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路向南藩王邑

李秘是個雷厲風行的人,既然決定了,便早早去執行,不過前往江夏一事,到底還是拖了幾天。

一來鄭多福要從金陵過來與張黃庭匯合,二來李秘也需要等待鐵券解封。

這幾日的時間,李秘也是藉着參加楚定王講武的由頭,向宋知微和袁可立等人打聽情況,基本上算是摸了個大概,心裡的底氣也就更足了。

許是知道李秘不日將南下,項穆也加派了人手,自己也是加班加點,終於是將鐵券徹底解封了!

李秘聽得消息,第一時間來到了項穆府上,此時項穆也是一臉憔悴,畢竟年紀大了,操勞了這段日子,白髮都多了不少,李秘也有些於心不忍。

不過項穆卻非常的興奮與激動,畢竟像他這樣的層次,身外之物已經不是他所求,精神上的滿足,纔是令他容光煥發的良藥。

“這鐵券基本上可以確定是贗品無疑,便是上面的內容,想來與真品也相差甚遠,已經沒有考究的價值。”

“是贗品?也就是說,裡頭那個並不是陸遜咯?”李秘難免有些失望,不過也有些慶幸,若真是陸遜,只怕羣英會還會捲土重來。

項穆點了點頭,朝李秘道:“雖然有些可惜,但想來該是如此了。”

“老哥哥是如何確定這是贗品的?”要知道,彼時可沒有碳十四之類的測定方法,想要確定老物件年份,只能靠歷史淵源以及其他相關的信息。

項穆朝李秘道:“這其實也簡單,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先民們便已經開始使用鐵器,可以說春秋戰國便是鐵器時代的開端,到了南北朝之時,又有了灌鋼法,鐵器也就更加普及了。”

“到了三國兩晉,作戰時所用的武器和盔甲,大多已經是鐵製,只是部分地區仍舊使用青銅。”

李秘聽得這等淵源,也有些不解,若真是如此,那麼這鐵券出現在三國時期,並無不妥之處,他又是如何確定的?

項穆見得李秘迷惑不解,也笑了,朝李秘道:“雖說鐵器已經開始盛行,但這鐵券乃是御賜之物,嚴格來說算是禮器,你可曾見過誰用鐵來製作禮器的?”

李秘不由恍然,鐵雖然堅利,但卻容易鏽蝕,確實不適合長期保存,而青銅雖然也會生鏽,但保存週期卻比鐵器要長很多。

所以後世出土的那些文武之中,青銅器即便千年仍舊能夠保持原貌,可鐵器卻大部分已經壞死損毀而不可辨識。

“我明白了,真品應該是青銅質纔對,僞造者用鐵,只怕也是不明就裡,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項穆認同地點頭道:“正是如此,這也是老夫爲何篤定鐵券上內容並無價值的原因之一,試問連禮器該用鐵器還是青銅都分不清楚的人,可見對史學研究並不深刻,又如何能得知陸遜鐵券上的內容?”

李秘也贊同地點了點頭,不過也很是慶幸,虧得是假的,否則羣英會盜挖這陸墓,利用其中的東西,又培養出一個陸遜來,豈非更加糟糕?

這鐵券既已沒有價值,也就沒有討論的必要,倒是李秘前往江夏之事,項穆難免要提點李秘,留在項穆府上吃了飯,長談了半日,李秘才帶着那塊廢鐵回到了住處。

他也沒有隱瞞,將鐵券和鑑定結果都告之了甄宓,後者卻有些難以置信。

李秘這麼做也並非無的放矢。

甄宓雖然被限制了人身自由,無法再威脅到李秘的生命安全,但她也並非完全被囚困,或許她私底下還是能夠傳遞消息的。

所以李秘將結果告訴她,若她真能夠傳遞消息,也好讓羣英會知曉,那陸墓並非陸遜之墓,也好讓羣英會徹底死了這條心。

項穆打造的血滴子也是效果驚人,甄宓已經不敢再反抗李秘,不少事情上即便有意見相左之時,也只是默不作聲,再不敢辱罵和挑釁。

加上李秘將鐵券都丟給了她,或許也能夠讓她死了這條心吧,李秘也想通過此舉,能夠得到甄宓的信任。

畢竟他將甄宓留在身邊,並非爲了折磨她,而是爲了感化她,最終使她成爲忠實的小夥伴,能夠爲李秘所用。

雖說鐵券已經證實是廢物,但大圭還有待研究,項穆也是閒不下來。

又過了一日,鄭多福終於從金陵趕了過來,與張黃庭見面之後,兩人漫提多親熱,看得李秘心裡都有些酸溜溜的。

鄭多福是個養尊處優的,總不能一到蘇州便繼續趕路到江夏,張黃庭又陪了她兩天,接風洗塵,蘇州風景名勝都走那麼一遭,期期艾艾卿卿我我的,也是讓人看不下眼。

李秘只好在家整理關於楚定王的情報,中午的時候,項穆府上又來人,把李秘給召了過去。

李秘也是好奇,到了地方便見得姜太一滿臉喜色,原來姜壁跟着李秘宋知微到崇明沙一行,吳惟忠也給他表了功,今番姜壁終於得到了起復爲官的機會!

也是湊巧,姜壁得了任命書一看,竟是到襄陽府谷城縣當縣令!

這湖廣佈政司在地理上差不多囊括了後世的湖北和湖南全境,李秘等人要去武昌府,而姜壁要赴任襄陽府谷城縣,正好可以順路同行了!

這同行還是次要,姜壁自打被周瑜戲弄之後,便心灰意冷,差點就斷絕了仕途,今番也多虧李秘,才得以官復原職,雖然換了個地方,但仍舊是知縣,姜壁也是磨拳搽掌躍躍欲試。

他也已經知道,憑着如今的實力,想要調查羣英會這樣的龐然大物,根本就是難於登天,所以能夠得到谷城知縣的官職,他還是非常開心的。

姜太一最是心疼這兒子,兒子因爲李秘而重燃鬥志,他已經心懷感激,如今又得以官復原職,他更是歡喜,衆人便在項穆府上設宴,將袁可立等親近的人全都請了過來,熱熱鬧鬧吃了一夜的酒。

這又過了一日,鄭多福和張黃庭也玩得差不多了,姜壁也做好了赴任的準備,他們便踏上了南下的旅程。

這一路也是青山秀水多美色,雖無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豪邁,但今番旅行都是年輕人,又是愛玩的性子,旅途自然也不會枯燥。

鄭多福雖然起於卑微,鄭貴妃沒有得寵之前,家裡頭也並不是甚麼顯貴門庭,但少了大家閨秀的矜持,卻多了山野村姑的跳脫,完全沒有皇親的架子。

而且她家畢竟已經雞犬升天,往來也都是權貴,知道的內幕也比較多,今番讓張黃庭參加楚定王講武,就是因爲家裡與楚定王有交情,對楚定王宗府的事情也知道得比較多。

這女人本來就愛八卦,李秘只是讓秋冬丫頭去套問了幾次,便又得了不少新鮮猛料。

待得抵達武昌府,李秘對楚定王府的事情,已經掌握得差不多,最起碼已經不再是兩眼一抹黑了!

早先也說過,武昌乃是湖廣重鎮,洪武年間設置了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等“三司衙門”,衙署都在武昌城中,英宗正統年間又設置了湖廣巡撫,而後又有總督湖廣等省級軍務和地方總兵官,無論是巡撫還是總督總兵,也都駐紮在武昌。

武昌城內衙署雲集,既有高於省級的總督衙門,又有省級的三司,還有武昌府級和江夏縣級官署,因此被成爲“湖廣會城”。

武昌城乃是湖廣的經濟軍政中心,這是一點都不過分的,人口稠密商業繁榮,是個熱鬧非凡的好去處。

李秘一行人來到武昌城之後,竟然產生一種錯覺,彷彿自己在外頭走了一圈,又逛回到了蘇州城一般。

當然了,武昌與蘇州到底還是有些差距,而且建築風格也有所不同,但在熱鬧程度而言,也是不遑多讓的。

鄭多福家裡與楚定王府有往來交情,此番她從金陵下來,也帶了國舅府不少宗人過來,所以也不必擔心楚王府的人認不得她這個金枝玉葉。

李秘也算是沾了光,在碼頭與往襄陽府赴任的姜壁一行分別之後,便跟着鄭多福和張黃庭,前往楚王府。

當他們離開碼頭,走到街道上之時,才走了約莫半里路,眼看着進入鬧市,鄭多福便指着前方隱約可見的山峰以及高大的宮牆道:“王府就要到了。”

李秘擡頭一看,也是吃驚不小,一座高大的宮門矗立前方,真真是恢宏非常,也難怪聖上要懷疑楚王要造反!

尤其聽完鄭多福的介紹之後,李秘心中這種念頭便更是篤定了!

大概在洪武三年之時,朱元璋封第六子朱楨爲楚王,第二年便在武昌高觀山的南麓建造王府,這座王府歷時九年才得以竣工,規模可想而知了。

經過了這麼多任楚王的擴建,楚王府內宮殿樓閣、水榭庭院、各種宮室堂庫宗廟等近乎千間,王府周圍壘石爲城,便是王城。

這王城大概佔據了大半個武昌城,也難怪鄭多福才走到一半,便說已經到了王府!

李秘也沒想到,一個藩王竟然能夠擁有如此龐大的勢力,需知王府也有自己的各類衙門,對封地擁有着極高的自治權,搜刮民脂民膏,積累出這麼雄厚的家底來,也就不足爲奇了。

只是看着這高大深沉的宮牆,李秘便已經嗅到了陰謀與骯髒的氣息,難免停了下來,靜靜看着遠處的王府。

王府背後的高觀山看着有些模糊和縹緲,雖然很高遠,卻淪爲了王府的背景。

看着那青黛遠山,和眼前這紅牆黑瓦的王城,李秘突然涌起一股不安的預感來。

第二百四十八章 南北武士比射藝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牢圍堵老狐狸第五百五十二章 圍殺逆賊又驚異第三百零零八章 年節繁複無新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戶籍冊上怪名字第六百二十三章 邊鎮廉頗真老矣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鮮國王有暗示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路向南藩王邑第三百七十三章 京城大院見鏢師第一百九十七章 指揮許諾討官職第一百二十九章 因緣際會世家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孤膽英雄急大義第五百三十一章 領議政的大尋思第五百五十章 生死抉擇君臣義第一百四十四章 神甫驅邪之辯議第三十七章 遊說推官尋強力第四百五十二章 三人對飲攻心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揭密第二百八十六章 胡鬧激進是好計第四百二十章 落英峰下夷平地第五百零零二章 陰陽神道傳宗嫡第三百八十三章 引發騷亂被困制第十章 深夜抓賊無收拾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族憂慮危且岌第三百零零五章 悲傷漢子難放棄第三百七十二章 繁華京城首善地第一百四十五章 精通檢驗老教士第五百三十八章 玉虛宮中好補益第二百七十四章 順藤摸瓜尋密室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密之後仍是謎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名之輩千秋義第四百二十七章 獻計皇子摑外使第四百一十四章 附屬國度有來使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官入隊好摸底第三百四十六章 古董鍋裡有貓膩第五百七十章 解惑科道曉原意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帝醒來要託遺第四百零零零章 繁複至極之朝儀第一百九十一章 指揮大人引猜疑第五百一十九章 遭遇圍殺背龍旗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子犒軍又宣旨第八十二章 河灘草廬有神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古董鍋裡有貓膩第六百零零三章 國本之爭兩皆是第一百八十六章 全修道人轉局勢第四百六十七章 震懾鐵匠終繳器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鮮國王有暗示第五百三十八章 玉虛宮中好補益第六百零零一章 叮囑立碑留萬世第二百八十一章 長生提點也無意第四百七十五章 幫會大梟起爭議第四百三十六章 臣子貴妃何語氣第五百五十八章 刻意隱瞞非驚喜第六百零零五章 兩相權衡皆便宜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之間的對峙第五百五十六章 爲救貴妃踢場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分散行動靠本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心志通明聞捷邸第一百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不放棄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氣或可是意志第六十二章 無妄招災清白日第六百二十九章 拷問俘虜備戰事第五百零零七章 細查案發之密室第二百八十章 爲求存銀來挖地第九十二章 縣獄遭劫斷蛛絲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往通州尋翁主第一百三十八章 驛站五色肉糯米第七十五章 進入關廟見瘋子第一百四十章 官兵追逃卻反義第一百六十五章 呂坤侍郎自作繭第六百一十四章 是幻是真難辨比第三十一章 勸說司吏好爲之第三百七十一章 商隊夾帶黃藻泥第二百零四章 巡檢衙門快殺雞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藥庫中鐵籠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船長就位臨別離第五百六十五章 提前出發設伏擊第六百二十五章 如梅笑說當年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生死一線嘗藥劑第四百六十五章 追蹤鐵匠到礦底第四百八十五章 商討出使見舊識第一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上好對議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氣或可是意志第四百九十六章 雷火震天驚退敵第五百八十章 島府親衛頻巡視第一百三十八章 驛站五色肉糯米第五百八十六章 船長就位臨別離第四百零零二章 難得清閒又來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趁亂救人看起義第六十六章 大碗喝酒好拜師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牌館中遇舊識第六百五十一章 亂民尋釁好轉移第九十五章 堅持己見查到底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膽求證見轉機第二百八十八章 推心置腹交老底第四百七十章 角樓爭奪頭點地第三百三十九章 宗伯府尹共調劑第六十五章 與君對飲一碗氣第四百六十七章 震懾鐵匠終繳器第四百七十一章 角樓坍塌魂飛兮
第二百四十八章 南北武士比射藝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牢圍堵老狐狸第五百五十二章 圍殺逆賊又驚異第三百零零八章 年節繁複無新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戶籍冊上怪名字第六百二十三章 邊鎮廉頗真老矣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鮮國王有暗示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路向南藩王邑第三百七十三章 京城大院見鏢師第一百九十七章 指揮許諾討官職第一百二十九章 因緣際會世家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孤膽英雄急大義第五百三十一章 領議政的大尋思第五百五十章 生死抉擇君臣義第一百四十四章 神甫驅邪之辯議第三十七章 遊說推官尋強力第四百五十二章 三人對飲攻心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揭密第二百八十六章 胡鬧激進是好計第四百二十章 落英峰下夷平地第五百零零二章 陰陽神道傳宗嫡第三百八十三章 引發騷亂被困制第十章 深夜抓賊無收拾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族憂慮危且岌第三百零零五章 悲傷漢子難放棄第三百七十二章 繁華京城首善地第一百四十五章 精通檢驗老教士第五百三十八章 玉虛宮中好補益第二百七十四章 順藤摸瓜尋密室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密之後仍是謎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名之輩千秋義第四百二十七章 獻計皇子摑外使第四百一十四章 附屬國度有來使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官入隊好摸底第三百四十六章 古董鍋裡有貓膩第五百七十章 解惑科道曉原意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帝醒來要託遺第四百零零零章 繁複至極之朝儀第一百九十一章 指揮大人引猜疑第五百一十九章 遭遇圍殺背龍旗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子犒軍又宣旨第八十二章 河灘草廬有神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古董鍋裡有貓膩第六百零零三章 國本之爭兩皆是第一百八十六章 全修道人轉局勢第四百六十七章 震懾鐵匠終繳器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鮮國王有暗示第五百三十八章 玉虛宮中好補益第六百零零一章 叮囑立碑留萬世第二百八十一章 長生提點也無意第四百七十五章 幫會大梟起爭議第四百三十六章 臣子貴妃何語氣第五百五十八章 刻意隱瞞非驚喜第六百零零五章 兩相權衡皆便宜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之間的對峙第五百五十六章 爲救貴妃踢場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分散行動靠本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心志通明聞捷邸第一百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不放棄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氣或可是意志第六十二章 無妄招災清白日第六百二十九章 拷問俘虜備戰事第五百零零七章 細查案發之密室第二百八十章 爲求存銀來挖地第九十二章 縣獄遭劫斷蛛絲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往通州尋翁主第一百三十八章 驛站五色肉糯米第七十五章 進入關廟見瘋子第一百四十章 官兵追逃卻反義第一百六十五章 呂坤侍郎自作繭第六百一十四章 是幻是真難辨比第三十一章 勸說司吏好爲之第三百七十一章 商隊夾帶黃藻泥第二百零四章 巡檢衙門快殺雞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藥庫中鐵籠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船長就位臨別離第五百六十五章 提前出發設伏擊第六百二十五章 如梅笑說當年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生死一線嘗藥劑第四百六十五章 追蹤鐵匠到礦底第四百八十五章 商討出使見舊識第一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上好對議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氣或可是意志第四百九十六章 雷火震天驚退敵第五百八十章 島府親衛頻巡視第一百三十八章 驛站五色肉糯米第五百八十六章 船長就位臨別離第四百零零二章 難得清閒又來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趁亂救人看起義第六十六章 大碗喝酒好拜師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牌館中遇舊識第六百五十一章 亂民尋釁好轉移第九十五章 堅持己見查到底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膽求證見轉機第二百八十八章 推心置腹交老底第四百七十章 角樓爭奪頭點地第三百三十九章 宗伯府尹共調劑第六十五章 與君對飲一碗氣第四百六十七章 震懾鐵匠終繳器第四百七十一章 角樓坍塌魂飛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