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

bookmark

一本奏疏從角廝羅的手中扔了出來,也不知是喝醉了還是有意無意,這本奏疏彷彿是奔着火堆而去,幸虧劉渙眼疾手快,堪堪從火堆邊上撈起了那本奏疏。

扭頭瞪了一眼角廝羅:“沒由來的脾氣端是惱人!”

角廝羅呵呵的笑道:“沒由來?都是你們這些人挑起的!雄鷹和蒼龍之間的博弈,即便是雄鷹輸了,也不是下作的東西能夠指摘的!”

劉渙沒有生氣,淡然的望向角廝羅:“是我挑起了你的火氣,該賠罪的便賠罪,但你心中不能有怨,尤其是對官家不能有怨望之心。”

角廝羅點了點頭:“角廝羅對官家從未有怨,西夏滅國之時官家便可揮兵西進直取青唐西域聯軍,若滅,我青唐早已易主,但官家卻是顧念情義之人,雖寧夏駐兵十萬常於青唐集訓,卻從未動我青唐分毫,軍令嚴明,秋毫無犯,從那時起,角廝羅便再無二心。”

劉渙打開奏疏看了看,作爲使臣他有這個權利,但裡面的內容讓他訝然,望向角廝羅的眼神也充滿了感佩。

這封奏疏的主要目的便是向官家請削吐蕃贊普,角廝羅是心甘情願的當他的西平王,這是大宋分封他的爵位,而不是吐蕃人自己認定的傳承。

在吐蕃這片土地上,大宋的分封和贊普後裔兩相比較之下,後者要更爲顯赫,贊普後裔,王系血脈,這是多麼榮耀的東西,只要是個吐蕃人就不會輕易放棄。

但他角廝羅卻能如此,並且極爲看重西平王這個分封,顯然他是要做大宋的西平王,而不是吐蕃的贊普。

並且他在奏疏中說的很明確,以西平王之名統一吐蕃之後便會前往神都,接受大宋的冊封授官,也就是說他原意成爲大宋的朝臣,原意放棄現在的一切。

奏疏中明確的提到了他將會把孩子和西平王妃送去神都安家落戶,希望官家和聖人照拂一二,這便是送質子於大宋。

劉渙知道角廝羅是個重情義的人,對待妻子相敬如賓,對待孩子更是寵愛有加,能做到這一點,顯然是表忠心的最好手段。

看完奏疏之後,劉渙起身,雙手相疊躬身施禮道:“西平王有如此魄力,免去我大宋及吐蕃之禍,刀兵之危,老夫感佩!”

角廝羅這次是真心笑了笑:“以後你我可就是一朝之臣了,其實角廝羅早便可以交出所有權利帶着妻兒去大宋享清福,但沒有功勞如何讓朝中的袞袞諸公看得起角廝羅?單單是聯宋抗夏還不夠。”

劉渙望着角廝羅眼神中充滿驚訝:“你要把吐蕃當作豪禮獻於大宋?”

角廝羅大讚:“渙之兄懂我!若沒有這潑天的功勞如何在你大宋朝堂立足?官家如何用我?我這外族的身份最是好用,你朝臣不用擔心我篡權奪位,又忌憚我之功勳,官家重用角廝羅他們還能有何話說?”

劉渙愣住了,沒想到角廝羅已經把前程和後路都想好,甚至連入朝之後的層層顧慮都想清楚,這讓他想起當年第一次見到角廝羅時的場景。

宗哥河一戰時角廝羅身上的自信與多謀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一個能想到西夏人作戰會在水中插旗子的人,並利用這旗子的人,他的心智多麼的冷靜沉穩?

“你若能得官家青睞,必會在朝中大放異彩!”

角廝羅淡淡的點了點頭,望向劉渙的眼神也變了,平淡中帶着一絲威儀,這種威儀讓劉渙非常的不自在,就像是相公們望向自己的感覺。

雖然還是那個端着酒碗的角廝羅,但不知爲何,劉渙總覺得原本他身上的草原瀟灑之氣蕩然無存,雖是跌坐在那裡卻給人不怒而威的感覺。

角廝羅許久才向劉渙拱了拱手,再次開口道:“那以後我等便要在神都城中才能相見了,家中一切都安頓好了,明日便隨渙之兄上路。”

“明日?”

劉渙微微驚訝:“這也太快了些,畢竟是遠走神都,路遙萬里,何不妻兒團聚一番,三五日後再啓程也不遲。”

角廝羅搖了搖頭:“早日去往神都便早一日了卻心思,角廝羅也好早日下決心討伐吐蕃各部。”

劉渙得了角廝羅的心裡話,又有他的奏疏在手,自然心中歡喜,他了解角廝羅的爲人,知道他不會做出拋妻棄子之事,也不會出爾反爾背叛大宋和官家。

雙手相疊向角廝羅行了上下之禮後,劉渙正色道:“那劉渙便不打擾西平王了!”

這是相當正式的辭別,只有大宋的朝臣之間纔會這般,而且角廝羅並未反對,反而是起身正式的還了一禮:“劉正使慢走。”

劉渙一掃剛剛的醉態,直接走出最大的帳篷,走的時候目光緩和,再無殺伐凌厲之氣,也無責問之態。

只不過在他走後,帳篷中的角廝羅卻坐在了火堆旁,快刀割下肥美的羊肉,撒上一點鹽巴便塞入口中,他並沒有向劉渙說明,其實他並不是因爲其上種種原因臣服大宋……

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大宋的國力強大到了讓他駭然的程度。

他不是怕那寧夏路的十萬精銳,而是怕大宋如盛唐一般進攻吐蕃。

他了解大宋,現在的大宋可比盛唐強大不知幾何,就是因爲這種深入的瞭解,所以恐懼。

角廝羅親眼見證了強大的連契丹人都無可奈何的西夏是如何在大宋手中灰飛煙滅的,他也見證了大宋皇帝迎娶沒藏黑雲的囂張和霸道。

最讓他驚恐的是曾經多麼不可一世的契丹在大宋的進攻下節節敗退,最後臣服歸順。

角廝羅相信自己的眼光,若是以前的大宋嘛……

只能和遼朝各自相安,西夏也不是大宋能隨意滅國的,但他沒想到在他趙禎的手中居然能突飛猛進,國力遠超西夏於遼朝。

其實從一開始他就看出來了大宋的改變皆是從趙禎繼位開始的。

從他開始,大宋重視商賈,重視格物,也重視強軍強國,說他害怕大宋,不如說他害怕趙禎。

這個大宋皇帝讓他充滿敬佩於畏懼。

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
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