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

bookmark

南路軍一路攻城拔寨速度之快令人咂舌,攻城戰與其他戰事不同,會消耗大量的時間,以及人力物力在其中,這不是簡單廝殺,而是兵來將擋水來土屯的作戰方式。

但在大宋的火炮面前,原本佔據地裡的西夏人卻成爲活靶子,南路軍的主帥是頗爲熟悉此地的種世衡,但副帥卻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折家人,折惟忠。

此人是折家老一輩最後一人,其他的兄弟死的乾乾淨淨,而折家的後輩也還沒起來,但這一次卻全數在軍中力量。

顯然折家是希望通過這次西征給子孫後輩在大宋的武將之中鋪路,最少把他們頭上的恩蔭變成實職,即便是在御前班直中站班也比頂着父輩的恩蔭在家中無所事事的好!

將門就是這樣,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後輩的身上,寧願他們在戰場上死去也不願他們在家中享樂,把整個家族帶向滅亡,受到了趙禎對宗室的影響,將門子弟早已是不復當年的紈絝。這是一個好兆頭,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南路軍中最多的便是將門中的子侄,甚至可以說他們沾親帶故,比如折家和楊家,又比如種家和折家以及楊家之間,都多多少少的帶有姻親關係在裡面。

爲了給族中後輩歷練的機會,也爲使得他們爭取更多的軍功,這三家人可謂是真正意義上的抱成一團,相互之間的信任和照顧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配合默契,分工的明確都給這支南路軍帶來的極高的作戰效能。

但他們誰也不知道,其實這是趙禎刻意爲之,要想讓將門團結一心的參與戰爭,利益牽連還是不能少的,南路軍看似都是步卒,行動和戰力都沒有東西兩路迅速,但他們卻是進攻西夏的主力。

一個國家最難覆滅的便是這些城池,這些城池會成爲大宋進攻的“硬骨頭”,而大宋的南路軍就是要啃這些硬骨頭的利刃。

南路軍所作的便是按照狄青的計劃進攻,不斷的進攻,只要他們拿下一座城池,便會有大宋的戍邊軍隊前來駐紮,並且有大量勞役前來修繕城牆。

看起來有點諷刺,大宋不斷的用火炮摧毀西夏的城牆,摧毀之後再用士卒進行廝殺,奪取下這座城池,奪取之後便是調兵駐紮和修繕防務,看起來好似做着重複的事情……

但在種世衡等這些將領的眼中,這一切卻是大爲節省時間的,西夏人的城防不必大宋的差,城池堅固,守備充足,如若大宋軍隊進行常規的攻城作戰的話,那將會損失大量的士卒,而且南路軍前面的城池可不止一座,每攻取一座便損失大量的士兵,這是誰也承受不起的。

現在有了火炮的幫助,開山裂石的火炮完全可以摧毀城牆,讓大宋付出極少的代價減少進攻的成本,相比用人命去堆填,錢算得了什麼?

在完全拿下城池後便傳令原本在宋夏邊境戍邊的軍隊前來駐紮,這些軍隊會帶來大量的勞役對這些已經被破壞的城池進行修繕。

而南路軍則會繼續向前推進,形成一種不斷延續的攻勢,這種穩紮穩打的策略最適合大宋的步卒,因爲後方有駐軍和城池,會讓他們的心中極爲安定。

一場戰爭中孤軍深入纔是最爲可怕的,後方有城池有駐軍,這便是保障了大軍的後勤與補給,可以方便的運達,不用擔心後顧之憂。

一座座的城池被大宋拿下,這意味着西夏對自己土地的控制能力不斷減小,在冷兵器時代,所有的土地都是圍繞城市所集中的,當然現在的西夏並沒有多少的良田,他們的手中最爲重要的便是草場,因爲草場可以養馬,可以變成農田。

但顯然西夏人不會這麼放棄,即便城破依然是血戰到底,這對大宋來說是一場攻伐戰爭,但對於西夏人來說卻是一場存亡之戰,即便是朝廷腐敗,即便是在西夏的土地上吃不飽飯,但相比党項人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國家,他們自然會爲了她拼盡最後一絲力氣。

因爲西夏的存在與否關係到每一個党項人的生死存亡,這個時代的人是樸素的,他們不相信趙禎頭頂的仁君光環,即便是大宋軍隊對他們傳來繳械不殺的消息他們依然執着的用生命捍衛自己的家園。

在面對國難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拋棄一些寶貴的東西去拯救自己的家園,比如生命……

西夏的精銳部隊終於出現了,當南路軍遭遇鐵鏈相連的西夏鐵鷂子時終於發現党項騎兵的可怖。

這是党項的精銳,也是李元昊手中的王牌,鐵鷂子的身上穿着類似於大宋的鎧甲,但這些鎧甲的重量卻要比大宋的沉重許多,這是党項人在發現自己板甲不如大宋時做的改進。

全副武裝的騎士,加上全套的馬甲,這使得馬兒極爲疲憊,西夏人只能讓戰馬保持一個相對較低的速度,即便是這樣,當大量馬匹奔跑起來的時候發出的聲響也是驚人的,當然慣性也是極爲驚人的。

這些鐵鷂子用鉤索絞聯,雖死馬上不墜。遇戰則先出鐵騎突陣,陣亂則衝擊之;步兵挾騎以進。他們對大宋軍陣的衝擊幾乎是毀滅性的,即便有陌刀陣的守護,在面對沉重鎧甲的時候依然沒有餘力。

這支鐵鷂子是李元還手中的底牌,並且用在了最爲關鍵的地方,步兵對抗騎兵本就是吃虧的,而南路軍多以步兵爲主,輔以少量的騎兵,此時這些騎兵義無反顧的衝向鐵鷂子,而結果則是被殺戮殆盡……

重裝騎兵依然是這個時代戰場上的王者,大宋軍隊在損失了一部分士兵之後便開始組織有效的反抗,因爲大宋有着完全不屬於重裝騎兵的步戰甲士!

長長的陌刀被插入堅硬的土地之中形成一片鋼鐵叢林,這是對抗騎兵衝鋒最爲有效的戰法,西夏鐵鷂子雖然防禦驚人,但也暴露出了缺陷,機動不足。

這是步兵與騎兵的對抗,大宋的方法多着呢!畢竟是與騎兵對抗多年怎麼會沒有應對之策?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