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拖,就硬拖

眼下已是地皇四年三月初,第五倫已得知南陽有人稱帝復漢,但尷尬的是,因爲事先無人認得劉玄,和傳入常安的美麗誤會一樣,第五倫也只當“更始皇帝“是劉伯升。

“如此說來,劉秀是弟承兄業嘍?”第五倫暫時只能如此理解,又暗道:“但這年號實在取得不好,兗州人一聽更始兩字,還以爲的廉丹復生,肯定不會附從響應。”

而此事一出,赤眉在朝廷的平叛戰略裡就只能靠邊站,王莽定會集中全部力量,撲滅南陽的漢家復辟勢力。據第五倫的情報網探知,隔壁幾個郡已經接到了“州郡各選精兵,牧尹自將,五月初一會於洛陽”的命令,這是要決戰的架勢啊。

倒是對魏成,王莽沒有勒令他們出兵,只讓守好河防、元城,第五倫也落得作壁上觀。

他感覺,新朝的最後時刻或許就要到了,遂於數日前,悄悄遣第七彪帶百來人回列尉郡,打算說服第五霸帶着家眷們,走上郡入河東,再通過上黨輾轉來魏地。

但臨渠鄉諸第七個宗族,男女老幼加起來人數上萬,如何在朝廷眼皮子底下轉移是個大問題,太着急的話容易釀成慘劇,且先通知家裡做好武裝遷徙的準備,經過幾年籌備,他家族兵也能湊個兩三千。

可不曾想,王莽卻竟欲召第五倫入關中爲將,參與南征之事。新朝規矩,大將家眷必置於常安,不等第七彪回到老家,第五霸等人就被郡大尹張湛客客氣氣請去常安中了。

“倫何德何能,豈敢妄居大任?論資歷、名望,大司徒王尋等,誰不比我強?何必舍近而求遠。”第五倫聽完詔令後,連連推辭。

“但陛下就是看中了伯魚,以爲非你不能擔此重任。”王隆也是被火線任命爲使者,王莽看中的就是他與第五倫共奉一師,又是同鄉,不過實際能說上話的,還是副使。

制詔是不能不接的,執不執行,怎麼執行又是另一回事了,第五倫讓人招待副使等人宴飲,他自與許久未見的王隆“同榻而臥”,就在這一晚上,將王隆所知的全部情報統統套了出來。

搞清楚這趟出乎意料的任命,是源於衛將軍王涉大力舉薦後,第五倫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那個在衛將軍府做門客的西門君惠。

他想象力再豐富,也尚未將此事與劉歆聯繫起來,只當是西門家在搞鬼,心中頓時冷笑:“西門延壽父子一直機敏,爲何卻忽然糊塗了?這是覺得我勢力太強,難以相與,想通過西門君惠對衛將軍施加影響,將我調回關中麼?偏不能讓彼輩稱心如意!”

以第五倫現在掌握的軍力和聲望,一年前還得和西門氏客客氣氣的他,現在就算效仿西門豹,將西門氏全家投河,郡中著姓豪右也只敢噤若寒蟬,上一個不服的陽平侯王莫,已經被第五公放赤眉過河來滅族了。

當然,第五倫不會那般簡單粗暴,他有的是體面手段收拾這等敬酒不吃吃罰酒的豪右!

摧毀西門氏的行動提上日程,第五倫更關切的,還是關內形勢,畢竟從他趕赴魏地,已經過去一年半了。

“伯魚離開才一年半載,關中已面目全非了。”

王隆感觸頗多,說起去年的蝗災,真是鋪天蓋地,好在時值秋後,天氣已涼,飛蝗來晚了幾天,沒有對收穫造成太大影響。

但緊隨飛蝗入關的,就是十多萬流民,畢竟去歲關東又澇又旱,歲比不登,生活無着的災民無奈四處逃荒。或加入赤眉、綠林,成了流寇,也有調頭向富庶地區遷徙求生的。

關中永遠是他們的最終目標,當年司馬遷就感慨過:“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衆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財富和人口總會向首都京畿集中,加上發達的水利,饑民都覺得去到關中就能吃上飯,類似的情況,在前朝成、哀就時有發生,今時亦然。

王莽倒是沒讓跑到自己眼皮底下的流民自生自滅,還是置養贍官,開倉放糧,讓他們勉強維生,但總是吃不飽的流民加入盜寇,滋擾六尉,這就使得本就人心惶惶的關中更加混亂。

京畿尚且如此,出了關後,就更得上百人護送纔敢遠行了,直到進入上黨、魏成才稍稍安定些。

根據王隆的描述,王莽正是想讓擅長將流民變廢爲寶的第五倫爲將軍,徵集關內流民青壯爲卒,得數萬人,作爲大司空王邑副將,走武關道,會於宛城,共討南方綠林與“漢帝”。

這是把他當做救命稻草了,想想也是,連嚴尤、竇融都敗了,除卻雪藏多年的大司空王邑,王莽一時間竟已無人可用,只能拎個第五倫做先鋒。

維者,保全也!王莽給第五倫賜爵維新公,果然是希望他替大新力挽狂瀾啊,第五倫感動得都快哭了。

“天子有詔豈敢不奉?更何況,既然吾師伯石公被困於宛,身爲弟子,第五倫必救之!”

與和王隆獨處時無所不問不同,第五倫當着副使的面,全然一副大義凜然的新室忠臣之相,只道:“然縱觀伯石公之敗,皆因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導致,我聽說伯石公奉命攻打荊州叛逆時,只帶隨從官員百多人,乘坐傳車,至豫州方纔招募士卒。”

“按照陛下方略,我回到關中後,只有月餘時間籌兵,六月前必須出發南下,七月初與大司空會於宛下,時間較去年伯石公更加倉促,僅憑我一人,只怕難以約束士卒。”

第五倫亮出了自己的條件:“故而,吾需帶八百名舊部入京,充當軍吏,助我整頓新兵。”

常安附近有北軍八校,人數加起來多達四萬,王莽需要安全感,他們是絕不會動的。所以就算大司空王邑將關中的兵抽空,第五倫這八百人與北軍相比,亦是滄海一粟,正好是合乎情理不會招致懷疑的人數。

同樣,也是第五倫能多拖一時的藉口。

“然無詔令允許,倫豈敢多攜一兵一卒西返?此中情形,還望副使再跑一趟,回朝稟報陛下。我乘這間隙交接政務,整頓河防,只有杜絕赤眉西犯,確保元城不失,倫纔敢放心離去。一旦陛下同意,便立刻西行。若是陛下認爲不妥,第五倫縱是孤身一人,亦要星夜趕赴常安,必不耽擱軍情!”

白跑一趟,這還不算耽誤?副使縱是着急,但也無奈,誰讓皇帝遣使倉促,很多細節都沒考慮到呢,只能應命匆匆西返。

從魏地去常安,全程一千五百多裡,要翻越太行,要渡過黃河,就算驛馬日夜兼行,也得七八天才能到。第五倫再故意讓魏地的驛置故意派蹄子裡紮了刺,走幾裡就會腿瘸的“好馬”,再耽誤幾日……這一來一回,二十天就過去了。

第五倫也不行縣了,只帶着王隆回鄴城去——按理說他一個兗州牧,老賴在冀州的地盤上不合規矩,但從魏地士人到大尹馬援,誰不把第五倫當本地真正主官?

如今天下紛亂,朝廷對太行以東的事,基本上管不着,也沒法管。無權的大尹被地方豪強架空,至於有實權的封疆大吏們,則儼然成爲裂土諸侯,聽調不聽宣了。

第五倫就帶着王隆一路上游山玩水,他還說王隆來對了時候,這季節南瞻淇澳,則綠竹純茂,倘若北臨漳滏,則是山林幽岟,川澤回繚。

“文山縱觀我魏地山川秀麗,人文鼎盛,大可以作得《西門豹賦》《鄴城賦》了!”

第五倫是不知道曹操的銅雀臺就在漳水畔,否則以後指不定也要整一個,他自己作不出來,就讓王隆代筆來一篇《銅雀臺賦》呢!

可王隆哪還有這心思,只嘆息道:“吾等當年一同入蜀,我還有閒暇遊歷夫子足跡,賦了幾首新辭來紀念先師子云公,可這些年,卻理解爲何夫子年邁時說‘賦者,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爲也’。原來是年歲漸長後,見過太多淪喪流亡,賦不出麗辭了。”

第五倫看着王隆年紀不大就深如溝壑的擡頭紋,看來他不再是爲賦新詞強說愁,是真愁了。

愁這天下板蕩,國將不國,家亦不知前途何在。

“辭人之賦麗以淫,詩人之賦麗以則。”第五倫也念起揚雄的這句話來,收斂笑容道:”確實,除非是如屈原一般,能賦憂國憂民之辭,一般的美賦放在這世道,確實有些不合時宜。”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留下這句足夠王隆品味許久的話後,第五倫的行速卻仍是不緊不慢,急?他當然不着急,雖然第五霸被王莽“請”到常安,讓第五倫搶先將家眷接來的計劃泡湯,但老爺子還不是住在北闕甲第裡,被好吃好喝伺候着。

該急的,是王莽啊!

南方綠林勢力漸強,宛城岌岌可危,大漢復辟,每多拖一天,這天下就有一個縣,甚至是一個郡與朝廷離心。

和身在新秦中時,第五倫接到調令,必須乖乖折返不同。

“這一次,去或不去,主動權,在我這邊!”

……

第五倫藉口要帶八百吏士入關,在朝廷給出回覆的這半個多月時間,夠他做很多準備,將利弊考慮得清清楚楚。指不定,以王莽朝令夕改的性格,或許拖着拖着,這事就不了了之。

不過,若想一口氣拖到大新都沒了,還是有些難,畢竟第五倫也不知道這新室還能撐一年,還是半年?應該……沒那麼快吧?

回到鄴城後,第五倫將王隆好言安頓下來,立刻讓自己的親信們來見。

人是相繼抵達,一個個進郡府的,最先得到召見的,卻是擅長分析天下局勢的狗頭軍師馮衍。

還沒到夏天,馮衍卻已經搖上了便扇,又留了長鬚。

自從離開廉丹來投奔第五倫後,馮衍已在魏地待了大半年,一直替第五倫在上黨間往來,與上黨鮑永“互保”,維持第五倫和關中的交通線。

前幾日南方“更始皇帝”登基復漢的消息傳來後,第五倫又遣馮衍去了一趟邯鄲,探查趙劉的動向,近日剛剛折返。

“主公,趙王子劉林,乃至於常山的真定王劉楊,雖然都已聯手豪強,架空其郡尹,操持各郡之權,雖聽聞南方之事,卻未有任何異動。”

第五倫不太相信,畢竟他一直覺得馮衍不太可靠:“哦,彼輩不也一直期盼興復漢家麼?”

馮衍笑道:“雖然真定、趙、長沙皆是孝景帝之後,但早在漢時,長沙定王劉發就常被趙王劉彭祖瞧不起。百餘年血緣疏遠,同宗異心,如今南方舂陵小侯旁宗復立的漢,北方自詡諸侯貴胄的劉林、劉楊又豈會心服口服?”

論世系,論爵位,我們誰不比你更有資格,憑什麼向這小家子俯首帖耳?

當然,倘若綠林擁立之漢確實強勢,能擊滅新朝,他們多半還是會順從地聽話,以圖恢復昔日王爵。但如今朝廷號稱的“百萬大軍”尚未出動,很多人都在坐觀最後的成敗,不願意早早跳出來。

連上黨鮑永,也被馮衍力勸,壓下了起兵響應的企圖:五月份即將集結在洛陽的幾十萬大軍,距離冀、並太近了,雖然不知戰鬥力如何,但數量確實嚇人。

這也是第五倫除卻考慮宗族外,不好立刻跟朝廷翻臉的原因啊,時機很重要。

所以,得拖啊。

他遂與馮衍提及王莽欲召自己回朝之事,馮衍聽罷肅然道:“當年我曾力勸廉丹,勿要一心做新室忠臣,莫若屯據大郡,鎮撫吏士,砥厲其節,納雄傑之士,詢忠智之謀,以待時變。”

“但廉公不聽我好言,最終軍覆於中原,身膏於草野,功敗名喪,爲天下笑!”

馮衍力勸道:“廉丹前車之覆,不可不察,今方爲主公計,佔據大郡、擁兵納士,皆已達成,接下來,就應該是以待時變,最終除萬人之害了,興社稷之利了!”

“何爲萬人之害,何爲社稷之利?”第五倫反問馮衍。

馮衍覺得,時機也差不多成熟了,遂朝第五倫作揖:“天下之大害者,王莽是也!”

……

PS:第二章在18:00。

第632章 如閃電般歸來第429章 新年快樂第223章 打得贏就打第623章 山高第52章 左手畫圓第27章 疏不間親第656章 英雄第490章 禹跡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487章 濁流第303章 摸尾第200章 奇變偶不變第83章 砰!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406章 隴蜀第250章 廣廈第642章 三國第199章 害羣之馬第242章 舉不舉?第161章 馬善被人騎第678章 次元第233章 肉食者第434章 國野第75章 地皇元年第327章 離譜第605章 甩鍋大會第626章 天子守國門第345章 突騎第520章 煞幣第632章 如閃電般歸來第339章蔚爲萬夫雄第121章 入宮第367章 小鎮做題家第645章 傳統藝能第420章 北道主人第383章 長城第580章 午時已到第123章 你的名字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58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485章 鬼第216章 天命!第21章 蒂花之秀第1章 傳火第694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59章 爾來三萬六千歲第333章 雪擁藍關馬不前第337章 真香第471章 改革第266章 渭南渭北第411章 真龍不怕火第616章 焚書第68章 我有一言第80章 我要做的有三件事第610章 紀昌學射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257章 安民第70章 你是要做一輩子的懦夫第621章 但我大受震撼第79章 遇事不決第298章 不破不立第64章 大司馬第385章 持久第384章 全民皆兵第323章 豆粥第14章 宰天下第292章 其亡也忽焉第210章 這河裡第413章 王權沒有永恆第60章 星星之火第134章 卿本佳人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164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374章 銅馬帝第399章 周公營洛第295章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第164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612章 每與倫反第112章 爭個屁第665章 定軍山第367章 小鎮做題家第196章 攘外安內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444章 二王第293章 武德第388章 巨人第669章 當陽第534章 爾虞我詐第277章 鼎之輕重第67章 反他孃的!第697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第323章 豆粥第317章 懷哉第332章 雲橫秦嶺家何在第562章 委屈第376章 比爛第593章 常山之蛇第350章 他年我若爲青帝
第632章 如閃電般歸來第429章 新年快樂第223章 打得贏就打第623章 山高第52章 左手畫圓第27章 疏不間親第656章 英雄第490章 禹跡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487章 濁流第303章 摸尾第200章 奇變偶不變第83章 砰!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406章 隴蜀第250章 廣廈第642章 三國第199章 害羣之馬第242章 舉不舉?第161章 馬善被人騎第678章 次元第233章 肉食者第434章 國野第75章 地皇元年第327章 離譜第605章 甩鍋大會第626章 天子守國門第345章 突騎第520章 煞幣第632章 如閃電般歸來第339章蔚爲萬夫雄第121章 入宮第367章 小鎮做題家第645章 傳統藝能第420章 北道主人第383章 長城第580章 午時已到第123章 你的名字第24章 不舉者有罪第58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485章 鬼第216章 天命!第21章 蒂花之秀第1章 傳火第694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59章 爾來三萬六千歲第333章 雪擁藍關馬不前第337章 真香第471章 改革第266章 渭南渭北第411章 真龍不怕火第616章 焚書第68章 我有一言第80章 我要做的有三件事第610章 紀昌學射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257章 安民第70章 你是要做一輩子的懦夫第621章 但我大受震撼第79章 遇事不決第298章 不破不立第64章 大司馬第385章 持久第384章 全民皆兵第323章 豆粥第14章 宰天下第292章 其亡也忽焉第210章 這河裡第413章 王權沒有永恆第60章 星星之火第134章 卿本佳人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164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374章 銅馬帝第399章 周公營洛第295章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第164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612章 每與倫反第112章 爭個屁第665章 定軍山第367章 小鎮做題家第196章 攘外安內第136章 彩禮能少點不第444章 二王第293章 武德第388章 巨人第669章 當陽第534章 爾虞我詐第277章 鼎之輕重第67章 反他孃的!第697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第323章 豆粥第317章 懷哉第332章 雲橫秦嶺家何在第562章 委屈第376章 比爛第593章 常山之蛇第350章 他年我若爲青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