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八章 表裡之山河

東漢還算強大的時候,其掌控下的幷州和魏晉時代的幷州有很大的不同。

簡單的來說,東漢時代的幷州,包含今天山西省的大部,陝西省的北半部分(東漢時期稱上郡,包含今天的延安、榆林等地)以及內蒙古的一部分(東漢時期叫朔方、五原、雲中等郡,含今天的包頭、巴彥淖爾、鄂爾多斯、呼和浩特等地)。在東漢時代,除了山西省的內地之外,其他的幾塊地方,大多都是漢匈雜居。(因此有文獻說出生於五原郡的呂布有匈奴人血統)

魏晉時代的幷州,一方面是華夏國內陷入內戰,國力衰退,對邊境地方的掌控迅速變弱。一方面是草原民族的南下,侵佔了不少幷州的固有土地。而原先在這些土地上放牧的南匈奴又無力反抗……因此,魏晉時代的幷州,就基本上和現代的山西省地域差不多了。

被肢解出去的兩大塊,陝北部分,在這個時代主要是羌人佔據優勢,鮮卑人在這裡也有不少,匈奴人也保留了一定的地盤。因而史學家在標註這個時期這塊地盤的時候,都用上‘羌胡雜居’四個字。而內蒙古的精華部分呢,則全部被鮮卑人侵佔了。

因爲河套實在太過肥美,戰略位置太過重要的關係,在拿下關中後不久,關彝就派出文鴦收復了河套。所以,現在季漢在以前東漢幷州的西北部是有一塊飛地的:五原郡。姜維的出發基地就是在這裡。

而鏈接長安和五原郡的上郡,此時季漢並沒有能力將其恢復。只是貫穿上郡,修築了一條直道。關大司馬對在這塊土地上放牧的諸多部族並不做過多要求:你們把羊毛賣給我們,平時幫我維持直道的通暢、安全就好。其他的事情,你們想怎麼辦就怎麼辦。

從上郡往東走,跨過黃河,就是西河郡。這是匈奴南遷後的大本營。匈奴單于庭就設置在這裡。從西河再往東走,就是幷州的核心大郡:太原郡。

太原郡以北,是雁門郡。但是此時晉國的雁門郡和東漢時期的雁門郡比起來也要小得多,至少長城以北的地方,基本上都被鮮卑人侵佔了。

太原郡以南,是上黨郡(山西高官治市)。幷州的南大門壺關,以及現在的東大門井陘關(娘子關是隋末唐初的時候纔有的),都在上黨郡。所謂幷州形勝之地的核心,其實是上黨郡。只有拿下了上黨郡,才真正的擁有了俯瞰中原的地利。

不過呢,按照傳統的進兵路線,關彝這十五萬如果要進入幷州的話,其實並不是走到上郡在渡過黃河進入幷州。而是在馮翊郡的蒲阪津這個地方渡河,先東向進入司州的河東郡,然後再北上進入幷州。

之所以要按照這個路線進軍,當然也是由於山西特殊的地理環境決定的。

山西,表裡山河。他的西側,以黃河與陝西省分界。從陝北渡過黃河,在進入山西省的同時,也進入了一座南北縱向的大山:呂梁山。

山西的東側:太行山。北側:五臺山、恆山。南側:中條山、王屋山。可以說,整個山西省,就如四川那樣,四面被大山所包圍。

但是和四川盆地內部雖然丘陵不少,但大山脈基本沒有,而且盆地內多平原不同。在這個四面被大山圍堵的省份的內部,也有諸如系舟山、太嶽山、雲中山以及一部分黃土高原將其劃得七零八落。整個山西省的內部,並不像四川那樣是一個整體的大盆地。而是因爲各種山勢、高原分割成了六塊較大的盆地和十餘塊小盆地。這六大盆地,是古代山西的精華所在。

以關彝從長安出發來說,他要進軍幷州,拿下上黨郡這個天下形勝之地的核心。其最佳路線是:從長安北上,走蒲阪津,進入晉國司州的河東郡——這塊地方在現代屬於山西省的運城盆地。此地不光地形平整,還有東西流向的淶水可以利用,便於運輸軍糧等後勤物資。

在拿下河東郡後,漢軍可以繼續向東北方向進軍:運城盆地東北,是臨汾盆地。地形也非常平坦,也有汾水這樣的大河幫助其運輸兵糧。在拿下這裡後,北方,沿着汾水北上就是太原盆地,有汾水和沿岸河谷可以利用,進軍也非常舒服。而向東,雖說有很大面積的黃土高原,但卻沒有什麼巨大的山脈阻隔——翻過這塊高原,就是長治盆地——這個時代叫做上黨郡。

總之,從西向東征討幷州,基本就是這個流程。拿下太原郡和上黨郡後,幷州就算是到手了。

當然,由於地形的限制,從西向東進軍幷州的最佳路線幾乎都是唯一的。所以,如杜預和王濬這樣的人,怎麼會看不到這一點呢?

從271年的十一月起,在確定季漢開始全國徵兵後。王濬就從太原郡動身,親自率領一萬精銳駐紮在司州河東郡的蒲阪城。在不斷加固蒲阪城的同時,還徵發當地民夫,以蒲阪城爲中點,沿着黃河東岸,向南,向北,不斷的修築小型塢堡——總之,陝西要進入山西,最平坦的地段就只有這麼一截。我就守着這一截——有本事你去翻呂梁山啊!

待得十二月,晉國的徵兵收到成效後,杜預直接給王濬這裡補充了四萬戰兵和一萬民夫。

現在,晉國在幷州戰線(含司州的河東郡)上兵力分佈如下:

前敵指揮官王濬,坐鎮河東蒲阪城,兵力五萬。

方面軍司令官杜預,坐鎮上黨郡,兵力七萬。

已經薨了的司馬孚其第六子,太原王司馬瑰及其子司馬顒坐鎮太原郡,兵力兩萬。

在杜預看來,抵禦季漢幷州攻略的關鍵點並不在幷州本身,而是在蒲阪城。所以,他在司州的河東郡佈置了重兵。按照杜預的想法,季漢要在這個季節強渡黃河並且搶灘,然後在淺淺的河灘地上仰攻蒲阪城,不付出五萬人以上的代價是絕不可能的。

當然,季漢這些年的軍事奇蹟不少,所以蒲阪城並不是沒有被攻陷的可能。因此,杜預並沒有把所有的兵力都壓到河東郡。

在杜預的計劃中,如果季漢在付出重大傷亡或者出現戰爭奇蹟的情況下拿下了蒲阪城也沒什麼:王濬的部隊往後撤就是了。

關彝在拿下蒲阪後,在上黨駐紮有重兵的情況下,不太可能去攻擊太原——沒有上黨郡,拿下太原郡也沒有意義。所以,杜預的推斷中,關彝如果拿下蒲阪,一定會走東線來取上黨。

可是上黨這個地方是那麼好取的嗎?雖然上黨最緊要的兩個關卡一個朝南,一個朝東,並不能對西邊來的關彝做出限制。但是河東郡與上黨郡之間有一大片黃土高原也就罷了,關鍵是,河東郡屬於司州,這裡距離洛陽很近!而洛陽除了是天下第一堅城之外,還有八萬國家常備兵和兩萬親王衛隊。

那麼,你關子豐在渡過黃河,拿下蒲阪之後該怎麼辦呢?直接去抓洛陽?那我上黨這邊的部隊就打你背後。你要打上黨?好,我大踏步後退,拉長你的補給線,在壺關這裡和你決戰——你的後背就由洛陽中軍去攻擊了。

這就是杜預的幷州戰略:先用蒲阪城阻擊對方渡河,消耗其有生力量。然後把漢軍放入幷州軍和洛陽中軍組成的兩個巨大的鉗子中。可以說,由於天然的地形優勢,關彝的十五萬大軍如果真的渡過黃河進入蒲阪,一個不小心,就是全軍覆滅。

西元二七二年六月二十日,關彝率領十五萬漢軍兵臨蒲阪津。

這個季節的黃河,水量巨大,流速極快。在黃河岸邊,看着咆哮聲不斷的黃河,以及黃河對岸,旌旗招展,人影重重的蒲阪城。季漢上下的將士,個個都臉色發白,心裡叫苦。

唯一表情正常的是關彝:“傳令,全軍就在黃河西岸紮營,我們不走了!”

第二九二章 晉國有新銳(一)第三七一章 現在二對二第二一七章 羣鴉的盛宴(十三)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晉國(一)第一四四章 復興殲滅戰(十一)第三八二章 進擊的關索(二)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廟算(二)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九十章 天地已變色(四)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一二八章 復興反擊戰(十)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四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七)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一一三章 誰敢說投降(二)第四八九章 一碗紅糖水第七十二章 開始暴兵吧(一)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五零零章 魂兮歸來兮(一)第四七一章 大陸澤之戰(六)第四三一章 幽燕多壯士(四)第四一七章 兵發蒲阪津第一九七章 真彩雲之南(一)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一零六章 向承都進軍(二)第五十八章 幕後的交易(一)第一一五章 反擊的準備(一)第五二六章 橫掃如卷席(一)(爲書友履誠加更)第一六一章 權力的遊戲(五)第四九七章 亡國的皇室(一)第三五五章 一路向西行(十)第五二六章 橫掃如卷席(一)(爲書友履誠加更)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二十七章 深耕涪陵郡(四)第五三三章 橫掃如卷席(八)第二零六章 羣鴉的盛宴(二)第二九三章 晉國有新銳(二)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一四九章 戰爭與和平(五)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匯(四)第二五零章 關彝的日常(二)第四零一章 如此之政變(三)第二五九章 郿縣防禦戰(四)第二三一章 晉國的應對(二)第三七八章 處處是南中(二)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四三六章 會戰之前奏(二)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匯(一)第一四六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五零二章 小衛求學記(一)第一二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二七二章 決戰的序幕(五)第二零一章 真彩雲之南(五)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二八零章 關中大決戰(五)第四八七章 東吳的認知第二零零章 真彩雲之南(四)第四五八章 老驥不伏櫪(二)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聞曹(二)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二八一章 關中大決戰(六)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五一八章 太祖屠龍術第一一五章 反擊的準備(一)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四七零章 大陸澤之戰(五)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二二八章 入場的東吳第九十五章 鍾會的運氣(二)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二一零章 羣鴉的盛宴(六)第二八零章 關中大決戰(五)第五三九章 漢室已復興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匯(二)第一九零章 大司馬很忙(一)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三一八章 河套征伐戰(五)第五零六章 小衛求學記(五)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三零五章 戰後的餘波(五)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戰(三)第四一八章 表裡之山河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統(二)(爲書友逐日2005加更!)第九十六章 寧做傅僉死第三一四章 河套征伐戰(一)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聞曹(五)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
第二九二章 晉國有新銳(一)第三七一章 現在二對二第二一七章 羣鴉的盛宴(十三)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晉國(一)第一四四章 復興殲滅戰(十一)第三八二章 進擊的關索(二)第二二六章 北伐的廟算(二)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九十章 天地已變色(四)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一二八章 復興反擊戰(十)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四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七)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一一三章 誰敢說投降(二)第四八九章 一碗紅糖水第七十二章 開始暴兵吧(一)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五零零章 魂兮歸來兮(一)第四七一章 大陸澤之戰(六)第四三一章 幽燕多壯士(四)第四一七章 兵發蒲阪津第一九七章 真彩雲之南(一)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一零六章 向承都進軍(二)第五十八章 幕後的交易(一)第一一五章 反擊的準備(一)第五二六章 橫掃如卷席(一)(爲書友履誠加更)第一六一章 權力的遊戲(五)第四九七章 亡國的皇室(一)第三五五章 一路向西行(十)第五二六章 橫掃如卷席(一)(爲書友履誠加更)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二十七章 深耕涪陵郡(四)第五三三章 橫掃如卷席(八)第二零六章 羣鴉的盛宴(二)第二九三章 晉國有新銳(二)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一四九章 戰爭與和平(五)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匯(四)第二五零章 關彝的日常(二)第四零一章 如此之政變(三)第二五九章 郿縣防禦戰(四)第二三一章 晉國的應對(二)第三七八章 處處是南中(二)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四三六章 會戰之前奏(二)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匯(一)第一四六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五零二章 小衛求學記(一)第一二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二七二章 決戰的序幕(五)第二零一章 真彩雲之南(五)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二八零章 關中大決戰(五)第四八七章 東吳的認知第二零零章 真彩雲之南(四)第四五八章 老驥不伏櫪(二)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聞曹(二)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二八一章 關中大決戰(六)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五一八章 太祖屠龍術第一一五章 反擊的準備(一)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四七零章 大陸澤之戰(五)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二二八章 入場的東吳第九十五章 鍾會的運氣(二)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二一零章 羣鴉的盛宴(六)第二八零章 關中大決戰(五)第五三九章 漢室已復興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匯(二)第一九零章 大司馬很忙(一)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三一八章 河套征伐戰(五)第五零六章 小衛求學記(五)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三零五章 戰後的餘波(五)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戰(三)第四一八章 表裡之山河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統(二)(爲書友逐日2005加更!)第九十六章 寧做傅僉死第三一四章 河套征伐戰(一)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聞曹(五)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