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真彩雲之南(二)

“下官谷昌縣長耿騰,草民谷昌銅礦礦長尹輝。拜見大司馬。”

爲啥我走到哪裡都能見到青史留名的人物呢?

“耿縣長,尹礦長,二位表字怎麼稱呼?年齒幾何?籍貫在哪兒?”

“勞大司馬過問,下官表字孟升,今年二十一歲。祖籍蜀郡成都。”

“草民表字子明,今年三十五歲了。草民是天水人,以前是子思(諸葛緒)將軍麾下。炎興元年在陽安關下隨鎮西將軍投降。炎興二年八月來到此地。”

看來是沒錯了,這個耿騰,在歷史的本位面做到了西晉的益州內史。和前不久碰到的那位趙,是相愛相殺的一對。哎呀,必須要再感嘆一次,益州人才何其多也。

至於這位尹輝嘛。

“子明啊,你和前兩年不祿的執金吾(尹賞,姜維的發小兒。隨姜維一起降漢)是什麼關係?”

“呵呵,執金吾算是草民的族叔吧。大司馬,尹在天水是大姓。兩個姓尹的多少都能扯上點關係。所以這個族叔,真的沒有什麼。”

“嗯,本官這次來。主要是想看看谷昌銅礦的開採銷售情況。這樣吧,子明,你前面帶路,本官要完整的看一遍銅礦的挖掘、分類、冶煉、成銅整個過程。”

“諾!請大司馬隨草民前行。”

雲南的銅礦,主要是斑銅礦和黃銅礦。這裡的礦石裡,含銅量超過了百分之一,是難得的富礦。不過由於各種原因,這裡的銅礦生產其價值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視。一直到了清朝前期,吳三桂被封爲平西王,坐鎮雲南後。爲了籌集對康麻子開戰的資金,這裡的銅礦才被大規模的開發。吳家的造反失敗後,清朝繼續對這裡的銅礦進行生產改進和深入開發。滇銅的生產就此走入興盛。到了清乾隆時期,滇銅巔峰產量達到一千三百萬斤,佔當時全國總產量的百分之九十五。

銅,作爲一種導電性能僅次於銀的金屬。在現代社會,其主要的用途是做電線。而在這個時代,當然是鑄幣的主要材料。換而言之,關大司馬以後的北伐,需要的海量資金,主要就從這裡來。所以,關彝對這裡是高度重視的。

“大司馬,以上就是整個銅礦生產的全過程。總的來說,我們挖取百石的礦石,經過各種篩選、冶煉後,大約能得到一石的純銅。”

“嗯,你這裡有從隴西來的人多少?僱傭本地的各族百姓又有多少?”

“回大司馬的話,谷昌銅礦有原隴西軍的俘虜七百餘人。去年剛剛開始生產的時候我們沒有僱傭本地人。今年找準了礦脈走向,生產規模開始擴大後我們招收了一些本地人進入銅礦做工。額,這個數字是在不停變化的。截止到上月,一共有一千七百餘本地人進入礦山做工。”

那就是兩千四百人了哦?算上其他的十幾個銅礦。這就是三萬人的規模啊。而且這三萬人還是以前的軍人在領導……關彝聽到這個數字只覺得一陣陣的腦門兒疼。

可是沒得辦法,這種大型礦山的挖掘,必定是大規模勞動密集型產業。人少了根本不夠看嘛。

“本官在朝廷的奏報裡看到,你們這個礦在南中的諸多銅礦中算是最大的了,人也是最多的。所以這裡就成了本官本次南中之行的第一站。那麼,你們這個礦,每年產值幾何呢?”

“大司馬,去年因爲是剛剛開始。所以產量極小,這個且不去說他。今年從七月份開始,產量開始恆定了。基本上如果在不繼續增加人手的情況下。本礦每個月的紫銅(純銅)產量是一千石。此外,由於此礦乃是銅鐵錫合金礦,所以,除了紫銅之外,每月我們還能產鐵三百石,錫一百八十石。”

西漢時代的五銖錢質量比較好,它不光是貨幣單位,而且是度量衡單位。自呂后改良幣制以來,西漢的五銖,每一枚基本都是8克左右。其中含銅量爲6克,鉛錫合金量爲2克多一點。而且每一枚五銖的邊緣都有壓圈——防止有人從銅幣的邊緣刮銅料下來。

東漢的五銖就不行了,大概一枚只有3.5克到4克左右。含銅量也只有3克左右。到了漢靈帝時期,那五銖錢是越做越輕,到了董卓執政時期,劣質五銖達到了巔峰:一枚只有0.5克。含銅量不足0.1克。

至於蜀漢政權嘛。劉備那個死不要臉的也比董卓好不了多少。他剛剛進入益州的時候,爲了鼓舞士氣,對麾下的士兵說,打下成都後,劉璋府庫裡的東西我不要了,全部給你們!結果等他接手益州後就成了個窮光蛋。於是他在劉巴的建議下發行值百五銖——一枚頂漢代五銖百枚用。其重量是多少呢?0.8克!這樣的渣渣貨幣除了政府強制購買民間物資,搶老百姓的錢以外,那是完全不能正常流通的。

到了諸葛亮時期,蜀漢政府還是一度老老實實的去製作五銖錢的,一枚蜀漢五銖的重量也恢復到了東漢時期的3.5克左右。但由於諸葛亮並沒有穿越者的地理知識,所以蜀漢一段時期以內,一直銅料不足。在歷史的本位面上,蜀漢的五銖錢和曹魏的五銖錢比起來,體型小,厚度大(裡面的鉛錫加的多了,太脆,不把厚度搞大一些很容易就斷了),銅幣的顏色極爲晦暗。而且隨着後來陳袛執政,爲了拿出大量的錢糧供應姜維北伐。蜀漢的五銖錢又開始減量,從3.5克一路下跌。最誇張的時候甚至出現了0.2克的五銖錢……也因此曹魏和東吳都不接受蜀漢的五銖,搞得關彝在涪陵郡的時候,經常要動用外匯(曹魏五銖)去買東西。

現在關大司馬又開金手指了嘛,提前把滇銅給弄了出來。蜀漢終於不再受缺銅之苦了。

“嗯,一個月產純銅一千石,那就是兩萬七千公斤,折算成克就是兩千七百萬克。按漢代五銖的標準,每枚五銖用銅三克。光是這裡的產量,每個月就可以鑄幣九百萬枚。一年下來就是一億零八百萬。南中這邊十幾個礦,一年的產出大概能保障朝廷每年新鑄幣十億錢。”

這個量不算小——他是每年新投入市場的錢。但也不算多——和關彝即將要做的北伐比起來,十億錢?要不了多久就花光了。

不過,這差不多已經是這個時代滇銅產量的極限了。哎,慢慢來吧,北伐是最近幾年的時期。但是滇銅的生產卻是可以持續幾百上千年啊。

“子明啊,現在你們的生計過得怎麼樣呢?”

“嘿嘿,勞大司馬過問。草民們現在還是過得很不錯的。”

“吶,你幫我算算賬,究竟怎麼個不錯法?”

“是這樣啊大司馬。這紫銅呢,我們現在主要賣給糜家商號和射家商號。他們給的價格都是一樣的。每石紫銅兩千錢。此外還有鐵、錫什麼的。這個賣得便宜,一石也就七八百錢吧。總的算下來,我們這個礦裡,每個月的收入大概是二百五十萬錢上下。按照朝廷的規矩,我們要繳納三成的礦稅。實際拿到我們手上的是一百六十五萬錢左右。我們這裡北來人和本地人,一共兩千四百個兄弟,每個人每個月平均分到手裡的就是接近七百錢。七百錢啊!這些年朝廷實行三十稅一和佔田令,糧價已經降到了一百錢一石的水平。也就是說,我們的收入每月可以買糧七石!這樣的收入,不光一個人可以活得很自在,而且供養一家人也是綽綽有餘了!”

這個話關彝信。蜀漢和以前曹魏的士兵,每年的俸祿也就是五千錢左右。糧價沒有降下來之前,一年的收入也只夠買入三十幾石糧食。和現在一年的收入可以買八十幾石糧那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

“子明啊,我聽說你們僱傭本地人爲你們挖礦,你們一個月纔給人家一石糧食?”

“哪有!再怎麼也不可能這麼低。礦工是個體力活兒,一個月吃下去一石糧輕而易舉。我們真要是給人家一石糧,那人家每個月除了吃飯就沒得剩了!我們這裡薪酬給得最低的,也是每個月兩百錢!大司馬,這個事情你可以問耿縣長。他的人可是駐守在礦上,月月要清查我們的賬目好收稅的!這點我們可做不了假!”

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二三三章 北伐進行時(二)第四五二章 一退和一進(二)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四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七)第二八九章 關中大決戰(十四)第四三六章 會戰之前奏(二)第七十二章 開始暴兵吧(一)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一三四章 復興殲滅戰(二)第一五九章 權力的遊戲(三)第三十九章 蝴蝶的翅膀(五)第四十二章 蝴蝶的翅膀(八)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一五五章 戰爭與和平(十一)第四七零章 大陸澤之戰(五)第四九二章 最強的敵人(一)第五十二章 真正的初陣(四)第一六一章 權力的遊戲(五)第二九九章 異族的未來(二)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四二九章 幽燕多壯士(二)第四三二章 幽燕多壯士(五)第四八九章 一碗紅糖水第四三三章 幽燕多壯士(六)第三三二章 世家的方向(二)第二四一章 街亭爭奪戰(一)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晉國(二)第七十三章 開始暴兵吧(二)第七十四章 壯哉卓筒井第三五五章 一路向西行(十)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七十一章 佈局江陽郡(三)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二六七章 好日子到頭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一七二章 鹽場拍賣會(二)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四)第四六七章 大陸澤之戰(二)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一二五章 復興反擊戰(七)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九十章 天地已變色(四)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七十九章 彈指三年間(二)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五十九章 幕後的交易(二)第一六四章 抄家進行時(二)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五十五章 弱國的無奈第四二二章 妙法迫潼關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三七六章 永安烏龜流(二)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廟算(二)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四零四章 此職甚安樂第五十四章 你家出事了第一二七章 復興反擊戰(九)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三一三章 關中的復甦(七)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變色(二)第四八九章 一碗紅糖水第四八九章 一碗紅糖水第一六四章 抄家進行時(二)第三七九章 處處是南中(三)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二七六章 關中大決戰(一)第一五一章 戰爭與和平(七)第二零七章 羣鴉的盛宴(三)第一六零章 權力的遊戲(四)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三八八章 局面的反轉(三)第一五五章 戰爭與和平(十一)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二四四章 街亭爭奪戰(四)第二零三章 我們的目標(二)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變色(二)第一八一章 希望的田野(六)第四七九章 洛陽是雒陽(七)第四九四章 最強的敵人(三)第八十五章 風雲初涌動(三)第四三一章 幽燕多壯士(四)第五三六章 橫掃如卷席(十一)(爲書友“一串很長數字ID的書友”加更)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七十九章 彈指三年間(二)
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二三三章 北伐進行時(二)第四五二章 一退和一進(二)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四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七)第二八九章 關中大決戰(十四)第四三六章 會戰之前奏(二)第七十二章 開始暴兵吧(一)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一三四章 復興殲滅戰(二)第一五九章 權力的遊戲(三)第三十九章 蝴蝶的翅膀(五)第四十二章 蝴蝶的翅膀(八)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一五五章 戰爭與和平(十一)第四七零章 大陸澤之戰(五)第四九二章 最強的敵人(一)第五十二章 真正的初陣(四)第一六一章 權力的遊戲(五)第二九九章 異族的未來(二)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四二九章 幽燕多壯士(二)第四三二章 幽燕多壯士(五)第四八九章 一碗紅糖水第四三三章 幽燕多壯士(六)第三三二章 世家的方向(二)第二四一章 街亭爭奪戰(一)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晉國(二)第七十三章 開始暴兵吧(二)第七十四章 壯哉卓筒井第三五五章 一路向西行(十)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七十一章 佈局江陽郡(三)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二六七章 好日子到頭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一七二章 鹽場拍賣會(二)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四)第四六七章 大陸澤之戰(二)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一二五章 復興反擊戰(七)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九十章 天地已變色(四)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七十九章 彈指三年間(二)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五十九章 幕後的交易(二)第一六四章 抄家進行時(二)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五十五章 弱國的無奈第四二二章 妙法迫潼關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三七六章 永安烏龜流(二)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廟算(二)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四零四章 此職甚安樂第五十四章 你家出事了第一二七章 復興反擊戰(九)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三一三章 關中的復甦(七)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變色(二)第四八九章 一碗紅糖水第四八九章 一碗紅糖水第一六四章 抄家進行時(二)第三七九章 處處是南中(三)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二七六章 關中大決戰(一)第一五一章 戰爭與和平(七)第二零七章 羣鴉的盛宴(三)第一六零章 權力的遊戲(四)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三八八章 局面的反轉(三)第一五五章 戰爭與和平(十一)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二四四章 街亭爭奪戰(四)第二零三章 我們的目標(二)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變色(二)第一八一章 希望的田野(六)第四七九章 洛陽是雒陽(七)第四九四章 最強的敵人(三)第八十五章 風雲初涌動(三)第四三一章 幽燕多壯士(四)第五三六章 橫掃如卷席(十一)(爲書友“一串很長數字ID的書友”加更)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七十九章 彈指三年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