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584章 大進軍

彭城,幾乎就是徐州的代名詞,不但首府在此,也是徐州的北大門,岡巒環合,汴泗交流,向北便可抵達齊、魯,往西則與樑、宋通壤。

如今西邊被魏國所佔,但北方卻是漢軍的準盟友,至少在數月前方望北上時,是如此對來歙承諾的:“只需我稍稍說之,齊王張步、赤眉徐宣,皆能與漢化干戈爲玉帛,加入合縱,自此之後,北方無憂,大司馬便可專防於西境了。”

然而今日方望匆匆歸來,帶回的卻是齊國崩潰,張步丟失大量疆土,只退守琅琊三郡的噩耗。

“我本來都快說動赤眉了,豈料張步連一個月都沒撐住,便叫魏軍大敗。”

回到彭城後,方望對東漢“大司馬”來歙描述了青州大敗的慘象:“如今張步數萬之師潰逃殆盡,僅能憑藉膠東沂山丘陵退回琅琊,恐怕難以抵擋魏軍攻勢,撐不過冬天了!”

方望擡出根本沒完成的“縱約”來:“張步已入合縱,按照盟約,一方若遭魏攻擊,其餘諸侯需立刻救援,存亡救絕,以免秦滅六國之事重演,素聞大司馬乃天下信士,敢請發彭城之兵,速援張步!”

來歙很討厭這個策士,他平生雖重信義,卻不意味着會做冤大頭:“你所說的盟約,陛下蓋璽了麼?與張步歃血了麼?”

“大漢只與成家交換了盟書,至於張步,不是還在由方先生奔走麼?”

“事急如此,豈能容得我再往返換約?來回數月,只怕漢帝知曉此事時,張步已然敗亡。”

方望指着北方道:“大司馬素來知兵,應該清楚,琅琊之地對徐州來說何等重要,琅琊南連淮、泗,北走青、齊,自古南北有事,必繇此以爭中國。夫差由此北上以侵齊伐魯。越人既滅吳,亦出琅邪以覬覦青州。楚漢之際,高帝令韓信破齊定臨淄,遂東追廣至高密,田齊岌岌可危,項羽尚能放下仇怨,遣大將龍且率衆二十萬救齊,便是知道琅琊若失,則齊地之敵,可自沂泗直驅彭城!”

來歙認可他的話,但又搖頭道:“但龍且在濰水葬送了二十萬楚軍,導致項羽兵力不足,不得不與漢定下鴻溝之盟。”

來歙也聽說,魏軍侵齊主力由耿弇統帥,換了幾年前,他恨不得親率大衆北上,與小耿戰個痛快,可現在不行了,他是劉秀留在北方的定泗之石,陛下及主力在荊楚,淮北絕不能出岔子。

方望依然在苦勸:“將軍知其一不知其二,楚將龍且之所以大敗,一是輕敵,而是用錯了方略。如今情形與當年頗似,魏軍就像韓信,遠鬥窮戰,連破數郡,其鋒芒不可當,而齊軍兵易敗散,就算大司馬支援,也不能匆匆與魏一決勝負,而應該藉助琅琊地形,深壁固守。”

“我聽說,魏軍初到青州,幽州突騎不聽約束,搶掠豪家,已招致士人反目,日久必亂,足以讓青州變成泥沼,牢牢陷住耿弇。”

方望這計策倒是不錯,若來歙兵力足夠,定然採納,可如今他卻是有苦說不出。

因爲,來歙剛得知來自荊襄的消息,鄧禹覆軍、馬武戰死,漢軍對襄陽的爭奪以完敗告終,就算劉秀奪取了隨縣,保住了大別山西麓一線的防禦,但難挽大局。

更何況,爲了取荊襄,主力皆在西部,來歙管轄的淮北三郡,只有區區三萬之衆,他可不想再分兵。更何況,來歙也不信任張步,不信任琅琊人,可別自己軍隊送過去,卻被“友軍”坑害覆滅,損失可就大了。

來歙不願對方望講實話,只說了自己的另一個猜想。

“第五倫仗着人多兵衆,侵劫方向,恐怕不止是荊襄、青州兩路!”

方望一驚:“大司馬是說……”

“近日斥候細作偵得,樑郡睢陽(商丘)出現大量魏軍,聽口音,似是來自豫州。”

來歙苦笑道:“看來漢皇所料不差,不止是鄰居青州失火,恐怕連徐州彭城,也被第五賊盯上了!”

……

武德三年(公元27年)七月初,第五倫已離開宛城,途經潁川郡,御駕正在趕往樑郡睢陽的路上。

隨着荊襄大戰告一段落,剩下的追剿鄧奉、賈復,並試圖從漢軍手中奪回隨縣等雜七雜八的“小”事,第五倫統統留給了岑彭——因岑彭荊襄殲敵“兩萬”,覆滅楚黎王秦豐的功績,第五倫正式宣佈,拜岑彭爲“鎮南大將軍”!如此一來,岑彭就成了繼馬援後,第二位在將軍號中加大字的。

旋即第五倫就趕赴睢陽,挑這個地方作爲東方行在,是有深意的:睢陽不但是鴻溝的終點、關東一大都會,舟車之所會,兵糧轉運頗爲方便,且地理位置重要,據江淮之上游,爲汴洛之後勁,簡單來說,往東北,可出兵侵齊魯,往東南,則可威脅徐州淮北。

第五倫打算,若是小耿奪取青州不利,自己就親自支援,踢一踢他的屁股,然後膽子小點,逐一吞併魯、齊,慢慢來。

若是伐齊得勝,那就能放大膽子,一切按照原計劃進行。

而當在潁川郡休息時得知東方戰報:耿弇、蓋延勢如破竹,如奪取臨淄,並乘勝追擊,橫掃膠東,張步退守琅琊。

第五倫不由笑道:“看來我朝的‘大將軍’,很快就要有第三位了。”

衆所周知,類似的名號,越多越不值錢,在培植將軍們勢均力敵上,可花費了不少心思。

這麼多年來,習慣了智計白出,如今不論是荊襄還是青州,比預想中還要順利,第五倫心情頗好,只問身邊的尚書郎朱弟:“傳詔,給陽翟令董宣。”

董宣自從在河濟大戰裡做主殺赤眉俘虜後,因殺戮太衆且未稟於上,被第五倫貶官爲陽翟縣令,這次皇帝南巡,路過陽翟,卻見縣邑井然有序,傳聞中的陽翟大豪們被董宣收拾得服服帖帖,“董人屠”連一萬多人都殺得,殺他們千把宗族又豈在話下?都按着子弟的頭不敢犯法。

亂世當用重典,秩序重建當然不能只靠酷吏,但若沒有敢殺伐的酷吏做急先鋒,許多地方,朝廷勢力根本進不去,寧負二千石,無負豪大家的情況將再度上演。

第五倫對陽翟的情況頗爲讚許,雖然董宣還是那個臭脾氣,但這人還是值得稍稍大用。

“董宣任陽翟令以來,治劇有方,今青州初定,豪宗大賈勢重,佔田、掠奴、囤積、養寇殺官必不在少數。”

這是第五倫奪取冀州時的教訓,以上情況,冀州各郡都出現過,至今管控效果依然很一般,青州可是赤眉、銅馬都未能拿下的地方,豪強力量不可小覷,所以需要從一開始就嚴厲些。

“除宣爲北海太守,即日赴任。”

從青州刺史李忠的奏疏裡看,北海郡不但存在豪宗大賈,在鹽鐵商貿上根深蒂固,還有前朝就活動的海寇作亂。

“惡人自有惡人磨,就讓董人屠去會會彼輩,爲吾披荊刺斬硬棘,將地裡的雜草灌木除了,往後才能種出好莊稼啊。”

意味深長地說了這麼一句後,第五倫又忙碌於批閱奏疏,並詢問自己的大計劃的參與者們是否都一一到位了?

朱弟一一稟報:“徵東將軍(張宗)已將三萬兗州兵,右丞相(竇融)則帶着豫州兵五萬有餘,皆至睢陽,等着迎接陛下!”

“善。”第五倫道:“耿伯昭猛如虎、狠如羊,用兵何其急也,等予抵達睢陽,他想必也已開始進攻琅琊。算上耿、蓋二人派遣南下,擊敵側翼的幽冀之師,至少也能湊個小十萬,號稱二十萬大軍了。”

這兩路,都指向一個地方:彭城!

……

第五倫抵達睢陽時已是七月底,或許是去歲戰亂死的人太多,也可能是赤眉軍俘虜棄劍持犁幹活足夠紮實,城外的粟田即將迎來豐收。

但不必等待粟穗低頭,睢陽的糧倉裡已經儲滿了來自三河的糧食,有數十萬石之多,足夠這裡的八萬大軍吃半年。

“三百多年前,魏惠王挖通了鴻溝,讓大河、濟水與淮水相連。”

“如今,這條運河,又給‘魏軍’帶來頗多便利啊。”

第五倫對鴻溝讚不絕口,利用鴻溝,他的運輸大隊長竇融將洛陽乃至於三河的人力糧食,源源不斷往東運送,將睢陽打造成了完美的前進基地。

也不必擔心這支龐大軍隊的駐地,他們都被安排進了城東郊外的梁園之中。

這梁園乃是前漢樑孝王所建,這位王爺一心想來個兄終弟及,做一做漢家天子,後來夢想破滅,但卻不妨礙他在個人享樂上過一把皇帝的癮。梁園從規劃時起來,便對標了關中的上林苑,規模頗大,方圓三百多裡,宮觀相連,奇果佳樹,錯雜其間,豢養珍禽異獸以供樑王遊獵,又在園內建造了許多亭臺樓閣,仿若仙境的雁池、鶴洲,招募天下文人墨客齊聚,留下了不少傳世的辭賦。

只不過,隨着前年赤眉軍攻破睢陽,不知出於什麼心理,竟將梁園付之一炬——根據赤眉大頭領樊崇的說法,他是因爲覺得梁園太好,怕手下人沉湎其中,這才寧可燒了。

第五倫行走期間,可以想見,昔日園殿宇燈光通明,歌舞喧囂,司馬相如等競相作賦行酒,讓豪華的盛宴到達高鋒,如今卻只剩下黑黝黝的殘垣斷壁,繁密的斗拱、玲瓏的商格,都燒成了灰燼,化作了土。

更有大片的奇珍異樹被毀,往日竹林茂密、枯樹蒼勁,都燒成了白地,可惜歸可惜,卻方便了魏軍,他們在這廣袤無人的梁園殘骸上安營紮寨,水源不缺,甚至還能打到從“兔園”跑出來的野兔。

而因爲梁園太大,赤眉軍沒能將每一座宮殿都點燃,“七臺”之中有兩臺倖存,第五倫的行在,就安排在了三軍團團保護的“清冷臺”。

寂寞多時的清冷臺,今日卻不清冷了,右丞相竇融、徵東將軍張宗等人匯聚一堂,熱熱鬧鬧。第五倫要在此召開軍事會議,一來向衆人通報荊襄、青州的勝利,鼓舞士氣,二來嘛,則是爲秋後對徐州彭城的進攻做部署。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對南北樞紐的彭城,第五倫惦記確實很久了,心中也推演過無數回,今日也不廢話,竇融等人在廳堂內正襟危坐,他則讓尚書郎指着掛圖上彭城位置,開口道:

“徐州地方,歷代大規模征戰,至少五次……”

第236章 斧鉞!第680章 衝舟第456章 謀刺第341章長楊第375章 樂土第457章 今日長纓在手!第478章 溫酒第558章 獵物第463章 若在此處埋伏一師第518章 辯經第553章 陰陽第33章 你也配叫劉秀?第689章 祝融第360章 吳王秀第164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330章 你坐啊第278章 另起爐竈第435章 末代皇帝第645章 傳統藝能第271章 打拳第570章 我全都要第559章 甥舅第688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455章 孤膽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126章 南下第280章 破竹第261章 西漢第641章 他跑我就追第292章 其亡也忽焉第574章 馬鹿第182章 福報第672章 你有張良計第439章 你配嗎第89章 對百姓我重拳出擊第533章 不識大體第31章 西蜀子云亭第192章 反動勢力第217章 拖,就硬拖第180章 掌聲響起來第625章 殺去東京第205章 冰凍三尺第533章 不識大體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125章 五殺!第317章 懷哉第92章 第五縱隊第238章 殺去常安第285章 王侯將相第177章 武安第163章 散裝大郡第266章 渭南渭北第212章 努力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158章 地皇三年第461章 何時縛住蒼龍?第87章 假摔第316章 柱天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405章 公孫帝第563章 惡手第255章 疾風第62章 降奴服於第440章 猛獸第67章 反他孃的!第218章 天下利害第430章 東北易幟第405章 公孫帝第656章 英雄第652章 漢奸第236章 斧鉞!第396章 烏托邦第640章 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第230章 傳統藝能第474章 老當益壯第117章 打雁第597章 同室操戈第388章 巨人第73章 今益州疲弊第562章 委屈第35章 家裡有礦第556章 窺天第443章 故事第458章 鋼刀歸鋼刀第94章 千里馳援第138章 誰是我們的敵人第355章 舅慈甥孝第179章 爲何而戰第459章 體面第201章 碩鼠還是飛蝗第172章 聚米爲山第122章 老王第663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104章 封王第52章 左手畫圓第135章 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293章 武德第624章 異端更可恨
第236章 斧鉞!第680章 衝舟第456章 謀刺第341章長楊第375章 樂土第457章 今日長纓在手!第478章 溫酒第558章 獵物第463章 若在此處埋伏一師第518章 辯經第553章 陰陽第33章 你也配叫劉秀?第689章 祝融第360章 吳王秀第164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330章 你坐啊第278章 另起爐竈第435章 末代皇帝第645章 傳統藝能第271章 打拳第570章 我全都要第559章 甥舅第688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455章 孤膽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126章 南下第280章 破竹第261章 西漢第641章 他跑我就追第292章 其亡也忽焉第574章 馬鹿第182章 福報第672章 你有張良計第439章 你配嗎第89章 對百姓我重拳出擊第533章 不識大體第31章 西蜀子云亭第192章 反動勢力第217章 拖,就硬拖第180章 掌聲響起來第625章 殺去東京第205章 冰凍三尺第533章 不識大體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125章 五殺!第317章 懷哉第92章 第五縱隊第238章 殺去常安第285章 王侯將相第177章 武安第163章 散裝大郡第266章 渭南渭北第212章 努力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158章 地皇三年第461章 何時縛住蒼龍?第87章 假摔第316章 柱天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405章 公孫帝第563章 惡手第255章 疾風第62章 降奴服於第440章 猛獸第67章 反他孃的!第218章 天下利害第430章 東北易幟第405章 公孫帝第656章 英雄第652章 漢奸第236章 斧鉞!第396章 烏托邦第640章 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第230章 傳統藝能第474章 老當益壯第117章 打雁第597章 同室操戈第388章 巨人第73章 今益州疲弊第562章 委屈第35章 家裡有礦第556章 窺天第443章 故事第458章 鋼刀歸鋼刀第94章 千里馳援第138章 誰是我們的敵人第355章 舅慈甥孝第179章 爲何而戰第459章 體面第201章 碩鼠還是飛蝗第172章 聚米爲山第122章 老王第663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104章 封王第52章 左手畫圓第135章 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293章 武德第624章 異端更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