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陰刻之君

長安,李府。

殘陽如血,透過窗射入的黃昏讓久坐木椅上處理國事的李陸不由得一陣恍惚。

年已近百的老人悠悠嘆了口氣,握在手中的毛筆放下,騰出手來按了按眉心。

李陸撐着木椅,打算起身去窗處瞧瞧這黃昏殘陽。

誰知,身子纔剛起身,就感覺到腦袋一陣暈眩,沒有扶穩椅子的李陸當即就摔倒在一側。

木椅倒下的聲響引起了在外頭侍者的注意。

不待一會,便有李府的管家推門而進。

管家見到倒在地上的李陸時,頓時激靈,趕忙來到李陸身側將他扶起。

“老爺,老爺,沒事吧。”

李陸回過神來,氣血平復下來,搖搖頭:“無礙,只是坐的久了些,氣血顧不上心頭。”

“老爺,是時候讓自己放鬆放鬆,不要讓自己太過勞累啦。”管家李福輕聲規勸道,“老爺,不妨將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交給李言去做。”

“何必事事躬親,咱們得服老咯。”年紀比李陸小不了多少的老管家感慨道。

“咳咳,服老。”李陸泛白的雙鬢微微顫動,老人接過老管家遞給的茶杯,慢斯條理地飲下一口,笑道:“國事哪有什麼是無關緊要的。若是朝堂上的那些文官這般規勸我,恐怕是嫌自己命長了,怕是誰規勸我誰死。”

管家李福雖困惑,但並未主動發問,他清楚自己作爲下人,有些事情能問有些事情不能問,即便他很想去知道。

平常不願跟他人吐露心聲的李陸,目光盯着那殘陽,緩緩開口道:“靈帝不喜有人能夠逾越於他,相較於先帝,靈帝善御人,心思深沉不亞於其父,大智若愚。他父親明帝則是陰刻之君,他的兒子不輸於他,更有甚之。”

“我此次與太后密謀,私自調用三百錦衣衛前去伏殺北樑世子,已觸犯到了靈帝逆鱗。不管這位靈帝是如何想的,究竟是想要借我們之手去殺掉那位樑王世子,還是真心想要放虎歸山,然後與北樑世子在天下大勢的棋局上博弈都好,在這次截殺過後,靈帝便會將更多國事都交付於我。”

李陸說話的速度很慢,像一塊腐朽的枯木,他輕笑問道:“李福,你知道靈帝爲何這麼做嗎?”

李福惶恐,早已經冷汗直冒的他面對李陸的提問,一時間竟然無言以對,只能是硬着頭皮道:“李福不知朝堂那些事,老爺就不要爲難李福了。”

“哈哈哈哈哈”,李陸瞄了一眼管家李福,大笑出聲,手指點着他:“你呀,就是太聰明,太怕死了。”

李福乾笑,佝僂的背彎的更深,低頭不敢與李陸直視,

“這些年,辛苦你照顧老頭子我了。一晃數十年,我們都變成如這落日殘陽了。”李陸突兀道。

李福心底的不安加重,竟是猜不透李陸的心思,莫非真是太過老邁而抒發牢騷?

在他出神時,李陸的下一句話則是讓他膽顫心驚。

“徐福比李福好聽些。”

李陸隨意道。

李福猛然一驚,瞳孔微縮,跪地道:“老爺!”

李陸目光盯着他,朗聲笑道:“我是萬萬沒有想到徐家的手伸的這麼長,連我的老僕都是北樑的眼線。”

李福死死地磕頭於地,渾身膽顫。

“你果真是怕死呀!”李陸指着他,淡淡道。

“罷了罷了。”李陸擺手,躲藏在窗外,提劍在手中的李言默默地將劍重新收回鞘中。

劍歸於鞘的聲音讓這位埋藏在李府最深的眼線,真正名爲徐福的老僕揣揣不安。

“老奴已有十年,不曾給北樑送過線報,徐福對老爺忠心耿耿。”李福聲淚俱下,聲聲懇切道。

“我知道你對我忠心。”

李陸似乎有些疲倦,語氣冷淡。

他搖搖晃晃地起身走向李福,顫顫巍巍地將李福扶起:“你跟隨我這麼多年,有些事情我已經放下了。”

“如果要你死,你十年前就死了。”李陸顫顫巍巍地轉過身子,自語道:“靈帝尊老,但並不代表他不殺我,用政事拖勞於我,一樣是殺人,不過靈帝殺人不見血呀!”

老人腳步蹣跚地來到窗前,迎着落日餘暉,殘陽照在老人岣嶁蒼老的面龐。

老人望着落日,喃喃:“從官四十載,我見過太多勾心鬥角,權力相爭,也殺過很多人。如今老邁,已不想再殺人了。三教中人皆以殺生爲罪,若犯殺孽太多,則離正道愈遠。我李陸殺生,則離正道愈近。難怪國師葉宣說過我李陸心思太純,純在只知道一家一國,望不見千秋萬代,做不來那長生聖人。”

李陸咧開嘴,自顧自道:“世人誰不羨長生?”

“你退下吧。”

“你膽顫心驚地過了半輩子,剩下的日子裡就不要再以此爲心病了。好好活着。”

徐福靜靜聽完李陸的話語,如釋重負地退出屋子。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這老人的心思,既然李陸說不殺他,就不會殺他。

老僕小心翼翼地掩上門,徐福蒼老的眸子一樣看向遠處天邊的殘陽,哀嘆:“何時能歸我家北樑。”

似乎屋內的老人聽到他的自語,罵罵咧咧地吼道:“等我老死了,徐福你就給我滾回北樑去。”

“誒,老爺!”老僕徐福熱淚盈眶,應聲回道。

剛走沒幾步,徐福轉過身子,朝屋裡問:“老爺,今晚吃啥?”

“吃王八羔子!”

“好嘞!”

-----

等到老僕離開許久,天漸昏暗。

那道掩蓋上的木門再次由人推開,來人是李陸長子,李言。

身着一襲青衣的李言來到父親李陸身後,他神情憂慮,望着杵在窗前的父親,欲言又止。

“說吧,結果如何?”

李言目光憂愁地望向轉過身來的李陸,苦澀一笑,搖搖頭道:“沒能截殺成功。”

“兒子辦事不力,請父親責罰。”李言跪地,抱拳道。

“唉。”李陸低聲嘆息,目光放在李言身上,此刻的李陸才注意到自己的兒子,臉上有微微胡茬,皮膚黝黑,應該是經過歲月的洗磨,他的指尖微黑。李言的背樑很直,汗漬襟了他的襯衫。

百感交集的李陸才醒悟起來,似乎將長子李言鎖在他的身側太久了,但作爲掌有驪陽文官權柄的李陸別無他法,只能通過這種方式,才能讓皇帝安心。

“北樑,大勢已成,阻礙不住了。”李陸緩緩道。

他忽然記起一事,看向李言:“你弟弟李修緣呢?”

“修緣他告知我未能殺掉徐扶蘇後,就自己往南走,想來是去接那位女子了。”

“嗯,以後我們李家就和他一刀兩斷了,不用再派人去監視那位女子。就由他們去吧。”

“父親......千萬照顧好自己的身子呀!”李言望着父親李陸彷彿掉下心氣,衰老的模樣,忍不住道。

“生老病死,莫要多言。”李陸語氣強硬,顯然不想在這上面多勞言語。

“你恨過父親嗎?”

李言聽到老人的詢問,搖頭:“不曾恨過。”

“你走吧,讓我自己待會。”

李陸有心無力道。

李言不敢違背父命,起身出屋。

燭光下的老人,眼眸深邃,他擡頭遙望天穹,冷冷一笑。

我李陸總輸你半子。

老人的瞳孔微縮,面露寒意:“即便靈帝不喜我這老頭子,但李陸是驪陽臣子,蔣去,你北樑大勢成。我也要盡力去爲驪陽博取那一線天機。”

老人思緒紛呈,他想到了很多,李陸走到桌案前拿起被壓在案板下的白紙。

他想到一人,能爲他手中刀,能一勞永逸。

白紙有字,寫有康王。

------

慈寧宮內

那坐於銅鏡前的絕美女子,從殘陽之時等到夜幕臨至。

她沒有等到那人。

她的兒子,靈帝趙曉。

姚瑤青蔥玉手抹過紅脣,妖豔傾城的面容上露出不知是笑還是哭的神情。

她沒有看錯自己的兒子。

加以時日,趙曉一定會成長爲比他父親更加英武無雙的明君。

女子很是愉悅。

趙曉沒有找她興師問罪,就意味着他的心也動搖了。

姚瑤掩嘴失笑,笑容詭異。

笑聲落下後,姚瑤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宮女此時該將晚食送來了。

正當她想要傳喚時,殿外傳來宮女的細聲。

“太后,皇上託人送來一盒晚食。”

“送進來。”姚瑤端坐儀態,輕聲應道。

一位處於豆蔻年華的宮女進殿,將一盒紅漆錦鯉方盒放在太后姚瑤身前。

放置安好,宮女告退離去。

姚瑤伸出玉手將方盒打開,在見到盒子裡的事物後,她怔了怔。

隨即厲聲大喊,心如死灰。

方盒之中,藏有鳩酒。

姚瑤怎麼不知那兒子的心思,逆鱗不可觸。

她嘴角慘然一笑,抹去眼角的血淚。

宛如提線木偶搖晃起身。

宮外電閃雷鳴,

姚瑤拖着鳳袍,赤腳在地,起舞翩翩。

一生爲一人起舞。

她仰口喝下那杯鳩酒,

美人遲暮。

-----

趙曉站在慈寧宮的宮門外,擡頭望向雷聲滾滾的天穹。

他跪倒在地,聲嘶力竭地喊道:“母后!”

聖上殿哭的事情,很快就會傳遍長安,以擁孝名。

唯有魏忠賢冷眼旁觀,甚至感到一絲荒謬與陰寒。

因爲眼前的趙曉

掩面而笑。

第二十六章 酒樓賭詩(一)(第二更)第七十三章 玲瓏棋局第三十三章 乞討軍威第五十一章 指玄之威第三章 血月初顯第六章 佳人立城頭第三十九章 春風不渡荊門關第五十六章 死局(二)第十章 大乘金剛(下)第四十一章 五鬼擡棺(中)第一百零九章 熊軍強蠻第十三章 一盤棋(上)第十三章 華山山上有天人第五章 何坤官拜戶侍郎第六章 佳人立城頭第二十章 與天爭命第四十七章 天下有我,天下快哉第四十二章 明帝落幕第四十四章 人間事,幾完缺第十五章 夜裡挑燈看刀(上)第四十一章 樑王癡呆第二十八章 蜀中大雨連綿第五章 盡忠盡賢第三十六章 魏童誠服第六十三章 太后之憂第三十三章 一人縞素,家家新墳第五十三章 別無餘地第四十五章 仙人騎鶴入長安(下)第三十七章 太子登基第八十章 爲江山繪第十三章 華山山上有天人第十章 關山點酒(上)第二十七章 白貓如意第一百零九章 熊軍強蠻第六十八章 指玄殺天象第四十三章 再見蒹葭第三十八章 買一副上好棺材!第六十八章 指玄殺天象第四十六章 北樑教頭,忠賢入宮第三十二章 叨叨金陵百年第十三章 擡棺西征第三十七章 封狼居胥第二十四章 老僕草鞋換高靴第五章 盡忠盡賢第五十六章 他鄉遇故知第四十章 求而定得第五十一章 指玄之威第五十七章 長安風雲第十五章 夜裡挑燈看刀(上)第十三章 恰是少年第二十章 與天爭命第六章 佳人立城頭第四十四章 人間事,幾完缺第二十八章 敦煌死戰(二)第六十七章 指玄對天象第二十三章 暮春大雨第四十九章 真武刻字第十八章 新的身份第二十六章 寶蓮寺鶴舞倚天飛(下)第二十章 少年劍仙(上)第五十一章 指玄之威第五十章 得歸解難第二十二章 宋家紈絝如言,老殿主問世子第十三章 前因後果第九章 仙人撫頂第八十五章 死諡當文正第四章 庭有枇杷樹第四章 庭有枇杷樹第二十六章 酒樓賭詩(一)(第二更)第四章 庭有枇杷樹第十一章 蔣家大院老不死第三十一章 大風起兮第三十三章 人間三兩事第十章 關山點酒(上)第二十五章 南楚皇子第三十一章 大風起兮第五十九章 大秦國運第三十四章 再起風雲(一)第二十一章 驚蟄滿城皆是春第二十七章 往事如煙第九十五章 千騎破蜀(一)第九章 大乘金剛(上)第八十三章 滿城盡是黃金甲第二十三章 暮春大雨第四十章 楊家子嗣第一百一十六章 彪炳史冊第九章 雪漫長安,世子思鄉第四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九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十二章 崑崙龍脈第十四章 人間尚好且慢行第二十二章 司禮監第二章 道長生第四十三章 西蜀皇子蘇政第十三章 擡棺西征第十九章 欲要翻天第十章 關山點酒(上)第十九章 京城鬼謀姜詡第五章 盡忠盡賢第六十一章 故人笑比庭中樹
第二十六章 酒樓賭詩(一)(第二更)第七十三章 玲瓏棋局第三十三章 乞討軍威第五十一章 指玄之威第三章 血月初顯第六章 佳人立城頭第三十九章 春風不渡荊門關第五十六章 死局(二)第十章 大乘金剛(下)第四十一章 五鬼擡棺(中)第一百零九章 熊軍強蠻第十三章 一盤棋(上)第十三章 華山山上有天人第五章 何坤官拜戶侍郎第六章 佳人立城頭第二十章 與天爭命第四十七章 天下有我,天下快哉第四十二章 明帝落幕第四十四章 人間事,幾完缺第十五章 夜裡挑燈看刀(上)第四十一章 樑王癡呆第二十八章 蜀中大雨連綿第五章 盡忠盡賢第三十六章 魏童誠服第六十三章 太后之憂第三十三章 一人縞素,家家新墳第五十三章 別無餘地第四十五章 仙人騎鶴入長安(下)第三十七章 太子登基第八十章 爲江山繪第十三章 華山山上有天人第十章 關山點酒(上)第二十七章 白貓如意第一百零九章 熊軍強蠻第六十八章 指玄殺天象第四十三章 再見蒹葭第三十八章 買一副上好棺材!第六十八章 指玄殺天象第四十六章 北樑教頭,忠賢入宮第三十二章 叨叨金陵百年第十三章 擡棺西征第三十七章 封狼居胥第二十四章 老僕草鞋換高靴第五章 盡忠盡賢第五十六章 他鄉遇故知第四十章 求而定得第五十一章 指玄之威第五十七章 長安風雲第十五章 夜裡挑燈看刀(上)第十三章 恰是少年第二十章 與天爭命第六章 佳人立城頭第四十四章 人間事,幾完缺第二十八章 敦煌死戰(二)第六十七章 指玄對天象第二十三章 暮春大雨第四十九章 真武刻字第十八章 新的身份第二十六章 寶蓮寺鶴舞倚天飛(下)第二十章 少年劍仙(上)第五十一章 指玄之威第五十章 得歸解難第二十二章 宋家紈絝如言,老殿主問世子第十三章 前因後果第九章 仙人撫頂第八十五章 死諡當文正第四章 庭有枇杷樹第四章 庭有枇杷樹第二十六章 酒樓賭詩(一)(第二更)第四章 庭有枇杷樹第十一章 蔣家大院老不死第三十一章 大風起兮第三十三章 人間三兩事第十章 關山點酒(上)第二十五章 南楚皇子第三十一章 大風起兮第五十九章 大秦國運第三十四章 再起風雲(一)第二十一章 驚蟄滿城皆是春第二十七章 往事如煙第九十五章 千騎破蜀(一)第九章 大乘金剛(上)第八十三章 滿城盡是黃金甲第二十三章 暮春大雨第四十章 楊家子嗣第一百一十六章 彪炳史冊第九章 雪漫長安,世子思鄉第四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九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十二章 崑崙龍脈第十四章 人間尚好且慢行第二十二章 司禮監第二章 道長生第四十三章 西蜀皇子蘇政第十三章 擡棺西征第十九章 欲要翻天第十章 關山點酒(上)第十九章 京城鬼謀姜詡第五章 盡忠盡賢第六十一章 故人笑比庭中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