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猿啼馬嘯雨橫江

“如此好玩的場面,怎麼不提前通知本王呢?”

一句話的鬆弛,讓所有人的緊繃瞬間瓦解。但只見,大殿之外,刀劍交擊處,蕭承佑如入無人之境般,輕搖手中桐扇,自在輕吟。“如何是想,將我這燕雲王撇于于外,獨自關門鏖戰不成?”手中扇子‘啪’的一下合上,剎那間倜儻風流,冠蓋朝堂。

“這怎行呀!”他說得介有其事,絲毫不理會此刻朝廷上每一個人所緊繃的那一根線,只差一個推手,足以即刻熄滅,也足以片刻爆發。只是蕭承佑,似乎當真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依舊樂得自在。

“這天下人哪個不知哪個不曉,有熱鬧之處,定當少不得我燕雲王!”

轉身對着朝廷下面與自己並肩而站,一臉陰沉的韓慎,蕭承佑嘿嘿一笑,“韓候,這本王一聽得你持兵橫行於朝野,又聞得我那皇姐似乎專橫得讓羣臣起議,立刻趕來援助,你說本王是不是很夠意思呀?”說罷,也顧不得韓慎聽了這話之後臉色的鐵青,徑自哈哈大笑。

只是,偌大的朝堂,一片寂靜之餘,便只有蕭承佑那不成方圓的肆意笑聲,上面的沒有心思與他胡鬧,下面的人,則是沒有那個資格也沒有那個膽量與他一般胡鬧。頓時只覺他的笑聲貫穿朝野,更是惹人厭惡。

箢明一直靜觀着蕭承佑從進來到現在的舉動,臉上雖然沒有什麼表示,也無說什麼話,但心中卻不免暗暗揣測,“他到底是站在哪一邊的?說出這話,既得罪了韓慎,也不討好於本宮,如是想撿便宜,未免也太不自量力了!”

驀然想起,前些日子,韓妤來報說蕭承佑暗自從燕雲地帶來了兵馬流動於城外,莫不是?……就爲了這一刻而伺機?

如此一想,箢明的臉色,也頓時鐵青了起來,暗暗鄙夷,“哼,看來這個朝廷,狼子野心的人,當真是不少呀。”

“承佑,你這是何意?”箢明斂去腹內那些揣疑,端正了容色,近乎質問近乎斥責的開口,“此處乃是朝堂,由不得你出入似煙花柳巷一般,輕佻大意!”她斜了斜媚眼,最是威嚴之處,瞬間化作一抹莫測的笑。眼光,卻是落在了堂下的韓慎身上,“但是,你若是想替皇姐我清除障礙,掃去這朝堂上的妖風,你要什麼,只管直說,皇姐定不阻撓,你看如何?”

這話說出的時候,出了韓慎與蕭煜翎,其他朝臣皆都倒吸一氣。

如今整個朝堂的生死,就在這一線之間。原本蕭承佑的話,是沒有傾向任何一邊的意思。但是如今箢明先聲奪人一步,若是蕭承佑臨陣受招的話,與箢明一同對抗韓慎,那麼形式便大大的不同了,以箢明的手段來講,可以除掉的敵人,就不會留着他日威脅自己的。

韓慎此刻,也是突然明白了蕭承佑所站的立場。如果說他以骨肉之名與箢明名聯合起來,那麼自己的這隻赤焰軍雖說百戰不殆,但是卻未必能與這兩人敵對。

韓慎也是轉過了身,與蕭承佑面面相覷,兩人沒有說什麼,韓慎卻很明顯的,將自己的意思傳達給蕭承佑,“若助老夫,老夫便扶你直上,朝廷叱吒,隨你風雲。”

所有的焦點,片刻全部凝聚在了蕭承佑的身上。他的舉動雖然紈絝,但是也有輕重緩急之分。他斜覷了一眼韓慎,又略微掃視了一下箢明,驀然‘噗哧’的一笑,連連搖首,讓人琢磨不出他到底在想什麼。

此時的形勢於他來講,是再好不過的了,無論他傾向哪一方,蕭煜翎這個皇帝都會成爲過去,而他,即便是靠着這兩個人上來的,但是結果絕對會和蕭煜翎不一樣,因爲他有絕對的實力,與他們抗爭。

“難道你們忘了嗎?”蕭承佑的話說得極緩極慢,大有賣弄的嫌疑,“大家,可都是爲聖上效忠的臣子呀!”

這話一出,雖是圓滑無痕,但在韓慎與箢明心中,卻一似平地驚雷,片刻將他們的招攬之辭炸得灰飛煙滅。

“呵呵,呵呵呵……”韓慎率先笑出了聲音,陰惻惻的,讓人琢磨不透,一雙眼如同千年狐狸一樣,直盯着蕭承佑,“燕雲王果然有先見之明呀,不愧是人中豪傑,所見大不相同,韓某佩服,佩服!”他拱着手,一副心悅誠服的模樣,眼光着轉到了箢明的身上,且變得陰狠歹毒了起來,慢慢言道:“大家,可都是爲聖上效忠的臣子呀!”

大家,可都是爲聖上效忠的臣子呀!又是同樣的一句話,卻說得讓人通體生寒。

如此形勢,因爲蕭承佑的一句話,讓人摸不清真假的一句話,卻讓韓慎驀然之間將態度轉變了過來,此一來,於箢明來講,無疑是最壞的結果。

她轉望着蕭煜翎,“真沒想到,臨時倒讓你湊齊了一幫好臣子啊!”她刻意將‘好臣子’三字說得極重,當中無限的諷刺意味,蕭煜翎多年爲君,又豈會不懂?

蕭承佑的一句‘爲聖上效忠的臣子’便讓韓慎見風使舵與之聯手,暫時退摒至蕭煜翎的麾下,棄箢明於孤城無援之地。

而箢明的那句諷刺,卻也讓蕭煜翎如同個當頭棒喝。如果自己此時,按照燕雲王蕭承佑的意思,讓他們聯手對抗箢明,將她擊垮,那麼剩下的便是蕭承佑與韓慎兩人聯手,那時,他們是就此罷手,還是再次打鐵趁熱,聯手收拾掉他這個向來如同個傀儡一般的皇帝?

得倚靠時非倚靠,非倚靠是卻非倚靠不可。這種局面,確實不是蕭煜翎可以忽略的。

他不敢再次打賭,他們若是動手了,反正是挑起來了,他不敢賭韓慎與蕭承佑兩人不會當着衆班臣子的面公然違抗帝君,自古成大事者,必先行梟,才能踏上那個寶座呀。

掃視了一眼,臣下,一雙雙眼睛都盯着自己,此刻他才稍微感覺到一點君王的氣息,萬衆矚目的感覺,便死如此。只是這種萬衆矚目之中,卻帶着凜冽的殺意,深沉的計算,與反覆的干戈……

他們的城府,讓人琢磨不清,而他蕭煜翎的城府,別人又何以琢磨得清呢?

但只見他淡然一笑,朝前跨出一步。這一步,卻讓在旁邊的箢明無奈的閉上了狹長的鳳眼,等待着裁決的一刻到來。心中卻不禁凜然:“他終於能逃離我這個姑姑的魔掌了,終於有人能幫他一起,將我打落萬劫不復之地了。”

“朕很欣慰,得此一幫良臣愛將,不愧上蒼,不愧先祖哇!”一句話,蕭煜翎說得慷慨激昂,但是,他卻停頓了下來,一雙眼,反覆的打量着堂下朝臣的計謀,反覆的計算着,最後決絕的一刻,他卻纔出乎了衆人的意料,也出乎了箢明的意料……

依舊恭敬的牽起箢明的手,如同個人子一般盡孝,“今日致使姑姑在這朝堂之上受驚不少,煜翎深感不安,這立後之事暫且容後再說,況且此刻朝廷上刀劍相對,煜翎估計姑姑也着實不安,就讓煜翎先行送姑姑回宮歇息吧。”

箢明睜開眼,等待的裁決的那一刻,沒有來臨。依舊是這個任由自己掌控的人,如同每日臨朝之際一般,攙扶着自己的尊貴,一步步踏上這金階,一步步任由自己掌控着他……

錯愕與那一瞬間的頹敗,沒有讓箢明喪失理智,她使出力氣,緊緊的握住蕭煜翎攙扶住她的手,兩個背道而馳的仇人,此刻卻不得不在這個羣狼環伺的朝堂之上,真正聯起手來相扶,挺過這一關。

按劍披風天仰望,猿啼馬嘯雨橫江。

寧靜的此刻,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止不住那奔騰不止的海嘯山呼,鋪天蓋地的席捲,卻不得不將那種漫天蓋地的衝動緊緊的壓迫在心口,一步一步的,朝那殿外步去。

漸離的身影,使得這場干戈,未動先歇。就在朝臣爲此鬆了一口氣之際,不知是誰,從殿外吶喊一聲:“勤王,殺呀……”

這一聲再次如同驚雷,將這一刻鬆弛下來的神經,再次怦然挑斷。

“是誰?”箢明不顧顫抖,驀然失聲大喊。但是這一聲吶喊,卻湮沒在了殿外源源不斷傳來的劍戟交擊聲。

兵戈吶喊聲,將這羣君臣,剎那間困頓在這金鑾之中。

同樣的疑問,也在韓慎與蕭承佑的心中頓生:是誰先出手?

在一番較量之下,雙方都未及解開這個疑惑,金鑾殿外,蕭承明的聲音如同滔滔滾雷,赫赫戰馬之上,帶血長戩掄得栩栩生風。虎口一震,側坐戰馬之上,天地豪情頓涌,“陛下,爲臣的,爲您翦除亂黨來了!”說罷,手中長戩揮得更是帶勁,身後禁軍跟隨着他的步伐,殺出一條血路。

長驅直指,卻是朝着大殿門口的蕭煜翎指來。卻口中依舊直喊,“陛下,臣爲您翦除亂黨來了……”

分明造反。

誰給了他這個消息,趁朝廷上這雷霆萬鈞的一刻,趁虛直入?他不是在府中養病麼?怎麼此刻,卻又是如此勇猛的在這裡廝殺?……

同樣的疑問,都纏繞在衆人的心上。

只是眼前的形勢,卻片刻容忍不得人去遲疑,誰都不想讓這場爆發不出來的便宜讓蕭承明在這一刻撿了去,但誰也都不想在這一刻使得自己損兵折將,誰都只是靜默的看着蕭承明手中的長劍刺向蕭煜翎的胸口,躲閃不及!

長戩及胸,一方寶劍不知從何而使,扣落長戩,幾處反閃,一道含光驀然入眼,卻是那韓驍,一身官袍,卻不知道一路行來·經過多少廝殺,已然沾染上了不少血跡。

“真正的亂臣賊子,恐怕是你承明王吧!”韓驍呵呵一笑,卻不稍待,在說話的時候,卻已經先行出劍,不向馬上人,卻往馬下鐵蹄攻去。

奪人先弒馬。

韓驍的這一招,使得蕭承明不得不落地,與之正面一戰。長戩寸險,招招朝着韓驍要害而去,則遇韓驍劍刃恍若靈蛇,與之相纏,難解難分。

一直偏安於殿內的韓慎,在看清楚了外面孤軍奮戰之人,卻是自己的兒子之時,不禁一陣惱怒,也一陣擔憂,最後不得以之下,卻命自己的赤焰軍參入了與蕭承明的對戰之中。卻在那一時激起的豪情之中,卻還聽得韓慎的怒罵之聲,“逆子,這等陣勢,豈是你湊熱鬧的地方……”

殿外,酣戰已至最激之時。殿內,蕭承佑卻莫名的不安於份,悄然移步,朝觀戰的蕭煜翎移步而去。

“你做什麼?”箢明一聲冷和,燕雲王承佑的腳步生生的止住,在兵戈交擊的聲音掩蓋下,兩人說話的聲音,別人絲毫不得而窺。

“別以爲失了韓慎這個制衡,你便能動煜翎分毫!”箢明毫不客氣的警告着,此刻,只有蕭煜翎安然,她才能不被人聯合翦除,蕭煜翎這顆棋子,她是絕對的護到底了。

蕭承佑冷冷一笑,“皇姐變得好快,怎麼突然對陛下又這般憐愛了?”他望了一眼那個在箢明身後觀戰的皇帝,“爲弟的,可還沒有膽子,當着天下羣臣,做那大逆不道的事呢!”

箢明回以一笑,也是冷之。“敢不敢我不敢斷定,但是此刻一片混亂,誰擔保皇帝出了什麼事,你不會趁機而起?”箢明將臉一肅,“別以爲你手上有人馬本宮就會懼你了,殊不知本宮手上,也握有皇城之兵,孰勝孰負,還不一定呢!”

箢明的狠然之色,確實不無道理,這也是蕭承佑一直按捺的原因之一。他點了點頭,露出和薰的笑,“那麼,我們便觀戰吧,看來這場功勞,還是歸功於韓家了,他們在朝廷上的地位,恐怕又是更上一層樓了,皇姐肯定恨得牙癢癢吧!”

“我不會在這個時候和你聯手的,即便韓慎收拾掉承明王之後元氣大傷,我也不會把自己推到最危險的地方去。”箢明一笑,將自己與蕭承佑之間的距離,隔絕到最遠。

果然如同蕭承佑所說,韓家確實是此次動亂平叛的大功臣,而最讓人最爲記住的是韓驍這個後起之秀。

能夠正大光明的除掉自己在朝廷中的最大對手承明王,韓慎卻是毫不留情。父子兩人一人一引,前後將蕭承明一隻長戩挑落,蕭承明難以抵制之時,卻被韓驍至身後一劍過頸,頭顱瞬間拋空離體,在衆人驚愣的那一瞬,韓驍凌空而上,一手接住了那頭顱,卻是落在那殿上一高點。

擡手處,那淋漓鮮血從蕭承明那被割下的頭顱暢快流落,一雙瞠大了的雙眼,至死一刻還是在驚愕的神情上停留,是不可置信,也是方恨遲!

曜日兵甲,交擊聲如數,在韓驍躍上高點的那一刻,經已明顯的稍停了下來。

揚起那帶血頭顱,韓驍一人當前,奮聲嘶喊:“天佑我皇,國祚綿長,萬歲,萬歲,萬萬歲……”

呼聲,震天,攝住了那亂軍中的混亂,也震懾住了朝廷之中的每一個人。此刻韓驍的身影在衆人看來,如同天神一般威凜,就連在亂軍之中的韓慎,也不禁伸手擦拭着臉上被濺到的血紅,卻掩蓋不住那得意的笑。

虎父無犬子!

全場寂寂,在死一般的沉默過後,又似沸騰的一般,亂臣伏誅,皆都叩首天顏,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沉默於大殿之內,蕭煜翎雙眼卻一直鎖緊那高點之上的英雄,此刻卻不是在爲他的大捷而高興,也不是在爲自己的安危而擔心,卻是在感慨:“高玧之話,果真一字不差,韓驍此人,纔是他最應該拉攏之人!”

而此刻,韓驍的舉動,在韓慎的意料之外,在蕭承佑的意料之外,也在箢明的意料之外,更在蕭煜翎的意料之外。

無疑的,這是他向蕭煜翎投靠的最明顯的舉動,誰都能看得出來。

“韓卿辛勞了,明日封賞,必不虧卿!”蕭煜翎的聲音是沉着的,卻致令所有人都能聽之得到。轉身,他朝着一直護在他身後的箢明頷首,依舊伸出手,攙扶起了那柔荑,恭恭敬敬,態度一如先前,分文未變。

“姑姑受驚了,這裡已經沒有什麼事了,相信韓卿會收拾好一切的,是麼,承佑皇叔!”蕭煜翎雖是與箢明說,卻是又將話反轉至蕭承佑。

蕭承佑未得一捷,未失一將,也不曾參戰其中,本就一身輕,自然依舊一副樂得清閒的姿態,“自然,韓候有子若此,真不失將門之風,陛下之福哇!”

蕭煜翎頷首不語,便與箢明相攙着,離開了這金殿中的勾心鬥角。

蕭承佑的眼光,依舊是讓人看不出的玩世不恭,他反將眼光觀往韓驍之處,卻赫然發現韓驍也在看着他。兩人目光交接的瞬間,皆都有一種英雄相見之覺,大快之感,皆都相視一笑,默不言語。

一處風雲際會方風平浪靜,這皇宮之中,卻有一處始終的清冷如斯。香氣滿室繚繞,將那病牀之上的白衣寒士潤得臉色有些紅潤了起來,不似平日那般蒼白如死。

這時,門被重重的撞開,卻是再雲莽撞的跑了進來。高玧一見,頓時勃然大怒,“我不是跟你說過了嗎,以後我的薰香沒有撤去之時,你一步也不許踏進這個房間!”怒斥之時,卻依舊帶着一兩聲輕咳,較之以前,卻是猛然的好轉了許多。

再雲一驚一愣,不明白主子爲何一夜之間轉變如此之大,卻也遵循他的話,退出去關上房門,只是站在門外匯報:

“如公子所料,蕭承明已死,韓驍鋒芒大露。”

第十二章 終識廬山真面目第十八章 雁字回時 月滿西樓第二十九章 恥作舊時人第三十章 風譎雲詭第四章 玉中意第二十五章 東風誰作主第二十七章 何以訴相思第三十章 風譎雲詭第十二章 終識廬山真面目第十九章 驚霜寶劍颯颯寒第三十五章 虯髯白皙繡衣郎第三章 心中事第二十九章 思也良人(1)第十四章 煮酒第十七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二十六章 意款款 室暖玉生煙(2)第十一章 玉足第十六章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第二十三章 方恨遲第二章 鮮衣怒馬(2)第三十四章 喧囂盡處第二十章 咫尺朝堂第三十五章 虯髯白皙繡衣郎第四章 掌中血,難掩當時意第三十六章 掖庭秋(1)第三十九章 驚鴻過影第三十七章 質疑第三十五章 虯髯白皙繡衣郎第三十四章 妾薄命第十九章 戍四方第十六章 審訊第十九章 戍四方第四章 玉中意第二十四章 昔日霜弒誰曾舞第三十章 風譎雲詭第五章 劍士第一章 蜀中遇第三十二章 爭渡 爭渡 驚起一江鷗鷺(1)第二十二章 庭院深深深幾許第三十六章 白衣郎第三十九章 驚鴻過影第二十一章 免教生死作相思(1)第一章 來朝第十九章 戍四方第三十二章 爭渡 爭渡 驚起一江鷗鷺(2)第二章 鮮衣怒馬(1)第三十五章 尖峰第三章 夜宴初設第二十七章 何以訴相思第三十章 蒼茫誤第三十二章 爭渡 爭渡 驚起一江鷗鷺(1)第十一章 玉足第四章 掌中血,難掩當時意第三十三章 夜深千帳燈第三十三章 夜深千帳燈第三章 心中事第十章 公子高玧(2)第三十八章 留不住第十章 競風流第十二章 與君同受(2)第二十二章 徹夜迎旌馬喧囂第三十四章 喧囂盡處第三十一章 摧花雨驟(1)第十七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三十章 蒼茫誤第十三章 吹客愁(3)第二章 好逑第三十八章 欲訴相思嘆聚短第二十八章 煙消雲散終有時第二十八章 絕以良人第三十三章 夜深千帳燈第三章 夜宴初設第九章 韓妤(2)第三十六章 掖庭秋(1)第二十八章 煙消雲散終有時第二章 鮮衣怒馬(2)第十章 公子高玧(2)第二十章 安忍與君相決絕第三十八章 欲訴相思嘆聚短第七章 風滿樓第三十四章 妾薄命第三十一章 多情解語慰寂寥第三章 心中事第七章 一弦一柱思華年第二十七章 何以訴相思第二十九章 思也良人(3)第二十六章 吳鉤所示 漫地荊棘舞第十七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二十九章 思也良人(1)第十一章 玉足第一章 來朝第二章 鮮衣怒馬(1)第三十八章 留不住第二十八章 絕以良人第三十二章 爭渡 爭渡 驚起一江鷗鷺(2)第十六章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第三十八章 欲訴相思嘆聚短第三十八章 欲訴相思嘆聚短第二十六章 意款款 室暖玉生煙(2)第二十八章 煙消雲散終有時
第十二章 終識廬山真面目第十八章 雁字回時 月滿西樓第二十九章 恥作舊時人第三十章 風譎雲詭第四章 玉中意第二十五章 東風誰作主第二十七章 何以訴相思第三十章 風譎雲詭第十二章 終識廬山真面目第十九章 驚霜寶劍颯颯寒第三十五章 虯髯白皙繡衣郎第三章 心中事第二十九章 思也良人(1)第十四章 煮酒第十七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二十六章 意款款 室暖玉生煙(2)第十一章 玉足第十六章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第二十三章 方恨遲第二章 鮮衣怒馬(2)第三十四章 喧囂盡處第二十章 咫尺朝堂第三十五章 虯髯白皙繡衣郎第四章 掌中血,難掩當時意第三十六章 掖庭秋(1)第三十九章 驚鴻過影第三十七章 質疑第三十五章 虯髯白皙繡衣郎第三十四章 妾薄命第十九章 戍四方第十六章 審訊第十九章 戍四方第四章 玉中意第二十四章 昔日霜弒誰曾舞第三十章 風譎雲詭第五章 劍士第一章 蜀中遇第三十二章 爭渡 爭渡 驚起一江鷗鷺(1)第二十二章 庭院深深深幾許第三十六章 白衣郎第三十九章 驚鴻過影第二十一章 免教生死作相思(1)第一章 來朝第十九章 戍四方第三十二章 爭渡 爭渡 驚起一江鷗鷺(2)第二章 鮮衣怒馬(1)第三十五章 尖峰第三章 夜宴初設第二十七章 何以訴相思第三十章 蒼茫誤第三十二章 爭渡 爭渡 驚起一江鷗鷺(1)第十一章 玉足第四章 掌中血,難掩當時意第三十三章 夜深千帳燈第三十三章 夜深千帳燈第三章 心中事第十章 公子高玧(2)第三十八章 留不住第十章 競風流第十二章 與君同受(2)第二十二章 徹夜迎旌馬喧囂第三十四章 喧囂盡處第三十一章 摧花雨驟(1)第十七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三十章 蒼茫誤第十三章 吹客愁(3)第二章 好逑第三十八章 欲訴相思嘆聚短第二十八章 煙消雲散終有時第二十八章 絕以良人第三十三章 夜深千帳燈第三章 夜宴初設第九章 韓妤(2)第三十六章 掖庭秋(1)第二十八章 煙消雲散終有時第二章 鮮衣怒馬(2)第十章 公子高玧(2)第二十章 安忍與君相決絕第三十八章 欲訴相思嘆聚短第七章 風滿樓第三十四章 妾薄命第三十一章 多情解語慰寂寥第三章 心中事第七章 一弦一柱思華年第二十七章 何以訴相思第二十九章 思也良人(3)第二十六章 吳鉤所示 漫地荊棘舞第十七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二十九章 思也良人(1)第十一章 玉足第一章 來朝第二章 鮮衣怒馬(1)第三十八章 留不住第二十八章 絕以良人第三十二章 爭渡 爭渡 驚起一江鷗鷺(2)第十六章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第三十八章 欲訴相思嘆聚短第三十八章 欲訴相思嘆聚短第二十六章 意款款 室暖玉生煙(2)第二十八章 煙消雲散終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