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渝州竹林

文倩拿回了鐲子就要往門外走。景天說道:“文倩姐,這個鐲子你不當了?那阿韜的病……”

“我再想想別的辦法吧。”文倩微微一笑道。

景天想了想,伸手從懷裡摸出幾兩散錢,把錢遞給文倩道:“文倩姐,這個錢你先拿去吧,先給阿韜買點藥。”趙文昌一直想方設法剋扣夥計們的工錢,這些錢是景天花了不少時間攢下來的。

“喲!連買顆白菜都討價還價半天的景大老闆,今天怎麼突然大方起來了?”

黃滿都陰陽怪氣地一哼,丁時彥微微皺眉搖了搖頭。

文倩笑道:“謝謝你的好意,你知道你柏大哥的脾氣,要是他知道我收了你的錢,他肯定會不高興的。”

文倩雖然在笑,但是語氣十分堅決。景天知道文倩不願白白受人好意,把銀子託在手上不知該遞還是該收,十分爲難。

恰在這時,景天身後帳簾一挑,走出一個少婦來。那婦人頭綰青玉簪,一身黑色襦裙金絲襯邊,貌似簡約仍顯奢華。面上略施脂粉,雖有風塵之意卻不掩其貴氣。

“這是怎麼了,大早上的堂裡就這麼鬧。”

那婦女來到大堂中,大堂中的夥計同時停下了手中的活,對着那婦女招呼道:“黎夫人。”婦人點了點頭,示意他們繼續幹活。

“黎夫人!你來的正好,您看看這個鐲子能夠當多少錢!”

丁時彥還未開口,景天拿了鐲子搶步上前遞給那婦人。黃滿都滿臉堆笑地看着這婦人,心中卻十分不悅。

這婦人正是趙文昌的夫人黎鴛,在永安當也算半個管事。雖然在做生意方面不如趙文昌,但是對於玉石器皿她懂得也不比丁時彥少。與趙文昌不同,平日裡黎鴛夫人對待夥計都十分和善,因此大家都不願叫她趙夫人,只以黎夫人相稱。趙文昌心裡不痛快卻也無計可施。

黎鴛看了看景天手裡的鐲子,又看了看一旁笑嘻嘻的黃滿都,心中已猜了個八九不離十。這兩人都是黎鴛看着長大的,脾氣秉性她再瞭解不過。當下瞪了黃滿都一眼,將鐲子收到櫃檯上對那夥計說道:“開一張當票,拿四十兩銀給這位女客。”

黃滿都趕忙道:“哎哎慢着!夫人,你看這……”

黎鴛說道:“怎麼?”

黃滿都爲難道:“夫人,這四十兩銀可不是個小錢,你看是不是等管事的回來了再……”

黎鴛淡淡道:“怎麼,滿都你的意思是我做不了這個主嗎?那要不,你來做主?”

“不不不!”黃滿都慌忙擺手賠笑道:“當然是夫人做主,四十兩就四十兩!你們還愣着幹什麼,趕緊開當票啊!”

那夥計開好了當票,拿着四十兩銀子遞給黎鴛。黎鴛把錢和當票一齊送到文倩手中,文倩雙手微微發顫接過了銀子,口中不住稱謝。

黎鴛微笑着送文倩出了門。黃滿都在身後狠狠瞪了景天一眼,景天聳聳肩裝作沒看見。

不多時黎鴛回到大堂中,景天上前道:“黎夫人,我還有些急事,等我回來再好好謝謝你,我先出門啦!”說完景天拔腿就往門外跑去。剛纔那一陣又耽誤了不少時間,太陽都快到三竿了。

黎鴛想叫住景天,景天已經跑出了大門。

景天和黃滿都雖然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但是脾氣秉性卻完全不同。趙文昌喜歡黃滿都,而黎鴛偏偏喜歡景天。黎鴛還記得第一次見到景天的時候,他正被黃滿都帶着一羣小孩圍着打。黎鴛上前趕跑了哪些孩子,扶景天起身時他渾身是泥,鼻青臉腫,卻還掛着笑說道“吃虧就是佔便宜”。

景天來到渝州城中,集市上人來人往,仍是一如既往的熱鬧。渝州被大江分成四塊,緊挨着璧山,可以說是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周圍又是蒼松翠柏,竹林環繞,只是因爲身在蜀地難以見到晴天,氣候有些潮溼,牆壁上到處可見叢生茂密的青苔和爬藤。

景天急匆匆地往城外趕,可一路上總是遇到認識的人跟自己打招呼。

“這不是阿天嗎,正好來幫我鋪一下這張墊子!”

“喲,景天!快快幫我把那個偷酒的賊給逮住!”

“阿天啊,來的正好,來試試秋嬸這件衣服,做的合不合身。”

“景天哥哥!我的小咪爬到樹上去了,你幫我抓下來好不好?”

景天想裝作沒聽到,卻每一次又都不由自主停下腳步。等到出了城,日頭都快到正午了。

剛出城門沒走幾步,忽然迎面撞來一個人,哎呦一聲摔倒在地。景天一看,是個身穿卦袍,手持木劍的道士。

景天剛想道歉,卻見那道士身後,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和一個老者匆匆忙忙地趕了上來。那小夥子一把揪住那道士的衣領子,怒道:“跑?你再跑啊!趕緊把錢還給我!”

那老者揹着一隻藥簍子也氣喘吁吁地趕了上來,說道:“哼!還說什麼蜀山弟子!膽子這麼小,肯定是假冒的!”

“蜀山弟子?”景天一怔,看向那道人。

景天從小就聽景逸說過蜀山劍俠的傳說。傳聞中這些劍俠一襲青衣,飄然若仙,身背降妖譜,御劍行千里,江河湖海五嶽山川盡在腳下。蜀山仙術更是高不可測,舉手投足能使風雲變色,天地震動。直把景天聽得心馳神往。

景天有兩個夢想,一個是成爲天下鉅富,另一個就是成爲蜀山弟子。傳聞蜀山歷代弟子皆是以天下蒼生爲念,斬妖除魔濟世救難,深受百姓尊崇。

但是看向自己面前這個道士——道袍鬆鬆垮垮,被那小夥子提着渾身抖似篩糠,毫無還手之力,怎麼也不能和傳說中的蜀山劍俠聯繫在一起。

卻見那道士蹬着腿從青年手上掙脫開,落到地上故作鎮靜地整理着衣襟,說道:“唉!你們不懂,昨夜天地震動,紅雲蔽日,妖孽四出,這是天下大亂之兆,我給你們的兩張符,可保你們苟活。這時候可不要捨命不捨財啊!”

“什麼狗活貓活的!”那老者怒道,“你要是真有法力,爲什麼一個妖怪都殺不死?”

“妖怪……?”景天怔怔地聽着那老者的話,心想難道渝州城裡有妖怪?

“天機不可泄露,天機不可泄露……”

“不要廢話!快還錢來!”那青年說着又要上前,看那架勢似乎這道士若不肯還錢他就要動手來搶奪了。

那道士忽的哇呀呀一聲怪叫,指着青年身後喊道:“看那邊!”

那青年和老者下意識向後看去,那道士趁機飛也似地逃開了。那青年怒道:“別跑!搞什麼鬼!福伯你等着,我去追他!”

說完那青年發足向那道人追去,轉瞬間兩人就已經不見了蹤影。景天正看得莫名其妙,卻見那老者拄着柺杖,氣喘吁吁地走了上來。

景天上前問道:“老人家,到底怎麼回事。你們說蜀山弟子和……妖怪是什麼意思?”

那老者擡眼打量了下景天,嘆了口氣道:“別提了……這璧山啊……”

“璧山?”景天擡眼看去,璧山正在那片竹林之後,山如其名猶如一片玉璧。山上泉水潺潺而下匯入長江,遠遠望去更是一片青松翠柏,清雅幽靜,是這渝州城入蜀的門戶所在。

“這璧山啊……出現了……出現了妖怪了!”那老者說道。

“妖怪?”景天詫異道,“老人家,你是親眼看見妖怪的嗎?”

“我天天都去璧山採藥,阿德——就剛纔那小夥子,是我的鄰居,每次都跟我結伴砍柴。可今天一進山,就發現情況不對。”那老者臉色鄭重,說道:“我看見了……那妖怪就在那裡,就這麼走來走去的。不瞞你說,咱老頭一大把年紀了,還是第一次見。”

景天只在劍仙的傳說中聽過妖怪,從沒有親眼見過。看着老者神色鄭重也不像是假的,但是這件事太過匪夷所思。景天若有所思地撥弄着冠帶上繫着的銅錢,輕輕彈起問道:“當真嗎……妖怪?您老不是眼睛花了吧?璧山我也走過幾趟,從來沒見過有妖怪啊。”

“咱老頭子還會騙你這小孩子嗎?”那老者說道,“阿德他嚇得腿都軟了,還是我把他拖回來的。可巧就在這裡碰上了那個道士騙子,他說會捉妖,又說是蜀山弟子,還把他那柄木劍舞弄了一番,我們就相信了。還一人花一吊錢買了張符。”

景天說道:“唉,你們上當了。蜀山弟子的裝束不是這樣,而且背上一定揹着降妖譜,一看他就是假的!”

“是嗎?雖然咱們這地界蜀山弟子也有些來往,咱老頭子可從沒注意過他們是什麼打扮,還是小哥你心細。”那老者嘆了口氣,說道:“我們兩個信了那騙子道士的話,就領他過去。他裝模作樣地舞了幾下劍,然後就想丟下我們逃走,被我們一直追過來。”

“難道……真的有妖怪……”景天伸手摩挲着銅錢,說道:“那他都沒跟妖怪交手嗎?也許那些妖怪並不厲害呢?”

“誰知道!只是遠遠地做了一下法,離妖怪還有百十步遠呢!”那老者搖了搖頭,轉身拄着拐着一步步離開,說道:“這世道……小哥你也趕快回家吧,不要被妖怪吃了。”

景天看了看不遠處的璧山,忽然覺得心裡一陣陣發癢,不自主地想去璧山那邊看看妖怪是什麼樣的。但是畢竟還是解藥最重要。景天只能先在竹林這裡等着,希望唐家大小姐能夠儘快出現把解藥給自己。

足足等了兩個時辰,景天又是看螞蟻對陣,又是去小溪抓魚烤食,那大小姐就是沒有露面。日頭漸西,景天再也忍耐不住。

“不行了,實在是等不下去了!她會不會是害怕妖怪纔不來……嘿,女孩子就是膽小,我還是直接去找她吧。”

景天回到竹林裡四處尋摸着,想找一個東西防身,忽的一眼瞥見之前那道士落在地上的木劍。景天雖然一點武藝也不懂,但是有個東西能夠防身,心裡也算有點底。

“這把劍還不錯哦,既然沒有人要,我就不客氣了!賺到了,呵呵!”景天把木劍拿在手裡比劃了一下,像是撿到了大寶貝一般,喜滋滋地朝着璧山走去。

璧山正如其名,瑩綠如璧。正值夏始春餘時節,樹木生長茂盛,到處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夕日欲頹,落霞橫過天際,映得璧山上的叢林好似塗上了一層金紗,當真美景如畫。不過景天此時滿腦子都是身上的毒,根本沒有心思賞景。

璧山另一邊,景天一眼就望見了不遠處那座氣派非凡,威嚴肅穆的建築物。

樹林環環圍繞,古木參天,景天只能夠望見一個高大的朱漆大門,旁邊是高聳的青石磚牆,給人一股壓迫感。正紅朱漆門旁邊立着兩座石獅子,凜氣逼人,頂端高懸黑金蒼龍匾,上面提着遒勁古老的三個大字——唐家堡。

景天站在磚牆之外高高仰起頭,能看到磚牆後一些亭臺樓閣的頂尖,僅以此也能夠看出唐家堡根基深厚。景天早就聽說過唐門威名,但是親眼見到仍然讓他大開眼界。永安當的大門也不算小,比起唐家堡簡直是土丘見泰山。

“好厲害,這就是唐家堡啊!”

景天看得有些愣神,不知不覺地靠近了唐家的大門,忽然聽見一陣呵斥聲。

“站住!幹什麼的!”

景天嚇了一跳,擡眼看去,只見朱漆大門外站立兩個唐門弟子,一身墨色長衫,頭戴玉冠,手中各拿着一柄紙扇。看那樣子不像是看門的,倒像是坐堂的翩翩公子一般。景天暗自贊嘆了一聲,不愧是唐門弟子,即使是下人都這麼的氣派。

景天上前躬身拱手道:“大爺!我來找人……”

“找人?就憑你?”看門的弟子冷笑一聲,不屑道:“你這樣子,也配來堡裡找人?”

景天說道:“是這樣的……有一位唐雪見唐小姐託我修一個茶壺,我現在修好了……”

哪知門口那弟子聽到“唐雪見”三個字,臉色更黑了一層,呵斥道:“我管你什麼茶壺茶碗的!找唐雪見是嗎?告訴你!她竊取門中機密,已經被逐出唐門了!到別處去找吧!”

景天愣了半晌纔回過神來,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第三十八章 海棠之心第二十二章 舟行鎮江第十三章 生死與共第十二章 又入虎穴第四十一章 總舵機關第三十七章 畫餅女孩第二十六章 邪靈道人第十八章 力戰水妖第十章 霹靂弟子第二十六章 邪靈道人第三十二章 廣袖流仙第三十七章 畫餅女孩第十三章 生死與共第五章 渝州竹林第十六章 泛舟長江第四十六章 蜀山大難第七章 紫刃巨劍第十六章 泛舟長江第三十六章 井中幽魂第二十章 姜國古劍第二十八章 唐門鉅變第二十九章 同室操戈第三十八章 海棠之心第四十八章 怨憤難消第二十二章 舟行鎮江第十八章 力戰水妖第十三章 生死與共第二十四章 漫漫羈旅第三十八章 海棠之心第三十章 雪見盜屍第七章 紫刃巨劍第四章 少年景天第三章 隔牆有耳第三十九章 霹靂總舵第三十二章 廣袖流仙第九章 盜俠後人第三十四章 御劍江湖第二十二章 舟行鎮江第二十九章 同室操戈第三十二章 廣袖流仙第九章 盜俠後人第四十二章 地牢深處第四十三章 魔劍神技第二十八章 唐門鉅變第二十八章 唐門鉅變第四十三章 魔劍神技第四十章 狼狽爲奸第十五章 金沙渡口第四章 少年景天第三十八章 海棠之心第十二章 又入虎穴第三十七章 畫餅女孩第二十六章 邪靈道人第四十八章 怨憤難消第二十六章 邪靈道人第五章 渝州竹林第三十八章 海棠之心第二十章 姜國古劍第三十六章 井中幽魂第十四章 巨劍神威第三十五章 德陽古城第四十三章 魔劍神技第三十六章 井中幽魂第二十八章 唐門鉅變第三十九章 霹靂總舵第三十三章 看朱成碧第四十五章 雷老堂主第三十二章 廣袖流仙第三十三章 看朱成碧第三十章 雪見盜屍第四十三章 魔劍神技第三十七章 畫餅女孩第十九章 五靈仙術第三章 隔牆有耳第二十六章 邪靈道人第二十八章 唐門鉅變第十八章 力戰水妖第十四章 巨劍神威第二十七章 玄衣男子第三十一章 千年劍魂第九章 盜俠後人第十一章 死裡逃生第四十三章 魔劍神技序章 傳說的詩篇第二十六章 邪靈道人第三十六章 井中幽魂第十三章 生死與共第四十章 狼狽爲奸第三十章 雪見盜屍第十三章 生死與共第十七章 心法初傳第二十五章 蓬萊仙島第二十八章 唐門鉅變第二十四章 漫漫羈旅第五章 渝州竹林第二十五章 蓬萊仙島第六章 蜀山劍俠第四十六章 蜀山大難
第三十八章 海棠之心第二十二章 舟行鎮江第十三章 生死與共第十二章 又入虎穴第四十一章 總舵機關第三十七章 畫餅女孩第二十六章 邪靈道人第十八章 力戰水妖第十章 霹靂弟子第二十六章 邪靈道人第三十二章 廣袖流仙第三十七章 畫餅女孩第十三章 生死與共第五章 渝州竹林第十六章 泛舟長江第四十六章 蜀山大難第七章 紫刃巨劍第十六章 泛舟長江第三十六章 井中幽魂第二十章 姜國古劍第二十八章 唐門鉅變第二十九章 同室操戈第三十八章 海棠之心第四十八章 怨憤難消第二十二章 舟行鎮江第十八章 力戰水妖第十三章 生死與共第二十四章 漫漫羈旅第三十八章 海棠之心第三十章 雪見盜屍第七章 紫刃巨劍第四章 少年景天第三章 隔牆有耳第三十九章 霹靂總舵第三十二章 廣袖流仙第九章 盜俠後人第三十四章 御劍江湖第二十二章 舟行鎮江第二十九章 同室操戈第三十二章 廣袖流仙第九章 盜俠後人第四十二章 地牢深處第四十三章 魔劍神技第二十八章 唐門鉅變第二十八章 唐門鉅變第四十三章 魔劍神技第四十章 狼狽爲奸第十五章 金沙渡口第四章 少年景天第三十八章 海棠之心第十二章 又入虎穴第三十七章 畫餅女孩第二十六章 邪靈道人第四十八章 怨憤難消第二十六章 邪靈道人第五章 渝州竹林第三十八章 海棠之心第二十章 姜國古劍第三十六章 井中幽魂第十四章 巨劍神威第三十五章 德陽古城第四十三章 魔劍神技第三十六章 井中幽魂第二十八章 唐門鉅變第三十九章 霹靂總舵第三十三章 看朱成碧第四十五章 雷老堂主第三十二章 廣袖流仙第三十三章 看朱成碧第三十章 雪見盜屍第四十三章 魔劍神技第三十七章 畫餅女孩第十九章 五靈仙術第三章 隔牆有耳第二十六章 邪靈道人第二十八章 唐門鉅變第十八章 力戰水妖第十四章 巨劍神威第二十七章 玄衣男子第三十一章 千年劍魂第九章 盜俠後人第十一章 死裡逃生第四十三章 魔劍神技序章 傳說的詩篇第二十六章 邪靈道人第三十六章 井中幽魂第十三章 生死與共第四十章 狼狽爲奸第三十章 雪見盜屍第十三章 生死與共第十七章 心法初傳第二十五章 蓬萊仙島第二十八章 唐門鉅變第二十四章 漫漫羈旅第五章 渝州竹林第二十五章 蓬萊仙島第六章 蜀山劍俠第四十六章 蜀山大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