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

bookmark

天下間的道理都是一樣的,人活在世上就要遵守規則,只有少數的人能夠擁有打破規則的權利,但即便如此有時候又不得不妥協。

趙禎也有無可奈何的時候,一邊搞打擊資本,另一邊扶持資本,這在有些人眼中是自相矛盾的事情,便是跟了趙禎這麼多年的蔡伯桸也心中糊塗。

一人獨坐在景福宮的大槐樹下,三才有些困頓的依靠在樹上,夏日涼風可不多。

“西面的事情辦的如何了?”

趙禎的話讓三才瞬間睜開眼睛道:“還在等消息,皇城司之前傳來消息說,康巴人的智者仁青東已經入宋,星夜兼程的趕來神都。”

趙禎斜斜的望了三才一眼:“上月朕便給了他仁青東恩典,允許他入京面聖,怎生拖了如此之久?傳去消息,若是他仁青東以爲朕會無限期的等下去,那便讓他康巴勇士磨好刀劍準備迎接大宋的攻伐。”

三才微微一愣,他沒想到趙禎突然便對康巴人強硬起來,收服外族不是應該以懷柔爲主,以大國氣度震懾嗎?

“管家,奴婢常常聽聞康巴人彪悍張揚,睚眥必報,如此豈不是…”

趙禎擺了擺手:“你不懂,朕在成都府開設榷市邊已經是給了康巴人以恩容,若是他們已經不歸附大宋,難道要把他們養成和吐蕃一樣強大的敵人?強國就是要有強國的樣子,第一次寬容是施恩,第二次便是可欺。”

三才忙不迭的點頭道:“奴婢知曉了,定然不敢怠慢此事!”

趙禎點了點頭,在三才離開之後,便揮手讓宮人都離開,他喜歡獨自一人坐在這大槐樹下,都說槐樹有靈,神都城的禁中原本是沒有這棵槐樹的,但這顆槐樹來自於東京城的皇宮,乃是一棵不下百年的老槐樹。

槐樹常有樹中之鬼的說法,因爲便是在炎炎夏日其下也是涼風陣陣,趙禎可不在乎這些說法,他只是知道大樹底下好乘涼。

看着景福宮附近的廊廡,在看看這顆老槐樹,趙禎忽然笑了笑,招手讓邊上唯一伺候的陳彤過來。

“官家有何吩咐?”

陳彤是有些納悶的,平日裡官家在老槐樹下最喜歡獨坐,獨酌,便是皇后沒有旨意都不得靠近,怎生今日突然轉了性?

“你瞧瞧這景福宮中的廊廡。”

陳彤隨着趙禎的話看了一圈也沒發現什麼問題,隨即有些茫然道:“官家,奴婢眼拙,不知官家何意……”

“堂下週屋即爲廊廡,廊無壁,僅作通道;廡則有壁,可以住人。”

陳彤撓了撓頭:“官家這是要考校奴婢,奴婢知曉的,這東西偏殿之內分別是…………”

還沒等他說話,趙禎便指了指頭頂上的大槐樹道:“你看這廊廡和槐樹合在一起像不像是一個困字?”

陳彤大驚,隨即環繞四周又看了看大槐樹:“官家,算……算不得的,還有倆個水缸……奴婢這就吩咐將作監,派人來把這棵老槐給砍了去!”

“沒了木,這裡便只剩下人了……”

“官家,嗚嗚嗚,陳彤沒有這般的才學和您巧對,就放過奴婢吧!”

趙禎無奈的擺了擺手,顯然想要戲弄一下身邊的人是不太可能,眼下宮中的內侍已經算是個頂個的“狡猾”。

當然,這在趙禎看來是一件好事,身邊的人若都是蠢材,那纔是讓人頭疼的事情,但太過精明也不是很好。

趙禎實在是閒得無聊纔會找陳彤玩這個對他來說“老掉牙”的梗,畢竟這個時代的人對於迷信的事情還是挺相信的。

這種迷信不是對宗教的迷信,而是對一些好事的趨向和對一些充滿壞事情寓意的避免。

人嘛!都是喜歡趨吉避凶的,圖一個好彩頭算不得是迷信只不過是人類對美好的追求,這是世界上每一個文明都出現的事情,也是人性的共同之處。

康巴人也迷信,且他們的迷信是實實在在的宗教迷信,虔誠的讓人難以想象,願意把最受的糧食供奉在佛陀的神像面前腐爛風化也不吃飽最後一餐。

就是這樣的信仰讓人覺得難以接受,極端的東西對於漢家文明來說並不適合,因爲這個民族接受了數千年“溫潤如水亦如玉”的教育。

在康巴人的眼中,古老的宗教給了他們以力量,但在趙禎眼中,這些宗教卻是在破壞他多年建設起來的文明。

不過顯然這對婁守堅以及前往吐蕃傳教的大宋僧侶來說卻不是這樣。

趙禎在等待來自西面的消息,準確的來說是在等待關於婁守堅等一衆大宋高僧大德在吐蕃的傳教情況。

康巴人只是棋盤上的一個棋子,甚至連吐蕃人在趙禎這裡都算作是一顆棋子,這盤棋是趙禎在下,而他的對手不是任何人,沒有人有他的眼光和格局,他已經不限於大宋甚至是東亞這一隅之地了。

大宋的足跡遍佈整個世界,便是遙遠的澳洲和美洲已經出現了大宋的蹤跡,在這個航海技術極爲發達的時代,大宋已經成爲海上的霸主和領先於這個世界的海洋大國。

陸地已經不能夠限制大宋的疆域,提前進入火器時代的大宋對外擁有足夠強大的軍力,同時也具備了足夠的冒險精神。

只要趙禎願意,完全有能力組織一次航行來證明大地是圓的,大宋不需要那麼費勁,穿過飛走好望角等地,只需要一直向東,若是能抵達神聖羅馬帝國的法蘭克王國,便能證明。

這是大宋商賈從絲綢之路出發,直道西方的終點站,人們從陸地上向西前進,和向東從海上前進的船隊相與,便能證明地球是圓的這一驚人事實。

但趙禎現在還不願意這麼幹,畢竟這樣做會影響許多東西。

趙禎眼下有兩件事要做,一是保證官營買賣和蔡記這一年內要保持物價的平衡和穩定,同時還要保證市場逐漸接受大宋的經濟規律,在此基礎上,大宋全新的“經濟法”也該新鮮出爐了。

這是和憲法不一樣的律法,趙禎甚至還沒想好名字,只是讓三司的官員開始準備,因爲大宋的“經濟法”要在每年進行重新校訂和修編。

即便是趙禎也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唯有不斷的完善才能保證大宋的市場在華夏傳統文化中健康運行。

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
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