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四章 第一次科舉(二)

科舉制度始於隋。這是一項不問出身,只問才華的制度。

當然,這只是創建人的理想。事實上科舉制度誕生近百年後,才由武則天打上了最大的一個補丁:糊名制。在那之前,考生若是不事先“行卷”,不管考試成績有多好,一樣登科無望。

其實,即便是有了糊名制,後世的官僚們也有種種的作弊方法。總能把關係戶給照顧到的。

所以,科舉制度一千多年的發展,就是皇帝不斷的打補丁,官員們不斷找漏洞的博弈過程。

作爲穿越者,而且看到後世公務員考試製度的關彝。當然事先能夠把各種補丁打好。

糊名制就不必說了,一生一房也是理所當然。考官事先就被關在考場裡,考題到最後一刻才由皇帝親自擬定並送入考場等。

但是,即便如此,這次科舉還是出現了極大的漏洞。

由於這是開天闢地的第一次科舉,所以初選顯得完全沒有難度。由此造成很多十二三歲的小孩子也順利通過了初考。若是這些傢伙在正式的科舉裡也能夠通過的話。那麼尷尬就來了:十二三歲的朝廷命官……真當甘羅十二歲做宰相的事情每朝都可以隨時上演啊?

“嘿!這事是本官失誤了。看來以後還得再出一部《公務員法》,規定任職年齡的下限和上限。”

“呵呵,大司馬,要對下限做出明確規定倒是容易。但是上限這個東西?有多少官員願意在還能動彈的時候致仕?”

“嗯,這倒也是。不過我大漢的前輩們都做出了表率嘛,你看紹先(霍弋)、龔襲(董厥),孔碩(王頎)不都是主動致仕的麼?不過行宗你說的也對,咋然提出任職上限,肯定有大量官員不滿。國家最近幾年事情太多,沒必要在這個問題上激起衆怒。當然,咱們可以先吹吹風,探聽一下大家的反應。”

“下官知道了。不過大司馬,現在這一次這麼多少年考生?”

“呵呵呵,無妨,我有辦法。”

“敢問計將安出?”

“考試的細則還沒有發出去吧?”

“尚未公佈。”

“很好,那就加一條。”

作爲穿越者,關大司馬當然不會像歷史本位面上的科舉考試那樣,只重詩詞歌賦時政文章而輕視其他東西。這一次的科舉,除了在防止作弊方面儘可能的打補丁之外,在考試項目上,也很有穿越者的特色。

整個考試考三門。每門考試時間從辰至申,整整五個時辰,十個小時。

第一門曰國學。主要內容分經典填空、經義解讀和詩詞歌賦三個部分。所謂經典填空,當然就是把四書五經中的一些經典掐頭去尾,讓應考者填寫缺少的部分。而經義解讀當然就是拿出一段話,讓應考者進行闡述發揮。至於詩詞歌賦,那就考驗的是應考者的語言文字組織能力了。可以說,這一門,基本與中國傳統社會的科舉內容大同小異,是穿越者對現實的妥協。

第二門開始,就完全是穿越者風格的考試內容了,關彝甚至懶到連考試名稱都不改,直接套用——行政職業能力測試。

作爲一個經歷過現代社會公務員考試熱潮的穿越者,關彝雖然沒有親身下場考過公務員,但是公務員的考題還是見過許多的。在他看來,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的考題組成是非常有意義的。

語言文字部分,考的是語感。作爲一名公務員,入職之後不可避免的會陷入文山會海之中,公文往來更是日常工作。你要是連語感都沒有,如何應付日常工作?

數學部分,考驗的是一個人蒐集、整理、判斷、推論的能力。畢竟公務員本身不太會去做基礎數據的計算工作,更多的是把下面各家農戶、商戶提供的數字進行彙總、整理,得出結果。沒有一定的數字整理能力,如何應付日常工作?

社會常識部分那就更是必須要考的了。一個人連自己國家的基本情況、基本歷史、基本政策都不知道,如何做一個社會的管理者?

所以,關彝覺得行政職業能力測試這個考試模塊很好,就直接拿來套用了。當然,今年這是第一屆考試,大家都還不清楚具體怎麼個考法,手裡肯定沒有什麼模擬題庫來訓練。因此,考試的難度並不會太大,比如數學部分,也就是考一下等差數列、等比數列什麼的而已——連九九乘法表都背不出來的人,那就不要多想了——讓你們進入公務員隊列那就是災難。

當然哪,以關彝懶散無恥的性格,既然有了行測,那麼第三門就必然是申論了。

大漢第一次科舉的申論,有三大段材料。第一段材料先列舉了從三代到魏晉的人才選撥辦法。第二段材料列舉了各個時代典型的貴族人才和平民人才以及他們產生的作用。第三段材料則是詳細介紹了本次科舉的規則。

材料列舉完畢後開始提問。第一個問題是要求應考者評價歷代人才選撥制度的異同和意義。第二個問題是要求應考者思考如何選撥人才,選撥人才後如何使用人才,保護人才。第三個問題是要應考者回答實行科舉後,對人才選撥的意義何在。

三門考試,後兩門的考題是關彝圈定範圍,前一門則是皇帝自己出題。每門考試時間五個時辰,連考三天。

不過這三門考試的試題這會兒還躺在劉諶的書房內。它們會等到考試的當天,才由諸葛京親自護送到考場。

“所以,本官想的是,在這三門考試結束後。讓考生們不要急着走。待得成績出來後,前三門考試通過的,再加試一門,體能測試。”

“大司馬,你……真的很……”

“哈哈哈,是不是想說本官真的很無恥?你別說,這次這些少年進入考場,逼得本官更改規則,但也提醒了本官。若是一名官員,手無縛雞之力或者皮薄骨脆的,如何能夠有精力應付日常繁雜的工作?嗯,本官決定了,以後科舉統統考四門。不惟如此,在職的官員每年也要進行體測。令先(郤正),你們吏部去拿一個細緻的方案出來。這在職官員體測,年齡不同,當然要求也不同。但是我們要逐漸的把各種病夫清除出官場。”

“喏,下官知道了。儘快擬定相關細則。”

“那就這樣吧,行宗,你還有什麼要補充的?”

“大司馬剛纔新加入的體測項目,下官無異議。只是這樣一來,那些年齡過小的考生,註定是無緣考中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少年裡,肯定有相當一部分是家學淵源的傑出人才。難不成真的要他們磋磨到二十歲以後?”

“嗯,你說的也有道理。那這樣,前三門考試通過而在最後的體測中被刷下來的。可以免試進入龍首原或者五丈原學院就讀。畢業之後,五丈原學院當然是進入軍隊服役。而龍首原學院的,按照以前的規定,不想出仕的隨意。想出仕的,有吏部單獨組織考試。只要通過,一樣授予官職。”

“大司馬如此安排也算妥當,下官無異議。”

“善,那便這樣吧!諸位,這是開天闢地第一次科舉。雖然我等盡力的想要考慮周到一些,但在實際的操作裡肯定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不過有問題不要怕,我們可以在以後的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完善。總之,科舉比起察舉、九品中正制而言,對於天下有才華的人來說,更加的公平。讓全天下的人,都能看到通過自身才華改變自己處境的希望!這纔是我們這項工作的意義之所在!”

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二三八章 北伐進行時(七)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四七五章 洛陽是雒陽(三)第四一三章 全國總動員(一)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一八八章 魏晉之禪代(一)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三十二章 深耕涪陵郡(九)第一三零章 誰敢比我慘(一)第三五七章 刑不上大夫(一)第三二六章 都是牆頭草(二)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奮迅(二)第三九零章 未來的大將第二八八章 關中大決戰(十三)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三九六章 扭頭向東顧第一一四章 誰敢說投降(三)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風(一)第一四六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四十五章 步家的黑手(一)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第一二二章 復興反擊戰(四)第七十八章 彈指三年間(一)第一八二章 小冰河先兆第二三八章 北伐進行時(七)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五十四章 你家出事了第四十七章 朝廷也無恥第一五三章 戰爭與和平(九)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一九八章 真彩雲之南(二)第一二零章 復興反擊戰(二)第四七九章 洛陽是雒陽(七)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二八一章 關中大決戰(六)第四八九章 一碗紅糖水第三七六章 永安烏龜流(二)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一六九章 司馬家的刀第二六七章 好日子到頭第一二六章 復興反擊戰(八)第二十五章 請皇帝代言第一九六章 新生的晉國(四)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五三二章 橫掃如卷席(七)第一三零章 誰敢比我慘(一)第三九零章 未來的大將第六十五章 人生不如意(二)第三十六章 蝴蝶的翅膀(二)第四一八章 表裡之山河第四零六章 何爲穿越者(一)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聞曹(二)第三九八章 異族的準備第一三六章 復興殲滅戰(四)第四十三章 責任重於山(一)第四零三章 如此之政變(五)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三一八章 河套征伐戰(五)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一三六章 復興殲滅戰(四)第四零三章 如此之政變(五)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五二一章 長遠的佈局(二)第二二零章 吾乃司聞曹(一)第三五一章 一路向西行(六)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進軍(三)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四五六章 目標是癭陶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二九零章 關中大決戰(十五)第一四四章 復興殲滅戰(十一)第二一八章 羣鴉的盛宴(十四)第四五五章 焦點是冀州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三六四章 金色的麥浪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三八二章 進擊的關索(二)第五二七章 橫掃如卷席(二)第二四零章 洛陽與建業(二)第二八二章 關中大決戰(七)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四一八章 表裡之山河第六十八章 新鮮的血液(二)第二三一章 晉國的應對(二)第一八零章 希望的田野(五)
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二三八章 北伐進行時(七)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四七五章 洛陽是雒陽(三)第四一三章 全國總動員(一)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一八八章 魏晉之禪代(一)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三十二章 深耕涪陵郡(九)第一三零章 誰敢比我慘(一)第三五七章 刑不上大夫(一)第三二六章 都是牆頭草(二)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奮迅(二)第三九零章 未來的大將第二八八章 關中大決戰(十三)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三九六章 扭頭向東顧第一一四章 誰敢說投降(三)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風(一)第一四六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四十五章 步家的黑手(一)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第一二二章 復興反擊戰(四)第七十八章 彈指三年間(一)第一八二章 小冰河先兆第二三八章 北伐進行時(七)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五十四章 你家出事了第四十七章 朝廷也無恥第一五三章 戰爭與和平(九)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一九八章 真彩雲之南(二)第一二零章 復興反擊戰(二)第四七九章 洛陽是雒陽(七)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二八一章 關中大決戰(六)第四八九章 一碗紅糖水第三七六章 永安烏龜流(二)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一六九章 司馬家的刀第二六七章 好日子到頭第一二六章 復興反擊戰(八)第二十五章 請皇帝代言第一九六章 新生的晉國(四)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五三二章 橫掃如卷席(七)第一三零章 誰敢比我慘(一)第三九零章 未來的大將第六十五章 人生不如意(二)第三十六章 蝴蝶的翅膀(二)第四一八章 表裡之山河第四零六章 何爲穿越者(一)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聞曹(二)第三九八章 異族的準備第一三六章 復興殲滅戰(四)第四十三章 責任重於山(一)第四零三章 如此之政變(五)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三一八章 河套征伐戰(五)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一三六章 復興殲滅戰(四)第四零三章 如此之政變(五)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四章 求知涪陵郡(二)第五二一章 長遠的佈局(二)第二二零章 吾乃司聞曹(一)第三五一章 一路向西行(六)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進軍(三)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四五六章 目標是癭陶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二九零章 關中大決戰(十五)第一四四章 復興殲滅戰(十一)第二一八章 羣鴉的盛宴(十四)第四五五章 焦點是冀州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三六四章 金色的麥浪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三八二章 進擊的關索(二)第五二七章 橫掃如卷席(二)第二四零章 洛陽與建業(二)第二八二章 關中大決戰(七)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四一八章 表裡之山河第六十八章 新鮮的血液(二)第二三一章 晉國的應對(二)第一八零章 希望的田野(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