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熊覺得自己的判斷還是一如既往的準確。
他們部落的人趁着下了雪,河裡的怪獸潛伏,河面又沒有結冰的時候撈河裡的魚,撈上來這麼一隻靴子。大家都極爲驚疑說這是河裡的怪獸之神的靴子,都避而遠之,他卻細心發現這是人縫製出來的靴子。他試着仿製這個靴子,結果發現以他部落人的巧手之能,做得也沒有這個撿來的好。他從而推測河流的上游有一個極爲強大,富足,能巧的部落。
生意人天生的嗅覺讓他覺得這裡有利可圖。於是他在河面結冰的日子裡帶着自己的手下沿河而上,一路走一路打聽。走到一個叫嗷人氏的部落的時候,終於打聽到了一點端倪。
在嗷人氏還要往前走的河上游,有一個很小的沿河而居的部落。這個部落極爲封閉,極少與人交流。因爲兩個部落之間存在大量的嗷嗷獸,所以兩個部落從沒有直接交往過。
冬熊卻不相信那是所謂的很小部落的說法。世事變遷的事情他見得多了,傳說中很強盛的部落,幾個春秋之後連火種都沒有傳下來的比比皆是。一些傳說中只有十幾人的小部落,在幾十個春秋之後,變得富足強大的也不在少數。那個沿河的小部落,說不定現在已經變得極爲強大了呢。要不然這種做工精美的東西怎麼可能隨意出現在河裡?
富貴險中求的道理他懂。有時候付出越多,得到的回報也會越多。他下定決心要去拜訪這個部落,爲此他特意帶上了自己能帶上的所有手下。以安全穿過那片據說嗷嗷經常出沒的地段。
一路走來,他看到了山野中不少雪中覓食的野獸,傳說中的嗷嗷卻一隻都沒看到。才從嗷人氏走了兩日而已,他就看到了這個沿河而居的部落。看到部落的第一眼開始,他就知道自己這次的判斷又對了。
他從沒見過一個部落會把山林圍起來的。但他很快就想清楚了這樣做的各種好處,然後爲之叫好。他見過巢人用草木搭成的巢穴,冬天的時候,他們也會在草木外面塗上泥巴用來禦寒。不過他從沒有見過搭成這樣高大,這樣方正,連泥土都塗得這樣規整的巢穴。他只是遠遠看了那從樹林中露出的巢穴的一角,就覺得自己的此行不虛了,以後的篝火下,他又多了一點談資。
如果還能和他們交流上,約定以後可以和他們固定交流,冬熊覺得這趟生意就來得值了。
一隻小鹿當見面禮獻上之後,在忐忑的等待中,冬熊終於看到了他們部落的首領。這是一個怎麼樣強壯的男人啊。來人身材高大,體型健壯。身上穿得都是各種猛獸的皮毛,腳上踏得就是讓他眼紅的那種怪獸皮的靴子。嗷嗷這種級別的猛獸皮,僅被他做成了一頂小小的帽子戴在頭上而已。這些衣物都經過了精密的縫製,穿在首領的身上又貼身又方便,越發顯得這個首領英勇無比。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首領掛在肩膀上的一張大弓。這張弓也不知道經過多少巧手多長時間的細心打磨,弓體光滑圓潤,兩頭對稱,纖絲分明,沒有開弓冬熊都可以感覺到這把弓的力量。看了一眼之後,他只希望這把弓最好永遠都不要對着他拉開。
首領的兩個隨從也是威武雄壯的漢子,不比自己的任何一個手下差。這且不說,就連後面跟來的一個頑童,也被打扮的和首領一般。可見他們有多麼富足。至於這個頑童手裡拿的一把奇怪而複雜的弓,就更讓冬熊驚奇了。他居然看不懂這把弓的構造,但他看出這把弓居然不用手拉着也是上了弦的。這等巧妙的東西,怎麼不能說明這個部落的人有能工巧匠?
沒說的了,拿出最好的鹽。他要征服這個部落。他要這個部落的靴子,這個部落那種築巢的辦法,這個首領和這個孩子的弓,如果可以,他還要首領身邊的這兩個漢子……
頑童吃了一口,眼睛就開始發光的樣子冬熊清楚地看在眼裡。幾個大人的樣子很淡定,不過孩子是不會說謊的。鹽這種東西,任何一個部落都不會拒絕。
頑童還要再嘗一口,這就不能給了。冬熊快速收起鹽包,開始講這鹽的來歷:“這個河水流一個春秋之後,流到太陽升起來的地方,那裡是無窮的鹽水。那裡的鹽水洶涌澎湃,因爲那鹽水裡啊,泡着無數個太陽。每天,鹽水裡就會丟出一個太陽來,給我們光明,無窮無盡,從沒有停止過。我們的族人就從那裡弄來了鹽水,灑在石頭上,等被丟出來的太陽渴了,就會把水喝掉,留下這些鹽……”
這是冬熊最爲得意的故事。他也很滿意衆人的反應。
王川張大了嘴,被這史前的賣鹽軟文驚到了。誰說史前這些人笨吶,這故事編得,拿到後世小學去講都沒問題吧?
部落兩個被比虎叫出來的人也陷入了憧憬,能泡太陽的海水,那是多大的一盆啊,那盆又是怎麼燒出來的?
比虎也被這故事驚了一下,他走南闖北那麼久,居然沒聽過這個故事,回頭就拿這個故事難爲一下王川,看他怎麼解釋故事裡的東西。
不過比虎心中很失望,這鹽又苦又澀,還帶着腥味,實在沒什麼可取的。部落昨天才弄回來不少鹽礦石,現在部落根本不缺鹽。而且吃慣了部落純淨的鹽,誰看得上這些?嚐了這些鹽以後,比虎倒產生了把自己的鹽賣給他們的想法。
比虎正準備問問他們有沒有其他東西可換時,王川卻道:“這些鹽一定值很多肉食吧?我們可沒什麼肉食了。”
冬熊心裡狠狠誇讚了王川一聲,這小小年紀就知道交換了,不簡單。而且這就把部落的底細漏出來了,省了他多少事。他正好把自己的價格報了出來,對方沒肉食,那就先要肉食好了:“這鹽可是我們部落的人用一個春秋運回來的,這途中,我們花費的肉食可跟山一樣多呢。既然你們沒有肉食,那我們就少要一點吧。這樣一包,我們和你們交換兩人背的肉食就好了。”
比虎聽到王川開口,不知道他打什麼主意,不過還是把話頭接上了:“部落現在肉食不夠,我們自己都沒有吃的了。這兩日出去打獵,又只挖到一點莖塊……”
這些話冬熊一個字都不信,不過他還是很善良的接下話頭:“冬天都苦,我們路上獵了些肉食,倒是不一定要用肉食換。要不你們看看還有什麼可以換的?拿來我看看,合適的話也可以交換的。”
比虎叫來的另外兩人就完全看不懂了,巖洞中的肉食多的都快沒地方放了,怎麼會說沒有了呢。
王川做高興狀道:“那我回去問阿母可以拿什麼換。”
比虎也順勢道:“我們回去問問我們部落的長老,商量一下再來。”
這個說法合理。部落中一般議事決定大事情,最終拿主意的也可能不是首領而是各種長老,巫之類的老人。這些冬熊都是知道的。他安慰說大家不用着急,只要這裡的河邊可以讓他們借住一晚上,他們商量到明天也沒有問題。
部落附近一般不會有大型野獸出沒,靠近部落宿營,安全上就有了不小保障。只是,這會對部落產生一定的威脅。這肯定要部落同意才行。
比虎答應冬熊這個問題也回去商量,一會兒答覆,就追着王川跑了。
冬熊對他們的反應很滿意,遠遠的他還聽到那個頑童固執叫着:“鹽肯定要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