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

bookmark

該怎麼做?現在趙禎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如今彷彿是大宋對西夏用兵的最佳時機,西夏皇帝李元昊被子所弒,由一個年僅一歲的孩子繼位,顯然這是大宋最佳的時機。

趙禎爲此召見了兩府相公商討此事,龐籍驚訝的望向趙禎,他不明白皇帝爲何篤定會是年幼的皇嗣繼位,現在看來寧令哥也有機會,不一定會按李元昊的遺詔進行。

許多朝臣也是這麼認爲的,但趙禎一句話就讓他們熄火:“如今的沒藏訛龐在西夏隻手遮天,你們覺得寧令哥還有機會嗎?據朕所知,寧令哥在刺殺過李元昊之後便前往相國府躲藏,這簡直是羊入虎口自尋死路。”

趙禎的話點破了西夏的朝局,讓所有人都看清楚了現狀,這場刺殺之後唯一的受益者彷彿只有沒藏訛龐和沒藏黑雲兄妹二人,他們一個成爲高高在上的太后,一個成爲大權獨攬的權臣。

整個西夏便成爲了他們的手中之物,西夏已經不是拓跋家的西夏,而是沒藏家的西夏,那麼很有可能連這場父子之間的人倫大逆都是由他所策劃……最大受益者往往就是幕後的黑手,趙禎從皇城司的情報中早已看出端疑,沒移氏的進宮與寧令哥的刺殺都與沒藏訛龐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顯然寧令哥就是沒藏訛龐的一個棋子,而沒移氏也將成爲犧牲品,因爲她的肚子裡也有着李元昊的血脈,萬一生下來是個男孩便會對李諒祚的皇位產生動搖,這個孩子留不得。

文德殿中安靜異常,所有人都被沒藏訛龐的這份心機所震撼,一個外戚,一個人臣,居然有着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大手段,怎麼讓人不寒而慄?

“陛下,當務之急是決定大軍的動向,據狄青奏報,我大宋加上收攏的殘兵已達十六萬之巨,所需用度每日劇增,若是依然靜觀其變,消耗將更加驚人!還請陛下早做決斷!”

身爲三司使的包拯開口打破大殿中的寧靜,他的話也讓衆人回過神來,沒錯,現在不是關心西夏朝局的時候,而是怎麼樣做纔會對大宋最有利,李元昊死了,這是一件震動天下的大事,並且他曾經也是立國稱帝的英主,單單是這一件事便給了他名垂史書的榮耀。

趙禎看了看包拯道:“狄青和楊懷玉若是已久屯兵西平府大概還能堅持多久?”

包拯皺眉想了想道:“若是以各州府全力供給,在由朝廷向州府援助,這樣一來應該還能多支撐一些時日,可那些被我大宋佔據的州府依然需要朝廷的援助,若是要等他們能自給自足怕是尚需時日,最少要到明年開春!”

趙禎點了點頭:“這麼說朝廷不光要負擔大軍的消耗,還要負擔那些歸於王化的州府所需?”

包拯躬身道:“陛下聖明!所以我大宋已經拿不出多餘的錢財供給大軍了,或是……或是讓大軍自己想辦法解決!”

自己想辦法解決?所有人都驚訝的望向包拯,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是要大軍去掠奪西夏的城池?這不像是包拯能說出來的話啊!

趙禎笑眯眯的望向包拯道:“哦?你倒是說說如何解決,莫不是讓我大宋軍隊去掠奪當地百姓?”

包拯躬身道:“臣萬萬沒有此意,臣的意思是讓狄青命令將士屯田自用!若是陛下打算在西夏長久駐兵,便應當以此爲法,一來可以增加將士們的口糧,而來也可開荒土地,爲今後的遷徙百姓打下基礎!”

這是以戰養戰的方法,用戰爭獲得的人力物力財力繼續進行戰爭,最本國的消耗會大幅度的減少,但對將士們的壓力卻會增加,畢竟駐守屯田會給人一種遙遙無期的感覺,這樣一來士氣便會受到打擊。

趙禎緩緩在御座上坐下,顯然這是個小小的麻煩,大宋軍隊現在之所以能保持這麼好的戰鬥狀態不光是因爲武器裝備的領先,更多的則是一種凱旋心理,他們認爲現在距離西夏的興慶府不足百里,建功立業,滅此朝食便在不久的將來,熬過這段苦日子便是苦盡甘來,榮歸故里了。

可一旦大軍駐紮下來,開始屯田自給自足,那便會對士氣造成非常大的衝擊,將士們對家鄉的思念怕是會減少他們的銳氣,之後在用便會士氣不足。

趙禎想了想忽然開口道:“屯田也不是不行,但卻不能用將士們,這樣做只會給他們增加心中的負擔,削減他們的戰力,與其如此,不如遷徙百姓前往屯田吧!” ● Tтkan● C〇

此言出口滿朝皆驚,包拯連連搖頭道:“陛下萬萬不可!雖然這些州府已經被我大宋拿下,可現在仍是戰火兩天,如何遷徙百姓前去開荒屯田恢復生產?若是強行遷徙,必會引起民怨!到時不光是陛下的聖名有損,百姓也很有可能躁動!”

“若是不用朕的逼迫,百姓自己前往呢?”

趙禎的話讓包拯張口結舌:“這……這……如何可能?”朝堂之中響起嗡嗡的議論聲。

趙禎笑了笑,如何不可能?大宋百姓的膽子已經被自己喂的很大了,之前遷徙百姓從東京城來到析津府,幾乎第一批跟隨自己而來的百姓家家積蓄萬貫,而只要是遷徙而來的便會得到朝廷的照顧,發放一些補助的同時,迅速在析津府紮根安家,稍稍動動頭腦便能從達官貴人手中賺取大量的錢財,連漿洗衣服的老婦人都是月入十貫錢,放在東京城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西夏的土地不必大宋差,黃河兩岸更是沃野千里,良田千頃,若是牧馬放羊也能大賺一筆,多好的機會啊!蔡伯俙腆着臉的說了幾回,趙禎都沒同意讓蔡記買下大量的土地,現在正是出售給百姓的好時機!

這些土地是賣的?!

當朝臣們知道趙禎的打算後驚訝的合不攏嘴,戰後的荒地本就應該讓百姓開墾,開荒多少都應當算是百姓自己的,朝廷如何能賣這些荒地?他們是在想不通官家要幹什麼……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