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

邢昺《正義》解釋:“此夫子述廣要之意。”這是孔老夫子講“廣要道”的意思。“言君欲教民親於君而愛之者,莫善於身自行孝也。君能行孝則民效之,皆親愛其君”。這是講另一層意思,也很好。“君”是領導,“親於君”就是愛戴和尊敬領導。“欲教民親於君而愛之者”,如果要教導大衆、百姓對領導能夠尊敬、愛戴,“親於君”就是愛戴和尊敬領導;“而愛之者”就是愛領導,這是上下能夠和睦;“莫善於身自行孝也”,最重要的是什麼?自己要做一個行孝的好榜樣。“君能行孝則民效之”,社會大衆看到這位領導都在行孝,大家就會效仿他了,效仿他自然會對他格外的尊重,親愛之心就生起來了。而“皆親愛其君”,“親”是以他爲親人,把這位領導看作是自己的親人,對他愛戴而尊敬。這是國君、領導爲百姓做個好樣子,才能夠使百姓親愛其君,也才能夠生起忠誠之心。

國家如此,所有團體也都是如此。事業單位的領導,企業老總,乃至一個家庭裡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下屬能夠對他忠誠愛戴,最好的方式是自己力行孝道,做一個好樣子出來,進而教導大衆也來行孝。大家都能夠行孝,對父母能夠盡孝了,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就能夠盡忠,所以忠和孝是一個心不是兩個心。

下面“欲教民禮於長而順之者,莫善於身自行悌也”,這是講要教導大衆對尊長、領導有禮,能夠“順之”,即領導要使人順從,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行悌道。悌就是尊敬自己的長輩、尊重兄長。

“人君行悌,則人效之”。“人君”就是人的領導,可以是國家領導,可以是任何企業、團體的領導。領導能夠行悌道,能夠尊敬自己的長輩、自己的兄長,“則人效法之”,大家都效法他,以他爲榜樣。“皆以禮順從其長也”,自然大家也能夠尊重自己的長輩和兄長,也能夠守禮、聽順領導。所以希望下屬能夠忠誠、順從,最好的方式是自己做個好樣子,自己行孝悌之道,自然就能夠使下屬、使民衆對自己有親愛禮順之心。

二、音樂藝術轉變風俗

經文:【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移風易俗,轉化社會風氣,最好的方法是用音樂藝術。

唐玄宗註解講:“風俗移易,先入樂聲。變隨人心,正由君德。正之與變,因樂而彰,故曰莫善於樂。”這是講風俗的移易,社會風氣的轉變,往往通過音樂,歌聲、歌曲,就能看得出來。我們現在泛指藝術,從大家喜聞樂見的藝術中,就可以看出這個社會的風俗如何。因爲音樂等藝術能夠反映人的性情、愛好,也反映當時社會的狀態,如政治、經濟、文化等種種狀態。藝術隨着人心而轉變,所謂“變隨人心”,人的心轉了,性情、愛好變了,藝術也就跟着變。“正由君德”,這是講到要轉變社會風氣,我們要懂得轉變藝術,用藝術來教化社會大衆,包括現在的電影、電視、音樂、美術種種的節目、藝術方法等等,通過這些來教化人心,使政治清明、社會和諧。這是由於君德,領導人的德行感召,他們的眼光高遠,所以能夠做到“移風易俗”。

“正之與變,因樂而彰,故曰莫善於樂”。“正之與變”,要正社會風氣,要變換社會風俗,即轉變民風,使社會更加和諧,最好是用音樂等藝術的方法。當然,社會的狀態如果有變化,也往往會反映到這些音樂等藝術上面,“彰”是會客觀反映出來,彰顯出來。所以如果想要移風易俗,莫過於從音樂、電影、電視節目等入手。

三、禮正人倫安定和睦

經文:【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要使上下能夠和睦,上位的人能夠得到平安,政府能夠安定、穩定,大衆也能夠和睦,最好的方式是用禮。

唐玄宗註解:“禮所以正君臣、父子之別,明男女、長幼之序,故可以安上化下也。”人必須要遵守禮儀,禮儀能夠將君臣、父子之間的關係彰顯出來。“君臣”就是現在講的領導與被領導,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一定要明確,人在這種關係中,自然懂得如何去做,關係才能夠和順。父子之別也是如此,父子之間的關係要知道如何處理。父母對兒女要慈愛,兒女對父母要孝順。“男女、長幼”,是說夫婦、兄弟長幼之間的順序,都是有講究的。能夠講究禮才能夠上下安定,“安上化下”,使上位的人能夠安定,不會出現不穩定因素,處在下位的人也能夠受教化而守禮法。

四、領導媒體禮樂安民

邢昺《正義》講到用禮樂“移風易俗”和“安上治民”,他解釋得很好,注重做領導的自己要先做到:“欲移易風俗之弊敗者,莫善於聽樂而正之;欲身安於上,民治於下者,莫善於行禮以帥之。”

天子的職責、使命,就是要去除社會風俗裡那些弊端、敗壞的部分,把好的留下,所謂移風易俗。“莫善於聽樂而正之”,天子要達成願望,自己首先要去聽美好的音樂。古代很多音樂有正人心的作用,聽到這些美好的樂章,人良善的心就被喚起來了。就像舜王有韶樂,武王有武樂,聖人都有自己的樂章。天子要做榜樣,帶頭去聽良善的音樂。

現代來講,就是領導人要帶頭去看那些好的、優秀的文藝作品,社會大衆也會一起去看這些優秀作品,而遠離那些不良的表演。所謂色情、暴力,種種不善的、有副作用的節目都不要去看,自己先這麼做,就能夠把民衆導之以正,進而也就能夠通過文藝節目來移風易俗。

二戰以後,某些西方國家經濟確實是發達,但是離婚率、青少年犯罪率,各種不良的社會現象一年比一年嚴重,主要問題都出在影視界的節目、以及網絡媒體上面。所以整個社會國家,從上到下都要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善於聽樂而正之”,做領導人自己先做個好樣子,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不好的內容我們不看,旗幟鮮明的對那些不健康的內容,進行打擊、整治,就能夠導正社會風俗。

“欲身安於上,民治於下者,莫善於行禮以帥之”。是講上位的人、領導人希望自己能夠安穩,古代的天子如此,現代的執政黨也是如此。執政黨想要讓自己的政黨政權能夠穩定,百姓都能夠安定和睦,“民治於下者”就是使大家都安定和睦,最重要的是執政黨領導人要“善於行禮以帥之”,要懂得用禮來規範自己,先做一個表率,大衆就能夠效法,這裡講的是禮和樂的作用。

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復禮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復禮第158章 文王侍父 行色有憂第94章 博士重孝 節儉舍受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第180章 廣要道第226章 順而行之 克盡本分第219章 孟宗哭竹 至誠神助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106章 繳稅利國 庶民有責第190章 敬兄弟悅 恭行悌道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18章 明師賢母 志在聖賢第69章 諸侯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第162章 感念祖德 慎終追遠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192章 廣至德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182章 海口監獄 教化顯著第205章 幾諫父母 見志不從第2章 本經概要第46章 如如無我 精神永恆第84章 再三述及 謹慎言行第54章 漢文嘗藥 孝感天下第218章 賣身葬父 孝感天地第206章 怡色柔聲 敬勞不怨第229章 氣竭而息 聲不委曲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182章 海口監獄 教化顯著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162章 感念祖德 慎終追遠第216章 禮敬自然 順應天地第126章 修德遵義 助我歸真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57章 天子匹夫 爲仁由己第46章 如如無我 精神永恆第137章 助祭尊父 儀禮完備第27章 諸學總彙 六藝之根第228章 喪親第19章 母慈子孝 投師學聖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146章 悖德悖禮 招感災殃第131章 敬妻重教 家道綿延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126章 修德遵義 助我歸真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57章 天子匹夫 爲仁由己第194章 行孝於內 化自流外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11章 幼承母教 孝道紮根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38章 自律自重 修身養德第98章 海口服刑 學習孝道第47章 天子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87章 士第89章 有智有義 保身保國第79章 有恥“不敢”成聖成賢第8章 德爲道相 道爲德體第69章 諸侯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203章 敬事愛物 行成名立第67章 哀悼國難 親安鬼享第133章 聖治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115章 三才(1)第150章 紀孝行第159章 菏澤孝子 創造奇蹟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170章 居養有敬 病憂??禱第236章 節制哀情 不傷不毀第68章 災難當前 同心祈願第34章 契入境界 當機受益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貴第142章 親而有禮 愛漸成敬第159章 菏澤孝子 創造奇蹟第181章 媒體同仁 推廣孝道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111章 廣大無方 塞乎天地第15章 事業有成 孝爲本源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163章 齋戒沐浴 恭敬赤誠第126章 修德遵義 助我歸真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34章 契入境界 當機受益第35章 領袖德教 愛民大孝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65章 領導修德 人民有福第240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1)第195章 網絡教化 衆生受益第213章 至誠有孝 通曉天地第132章 一心恭敬 家國同理第101章 天時地利 節用孝親第222章 至誠孝悌 無所不通
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復禮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復禮第158章 文王侍父 行色有憂第94章 博士重孝 節儉舍受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第180章 廣要道第226章 順而行之 克盡本分第219章 孟宗哭竹 至誠神助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106章 繳稅利國 庶民有責第190章 敬兄弟悅 恭行悌道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18章 明師賢母 志在聖賢第69章 諸侯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第162章 感念祖德 慎終追遠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192章 廣至德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182章 海口監獄 教化顯著第205章 幾諫父母 見志不從第2章 本經概要第46章 如如無我 精神永恆第84章 再三述及 謹慎言行第54章 漢文嘗藥 孝感天下第218章 賣身葬父 孝感天地第206章 怡色柔聲 敬勞不怨第229章 氣竭而息 聲不委曲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182章 海口監獄 教化顯著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162章 感念祖德 慎終追遠第216章 禮敬自然 順應天地第126章 修德遵義 助我歸真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57章 天子匹夫 爲仁由己第46章 如如無我 精神永恆第137章 助祭尊父 儀禮完備第27章 諸學總彙 六藝之根第228章 喪親第19章 母慈子孝 投師學聖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146章 悖德悖禮 招感災殃第131章 敬妻重教 家道綿延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126章 修德遵義 助我歸真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57章 天子匹夫 爲仁由己第194章 行孝於內 化自流外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11章 幼承母教 孝道紮根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38章 自律自重 修身養德第98章 海口服刑 學習孝道第47章 天子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87章 士第89章 有智有義 保身保國第79章 有恥“不敢”成聖成賢第8章 德爲道相 道爲德體第69章 諸侯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203章 敬事愛物 行成名立第67章 哀悼國難 親安鬼享第133章 聖治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115章 三才(1)第150章 紀孝行第159章 菏澤孝子 創造奇蹟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170章 居養有敬 病憂??禱第236章 節制哀情 不傷不毀第68章 災難當前 同心祈願第34章 契入境界 當機受益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貴第142章 親而有禮 愛漸成敬第159章 菏澤孝子 創造奇蹟第181章 媒體同仁 推廣孝道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111章 廣大無方 塞乎天地第15章 事業有成 孝爲本源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163章 齋戒沐浴 恭敬赤誠第126章 修德遵義 助我歸真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34章 契入境界 當機受益第35章 領袖德教 愛民大孝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65章 領導修德 人民有福第240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1)第195章 網絡教化 衆生受益第213章 至誠有孝 通曉天地第132章 一心恭敬 家國同理第101章 天時地利 節用孝親第222章 至誠孝悌 無所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