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

bookmark

日升月恆的場景不一定會出現,而月沉日升乃是天道循環,無論你到底開不開心,喜不喜歡,太陽都會在新的一天出現,誰也改變不了,即便你是帝王也沒有用。

時間如流水不會停歇,彷彿是宿命中的長河不斷流淌,即使你希望讓它停止也辦不到,相比活人,一個快死的人更加能體會到時光流逝的緊迫感,而麴叱幹便是其中之一。

鮮血從他的口鼻中大量的涌出,四周之人都被嚇壞了,這種情況誰也沒見過,即便是西域最高明的醫生也沒見過這種病症。

出血如此之多,不用御醫開口,衆人也知道麴叱幹不行了,而他突然得了暴疾的原因誰也不知道,這種血腥的場面當非禮勿視,圍觀之人多以同情,悲慼之意以廣袖遮擋面容。

唯獨身爲女流之輩的蕭撻裡看着鮮血淋漓的麴叱幹,她冰冷的目光就像是在看一隻隨時爲她而死的小動物,默然之中沒有一絲憐憫。

給人的感覺相當冷漠,彷彿這件事與她毫無關係,但在場的所有人第一時間所懷疑的就是她!

麴叱乾的死事出突然,而緊接着,遼朝便以高昌無國主必亂無疑爲由接管了高昌城,這也是正是吞併高昌的開始,在這時間,所有人彷彿都明白了……遼朝現在要的不單單是和大宋抗衡,還有整個西域。

高昌城的易主,也意味着高昌國的消失,遼軍的速度驚人,以最短的時間內接受高昌,原本屬於高昌的官員彷彿商量好的一般,所有人都認定遼朝的正統,認定蕭撻裡纔是他們的新主人。

誰能想到高昌國一夜之間便易主,?

這讓人驚訝的同時也開始恐懼遼朝的力量,遼朝的力量弱嗎?怎麼可能,這個王朝曾經是天下最的霸主之一,現在雖被宋取代之,但卻依舊是個龐然大物,不是西域能抗衡的。

西域之戰看似是西域和大宋之間的利益衝突,事實上卻是遼宋之間的一次競爭,也是藉着西域人的土地進行戰爭,這樣一來,遼宋雙方之間都沒有土地上的損失。

大宋想要奪取西域這塊肥肉,所謂蒼白的藉口基本上就是在毫無掩飾的侵略,而遼朝這招卻是稍顯高明瞭些,名爲幫助,實爲佔領。

最簡單的結果,眼下的高昌城不就是易主遼朝了嗎?

而同樣的,龜茲,焉耋,大屯城的國主也開始擔心他們前往高昌是否正確了,他們親眼目的了麴叱乾死前的慘狀,鮮血彷彿從他的口中流淌到了自己的腳下。

四周的侍者退去,同樣的也把麴叱乾的屍體帶走了,殿中只留下西域諸國的國主,當然也有蕭撻裡和她的侍衛們,大遼的太皇太后一句話也不說,只是坐在寶座上等待着什麼。

氣氛緊張極了,沒人不知道眼下是什麼意思,但也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他們捨不得自己手中的權利和財富,眼下這個遼朝的女主人才是最狠的人,她的貪婪甚至超過了大宋皇帝!

從他們和遼朝開始勾搭在一起對抗大宋的時候,這些人就應該明白這是在和魔鬼做交易,現在就是他們付出代價的時候。

殿中的氣氛詭異,西域諸國的國主們不說話,而上首的蕭撻裡同樣不說話,但沒有她的發話,這些人也想走也走不掉。

高昌的臣子基本上歸附遼朝了,他們在城中依舊履行着職責,極少有人知道,此時的高昌國已經易主,他們正真的統治者不再是麴叱幹,而是遼朝的太皇太后蕭撻裡。

當時間快到正午的時候,一隊騎兵蜂擁而至,他們是遼朝的傳報騎兵,身上的檄羽和大宋的稍有區別,但模樣也差不多。

四周的百姓連忙躲閃,這些傳令的士兵可不會去在乎什麼人擋在他的馬蹄前面。

馬上的騎士直奔高昌的皇宮而去,當進入宮門之後,便有人上前爲其牽馬,一個老內侍在牆角蹲着,瞧見傳令騎士後招了招手,騎士小心的上前把懷中的木匣交了上去,道了一聲:“功成!”便沿着宮牆走了。

老內侍嘴角微微挑起:“好啊!這次太皇太后總算是領先一步!”

老內侍說完便拿着木匣走進殿中,靠近蕭撻裡小心的遞上:“太皇太后,東西到了,龜茲兵變,歸順大遼!”

蕭撻裡點了點頭,伸手指了大殿之中的空地:“派人端來一張橫案來,把這東西放在橫案上,給諸位國主瞧瞧。”

“老奴遵旨!”

一張橫案便出現在了高昌國的宮殿之中,上面放上了一個木匣,木匣之中乃是一方青銅的印璽,而龜茲國主白莫苾大驚失色,這方印璽他實在太過熟悉了,這是他的國主之印!

而印璽的出現意味着什麼他比誰都更清楚,在顫抖中他伏地拜下:“龜茲國歸順大遼!”

其他諸國的國主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顯然龜茲遭遇大變,連白莫苾的印璽都出現在了這裡,他不得不降!

“好!”沉默許久的蕭撻裡第一次開口道:“汝之妻兒在大遼鐵騎的護送下已經開始前往上京城,你也應該早早收拾上路了,我大遼對待歸順之人向來慷慨,賜你上京城一品宅院一座,奴僕百人,賜金銀十萬緡,封順應侯!”

“謝……太皇太后!”

龜茲只是開始,接連有印璽出現在這一方橫案之上,而西域國主無不妥協,他們沒想到就在自己積極配合大遼對抗大宋的時候,遼人已經先行一步佔據了他們的王國。

所謂的兵變也不過是遼朝一手策劃的陰謀,事實上那些兵變的將軍早已獲得了大遼的官銜,並有遼軍的支持,這一次,蕭撻裡帶來的援軍可不知是區區十萬,而是二十萬大軍!

他們沒有輜重,因爲不需要,在西域的土地上他們隨時隨地都能得到補充,而西域這麼多年通過與大宋貿易所得的金銀全數成爲大遼的所得。

遼朝瞬間便富有起來,來自西域諸國國庫中的金銀財寶一車車的向大遼國庫中運去,而負責這件事的正是遼朝的左丞相張儉!

遼朝需要什麼?遼朝要從西域得到什麼?不光是商路,還有他們最缺的東西,財富!

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
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