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會戰後,倭寇成功進佔武漢,但此時倭寇已處於過度延伸狀態,其多數常備與後備師團,均已投入前線,猶未能摧毀我軍主力,我軍主力猶存,仍然在堅持戰鬥;且雖然精華區業已損失大半,但是我政府仍不接受倭寇的和談條件,而且我國是個農業國,沒有要害可抓,倭寇發現他們陷入了他們一直想避免的持久戰深淵。
而倭寇此時的選擇是停下來,一面鞏固佔領區,一面採取局部攻勢,以施加壓力於我政府,冀望我政府同意和談。這種策略基本上只是重彈南京攻陷後的老調,可情況對倭寇卻更惡劣,佔領區大了至少一倍,倭寇既缺乏實力全面控制佔領區,又缺乏足夠的預備隊,倭寇國內資源稀少而人口不足的劣勢顯露無疑。如果說在民國二十六年底倭寇採用這種策略是明智的話,一年後再重啓此一想法就是愚蠢之至的表現。
除了力求控制佔領區以外,倭寇還希望以局部攻勢消耗我方實力,由於中央嫡系精銳多部署於西南充當預備隊,或是佈置於武漢四周俟機反攻武漢。因此,倭寇必然決定將局部攻勢的重心放在對我第五、第九戰區的防區,以逐次打擊中央精銳單位爲第一要務,衆所周知,整編軍和黃埔軍在抗戰中表現的最爲優秀,而這兩支軍隊的核心主力,都是黃埔系的軍隊,也就是中央軍精銳單位,這就是倭寇的目標。
於是,當倭寇方面各軍都在忙着調防,且多以旅團取代師團的情況下,武漢的第十一軍仍控制了七個師團又三個旅團的龐大兵力,且有倭寇著名將領,於末將看來乃是最危險的將領的岡村寧次指揮,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對陪都重慶造成強力的威脅,迫使我軍精銳部隊一百軍不得隨意調動參戰,雖然我們牽制了倭寇相當的軍力,但是倭寇也牽制了我們相當的軍力,致使最強力的一百軍不能隨意的離開重慶作戰。
而在民國二十八年一年中,第十一軍先攻奪南昌,再先後對湖北第五戰區及湖南第九戰區發動大規模攻勢,幾次會戰的規模都很大,可除攻佔南昌外,對我軍的打擊都不嚴重,甚至隨棗會戰和長沙會戰還是我軍戰勝了,倭寇戰敗的相當慘,所以倭寇徒耗大量兵力卻無所得,這使得他們幾位惱怒和擔憂,擔憂我軍的戰鬥力和戰鬥意志的上升對他們而言是一種巨大的威脅,他們不可能的不擔憂,不防備。
第十一軍在整個民國二十八年的戰果是差強人意的,且整體上倭寇兵力過少,不夠分配,就算是兵力最爲充裕的十一軍各師團也負有佔領任務,還要負擔着一百軍十萬大軍隨時可能發動的襲擊,所以兵力更加捉襟見肘;要發動攻勢就得大幅抽調守備兵力,在無兵接防的前提下,攻勢自是不可能持續,換言之,要以大攻勢削弱我軍,倭寇就得大幅增兵,否則能打的就是局部且不深入的攻勢而已,於我國極大的戰略縱深而言,是沒有什麼作用的。
這就是白副參謀長所言的倭寇的極大劣勢,短小淺虛,不能負擔長時間大規模的深入作戰,這就好比當年的漢武帝對抗匈奴,在那種情況之下,漢武帝竟然可以發動那般的強力持久的對匈奴的打擊,並且甚至深入漠北,發動了漠北決戰,終於擊破了匈奴,這是隻有大國才擁有的強悍國力,而且憑着當時的大漢帝國,也因此而戶口減半,由此可見,倭寇根本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但是根據目前的情報來看,末將以爲,冬季大反攻不僅僅是讓倭寇吃盡了苦頭,更是讓倭寇瞭解到,前面數年的戰爭根本沒有摧毀我們的根本,所謂的“三月亡華”和“攻佔武漢即亡華”等口號一次次的落空,所以倭寇已經充分的認識到了他們戰略上的缺失,所以末將以爲,倭寇勢必會在着一段時期內,發動對第五戰區或者是第九戰區的攻擊,以解除第五戰區和第九戰區對於武漢的強大威脅,並且試圖攻取重慶。
根據末將的判斷,倭寇發動對第五戰區的攻擊作戰的可能比較大,一方面是因爲第五戰區是重慶的屏障,距離重慶更近,且更具備威脅重慶的能力,而第九戰區是倭寇屢次吃虧的戰區,岡村寧次心有慼慼,不敢貿然發動對第九戰區的進攻,何況第九戰區的地理位置並不接近重慶,對於重慶而言並不具備直接的威脅能力,而且薛嶽將軍善戰,一旦被薛嶽將軍的天爐戰術拖住,一百軍從重慶殺出,那麼武漢就有被突襲的危險,倭寇就會腹背受敵。
而第五戰區相對而言不具備第九戰區那樣的得天獨厚的地理形勢和巨大的縱深,而且第五戰區是重慶的重要屏障,相對於第九戰區的牽制而言,第五戰區更爲重要,一旦突破第五戰區,倭寇便可長驅直入,取得了進攻重慶和四川的前哨站;所以,如果末將是岡村寧次,就會選擇攻擊第五戰區!
一旦攻擊第五戰區,那麼就會引起重慶方面的注意,一百軍勢必也會被調動起來,那麼岡村寧次就可以不用留很多的部隊保護武漢,而可以將原先警戒一百軍的軍力直接投入戰場,以期與一百軍直接交戰,發揮這些被牽制住的兩個或者三個師團的軍隊的軍力,大大增強倭寇的可戰鬥軍隊,這並不利於一百軍的作戰,一百軍的軍力,可以單獨和倭寇兩個師團左右的倭寇相抗衡,一旦超出這個範圍,就很危險了。
因此一百軍將被迫面臨數量極多的倭寇,很難以進行集中重點攻擊,固然可以挫敗倭寇,但是勢必將大損一百軍的軍力,減輕一百軍對倭寇的威脅,而利於倭寇;綜上所訴,還有我們所截獲的電報顯示,末將以爲,我們可以電告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將軍嚴陣以待倭寇的進攻,防備倭寇的突襲。
相比與此,倭寇之二十一軍對廣西的進攻顯得比較脆弱和無力,一方面二十一軍經過崑崙關、賓陽、南寧等諸多戰役的打擊之後,損失慘重,精銳主力第五師團更是連續被殲滅兩次,精銳不復存在,而其他的主力臺灣旅團和近衛旅團也是被打擊的很慘,戰鬥力削減,僅僅經過一個月左右的補充,是難以對我軍留於廣西的三十五集團軍和三十七集團軍主力造成什麼打擊的,就目前戰況而言,末將更加傾向於廣西方面的戰事是倭寇爲了發動對第五戰區的襲擊的煙幕彈,倭寇之真正目的,還是在於第五戰區。”我一口氣說了很多我關於接下來戰略的考慮和預測。
回到重慶的一個月以來,除了陪同蘭兒,陪她過過夫妻之間應該有的日子,剩下的就是工作了,按照校長的要求,我仔細的研究了廣西戰事之後將會發生的變化和情況,對於這些問題的研究,並且加上足夠的情報,我得出了很多結論,我將這些結論全部交給了校長。
隨後,校長正式召開了軍事委員會的會議,商討下一階段的作戰方針,同時對倭寇廣東的二十一軍對廣西發動的再一波攻擊進行商討;不出我所料,倭寇在一百軍確定撤回重慶以後,也逐次調回了其他從各個戰場調來的助戰師團和獨立旅團,重新恢復了編制,參與到各個戰場的戰鬥中;並且發動了對廣西的攻擊,遭到廣西方面軍隊的堅決抵抗和強力反擊,沒什麼進展,而且所顯示出來的戰鬥意志和目的也不甚明確,經常是打着打着就主動撤出了戰場,讓人摸不着頭腦。
我們爲此非常疑惑,我就在想,倭寇僅僅是爲了找回面子的話,不會動用一個軍的軍力而毫無進展,這裡面一定有詐,而這個時候戴雨農發回的電報更加顯示了這個問題的真實解答,倭寇近期對武漢地區的十一軍進行了增兵,在全國範圍內倭寇進行裁軍政策的實施大背景之下,武漢地區的十一軍增兵了,那麼解釋只有一個,就是十一軍又要發動什麼大動作,聯繫到廣西戰事,就一目瞭然了,倭寇想幹什麼,也就看得出來了。
校長召開的軍事委員會會議上,我以候補委員的名義參加了會議的商討,和一羣國府大將大員們商討這些事情;並且在校長的親自點名之下,進行了關於我的意見的闡述,表達了我對倭寇即將進行的戰略進攻的預測,校長聽了連連點頭,表示讚許,與會大多數將領也都表示了支持和理解。
校長接着問道:“大家還有什麼意見嗎?都說說看,別讓這小子一個人出風頭,集思廣益,把大家的問題和觀點都提出來,我們一起來討論討論。”
大家都笑了起來,於是白崇禧將軍站了起來:“委座,末將也贊同歐陽軍長的意見,末將進一步以爲,倭寇對第五戰區的進攻目標,必然是宜昌附近,宜昌做爲重慶的門戶,且是溝通大江南北各戰區的後勤補給樞紐,異常的重要性有兩點,其一,宜昌一旦失去,我們就會丟失鄂北鄂西江漢平原富裕的產糧區,讓我們本就不能夠自給自足的糧食生產陷入更大的危局。
其二,而第五戰區的部隊約有五十個師的兵馬,那是我們的一支重要兵馬,都是從徐州撤下來的老兵,其主力部署於鄂西北的漢水兩岸地區,進攻宜昌,可給第五戰區以沉重打擊,進而消滅第五戰區對武漢的威脅;而且,倭寇亦得以在宜昌取得重要據點,修建飛機場對重慶等大後方進行轟炸那會更加的便捷,所以末將以爲,倭寇勢必會以宜昌作爲進攻重點!
所以末將以爲,我們需要對第五戰區進行增援和支持,倭寇若當真進行進攻作戰,我們則沒有任何條件允許此戰失敗,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是以,末將以爲我們需要及早的準備關於此戰的一應事宜,以防不測。”
校長點點頭:“確實如此,所以我決定,我們從即日開始進行準備,早一分準備,就多一分勝算,無論如何也不能被倭寇突襲了,並且我們需要適時向第五戰區增兵,我們可以準備一下了,各位有什麼意見沒有?有意見儘管提,集思廣益。”
白崇禧將軍看了我一眼,而後猶豫着說道:“委座,第五戰區軍隊數量多,但是強力部隊未免較少,裝備也不夠好,沒有諸如第五軍之類的精銳部隊,面對倭寇軍隊難免要落於下風,可能會造成巨大的傷亡,老兵的傷亡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末將亦知第五軍損失慘重,需要整補,但是,歐陽軍長之第一百軍戰鬥力強悍,有目共睹,先前也在桂南立下大功,所以能否……”
校長的話很快就打消了白崇禧將軍的想法:“這個就不太好了,一百軍剛剛經過戰爭,尚未整補,幾員受傷的大將還未出院,戰力不全,此時若是出戰就是傷上加傷,是不明智的選擇,所以此戰一百軍還是不便出戰的,更何況一百軍還掛着一個重慶衛戍軍的頭銜,自然就是重要的軍隊,拱衛陪都,不可輕易出戰,若是戰場狀況糜爛,一百軍可以出動,但是戰端未起,難道李長官可以打贏隨棗之役,卻沒有打贏此戰的信心嗎?”
白崇禧將軍面色一滯,而後坐了下來不言語了,的確,第五戰區兵力之雄厚在各個戰區裡面都是首屈一指的,這種情況下,還是試圖調遣一百軍和我參戰,未免有些過了,所以校長很不高興,一百軍被校長視爲御林軍,最寶貝的軍隊,寶貝程度甚至甚於第五軍這個機械化軍隊,而我更是校長身邊重要的臂助,所以校長絕對不會輕易允許一百軍參戰的,除非倭寇的進攻真的威脅到了重慶這個戰時陪都的安全,否則一百軍絕不輕易出動。
但是我隨即提出了別的意見:“校長,此戰至關重要,萬一,我是說萬一,萬一我們作戰不利,那對於我們的傷害和害處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同時調動第三戰區和第九戰區以及重慶的軍隊四面出擊,打擊倭寇,致使他們無法分出足夠的兵力進行第五戰區的攻略作戰,或者說我們趁倭寇戰鬥正酣的時候,突然出兵攻擊武漢周邊,那麼我們一定可以取得比冬季大反攻更加可觀的戰果。
校長,雲海建議,立刻電令第三戰區顧祝同長官和第九戰區薛嶽長官立刻擬定作戰計劃,在倭寇大軍出動出戰的時候,第三戰區和第九戰區以部分戰力強悍的部隊襲擾倭寇的後方,最好可以收復一二失地,那樣對倭寇的震懾是巨大地,極有可能促成倭寇的退兵回防,而那就是我們的機會。
即使倭寇可以從上海出動兵馬攻擊第三戰區,但是對第九戰區,倭寇確實沒有任何辦法,所以最差我們也可以迫使倭寇兩面作戰,這就是兵家作戰之大忌,雲海相信,要是如此,我們至少可以獲得集中兵力的優勢,所以雲海以爲,按照薛嶽長官和李宗仁長官的指揮能力,我們必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戰果,最差的結果也是獲得此戰的勝利,迫使倭寇後退,迴歸戰前原狀。”
校長點點頭,問道:“諸位都沒有什麼意見吧?”
衆將紛紛點頭。
於是校長說道:“馬上電令第五戰區司令部,讓其及早擬定戰略計劃,上報軍事委員會,同時電令第三戰區和第九戰區,令其司令長官嚴密監視倭寇武漢方面軍的動作,並且制定作戰計劃;按照以往的經驗,很難確定倭寇不會對第九戰區發動策應性進攻,所以,第九戰區薛嶽司令長官務必注意。諸位也要注意,不能讓倭寇鑽了空子!世界大戰的爆發使得我們的處境變得會稍微好一些,只要我們能夠撐下去,一定會得到我們需要的援助!越是到這個時候就更加不能懈怠,明白了嗎?”
“末將明白!”全體將領站起身子,齊聲應諾。
離開了作戰會議室以後,白崇禧將軍追上了我,對我說道:“雲海,你能爲第五戰區說話,我非常的感謝。畢竟在柳州發生了那種情況,我們感到非常的不安,要是這次戰事再出現什麼問題,我們的處境就非常的不堪了。”
我笑道:“那沒什麼了不得的,雲海也是爲了國家考慮,不光光是第五戰區,只要全國任何一個戰區發生了這種事情,雲海都會義不容辭的幫助,畢竟我們需要一致抗日,不分地域的,這點小事情就不必多言了。”
白崇禧將軍點點頭,笑道:“雲海兄弟深明大義,爲全國考慮,要是你能早生二十年,想必今日之中國,必是以你爲首,說不定我們早已和倭寇能夠平起平坐的對抗了,可惜啊,你晚生了二十年,國家現在纔是這幅模樣,可惜啊!”
我心下有些瞭然,要是以往,我還不一定明白白崇禧將軍這話裡面的意思,的那是如今,我卻是明白了:“世上沒有如果,我也不可能早生二十年,但是如今雲海可以率領軍隊和倭寇血戰疆場,這也是雲海的夢想,不需要其他的東西了,雲海最大的夢想就是將倭寇徹底擊敗。”
白崇禧將軍問道:“那之後呢?”
之後?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