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

“呵呵呵,兩位今天來,就是爲了討論一個‘上上’的麼?”

看着自己年輕的堂弟已經被霍彪、張盛兩個傢伙繞來繞去搞得暈頭轉向,王戎不得已站了出來:到底還是年輕啊,說不過,換一個話題不就好了麼?

“嗯,既然璿衝兄不想再探討這個話題,那我們換一個話題就是了。”

“呃……”聽到對方如此說,王戎也不敢再反駁了:‘上上’是聖人,你承認了,那你就以爲你是聖人。你不承認,要麼是九品中正制有問題,要麼是其他和你一起被品鑑的士子有問題。這是一個註定談下去會死得很慘的話題。所以,王戎也只有認輸:“兩位還請裡面走,戎的下人已經在房間裡擺好了茶案。”

“不必了,璿衝兄,你看我們身後,如此多雍涼和益州的粗鄙士人,都是來一睹上上真容的。若是進了房間,豈不是寒了大家的心?”

“就是啊,王公,可不能瞧不起我等關西野人啊!”

“是啊是啊,我們這羣益州來的蜀賊可是傾慕中原風采許久了啊。”

自從關彝經常把關二爺的黑歷史拿出來自嘲後,自嘲這種風氣就在季漢國內慢慢的傳播開來。而且這些年輕人除了接受新東西速度很快之外,還特別善於發揮。啊,你們關東人不是經常說我們關西人粗鄙不文是野蠻人麼?那我們就當野人好了。我們益州人被叫了那麼多年的蜀賊,那就當蜀賊好了唄!

自古以來,能夠自嘲的人,其共同點往往就是:自信。

被衆人這麼一逼迫,王家兄弟也沒招了。看得這兩位正主兒沉默後,旁邊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客棧掌櫃、小二們不需要招呼,迅速的開始搬動桌椅,很快就把大堂弄了一個簡易但寬闊的清談會所樣子出來。

看着霍彪、張盛兩人,嚴格遵循禮儀緩緩入座後。王家兄弟的心一下子就放了下來:清談?我們怕過誰來?哎,只是可惜今日從房間裡下來得急,連麈尾都忘了拿下來,到時候優勢過大的時候,怎麼裝X呢?

“敢問夷甫,動與靜,何爲本?何爲末?”

哎呀,這個話題我們在雒陽已經談論了幾十年了啊,真是瞌睡遇枕頭!你們是來討打的吧?

雖然心頭狂喜,但面上還是故作平穩的王衍道:“兩位覺得呢?”

“我等認爲,運動是永恆的,靜止只是相對的。”

“誒,兩位此言大謬。動非本,靜纔是一切的根本。須知,凡有起於虛,動起於靜。故萬物雖並動作,卒歸於虛靜,是物之極篤也。凡動息則靜,靜非對動者也;語息則默,默非對語者也。然則天地雖大,富有萬物,雷動風行,運化萬變,寂然至無,是其本矣……”

王衍在那裡洋洋灑灑的說了半天,一開始霍彪和張盛兩人,以及他們身後的益雍涼三州士子還比較認真的傾聽。但是聽到後面就有些不耐煩和不屑起來。不過大家早就從各類邸報、宣講中知道了關東的這些傢伙清談起來是個什麼樣子。所以,雖然王衍說來說去其實都是同樣的廢話,但大家還算是比較剋制,至少是在樣子上保持了一個傾聽狀。

待得過了小半個時辰,王衍結束了發言:“如此,諸位明瞭否?”

“嗯,夷甫的意思,在下是不是可以歸納爲一句話:萬物雖然不停運動,但最終都會長眠,於是歸於寂靜。所以,靜纔是本,而動不過是靜的過程?”

你這廝!我說了這麼多,你怎麼一句話就歸納清楚了?但是,好像你說的不錯啊!

“呃,兩位果然有一顆彗心……確實如此。”

“哈哈哈哈~~如此我等有一問,譬若人,勞碌一生,是動而不停也。死亡之後,長眠於地下,可謂靜也,夷甫以爲然否?”

“然也。”

“那再問夷甫,人長眠於地下,就是永恆之靜,歸於本一了麼?”

“然也。”

“哈哈哈~此話不對啊。人雖長眠於地下,但其屍身卻是在不斷的腐朽之中。這,難道不是動嗎?”

“這,這人都死了,如何還能再動?”

“人是不能動了,但是他身上附着的各種東西卻還是在動啊。不光是人,各類動物死亡後,其屍身也是要腐朽的。植物凋零後,樹幹也是要持續枯萎的…….死亡,不是歸於靜。而是新的運動之開始!如此,動方爲永恆,靜不過是短暫而相對罷了。”

“這…….”

“非止如此,人,雖然註定死亡。但是通過繁衍生息,使其自身的血肉經過子孫而永存於世。落葉凋零,腐爛,但其身上的精微之物會被樹根重新吸收,然後在第二年重新讓大樹再添綠葉!動爲永恆,方能使世間萬物生生不息,若是靜纔是一切的歸宿。那麼,這個世界從盤古開天地以來已經數萬年,豈不是早就應該再歸於寂靜?”

動靜問題,是兩晉玄學的一個主要命題。當時的玄學家大多都認爲,靜纔是永恆,動不過是過程。

這是一個很要命的結論。

因爲,既然靜纔是永恆的,所有人的結局都是一樣的。那我活着幹嘛還要努力?幹嘛還要去做實事?混吃等死不就好了嗎?反正你辛苦勞碌一生和我花天酒地一生,不都是一樣麼?

除了動靜問題,這個時代的玄學家還主要討論有無、一多、公私、有情無情等問題。但是很遺憾,最後的討論結果都非常的消極:別努力哪,努力和不努力其實都是一樣的。

所以,關大司馬的工作雖然很忙,掛着龍首原、五丈原兩所學院山長的頭銜其實去學校的時間很少。但只要去了,一定會逐一的把晉國玄學家熱衷於討論的諸多問題拿出來批判。

看着王衍兄弟二人啞口無言,張盛也慨然起身:“不光是人,也不光是這世間萬物。便說這天地吧,我等皆知,自盤古開天地以來,日月星辰便存在於此。然而,日月星辰的運動卻是數萬年如一日般永動不止,便是我們剛剛談論的這一點時間,我們頭頂上的太陽就又變換了一點位置。他們又何嘗靜下來了?再說了,若不是盤古動了那麼幾下,今日我等怎麼可能在這裡討論動靜?萬物,始於動,也終於動。動爲永恆,動爲本。唯有以動爲本,我們行走於世間,認真唸書、努力做事纔有了意義。唯有動爲永恆,我們這一族羣,纔有繼續存在下去的可能!”

“善!”

“大善!十三郎說的好!”

…….

“哎呀,這位兄臺剛纔說的很對啊!”當王衍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三州士子還面露欣慰之色。但是接下來就…….

因爲王衍馬上開始以“動爲永恆”立論,洋洋灑灑的又說了一大堆廢話……

哎,也是,“信口雌黃”這個成語的開創者嘛。如此無恥也算恰當。

但是三州士子們已經沒有心思再去聽這個傢伙廢話了。

霍彪和張盛帶頭,衆人齊齊對着王家兩兄弟拱了拱手,然後霍彪道:“今日一見,所謂上上,不過如此!我等在此也向關東八州的諸位賢良說一句:我大司馬有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件事情要證明他的對錯,去認真做事加以實踐便是。純粹的辯論、清談,於國無益。我等三州士子最不擅長的便是此道。但若是有人不服,我等將於長安中心剛剛完成興建的炎黃廣場設下擂臺。十日之內,歡迎諸位前來挑戰!今日就到這裡,告辭!”

第三一九章 詭異的建業(一)第三九五章 向大海進軍第三八三章 進擊的關索(三)第四四六章 幷州之會戰(七)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一四八章 戰爭與和平(四)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第二二九章 晉國的太子第四一零章 惶恐的晉吳(一)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一八八章 魏晉之禪代(一)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五二四章 第一次科舉(二)第二零九章 羣鴉的盛宴(五)第三一三章 關中的復甦(七)第五二六章 橫掃如卷席(一)(爲書友履誠加更)第四一六章 全國總動員(四)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第四九九章 全新的試驗第一一二章 誰敢說投降(一)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四八七章 東吳的認知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二零六章 羣鴉的盛宴(二)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三一一章 關中的復甦(五)第七十八章 彈指三年間(一)第四六一章 君臣一心否(二)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轉進(一)第三零四章 戰後的餘波(四)第二七七章 關中大決戰(二)第二四五章 街亭爭奪戰(五)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二五五章 晉國的調整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二十五章 請皇帝代言第一九零章 大司馬很忙(一)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三二零章 詭異的建業(二)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給的第二九零章 關中大決戰(十五)第一九九章 真彩雲之南(三)第二七九章 關中大決戰(四)第一零八章 孔雀的最期(一)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七十二章 開始暴兵吧(一)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三四六章 一路向西行(一)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二三九章 洛陽和建業(一)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二一一章 羣鴉的盛宴(七)第二一零章 羣鴉的盛宴(六)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戰(三)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三三零章 西方的情報(三)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風(一)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二九三章 晉國有新銳(二)第一八六章 江南的新風(三)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三零一章 戰後的餘波(一)第三三零章 西方的情報(三)第二一六章 羣鴉的盛宴(十二)第四二六章 幽燕起烽火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一二四章 復興反擊戰(六)第二零一章 真彩雲之南(五)第四五七章 老驥不伏櫪(一)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五)第八十五章 風雲初涌動(三)第三七一章 現在二對二第四四零章 幷州之會戰(一)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晉國(一)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四一三章 全國總動員(一)第二六零章 郿縣防禦戰(五)第一九八章 真彩雲之南(二)第四八六章 晉祚今終焉(三)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一八八章 魏晉之禪代(一)第二三九章 洛陽和建業(一)第三七七章 處處是南中(一)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三一九章 詭異的建業(一)第三十一章 深耕涪陵郡(八)第五十六章 輝煌的一年(一)第一三一章 誰敢比我慘(二)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二三一章 晉國的應對(二)第十三章 捕獵大隊長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晉國(一)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一二六章 復興反擊戰(八)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
第三一九章 詭異的建業(一)第三九五章 向大海進軍第三八三章 進擊的關索(三)第四四六章 幷州之會戰(七)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一四八章 戰爭與和平(四)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第二二九章 晉國的太子第四一零章 惶恐的晉吳(一)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一八八章 魏晉之禪代(一)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五二四章 第一次科舉(二)第二零九章 羣鴉的盛宴(五)第三一三章 關中的復甦(七)第五二六章 橫掃如卷席(一)(爲書友履誠加更)第四一六章 全國總動員(四)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第四九九章 全新的試驗第一一二章 誰敢說投降(一)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四八七章 東吳的認知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二零六章 羣鴉的盛宴(二)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三一一章 關中的復甦(五)第七十八章 彈指三年間(一)第四六一章 君臣一心否(二)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轉進(一)第三零四章 戰後的餘波(四)第二七七章 關中大決戰(二)第二四五章 街亭爭奪戰(五)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二五五章 晉國的調整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二十五章 請皇帝代言第一九零章 大司馬很忙(一)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三二零章 詭異的建業(二)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給的第二九零章 關中大決戰(十五)第一九九章 真彩雲之南(三)第二七九章 關中大決戰(四)第一零八章 孔雀的最期(一)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七十二章 開始暴兵吧(一)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三四六章 一路向西行(一)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二三九章 洛陽和建業(一)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第二一一章 羣鴉的盛宴(七)第二一零章 羣鴉的盛宴(六)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戰(三)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三三零章 西方的情報(三)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風(一)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二九三章 晉國有新銳(二)第一八六章 江南的新風(三)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三零一章 戰後的餘波(一)第三三零章 西方的情報(三)第二一六章 羣鴉的盛宴(十二)第四二六章 幽燕起烽火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一二四章 復興反擊戰(六)第二零一章 真彩雲之南(五)第四五七章 老驥不伏櫪(一)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五)第八十五章 風雲初涌動(三)第三七一章 現在二對二第四四零章 幷州之會戰(一)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晉國(一)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四一三章 全國總動員(一)第二六零章 郿縣防禦戰(五)第一九八章 真彩雲之南(二)第四八六章 晉祚今終焉(三)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一八八章 魏晉之禪代(一)第二三九章 洛陽和建業(一)第三七七章 處處是南中(一)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三一九章 詭異的建業(一)第三十一章 深耕涪陵郡(八)第五十六章 輝煌的一年(一)第一三一章 誰敢比我慘(二)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二三一章 晉國的應對(二)第十三章 捕獵大隊長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晉國(一)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一二六章 復興反擊戰(八)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