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二章 橫掃如卷席(七)

隨着東吳水軍主力艦船陣型的散亂,上游不遠處早就等待多時的漢軍戰艦開始向峽口之外衝擊。

最先衝出來的,是一百餘艘船型狹長,不同於中國傳統帆船的方形帆,而是掛着三角形帆的異形船。

這當然是漢軍水師在汲取了羅馬、波斯海軍的經驗後做出的一定改良。

這樣狹長的三角帆船,船頭用鐵皮包裹,最前頭處是一根極長的鐵質撞角。撞角除了尖銳的矛頭外,後面還有倒刺。漢軍將士給他起的名字叫做“聶政”!

這一百多艘的中型聶政以極高的速度從峽內衝了出來。下游忙着躲避火船的東吳大艦,此時雖然已經失去了統一的指揮。但是各艦在看到漢軍終於不再放單薄的火船,而是派出了相對像樣點的“戰艦”後,在紛紛大出了一口氣的同時,也在各自的艦長指揮下,開始朝着敵軍的戰艦投射火油彈。

“豎旗號,命令各艦向我靠攏,重組戰線。漢國的水軍絕不止這麼點大……哎呀!”

就在張政傳令的時候,一艘聶政高速的飛馳而來。直直的撞在了張政的坐艦飛雲上。

當漢軍的聶政撞上飛雲的時候,飛雲的船頭還沒有完全轉過來正對峽口。因此,這艘聶政的撞角,是直直的插進了飛雲的舯部。

聶政和飛雲比起來,那個頭是要小得多的。所以這撞角進入的地方,是在飛雲的甲板之下。劇烈的撞擊下,聶政的船頭已經是一片稀爛。聶政船上的漢軍士兵雖然早就做好了防撞擊準備,但讓人被衝撞得人仰馬翻……而巨大的飛雲呢?只是劇烈的搖晃了一下。

可是,一艘聶政對你的撼動沒什麼明顯效果,那兩艘?三艘呢?

飛雲實在是太大了。如此巨大的船隻,這個時代的風帆根本帶不動,必須要配備近千漿手不說。在內河航道里要轉向,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當吳軍的船隊因爲火船的原因不得不四散開來規避的時候。飛雲這樣笨重的超級鉅艦,就失去了普通戰艦的保護。

而他的個頭又是如此的顯眼,對於漢軍指揮官來說,不撞你撞誰?

“砰砰砰……”一艘聶政撞上了,很快又有更多的聶政在各自艦長的指揮下撞了過來。飛雲就如一頭蹣跚的巨獸,躲無可躲,避無可避。只能是靠着自己龐大的身軀來無奈的承受這一切。

“投擲火油彈!往他們的甲板上面投!”

短時間內,有七艘聶政成功的撞上了飛雲。這七艘戰船的艦長都不約而同的發出了同樣的命令。頓時,上百枚火油彈騰空而起,有的被投擲到了甲板上,有的則撞擊在了船身上。

“不要慌!他們不能奈我們如何!”張政在指揮台上聲嘶力竭的大吼:“拍杆呢!給我把這些蒼蠅統統拍死!舵手、漿手繼續給我轉向,務必儘快以船頭對敵!令旗兵,加速傳令,讓其他的鬥艦向本艦靠攏!第一校戰兵準備,若是拍杆做得不好,就跳幫作戰!第三曲士兵,組織起來滅火!”

飛雲船上的將士們,飛快的執行了張政的命令。巨大的拍杆開始調轉角度,準備旋轉到身邊聶政船的正上方。然後用槓桿原理,把牢牢套在自己船身的蒼蠅拍成齏粉。

“嘿!吳狗的反應很快嘛!快點快點,再仍一次火油彈。然後後撤到船尾的小船上撤退!”

帆船之所以要掛帆,就是要追求速度的同時把漿手給解放出來。所以聶政船上的人員極少,要撤退的時候三兩艘普通小船就足夠了。在他們的坐艦先後被飛雲巨大的拍杆拍得粉碎前,他們大多數都已經成功撤退了。

飛雲這樣的鉅艦,即便遭受到七八次劇烈撞擊和上百枚火油彈的攻擊,仍然沒有船隻解體和被焚燬的危險。但是聶政這樣的刺殺船,對於普通的東吳鬥艦來說,那就是切切實實能夠威脅到自己生存的東西。

所以,在一百多艘聶政的衝鋒之後,東吳的不少鬥艦已經開始燃燒、解體。

更要命的是,此時由於投石機技術的小型化,導致東吳的艦船上都有不少火油彈。

有極少數的鬥艦,被聶政撞上的地方剛好是要命的火油存放處。在被對方的火油彈引燃之後,先後發生了劇烈的爆炸!

太陽進一步西沉,天色變得昏暗。但是這一段長江,卻沸騰,燃燒了起來。

“左將軍!我艦調頭完畢!”

“善!傳令……嗯?那兩位公子哥要幹什麼?!”

在飛雲被聶政集火攻擊的時候,外飾更豪華的兩艘蓋海吸引到的聶政更多。此時也是多處起火,船身多處起火。

和張政有條不紊的指揮士兵迎戰、滅火不同。對於陸家兩位公子哥來說,他們的初陣實在是太過震撼了。實在是他們不能承受之重!

從中午開始,就一直不停的對抗漢軍沿江放下來的自殺性火船。打到黃昏的時候兄弟倆早已經筋疲力盡。結果這時候,漢軍的那種三角帆船就如同野狗一樣,緊咬着不放口!

在數萬將士的吶喊、慘叫中,在漫天飛舞的火花中,在間或爆炸的劇烈聲響中。整個長江到處都是熊熊火焰,江水倒映之下。陸晏、陸景兄弟只覺得滿眼都是血紅。

然後,兩兄弟不約而同的下了同樣的命令:轉向!不是船頭對敵,而是船尾對敵!

作爲陸抗的兒子,這兩兄弟在歷史本位面可是爲東吳死節的忠臣。所以,這時候兩兄弟做出的舉動,其實並不是逃跑,而是想把船隊稍稍往後撤一段。然後在一片相對安靜的水域,重整隊型。

這樣的舉動很正常,很符合剛剛上戰場的,經驗不足的將領的心態:後世不少人剛剛開始玩諸如暗榮的《三國志》系列遊戲時,不都是喜歡挑邊角的諸侯,先建立一個穩固的後方,然後後顧無憂的征戰天下麼?就是因爲新手很難做到面面兼顧。直接選中原諸侯既發展內政,又能同時四面擴張的,那是老手、高手!

作爲新手,陸家兄弟也不具備一邊指揮作戰,一邊指揮船隻轉向、船隊調整的能力。所以在此時,他們本能的就想先後退,然後在整理隊型清楚了之後,再上前來重新作戰。

但是他們就不想想:爲什麼張政這樣的大將會堅持在火海里完成轉向而不是後撤轉向呢?因爲這裡一撤,寬闊的江面不就是漢軍和吳軍所共有了麼?漢軍的數量優勢就能徹底發揮了啊!

再說了,你想後撤一段找清淨的地方重整戰線,這種願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江水是流動的,下午那些還原成舢板狀的自殺性火船們,此時也在順江而下啊。可以說,這一天晚上,至少幾十里長的長江江面,這會兒都是火光明亮!

而且,在視線如此良好的情況下你這樣的超級鉅艦轉身後撤…..東吳其他艦長和水兵看到了會怎麼想呢?

很快的,也有其他的鬥艦艦長開始指揮自己的坐艦轉向,以艦尾對敵。他們的目的就單純得多了:向下遊逃跑。

“這兩個豎子!”看到陸家兩個公子的行爲,張政只氣得直跳腳:“陸伯言破大耳賊,陸幼節取西陵,都是何等威風!居然養出了兩個臨陣脫逃的敗類!”

不過,就算是陸家兩位公子沒有做出如此愚蠢的舉動。其實戰局也已經沒什麼可以逆轉的可能了。

在聶政船幾乎都掛靠在了東吳各條艦隻之上後。坐在山頂的王濬伸出一根指頭試了試風向:“嗯,很好,冬季,就是該刮西北風啊!”

說完這句話,王濬對身邊的傳令兵道:“升起孔明燈,命令我們的大艦全出往峽口衝擊!衝出峽口後,不必把艦舯橫擺使用投石機。而是船頭對敵,排列成緊密的隊型,給我把敵軍的船隻都擠到火海里去!吳狗的水軍,完了!”

第五零五章 小衛求學記(四)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九十五章 鍾會的運氣(二)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三九零章 未來的大將第三一八章 河套征伐戰(五)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四三九章 東吳再出兵第三九零章 未來的大將第七十一章 佈局江陽郡(三)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五一六章 有人造反了(二)第三八二章 進擊的關索(二)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四八六章 晉祚今終焉(三)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第二零七章 羣鴉的盛宴(三)第四九六章 不同的一代(二)第三八六章 局面的反轉(一)第九十五章 鍾會的運氣(二)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五三一章 橫掃如卷席(六)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二九六章 晉國有新銳(五)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九十八章 東吳的目光第二九四章 晉國有新銳(三)第二五五章 晉國的調整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五章 求知涪陵郡(三)第三九七章 政變的前奏第四四零章 幷州之會戰(一)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三一四章 河套征伐戰(一)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四五六章 目標是癭陶第四一八章 表裡之山河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二八七章 關中大決戰(十二)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三三九章 國家的未來(一)第一九二章 大司馬很忙(三)第四五二章 一退和一進(二)第一三五章 復興殲滅戰(三)第一四四章 復興殲滅戰(十一)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四三七章 會戰之前奏(三)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七十九章 彈指三年間(二)第一二五章 復興反擊戰(七)第二一二章 羣鴉的盛宴(八)第一一二章 誰敢說投降(一)第三七五章 永安烏龜流(一)第二三三章 北伐進行時(二)第三零九章 關中的復甦(三)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五二六章 橫掃如卷席(一)(爲書友履誠加更)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一三八章 復興殲滅戰(六)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一六一章 權力的遊戲(五)第八十五章 風雲初涌動(三)第四八零章 洛陽是雒陽(八)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二零九章 羣鴉的盛宴(五)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變色(二)第四七六章 洛陽是雒陽(四)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四八八章 軍隊的重置第五二零章 長遠的佈局(一)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二八零章 關中大決戰(五)第三零一章 戰後的餘波(一)第三十二章 深耕涪陵郡(九)第一二零章 復興反擊戰(二)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四八二章 洛陽是雒陽(十)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四十三章 責任重於山(一)第五一七章 記憶當長久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一二八章 復興反擊戰(十)第二零零章 真彩雲之南(四)第二九六章 晉國有新銳(五)第二五二章 凡事預則立(一)第一八八章 魏晉之禪代(一)第三四二章 國家的未來(四)第三四六章 一路向西行(一)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四)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陣(二)第三二零章 詭異的建業(二)第四六七章 大陸澤之戰(二)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
第五零五章 小衛求學記(四)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九十五章 鍾會的運氣(二)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三九零章 未來的大將第三一八章 河套征伐戰(五)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四三九章 東吳再出兵第三九零章 未來的大將第七十一章 佈局江陽郡(三)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五一六章 有人造反了(二)第三八二章 進擊的關索(二)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四八六章 晉祚今終焉(三)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第二零七章 羣鴉的盛宴(三)第四九六章 不同的一代(二)第三八六章 局面的反轉(一)第九十五章 鍾會的運氣(二)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五三一章 橫掃如卷席(六)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二九六章 晉國有新銳(五)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九十八章 東吳的目光第二九四章 晉國有新銳(三)第二五五章 晉國的調整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五章 求知涪陵郡(三)第三九七章 政變的前奏第四四零章 幷州之會戰(一)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三一四章 河套征伐戰(一)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四五六章 目標是癭陶第四一八章 表裡之山河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二八七章 關中大決戰(十二)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三三九章 國家的未來(一)第一九二章 大司馬很忙(三)第四五二章 一退和一進(二)第一三五章 復興殲滅戰(三)第一四四章 復興殲滅戰(十一)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四三七章 會戰之前奏(三)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七十九章 彈指三年間(二)第一二五章 復興反擊戰(七)第二一二章 羣鴉的盛宴(八)第一一二章 誰敢說投降(一)第三七五章 永安烏龜流(一)第二三三章 北伐進行時(二)第三零九章 關中的復甦(三)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五二六章 橫掃如卷席(一)(爲書友履誠加更)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一三八章 復興殲滅戰(六)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一六一章 權力的遊戲(五)第八十五章 風雲初涌動(三)第四八零章 洛陽是雒陽(八)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二零九章 羣鴉的盛宴(五)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變色(二)第四七六章 洛陽是雒陽(四)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四八八章 軍隊的重置第五二零章 長遠的佈局(一)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二八零章 關中大決戰(五)第三零一章 戰後的餘波(一)第三十二章 深耕涪陵郡(九)第一二零章 復興反擊戰(二)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四八二章 洛陽是雒陽(十)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四十三章 責任重於山(一)第五一七章 記憶當長久第三八零章 處處是南中(四)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一二八章 復興反擊戰(十)第二零零章 真彩雲之南(四)第二九六章 晉國有新銳(五)第二五二章 凡事預則立(一)第一八八章 魏晉之禪代(一)第三四二章 國家的未來(四)第三四六章 一路向西行(一)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四)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陣(二)第三二零章 詭異的建業(二)第四六七章 大陸澤之戰(二)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