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議

bookmark

第四百五十八章濮議

一個比蘇油小些的少年從人叢中探出頭來:“明潤,還記得我不?”

蘇油哈哈大笑:“唐伯虎!你也在這裡!”

當天晚上,蘇油便起草奏報,向計司彙報轉運使事務,向中樞奏報上任知州事務,向禮部奏報出使事務。

同時還向中樞和計司奏報嶲州發展方略,表明準備以之爲集散地,收購大理精銅,以助減大宋之不足,順便帶動嶲州金屬加工,交通運輸的構想。

之後便跟隨一直代理嶲州政務的唐淹熟悉當地民情。

嶲州是一座標準的移民城市,雖然已經十年發展,但是還是以粗糙,簡潔,實用,高效爲主,遠達不到精緻細膩的程度。

不過好處就是沒有盤根錯節的關係,沒有一手遮天的豪強。

說起來,蘇油自己就是關係最多,最能一手遮天的人。

唐淹並不熱中於政務,交代完之後,鬆了一口氣道:“明潤你來就好了,明日起我便住到學宮去,教育子弟,著書立說,幹我的老本行。”

蘇油趕緊擺手,說道:“老師你可得繼續辛苦,我還準備利用嶲州收取銅鐵木棉便利,好好弄幾樣軍國神器出來呢。”

唐淹苦着臉道:“如今《春秋講義》三十卷勉強算是寫完、《辨三傳》已經寫了五卷,還有《五經徹旨》三十卷在擬腹稿,這都耽誤好多年了……”

這是要仿效龍昌期走立言的路子,蘇油也不好不允,最後只好說道:“老師,要不我們還是走當年眉山學宮的路子?把汽燈用起來?我的《麈塵錄》也欠了不少賬了……”

唐淹又嘆了口氣:“我有種預感,你到嶲州來,我只會更忙……你的那什麼……發展綱要,朝廷回覆了嗎?”

蘇油兩手一攤:“石沉大海,朝堂之上如今都快吵翻天了。”

的確,朝廷上如今在爭論大事,從治平二年四月仁宗大祥期結束開始,整整持續了十八個月之久,如今纔過去一半的時間,這次大事導致臺諫爲之一空,名臣聲譽受損,皇帝吃力不討好,這就是著名的“濮議”。

朝臣們引經據典,雄辯滔滔,漸漸形成了以司馬光爲代表的“臺諫派”,和以韓琦曾公亮爲代表的中書派。

司馬光認爲,仁宗爲大宗,濮王爲小宗,從禮制出發,大宗比小宗更加尊崇,趙曙既然繼承了仁宗政治遺產,就不應當在以旁支過繼後而追封父皇母后。

司馬光還罕見地在奏章裡給出了合理化建議,要求趙曙封贈其生父及三位夫人“高官大國”,反對稱親,當稱生父爲皇伯。

臺諫還擡出一個大佬,仁宗朝相公王珪,由他轉奏,以增加分量,抗衡中書。

而以韓琦,曾公亮,歐陽修的中書派,挑出了司馬光奏章中的幾個漏洞。

其一,趙曙爲濮王守孝時,制服已經降了一個等級,其後對生父母稱考妣,這是合乎禮節的;

其二,世間哪有兒子冊封父親高官大國的道理?

其三,禮制無稱父親爲皇伯的先例。

於是中書建議,下兩制下臣僚討論。

這是一招昏招,結果意見反應上來,大多數官員站在司馬光一邊。

六月,曹太后從內中出手書,同樣站在司馬光一邊,並切責中書不當議稱皇考。

於是趙曙只好暫時罷議,要求有司博求典故,務合禮經。

於是臺諫上套了,翰林學士範鎮,侍御史賈黯上書要求依從王珪首奏。

而且仗着有太后手書,言辭也開始升級,侍御史呂誨直斥中書一幫子爲——“佞臣”!

司馬光的奏章也升級了:“政府之議,巧飾辭說,誤惑聖聽。不顧先王之大典,蔑棄天下之公議!”

結果八月汴京大水,打斷了這一進程。

然而到了十一月,救災完畢,呂誨舊事重提,連上七道奏疏,在沒有得到答覆之後,連續四次請辭。依然沒有得到趙曙答覆之後,呂誨將事件升級——彈劾韓琦!

他將八月大水歸咎於韓琦導君以諂:“《五行志》曰:‘簡宗廟,廢祭祀,水不潤下。’”

“永昭陵土未乾,玉幾遺音猶在。乃心已革,謂天可欺,致兩宮之嫌猜,賈天下之怨怒。得謂之忠乎?”

然而新年一過,初七大朝會第一天,臺諫的矛頭,突然一齊轉向了參知政事歐陽修。

呂誨,範純仁,呂大防合奏:“豺狼當路,擊逐宜先,奸邪在朝,彈劾敢後?參知政事歐陽修首開邪議,妄引經據,以枉道悅人主,以近利負先帝。”

這就是柿子揀軟的捏了,明明是韓琦首開濮議,臺諫經過一個長假回來,突然改變策略攻擊起歐陽修來了。

蘇油分析,這事情臺諫絕對是在高人的指點下進行的,根據誰受益誰陰謀的原則,大概率就是隱身幕後不再出頭的司馬光。

之所以攻擊歐陽修,一來是韓琦擁立三朝,曾公亮資望深厚,臺諫搬不動,皇帝也不敢支持他們動這兩位。

相比之下,歐陽修資歷淺得多,且有些政治潔癖,從之前不願意擔任樞密使,如今衆人潑污水說他首倡濮議他沒有甩鍋給隊友,而是將這名聲扛起來應戰,就能夠看得出人品。

一旦彈劾比較兇猛,歐陽修多半會主動請辭,這不能不說是臺諫“君子”們的算計。

接着十三日,十八日,臺諫攻擊越來越猛烈。

歐陽修老老實實應戰,一條條反駁,還是老調重彈,其一自古無皇伯說;其二簡宗廟致水災,是厚誣天人之說;其三言漢宣,哀帝之法就不該用,是以果推因,不原本末。

韓琦也在想辦法,不過他的辦法,是同樣不走正道——利用內官,說動太后!

正月二十三,太后態度翻轉,不管是不是受到威逼,總之,太后同意了中書派的主張!

趙曙立刻詔書跟上,言辭謙讓的同時,咬死是“面奉皇太后慈旨,已降手書如前。”並請求在皇考陵園立廟祭祀!

這等不走尋常路做法,當然激起臺諫強烈反對,呂誨等人自動停職,杜門待罪,並將中書派不光彩的一面在奏章中一一點了出來。

起居舍人、同知諫院傅堯俞、侍御史趙鼎、趙瞻自使遼歸,以嘗與呂誨言濮王事,家居待罪。

趙曙連下旨意,要求臺諫恢復運轉,然而臺諫連上九道奏章,除非國家處置歐陽修,韓琦,否則絕不奉詔。

司馬光也奏請與堯俞同責,家居待罪。又奏乞早賜降黜,凡四奏,卒不從。

二十七日,已經獲得勝利的趙曙要求停止濮議,並詢問中樞臺諫的奏狀該如何處置。

所有人都不說話,只有歐陽修繼續鐵頭:“遇到這種理難並立的情況,如果臣等有罪,那就該留下臺諫;如果認爲我們無罪,那就請聖旨。”

於是,趙曙決意將臺諫派的呂誨,範純仁,呂大防,傅堯俞,趙鼎,趙詹派出京城,結束此次爭議。

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第八百五十章 大魚第四十七章 基建第一千零六十章 就是騙子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暴發戶家長第三百零五章 熟蠻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繼任者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八十三章 開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議論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威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橐駝口第五百五十七章 水利農田第八百三十七章 理政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術第五百七十五章 樞密院第一百章 等距螺旋第八百八十四章 議定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選擇第四百一十七章 表面上的不利第三百九十六章 計較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八百九十四章 大工程第一百八十七章 代價第八百一十七章 元江水師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信用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不由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論政第八百二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反應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爺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信就是蠢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蘇文字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二百三十章 冠禮第二百六十五章 請解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居延海第六百七十六章 雞西兒巷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三百八十章 學問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請客第三百五十一章 渭州第四百八十五章 誅叛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聞捷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八百九十四章 大工程第三百五十四章 斷案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學派第一百七十六章 陳希亮第一千零八章 經濟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門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八百五十章 大魚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神宗第一章 眉山第五百五十四章 貸與賑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中秋會第九百零四章 交趾急奏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相見第九百二十三章 程氏兄弟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運氣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誰的首功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王師儒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六百九十七章 小官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室尚書第四百六十四章 財政赤字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衆將第五百七十章 蘇軾被彈劾第四百一十三章 勸降第八百七十一章 平爐和高爐第七百四十六章 禮尚往來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接見第八百零七章 廷議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止步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明潤救我第七百一十二章 詩人第七百八十五章 黃魚季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捧殺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繼任者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三百零六章 轉運判官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軍事之外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招募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波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三十七章 羽毛紋的花鋼第九十一章 浮圓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顏部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清
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第八百五十章 大魚第四十七章 基建第一千零六十章 就是騙子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暴發戶家長第三百零五章 熟蠻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繼任者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八十三章 開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議論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威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橐駝口第五百五十七章 水利農田第八百三十七章 理政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術第五百七十五章 樞密院第一百章 等距螺旋第八百八十四章 議定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選擇第四百一十七章 表面上的不利第三百九十六章 計較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八百九十四章 大工程第一百八十七章 代價第八百一十七章 元江水師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信用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不由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論政第八百二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反應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爺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信就是蠢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蘇文字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二百三十章 冠禮第二百六十五章 請解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居延海第六百七十六章 雞西兒巷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三百八十章 學問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請客第三百五十一章 渭州第四百八十五章 誅叛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聞捷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八百九十四章 大工程第三百五十四章 斷案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學派第一百七十六章 陳希亮第一千零八章 經濟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門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八百五十章 大魚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神宗第一章 眉山第五百五十四章 貸與賑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中秋會第九百零四章 交趾急奏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相見第九百二十三章 程氏兄弟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運氣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誰的首功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王師儒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六百九十七章 小官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室尚書第四百六十四章 財政赤字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衆將第五百七十章 蘇軾被彈劾第四百一十三章 勸降第八百七十一章 平爐和高爐第七百四十六章 禮尚往來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接見第八百零七章 廷議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止步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明潤救我第七百一十二章 詩人第七百八十五章 黃魚季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捧殺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繼任者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老頭的幸福生活第三百零六章 轉運判官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軍事之外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招募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波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三十七章 羽毛紋的花鋼第九十一章 浮圓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顏部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