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

bookmark

三才邁着兩條大象腿在皇宮結實的地磚上奔跑,本是寒冷的冬日他卻出了一臉的汗水,即使這樣他也不敢減慢速度,還是一往無前的拼命衝刺。

“這不是東宮的三才大官嗎?您老不在東宮伺候官家跑到這左銀臺門幹嘛?”

陳彤身穿大紅色的朝服站在左銀臺門的門口正指揮着一些小內侍在搬運東西,無意中擡頭看見飛快奔跑,發出巨大腳步聲的三才開口問道。

“不得了了!官家宣秘書省制誥去東宮擬旨!”

三才一張口就把陳彤嚇了一跳,這登基大典就快開始,官家好端端的擬旨幹嘛?!

“大官說笑了,擬旨也該尋御藥院的勾當官,您親自來這秘書省幹嘛?難道要宣制誥御前擬旨不成?有話慢慢說這麼着急作甚。”

陳彤看着手心出汗的三才在自己新換的朝服袖口留下手印,心疼的開口安慰,不是心疼三才,而是這硃紅色的朝服只有在今天才能穿,好端端的就被汗水印了個記號……

三才深吸兩口氣就像一條上了岸的胖頭魚,“誒!兩府的相公也不知是怎麼想的,居然行公文到有司擅自調動殿前司的諸班直,要在官家敬天祭祖的路上驅逐百姓嘞!要命的是還沒有去御前畫旨,官家知道了大爲光火,這不叫老奴來宣秘書省制誥,親自下旨訓斥嘛!眼瞧着就要到良辰吉日,這些相公不是耽誤事嘛!”

陳彤原本被凍得發紅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這是要幹什麼?難道兩府相公都瘋了不成,剛剛平定榮王叛逆沒多久,又觸官家的黴頭!先帝還在景福宮中躺着呢!

提起朝服的下襬,對三才叫了一聲:“大官稍後,奴婢這就去傳喚周制誥!”便急急的向秘書省趕去,他看得出三才是真的跑不動了……

陳彤是個精明人,他知道在這皇宮中誰最大,還有什麼比得上官家的命令還重要?

當三才喘過了氣呼吸剛剛變得均勻的時候,陳彤拉着周湛一路小跑的趕了過來,當初就是他親手寫下遺詔。

此時的周湛滿頭霧水,被陳彤拉着一路跑來氣喘吁吁,“這是怎麼回事?”

三才見他來了也不回答拉着他便向東宮跑去,路上才說出原委,“官家宣你御前擬旨!快走莫要耽誤了登基的好時辰!”

一聽是官家宣自己,周湛也就跟着三才不再言語,今天官家就要登基,他下的旨意都應該通過纔是,能找自己下下旨而不發中旨說明事情不是很難辦,否則官家直接下中旨不就完了。

所謂的中旨便是皇帝自宮廷發出親筆所書或以詔令形勢並不正常通過中書門下,直接交付有關機構執行。在大宋這樣的旨意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但官家一般不用,因爲畢竟不是通過正常手續辦的,所以有些朝臣會反對,跑到皇帝面前指責這一行爲,甚至加以抵制。

這樣的中旨官員是沒有封駁權的,不像普通的聖旨在經過中書門下的時候官員可以抵制,可以不接受。連制誥也能行使封駁權。

東宮中暖洋洋的,周湛卻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趙禎看着地上的周湛笑道:“你抖什麼?難道這大壁爐不暖和?”

周湛看着官家隨手把一張擬好的詞頭丟進壁爐中,上好的蜀錦在橘紅色的火焰中慢慢的燃燒變成青煙,連忙顫聲問道:“官家可有不滿?”

“言辭太過輕微,簡直是微不足道,朕的旨意是要斥責兩府朝臣,知法犯法!明知調動禁軍需要到朕的面前畫旨,可卻依然擅自行文,朕就是想知道,既然如此那虎符節鉞又有何用?!”

周湛木呆呆的望着年輕的官家,身穿大裘冕的他即使還沒登基也已經是君臨天下的霸主,接過三才遞來的新聖旨,顫抖的在上面寫下言辭激烈的斥責之語。

一旁的三才開口小聲的唸叨:“朕甚憾,榮王謀逆在前,爾等仍不銘前車之所鑑,今日擅調御前諸班,要虎符節鉞何用?爾等皆是兩府重臣,豈能知法犯法?先帝棺槨猶在,諸公思量!”

趙禎點了點頭:“這還差不多,立刻送到兩府傳閱!”

在周湛走了以後,三才苦笑着說道:“官家,今日是您的大日子,爲何要斥責羣臣,晚上還要賜宴呢!”

“新官上任還要三把火呢!何況大宋的官家?文臣做錯事就讓朕既往不咎,門也沒有!”

“可官家素來以寬仁爲主,今日又是登基大典,說不得還要大赦天下嘞!現在連朝臣都斤斤計較的……”三才看着趙禎的臉色聲音越來越小最後消失。

趙禎信步而出,三才的擔心根本可以忽略不計,現在的朝臣根本就沒有別的選擇!身後的內侍提着大裘冕的衣角跟着,沒辦法誰讓這衣服過於寬大,即使是按照身材量身定做也還是稍稍長了一些。

大慶殿距離東宮不是很遠,一路上都有內侍跟着趙禎也不嫌無聊隨意的拉着家常,當然聊得都是宮中的家常。作爲大宋的官家,皇宮中的內侍宮女就是家人,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趙禎很少把他們當作身體不健全的人看待,聊得話題也是跟他們有關的,“陳彤聽說你的母親前些日子去世了,朕準你出宮探望,今天忙完就回家看看吧!”

“多謝官家惦記,奴婢在宮門落鎖之前出宮,明日一早便回來,不怕官家笑話,奴婢家中姊妹甚多,當初我爹死的早,老孃怕養不活才把我送到天家來討口飯吃。”

趙禎點了點頭,這種情況很普遍,除非活不下去誰忍心讓自己的兒子進宮受這一刀?

就連周懷政也不過是被太宗從戰場上撿回的孤兒,要說這老趙家還真是不錯,最起碼對內侍人數的控制很好,皇宮中並沒有多少內侍,宮女和他們不同,上了些年歲便能放出去尋個良人嫁了便是。

內侍出宮卻只能在快要老死的時候,不是天家不放而是他們不願離開,周圍都是正常人,他們受不了鄙夷的眼神,只有在皇宮中才能抱團取暖的活下去,都是少了個把的,誰笑話誰?

老趙家對內侍宦官的權利限制的比較嚴格,即使像陳琳那樣服侍了兩代官家的老內侍,入內高品都都知也不過相當於外朝的五品官而已。

總的來說有什麼樣的主人就有什麼樣的下人,宋朝皇帝大多是仁慈善良之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年服侍皇帝的內侍也是如此。

並不是說就沒有可惡的宦官,而是相對的少些,還是好得多,太宗真宗時期的名將秦翰有勇有謀,共四十九次受傷,不居功,不攬權,不謀私利的。可以說他是宋代宦官中在軍事方面最傑出的人才,即使與一般的將帥相比,他亦是相當出色的。

真宗甚至還給他賜字仲文以示恩寵,死後追贈貝州觀察使、彰國軍節度使這樣的文人職銜。

趙禎身爲大宋官家皇宮的主人當然要對這些有所瞭解,帝國百科中的詳細記載讓他省了不少事,畢竟一個皇帝沒事老打聽宦官的事情說出去也不好聽。

之所以翻開帝國百科還是爲了不再文臣武將面前出醜,登基大典這種隆重場合自己要是出了差錯樂子可就大了,趙禎可不想在史書中留下一句:官家繼位,於大慶殿之上多有囈語,羣臣不明方請御醫診之……

還好帝國百科中詳細的記載了當初老爹繼位時的情形,雖是文字記載也應該大差不離。

看着在後殿御座上閉目養神的趙禎,陳彤悄悄的帶人離開,也該讓官家好好休息一下,剛剛兩人聊天的模樣就像是在和普通朋友聊天,一點拘束感也沒有,甚至自己都沒在他身上感覺到那種說不出的隔閡。

後殿中極爲安靜,雖然是後殿可依然龐大無比,柱子上是美麗的紋飾,房樑上是內斂的雕刻,就連藻井都如美麗的壁畫一般絢麗多彩,宋人的藝術水平之高遠遠超乎趙禎的想象,後世流傳下來的作品也就那幅清明上河圖能窺見其冰山一角吧!

大慶殿的後殿都是如此,那正殿又是如何?!趙禎都不敢想象。

說來有些不好意思,趙禎自從入主東宮就沒在皇城中溜達過,尤其是一牆之隔的皇宮外城,那裡是兩府辦公之所在,大慶殿也是坐落於中軸線上。

皇城之中只有大慶殿是坐落於中軸線上的,其他的宮殿解釋偏殿,所以大慶殿也變成了大朝會和官家登基的理想場所。

趙禎快速的瀏覽書中的內容,其實也沒多少,主要是記一下什麼時候自己該幹什麼就行。

趙禎在腦海中慢慢的合上書閉目假寐起來,一門之隔的前殿已經有爭吵聲響起,趙禎微微的翹起嘴角,不用說一定是在傳閱自己的聖旨,兩府大臣一向是衝着官家開炮的,什麼時候官家也開始斥責他們起來了,還一次斥責這麼多!

宋朝的文臣舒服的很呢!

拿着最高的俸祿,享受着最好的福利,還有太祖與士大夫共天下的保護傘罩着,老爹的勸學篇更是讓人嚮往讀書做官這條路,趙普一個宰相居然因爲官員的任用問題敢對太祖圍追堵截,直說到太祖答應才肯罷休。

這時候要是被官家攆出去比狀元及第還光榮,御史臺的烏鴉更是瞅準機會就上諫,非要讓官家難看纔算完,這都是些什麼人?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直臣,忠誠?不見得吧!

趙禎現在最想把送給老爹的搖椅搬來,躺在上面好好享受一下外面的喧囂,來吧,欲要使其亡必先使其狂!

收藏真的很吉利,666~!不知道俺這書是咋了,就是不加收藏什麼鬼!!!寫得太爛嗎?tat,自己挖的坑含着淚也要碼下去!!晚上還有一章三千字的大更!拼了!

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三百章悲歌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
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三百章悲歌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