷城數十,未嘗挫折,居功至大。然仍當以餘勇再追張步,盡取三齊七十二城,則功必勝於韓信也!”

肯定耿弇和將士們功績的同時,也暗示他快點解決殘敵,悉平齊地。

耿弇接詔起身後,卻問了伏隆另一件事:“伏大夫,聽說岑彭勝於荊襄,並被拜爲鎮南大將軍?”

“正是。”

耿弇好奇地問道:“他殲滅了漢軍幾個師?”

“俘虜數千,據說還有‘兩萬人’溺斃於漢水之中。”

耿弇聞言忍不住撇了撇嘴,都是老行伍了,還能不清楚報功那點門道?這根本無從對證的“溺斃”就很靈性,岑君然看着像老實人,也在魏軍這個大染缸裡學壞了啊。

而耿弇當然清楚虛報軍功能得到多少好處,底下又有多少眼睛盼着,但他根本不屑於摻水!

因爲耿將軍的功績,根本不需要誇大,就已經極誇張了。殺傷萬餘,俘虜五萬!這驚人的數字,表明戰爭規模完全碾壓了荊襄“小仗”。

耿弇似乎是犟上了,復問伏隆:“岑將軍征戰小半年,究竟爲爲大魏奪取了幾座城池?”

伏隆實話實說:“襄陽、宜城等加起來,約有半個南郡。”

但岑彭還因此丟了隨縣,丹陽地區的賈復、鄧奉二賊也不知是否平定,所以在耿弇聽來,岑彭這功績,水分極大!就這樣還混上了“大將軍”名號,雖是虛名,但仍讓耿弇心中好不痛快。

若實打實算,他的斬俘、征服郡國的數量,十倍於岑彭!

伏隆也看出了耿弇的情緒,他就像是第五倫延伸到青州的手,耿弇要失控時替皇帝拉一拉繮繩,雖然不一定能止住這匹年輕的千里馬,而當耿弇炸毛時,他則要替第五倫捋一捋,安撫年輕氣盛的小夥子。

伏隆遂大笑:“最瞭解耿將軍的還是陛下啊,陛下說,伯昭若聞岑彭受封,定然不平,讓他勿急,若能滅張步,悉平齊地,伯昭亦足以加拜爲‘車騎大將軍’。”

他湊近在耿弇耳邊道:“軍中排位,仍在岑彭之上,僅次於馬國尉。”

你看,除了約束、撫慰,還得適當將手裡的糧食味給馬兒聞一聞,讓它有繼續往前的動力。

驃騎、鎮南、車騎,三大兵團司令猶如三駕馬車,早已成型,第五倫如今深韻平衡之道,不讓任何一人一馬當先,馬援在河濟大戰裡功勳最著,成了“驃騎大將軍”,第五倫就調他去涼州吹風,暗壓了一波,讓後面兩位迎頭趕上。

伏隆轉述皇帝口諭後,耿弇這才稍稍受用,待到光祿大夫去用飯時,他才坐下來,就着牛肉——別問哪來的,以及隨時備在中軍的酒,細細品讀第五倫的詔書,小耿對上面的誇讚其實很受用,嘴角不自覺露出了笑。

就在這時,耿弇的二弟耿舒摸到兄長身邊,低聲道:“陛下詔書中多次用兄長和韓信做比較,是否有深意?”

耿舒這麼說是有原因的,韓信在滅魏、伐趙,取燕時表現頗爲良好,幾乎唯劉邦之命是從,但破齊後卻漸漸驕傲,心態也產生了變化,有了長居肥饒齊國爲王的念頭,這纔有了“大丈夫定諸侯,要做就做真王,做什麼假王”的名場面。

而後韓信雖然在楚漢之間繼續效命劉邦,但就在劉邦撕毀鴻溝之盟,背約追擊項羽,韓信居然和彭越一起選擇觀望,導致劉邦又雙叒敗了一次。齊王是封了,但正式的封疆還沒劃分,直到劉邦答應自陳以東至於大海,說齊話的地方盡與韓信,他才帶兵趕到垓下,參與了最後的決戰。

在茂陵耿氏幾兄弟裡,耿舒是心思最重,對朝中派系鬥爭、君臣矛盾也更加敏感,耿舒擔心,第五倫的詔令是在暗示耿弇:“汝功勳尚不如韓信,勿學淮陰,速來彭城助戰!”

然而耿弇只擡頭看向自家二弟,冷冷地說道:“怎麼,汝想做蒯徹?”

“不敢,弟不敢。”

此言嚇得耿舒下拜頓首,給他十個膽子,都不敢勸兄長自立啊!

相比於漢初韓信橫掃北方,一將獨大,第五倫陣營裡卻有好幾個勢均力敵的將軍,各將一方,甚至還有吳漢這等競爭者在後追趕。而第五倫又數次調換防區,導致魏國都快“將不識兵,兵不識將”了,完全沒有自立觀望的可能。

他們的老父親在朝中做太傅,幾個兄弟或爲郎官,或爲校尉,茂陵耿氏雖不似鉅鹿耿,和第五倫結了親家,但亦已和魏國牢牢綁在一起了,一榮俱榮,沒必要行險。

“最好真不敢。”

也不想聽弟弟解釋,耿弇只沒好氣地給了他重重一腳:“滾,陛下與我君臣互信,別說讓我聽到離間之言,就算汝再敢想一想,我定大義滅親,斬了汝祭旗!”

攆走了耿舒,耿弇遂開始準備繼續南下,進攻張步最後的老巢:琅琊、城陽兩郡!

耿弇是準備遵循詔令行事的,倒是青州刺史李忠,覺得齊地八郡初降,這時候耿弇就要將大部分機動兵力帶去琅琊,就不怕後方這些“傳檄而定”的郡不穩異動麼?

於是李忠隱晦地勸耿弇:“陛下也未定某月某日必滅張步,耿將軍不如先在北海閉營休士,待後方安定,東萊、膠東那些躲在山中的張步殘黨剿滅後,再征伐不遲。”

然而耿弇卻頗爲堅決:“不行,我說過,必在入冬前,擊滅張步,如今只剩月餘,豈能再空待下去?”

青州只是開胃菜,真正的大餐,在徐州彭城擺着,若眼睜睜看着沒吃成,就算大魏順利一統天下,耿弇也會扼腕後悔一輩子!

耿舒也好,李忠也罷,都未能理解耿弇:他和拖拖拉拉惹漢高不快,爲自己埋下禍患的韓信不同,耿弇對打完仗能得多少封地,多幾千封戶,亦或是留在齊地能否裂土封建其實不感興趣,他真正“貪”的,其實是戰功榮譽本身。

此外,還有不甘落在袍澤後的爭勝之心!唯獨第五倫料準了他的心思,給岑彭封的“鎮南大將軍”,刺激到了小耿。

“戰馬已吃飽糧食,將士也休憩完畢,應趁士氣未消,嚴冬未至,速破殘敵!”

耿弇擲地有聲道:“陛下乘輿且到彭城,身爲臣子,當先一步抵達,擊牛釃酒以待天子,豈能反欲以賊虜遺君父邪?”

……

嚴格來說,琅琊、城陽兩郡,雖然也說齊地方言,屬於“三齊”的一部分,但在漢朝,卻被中央人爲地與青州兄弟們分離開來,琅琊被劃入徐州,城陽郡則分給了兗州……

這一波操作,和文、景將統一的齊國強宗,一口氣分成了七個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此一來,竟導致琅琊人張步到了臨淄,就成了“外州人”,古人最重鄉黨,沒了同州的關係後,青州士人對他的向心力大減,各郡望風而降。

還是琅琊、城陽兩地可靠,張步自臨淄慘敗後一路南逃,抵達城陽首府莒城後,得到了幾個弟弟接應,才稍得喘息。

莒城乃古莒國所在,位於齊、魯的邊緣,西邊是沂蒙山,東方則是濱海丘陵,一條沂水穿行,使得這裡山川糾結,足以自固。

“戰國之際,樂毅伐齊,破齊七十餘城,唯獨即墨和莒城保全,齊王便是靠莒城維繫社稷,等到了田單反擊。”

“七國之亂時,城陽國在這山海之間保持忠於大漢,沒和膠東膠西的親戚們一起鬧騰,經受住了叛軍的圍攻而不陷。

“赤眉軍樊崇大敗新軍,橫掃天下時,唯獨在他家鄉莒城,樊崇竟未能攻克,敗下陣來!”

以上都是齊王張步對自己的安慰,但其內心依然頗爲糾結惶恐,身在莒縣,卻沒有一日能夠安寢,日夜南望,盼着去找劉秀搬救兵的方望能早日歸來。

九月中,方望真回來了,他不負期望,帶來了劉秀給張步的話:

“齊王。”

“堅定守住琅琊,撐到入冬,便有轉機!”

第224章 入關第547章 換馬第27章 疏不間親第123章 你的名字第230章 傳統藝能第456章 謀刺第485章 鬼第20章 別看今日跳得歡第75章 地皇元年第238章 殺去常安第398章 平林第699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73章 今益州疲弊第696章 窗外日遲遲第234章 把腿接上第266章 渭南渭北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682章 豆渣第99章 訓練有素的醫生第14章 宰天下第218章 天下利害第84章 起飛第657章 彼月而食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8章 以“德”服人第613章 這不是和平第459章 體面第247章 進京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426章 就算是五萬頭豬第228章 清君側第513章 誅莽第188章 洪流第278章 另起爐竈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58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540章 倫秀(上)第342章守戶之犬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508章 豹尾第605章 甩鍋大會第230章 傳統藝能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第371章 馮衍第11章 九世之仇第612章 每與倫反第609章 借問瘟君何處往第679章 驚喜第513章 誅莽第649章 兄弟第182章 福報第410章 河北之役第396章 烏托邦第129章 綠林第141章 三窟第76章 巨無霸第462章 你若以禮來降第569章 手抖第375章 樂土第22章 貧富差距第319章 庖丁解牛第65章 皇漢第372章 雞肋第286章 過河卒(第二卷完)第179章 爲何而戰第673章 巨人之力第287章 甕中捉鱉第350章 他年我若爲青帝第244章 哭,都給我哭!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204章 患難見真情第199章 害羣之馬第539章 敵手第190章 董王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559章 甥舅第389章 不跟我回山裡了?第668章 賈復第309章 磨豆第379章 嘗新第652章 漢奸第301章 退婚第501章 優勢在我第325章 遠交近攻第366章 朝爲田舍郎第8章 以“德”服人第582章 猛如虎第642章 三國第372章 雞肋第329章 無題第673章 巨人之力第376章 比爛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487章 濁流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106章 吞胡第561章 武安第503章 敢動第358章 好消息第348章 關門大吉
第224章 入關第547章 換馬第27章 疏不間親第123章 你的名字第230章 傳統藝能第456章 謀刺第485章 鬼第20章 別看今日跳得歡第75章 地皇元年第238章 殺去常安第398章 平林第699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73章 今益州疲弊第696章 窗外日遲遲第234章 把腿接上第266章 渭南渭北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682章 豆渣第99章 訓練有素的醫生第14章 宰天下第218章 天下利害第84章 起飛第657章 彼月而食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8章 以“德”服人第613章 這不是和平第459章 體面第247章 進京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426章 就算是五萬頭豬第228章 清君側第513章 誅莽第188章 洪流第278章 另起爐竈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58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540章 倫秀(上)第342章守戶之犬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508章 豹尾第605章 甩鍋大會第230章 傳統藝能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第371章 馮衍第11章 九世之仇第612章 每與倫反第609章 借問瘟君何處往第679章 驚喜第513章 誅莽第649章 兄弟第182章 福報第410章 河北之役第396章 烏托邦第129章 綠林第141章 三窟第76章 巨無霸第462章 你若以禮來降第569章 手抖第375章 樂土第22章 貧富差距第319章 庖丁解牛第65章 皇漢第372章 雞肋第286章 過河卒(第二卷完)第179章 爲何而戰第673章 巨人之力第287章 甕中捉鱉第350章 他年我若爲青帝第244章 哭,都給我哭!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204章 患難見真情第199章 害羣之馬第539章 敵手第190章 董王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559章 甥舅第389章 不跟我回山裡了?第668章 賈復第309章 磨豆第379章 嘗新第652章 漢奸第301章 退婚第501章 優勢在我第325章 遠交近攻第366章 朝爲田舍郎第8章 以“德”服人第582章 猛如虎第642章 三國第372章 雞肋第329章 無題第673章 巨人之力第376章 比爛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487章 濁流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106章 吞胡第561章 武安第503章 敢動第358章 好消息第348章 關門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