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佟氏這話說出來,瓜爾佳氏就有些擔心地望着石大娘。她也覺得佟氏的口氣太大了,生怕表姐聽了不高興。

石大娘抿了抿嘴,微笑道:“謝謝大夫人關心。我那個小侄兒,已經拜了師,進了學了。”

佟氏一聽這話開始還有些吃驚,後來卻雙眉一挑,眼中微微露出些不悅。可這是在旁人府上,又是瓜爾佳氏的生日整壽,她便也不願多說什麼,只是靜了片刻,便轉頭對瓜爾佳氏說:“我們五姑奶奶如今被點了做皇子福晉,我也真是犯愁,頭回操辦這麼大的事兒,真是戰戰兢兢呢!”

在座之人,大多已經聽說了伯爵府的喜事。舉座唯獨石大娘沒聽說過,連忙向佟氏道賀。賀喜之後,石大娘便一直沉思着,不說什麼,待到瓜爾佳氏的席面吃完,石大娘向衆人告辭,便匆匆離去。

瓜爾佳氏私下裡便埋怨佟氏:“你同她說這些做什麼?人家寡婦失業的,你這般巴巴地告訴她,不是逼她湊錢去準備給你家小姑子添妝麼?”

石大娘與弟妹王氏都是寡居。她們兩人都是做得一手好針線活兒,若是尋常時候走禮倒罷了,但是添妝卻是不行。添妝時所用的各種繡品,都講究一個“全福”。寡居之人所繡的,自然不合適。所以石家少不得破費,再去想辦法籌辦別的。

早先石大娘一直皺着眉頭思量,顯然就是爲了這個了。

然而佟氏卻不在乎,揚着頭冷笑了一聲,說:“我管她這些做什麼?”

“謝禮也不要,伴讀也不願做,”佟氏一面數落一面奚落,“他石家不是有錢麼,有錢送哥兒拜師上學,難道就沒錢給姑奶奶添妝?”

瓜爾佳氏在一旁聽得無語,心裡頗有些後悔早先聽了佟氏的話,下了帖子邀石大娘上門。

石大娘一回家,就從箱子裡翻出那枚五兩的金錠子,交給石詠:“詠哥兒明天上街尋摸尋摸,去置辦些什麼,賀你堂姑姑新婚。”

石詠看着母親手裡的金錠,說:“娘,不用動這個,我那兒還有點兒碎銀子。”

石大娘搖搖頭,看看這金錠子,下了決心:“去,將這些錢都花了,淘換些適合給新娘子添妝的好東西。對瓶對碗,或是成對的書畫條幅,都成的。”

石詠嚇了一跳:“要一下花掉這五十兩?”

這纔剛剛有點兒起色,這五十兩一花,他老石家,立馬就又一窮二白了。

“沒辦法!”石大娘咬了咬下脣,“你堂姑姑畢竟是要嫁入皇家的,咱家要是從來沒聽說過這事兒倒罷了,既然知道了,就總得出點兒力。”

石詠還是皺着眉頭。

他覺得母親說來說去,都是爲了一點兒面子,爲了這麼點兒面子,犧牲這麼多裡子……他們又不是什麼寬裕人家,值得嗎?

然而石大娘卻不覺得有什麼不值得的。

她們在旗的人家,於這人情往來上頭,極爲講究。親疏遠近,對應禮物厚薄,簡直是一門學問。

然而這一件事上,石大娘如此下定決心,更多還是覺得二福晉又是可敬又是可惜,因此對於十五福晉入宮之事,也想要好好出一份力。

石大娘望了望石詠,說:“詠哥兒,你這漸漸也大了,以後當差娶媳婦兒,怎麼着都繞不過伯爵府那裡。既然繞不過,倒不如早早開始走動起來,這件事兒上,娘實實是不願旁人戳咱家的脊樑骨。”

石詠看看母親手裡的那錠金子,終於還是點了點頭。

雖說他一時還沒法兒認同母親對與“禮尚往來”的這種觀念,但既然石大娘拿定了主意,他就去照辦。反正家裡的女性長輩決定怎麼花錢,而他,該是想着怎麼賺錢的那個纔是。

拿定主意,石詠便揣了這錠金子,直接去琉璃廠。

在琉璃廠混着的時間多了,石詠早已將各間鋪子的情況摸熟了,知道上哪兒能淘換到又光鮮又實惠的古董玩器。他四下裡轉了轉,在一件專賣“硬彩”的古玩鋪子裡挑中了一對美人聳肩瓶1。

這對美人聳肩瓶器型線條流暢,釉彩燦爛,瓶身上繪着“喜上眉梢”,給人添妝,寓意很合適。雖無款識,但是行家都看得出是一件宣德年間的民窯精品。然而吃虧就吃虧在是民窯而無款識,所以要價便宜,只要六十兩,被石詠砍價砍到五十,店老闆還沒點頭,石詠卻也還在猶豫。

正僵持不下的時候,只聽鋪子外面一陣喧譁:“來人,將這隻鼎作爲‘證物’拖走!”

石詠向鋪子主人道了聲“麻煩”,轉身掀了簾子出鋪子。一看左近的山西會館門前,幾個差役正將前日裡見過的那隻“南朝鼎”用繩子捆着,往一隻平板車上挪。

旁邊有人在議論:“唉……趙老爺子原本想買只鼎,如今看來,卻是買氣受了。”

石詠呆了片刻,趕緊走到差役身旁,大聲說:“差爺們小心些……對對對,這鼎的重心在這頭,扶這裡,千萬別摔着它了。雖說是青銅的古物件兒,可也不能輕易摔着……”

聽着石詠這年輕小夥子在一旁囉囉嗦嗦,差役們大多贈他大白眼。偏生石詠指點得都對,差役們順利將這銅鼎扛上了板車,又將鼎牢牢捆紮在車上。爲首的一名差役才說了:“小哥兒,借過!”

石詠壓根兒沒機會安慰這古鼎兩句,就見着古鼎被綁着從眼前經過。石詠依稀聽見這隻鼎極其無奈地嘆了口氣,說:“怎麼又來了……”

看來因爲這古鼎而起的糾紛,也不是頭一遭了。

早先他與武則天的寶鏡談起這座古鼎,寶鏡覺得雖說以前石詠只能和親手修過的古物件交流,但是南朝傳下來的千年古鼎,俯仰於天地之間,這鼎本身便有了靈性,不同於寶鏡、金盤、香囊之類是主人的靈性附在器物之上,這隻鼎本身就是有靈的。

所以石詠才得以和這古鼎交談。

只可惜,匆匆見過一面之後古鼎便被捲入紛爭——要命的是,這古鼎還一副很有經驗的樣子……

石詠有些無語,趕緊去打聽事情的始末。

原來他私下裡找趙老爺子談過之後,趙老爺子真的請了好幾位研究金石的專家,最後衆人還是從銘文上入手,認定這鼎不是周鼎。

於是趙老爺子去找冷子興,要退了這隻鼎,拿回定金。

豈料冷子興卻說,當時雙方都看好了才交易的,如今趙老爺子提出來,就是毀約,毀約定金是不退的。冷子興還說了,若是趙家告官,他就要反咬一口,這生意做不成,他得讓趙家再賠上三千兩銀子,彌補他的損失。

雙方談到這個份兒上,趙老爺子的兒子趙齡石就勸自己老爹,要不算了,息事寧人,趙家最多損失一點兒子銀錢,還是別和冷子興這種人計較了。

可是趙老爺子卻是個眼裡見不得砂子的,一氣之下,將冷子興告到了順天府。所以順天府纔來了這些差役,將銅鼎拖去,作爲呈堂的證物。

石詠聽了這前因後果,也頗替趙老爺子着急,只盼着老爺子莫要被冷子興反咬一口。當下他腳步匆匆,往山西會館裡去尋趙老爺子——按照古鼎所說,這種案子大約不是第一遭,回頭趙老爺子若是能尋到關係,查一查金陵與京城等地的舊案卷,想必便能找到冷子興故意將一具“存疑”的古鼎充作“周鼎”,賣給他人騙取定金的證據。

哪知道他上了山西會館的二樓,找到趙老爺子住的那間房,剛要敲門,忽聽裡面有個聲音冷冷地道:“這事兒,擺明了是你趙齡石做得不地道啊!”

石詠嚇了一跳,沒敢敲門。

在屋內說話的人,竟是冷子興。

第415章第277章第19章第258章第387章第313章第28章第306章第36章第24章第55章第287章第291章第412章第354章第190章第415章第417章第376章第95章第139章第200章第241章第153章第194章第172章第82章第98章第25章第18章第313章第28章第80章第188章第30章第410章第303章第325章第383章第418章第88章第133章第4章第228章第255章第349章第371章第265章第345章第106章第286章第230章第152章第52章第175章第363章第123章第285章第398章第284章第388章第109章第73章第188章第13章第44章第173章第77章第129章第290章第123章第196章第304章第268章第8章第183章 (捉蟲)第33章第117章第152章第395章第31章第407章第317章第404章第399章第243章第349章第236章第259章第352章第342章第61章第128章第132章第14章第279章第360章第284章第165章
第415章第277章第19章第258章第387章第313章第28章第306章第36章第24章第55章第287章第291章第412章第354章第190章第415章第417章第376章第95章第139章第200章第241章第153章第194章第172章第82章第98章第25章第18章第313章第28章第80章第188章第30章第410章第303章第325章第383章第418章第88章第133章第4章第228章第255章第349章第371章第265章第345章第106章第286章第230章第152章第52章第175章第363章第123章第285章第398章第284章第388章第109章第73章第188章第13章第44章第173章第77章第129章第290章第123章第196章第304章第268章第8章第183章 (捉蟲)第33章第117章第152章第395章第31章第407章第317章第404章第399章第243章第349章第236章第259章第352章第342章第61章第128章第132章第14章第279章第360章第284章第16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