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一倭不容二恪

也不知道老師和師兄們都在幹嘛,想來今年是無法回家了,雖然阿孃很囉嗦……但……

諸葛恪躺在海邊沙灘曬太陽,想着無聊的日子什麼時候纔是頭。若頭前被派來還成,聽兩個女師兄講行動起來很有趣。現在嘛,他每天做的是怎麼給租界區內的倭國百姓洗腦,怎麼幫助大唐過來的商隊發倭國戰爭財,當然最重要的還得看着李恪。

能不能回去,什麼時候回去,取決於用多長時間搞定李恪。距離大臣們爲李恪來倭國的事情爭執已經過去半年,期間諸葛恪多次接到王珏來信給他講述大唐發生的事情。除了按時到來的商隊,經過篩選的儒生們前幾日也順利抵達。

得,件件事情都得他操心,諸葛恪從沙灘上爬起來伸個懶腰開始往城裡走,一直在海灘上守衛保護他安全的王家僕從和各大臣親兵趕緊跟上。嘖嘖,平日在南山的時候不覺得什麼,跟諸葛郎君出來幾個月才真正見識到他的厲害。

甭管人家武力值如何是否需要咱保護,憑着諸葛恪自到倭國後頻頻使出的手段就讓他們心理髮緊,無論是主子派遣的任務還是諸葛恪本身的能力都讓這些人不敢怠慢。

沒人敢拿面前笑眯眯的郎君當綿羊,他可是僅用三個月就成功從李恪處奪.權控制住整個租界區。

進城,一個倭國婦人抱着孩子迎面走來,“諸葛郎君,感謝您的慷慨,願菩薩保佑您平安。”

“娃娃身體大好了?我看他的年齡可以啓蒙,不若送孩子去咱們剛成立的書院讀書,我們聖上說全當歷練學者,在倭國授課不收費。這些來授課的學者都是出門歷練,他們往後還要回大唐去。旁的不說,若孩子學好了,往後可以自己開書院收徒授課,也不用再爲他的前途擔憂。”

便是不收學費孩子讀書也要些花銷,但是想想也只有他們租界區百姓能學到唐人的知識,婦人一咬牙決定送孩子去學習。見諸葛恪滿面真誠,並沒有因身爲名士弟子和租界區管理人而跋扈,婦人衷心說道:“感謝唐皇將諸葛郎君派來倭國,願菩薩保佑他福壽綿綿。”

諸葛恪的表情更加真誠,他感慨道:“我代聖上謝謝你,都是因爲倭國百姓如你一般崇敬我們聖上,他纔會遠在大海的另一邊還想着倭國百姓們。”

想想因爲戰亂導致民不聊生,只有租界區內因爲唐人從大唐運來糧食低價賣給倭國百姓,纔有他們如今的安穩幸福日子。說句心裡話,戰亂後租界區百姓的日子可比原來作爲舒明天皇子民的時候好多了。

想到此處,婦人眼睛有些溼潤,愈發虔誠地說道:“可惜寺廟還沒建好,我定要日日去燒香保佑唐皇平安。”

“佛祖自在人心,有心意就好,不要過於拘泥。若我們聖上知道百姓因爲他勞累、耽誤自己的生活,定會怪我沒治理好地方。”

WWW¤ TTκan¤ ℃o

“唐皇真是……若我是大唐子民就好了!”

送走一個前日幫她孩子治病的婦人,迎面又走來一羣礦工,“見過諸葛郎君,都虧有大唐庇護我們才能吃飽飯,近來工友們商量欲做點什麼感激唐皇,只是我們見識有限……”

往書院走的路上,諸葛恪開始跟工人們探討怎麼對李世民表達謝意。到書院門口,耐心送走千恩萬謝的礦工們,諸葛恪才帶着一羣跟班走進書院。

方纔那些場景護衛們已經看麻木,他們雖然在大唐不是上層人士,但被派遣出來的時候多少都被主家透露過一些消息。唐人在倭國所做的每件事都不懷好意,然而屢次派出的人無論有意還是無意都能做到讓倭國人感激,不知該自豪還是該冒冷汗。

通過在倭國的這幾個月,護衛們對聖上和大佬們從側面有了新認識,暗道多虧咱們這些小嘍囉不用跟他們爲敵。尤其王縣公,弟子各個妖孽,嚇死人了簡直。

王家僕從也只是比旁人稍淡定,想想平日諸葛恪在南山的樣子再對比他到達倭國後僞裝的樣子,汗毛都豎起來了。若不知道底細,光看諸葛恪真是再好不過的一方官吏。之前還擔憂若諸葛郎君名聲太盛是否會遭到猜忌,哪知人家賊精,嘴邊時時說着我們聖上如何如何。

諸葛恪腦門後面沒長眼睛,他做很多事情不避諱護衛們就是展示能力和用行動震懾。除了王家僕從,護衛都是大佬們送的,之後能不能讓人歸心可就要看自己本事了。倭國天高皇帝遠,主要目的還是跟也帶着跟班的李恪爭權,諸葛恪不得不頻頻使出手段。

好在祖傳的智商不差,後天培養的技能也不厲害,通過博弈已經□□。關於小可憐李恪稍後再說,諸葛恪背後沒長眼睛,不知道護衛們又在心裡嘀咕他。稍得意對倭國人洗腦的成果,便全心投入做下件事情。

書院課程每上五日休一日,今日是開課來的第一個休息日,教師們邊圍坐在一起聊天邊等待諸葛恪到來。他剛進屋就被教書先生們給圍住了,作爲小書院院長的孔德雲說道:“諸葛郎君可來了!我們方來倭國,不知道有沒有什麼課程內容需要改進,如今大家都等着跟您聊聊才能安心。”

孔德雲是孔穎達的子侄輩,派他出來除了拿資歷也是監視教書先生們是否有歪心,他們是否教了不該教授的內容。雖然這些人被派來前都通過奇葩考試篩選,但也保不齊有包藏禍心的聰明人混進來。

百家派與儒家交好,王珏私下裡告知孔穎達,諸葛恪已經掌握住租界區。這不孔德雲到倭國後第一時間亮出身份拿着孔穎達和王珏的書信拜山頭,對於不想在倭國久留又惦記着不走空想帶回功績的諸葛恪來說,自然是這些人做得越好對他越有利。

於公於私都該好好幫忙,想通這點諸葛恪對教書先生們很是關照,他們到達的次日就將住處和書院安排妥當。原本有人覺得條件簡陋,瞅瞅諸葛恪自己也是這個待遇,大家就知道此地如此並非人家故意怠慢。

離開長安前王珏就跟諸葛恪聊過之後可能進行的舉措,讓他心裡有個普,關於傳播‘儒家’文化的重要一步諸葛恪自然瞭解。這不開課的頭幾天他也經常去聽,不過每次都在窗子外面蹲着偷偷聽,若明晃晃走進教室那不去也罷。

不說水平如何,經過初略觀察這些人都符合篩選要求。比如說第一日的課,上學之初肯定是學寫字嘛,認字的教材由王珏親自編寫。諸葛恪聽着都是佛家小故事,類似三字經的模式講出來,他這麼聰明的人一下子就猜到自家老師什麼意思。當時諸葛恪還想着,也不知道阿綠他們是否回來了,看來老師是等着急了,這不最近開始有意無意說佛了。

關於佛經,被派來的教書先生們原本也不是很瞭解,好在作爲講師教材上都有王珏的批註。就這麼的,念着佛經版三字經教認字,拼音法是不對倭國傳播的,孔穎達給的說法是隻教授經典的儒家知識。

初步觀察還算滿意,當然往後也不能放鬆警惕,得時刻到書院抽查聽課。

再次回憶一番聽課過程,諸葛恪坐下後滿面讚揚,“你們做的實在太好了,我本想幫忙完善一二,竟挑不出一點兒不足來。”

聽他這麼說,極其注重顏面的教書先生們面上都有了笑容,只是大多數人還擺出寵辱不驚的樣子。像這種不知道該如何跟上官打交道,內裡死板完全不知變通又除仁義道德外什麼都不通的人,都是此次派來的主要人才。

他們越是這樣諸葛恪越滿意,“可惜咱們這邊剛剛穩定下來,不能給大家提供更好的住處。考慮到不好跟當地百姓的住宅分化太大,咱們暫時只能這樣了。不過各位放心,你們的貢獻我皆看在眼裡,等上奏摺的時候必將告知聖上。”

除孔德雲外最年長的一個先生撫須說道:“哪裡哪裡,我等並不注重虛名,只求不枉爲聖人弟子。”

艾瑪,叫儒生就都成聖人弟子了,怪道老師常說他們百家派不廣泛收徒呢。若這些人也能跟他算半個同門,諸葛恪得嘔死。似看出諸葛恪的心思,孔德雲無奈撇撇嘴,各家有各家的打算。

諸葛恪在書院裡與先生們一起用午餐,期間不厭其煩地多次讚揚他們能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做到心無旁騖教學,重點是一定要再接再厲。圖名的告訴他們名留青史,要利的給畫上幾張餅,總之一頓飯下來幾乎書院內所有先生都將諸葛恪引爲知己了。

孔德雲的心臟一抖一抖,怪道大伯說過來之後多看少說,尤其好好跟諸葛恪學習一下。他來倭國之後也沒閒着,隱晦跟親近孔家的人打聽出諸葛恪的所作所爲,今日又看到與設宴款待他們那日類似的升級版忽悠人,饒是比諸葛恪大上一輪的年紀,孔德雲也不得不說聲佩服。

諸葛恪說起違心話毫無壓力,不知道護衛們在心裡唸叨他是不是連唐人也忽悠,諸葛恪開始往臨時的城主府走去。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作爲租界區的總管,諸葛恪有很多公務要做。

比如說每個城都設有衙門,原來主管斷案的人都是李恪派遣,現在有一半被換上諸葛恪帶來的人。其實他能做到都換掉,只是爲避免被人懷疑別有所圖,才留着一些人礙眼。當然,這裡天高皇帝遠,他們就算委屈也得憋着。

又所謂‘槍’杆子裡出政權,諸葛恪這邊要武器有武器要人有人,瞧着他完全不將李恪放在眼裡的樣子,若看誰不順眼給殺了,事後說路上死掉都成。當然既要保命又要彰顯作爲吳王手下的立場,聰明人都偶爾在諸葛恪底線內小鬧一下。不想弄死李恪的情況下,對他的得利手下也不能太絕,諸葛恪一直默契配合着他們這種小心思。

當然也不都是明哲保身的人,也有忠心者能爲了李恪去死,這種人都被諸葛恪留在李恪身邊了。至於吳王殿下和他的手下爲什麼被奪.權後不反擊,不好意思他們都病了,據他們自己帶來的醫者說水土不服。

諸葛恪完全可以在剛來倭國的時候直接用藥將人撂倒,他不做是爲了找機會收服剛得的手下以及讓李恪輸得心服口服。至於李恪服不服,若認命早就送信給李世民要求回長安了,這不‘水土不服’幾個月依然挺着呢。

先處理一下公務,由於租界區的事情已經捋順,最近並不是特別忙。在晚餐前,諸葛恪照例去看望租界區最大的官-吳王殿下,跟他聊一聊人生。

諸葛恪剛進李恪的院子,就看到醫者在院子裡皺眉思考,“今日吳王殿下的身體怎麼樣,那些同樣生病的隨行大臣怎麼樣了?”

“都是老樣子,時好時壞。雖然腹瀉、身體無力,但是身體狀況完全沒問題,小的真是從未見過這種病症。若實在不行,可否寫信回去請聖上派名醫來,小的實在醫術淺薄。”

“不要妄自菲薄,實不相瞞,我給一個大臣用過老師給帶的止瀉藥,完全沒有用。這個病要是想根治,要麼你根據病人的症狀研究出方子,要麼只能我老師或者永遠都找不到人的孫真人出手了。”

諸葛恪看似是安慰人,完全是讓醫者絕望。好傢伙,連王縣公給帶的藥都不好使,他這種水平的醫者能研究出配方?諸葛先生說的倆人一個不可能爲了吳王往倭國跑,一個根本找不到人……

見醫者面部表情十分合乎自己的心意,諸葛恪開始幫忙出主意,“總不好一直這樣。吳王殿下自然尊貴非常,考慮到大家症狀相同,你可以用旁人試藥,等找到正確方法再給吳王殿下對症下藥嘛。你也說了此病不要人命,如此何不嘗試一番,想來殿下能帶你來倭國必然是信任你的醫術。”

誰都希望自己是特別的那一個,聽到諸葛恪的說辭,醫者的雙眼明亮起來,“多謝諸葛先生開導,您真不愧是諸葛家的後人,若不是有您將此地治理得如此好,想來我們王爺恐怕連養病都無法安心。”

“好說好說!你先去忙吧,我進屋看看殿下。”諸葛恪心裡暗笑,這個醫者還真是單純,不知道屋裡的李恪聽到沒。

諸葛恪做事從不給人留話柄,他很有禮貌地開始敲門,待李恪的內侍開門才輕聲說道:“我來看望殿下,他可醒來了?”

“我去看看。”也沒說此時醒沒醒,想來若李恪不想見諸葛恪,得到的回答必然是殿下還睡着呢。

其實李恪的內侍心裡恨死諸葛恪了,這種不要人命又無法行動的病來得太巧合。但是他們不止沒有證據說諸葛恪下藥,更沒有懷疑人家的理由。諸葛恪到達倭國後拿出李世民給的任書,成功得到官方許可的部分權利。之後他又憑藉自己的才能找到錯處補漏,順手將帶來的人安插到重要位置,與倭國百姓交流時更是比作爲王爺的李恪討人喜歡。

李恪這個小少年雖然有才華但到底年輕,就算他一直被人警惕或者暗殺,但生長環境還是不錯。李總就算在金錢上再窮,也是想着法兒把孩子往合格的管理者方向培養,畢竟不出意外的話王子成年後都要去封邑。

皇家所謂的合格,自然是擺出高大上的姿態然後英明睿智。跟中二李承乾和半路被帶歪的李泰不同,李恪無論從才華還是氣度或者心性上都是讓李世民十分喜愛的兒子,若非如此也不會爲了他做到這一步。

這樣畢竟有距離感,由於接觸百姓的機會不多,哪像諸葛恪這般經常跟百姓們混在一起,時常帶頭挑事的人知道百姓們心裡想什麼,怎麼相處、保持什麼樣的距離相處才能讓百姓們既敬又愛。總得來說,李恪被出身環境侷限住了,輸在社會閱歷不行。

所以說,殿下沒生病的時候諸葛郎君就靠本事拿到聖上給出的那部分權利,殿下生病後他行事也沒避開吳王府的人,平日更是未曾限制任何人拜訪殿下,小內侍就算再懷疑也找不出人家下手謀害的理由。

不一會兒內侍再次打開門,不情願地說道:“我在門外守着,殿下要找你單獨聊聊。”

諸葛恪走進房間,他先對李恪拜禮,之後在對方叫起的時候才直起身子。明明是拜禮的人卻將受禮的氣得牙癢癢,李恪在榻上背靠着牆,稍舒緩才說道:“不用拘泥,到榻邊來。”

待諸葛恪跪坐在榻邊,兩人四目相對,李恪問道:“除了回長安這條路,我要如何才能痊癒?”

“方纔我跟醫者的對話殿下沒聽到嗎?爲了殿下的身體,我連老師給的藥都拿出來了,可惜藥不對症。”

“若不將你老師的藥拿出來,恐怕我沒有今日之災。”

諸葛恪不迴應,表示我完全聽不懂你在說什麼。瞧着李恪的忍耐力開始降低,他趁機撩撥道:“大師兄總說他三弟多麼聰明,我一直說找機會見識一下,奈何師兄似乎不太願意。這下可好了,不用大師兄安排咱們就見着了,可惜你每日躺在榻上不能與我多交流。

大師兄準備等你成年求聖上將你和魏王都留在長安,我看是沒機會了,你得在倭國養病,至於師兄的左右手自然是等我回長安的時候擔當。大師兄還說咱們倆有緣,名字裡都帶恪,我當時就慶幸多虧你不是太子,不然我以後豈不是要改名字了?世人都知道諸葛恪這個名字對諸葛家的意義,哪怕我自小就討厭名字帶來的很多事情,但我可從未想過改名的事情。

吳王殿下可真幸運,不止異母兄弟誠心待你,連皇位上應該心中只有百姓的聖上都因爲你徇私了。爲何你這般幸運,而我卻從小要接受各種訓練,做得好沒有表揚,稍做錯卻要捱打。原本見到老師和大師兄後我覺得開始了新的人生,憑什麼除了魏王外你這個異母弟弟也來搶大師兄注意力?

最近租界區的事情已經順堂,往後我時間充足多來跟你交流。既然你不想回長安就別回去了,放心吧我會找來不錯的人接替我的位置,最好你永遠都待在倭國。”

諸葛恪說完規矩拜禮離開,只留下已經呆住的李恪。

李恪分析諸葛恪話裡的內容,他自然知道爹爹放他出來會頂着多大壓力,只是沒想到大哥竟然願意讓他留在長安。作爲太子,如果他開口說這個話,也就意味着默認等他繼位自己也不用離開。想到大哥一直以來對自己的愛護,由於血脈和並非同母的關係使得李恪一直想親近李承乾又害怕完全信任後可能帶來的傷害。

就是一個渴望安全和親情的敏感娃,奈何現實讓他不好得償所願。因爲李承乾一直以來的表現,李恪內心是相信他對自己的真心關愛。只是光有爹爹和大哥還不成,就算待在長安也時刻有人想要他小命。

很爲難,長安不是啥好地方。倭國吧,之前沒發現,現在看來這個諸葛恪似乎腦子不太正常。如果他真的離開換個人過來還好,如果他不走,今日已經開始暴露本性,不知道這人症狀嚴重到什麼程度。

李恪很糾結,諸葛恪同糾結,他爲了回家都開始裝精神病了。

作者有話要說:

死皮賴臉第167章 一路挺進第293章 還差一個?第182章 很多內容第65章池邊對答第43章死皮賴臉第196章 魔幻蹴鞠(一)第172章 突襲行動(一)第145章 報復回去第72章 11.24第132章 黃文近況(一)第230章 大忙人李泰第215章 陰險計謀第66章第248章 無|名章節第248章 無|名章節第202章 號外號外第152章 房遺愛顯才第169章 各處混戰第82章 12.06第201章 阿綠遠行第259章 抽絲剝繭(三)第70章 11.24第188章 關於人心第187章 木牌在哪(二)第163章 李家上路第188章 關於人心第257章 抽絲剝繭(一)第249章 無名|章節第155章 殿試到來第60章第148章 黃文近況(三)第76章 12.01第271章 龜殼龜殼第309章第181章 各處熱鬧第186章 木牌在哪(一)第120章 裝模作樣第284章 鳩佔鵲巢宴客場景第122章 身價暴漲第168章 你去從文吧第128章第229章 中藥配方第113章 完璧歸李第270章 阿綠在哪(七)第60章第167章 一路挺進第104章 104.101.01第163章 李家上路第218章 改造東宮(二)第120章 裝模作樣第252章 無名章節第217章 改造東宮(一)第89章 疑慮重重第123章 秋後算賬第132章 黃文近況(一)第61章 58.01第137章 文學社第308章第284章 鳩佔鵲巢第181章 各處熱鬧第85章 12.06第249章 無名|章節宴客場景第189章 你欺負人第146章 繼續黑人開國縣子第120章 裝模作樣第165章 300%的利潤百家講壇第259章 抽絲剝繭(三)第201章 阿綠遠行無恥算計學術之爭(三)第276章 妖魔鬼怪第88章 12.11第259章 抽絲剝繭(三)第181章 各處熱鬧第309章第242章 李總好棒隨園隨緣(三)第233章 出使倭國(三)第187章 木牌在哪(二)第159章 馬兒快跑第52章 10.30第302章 一倭不容二恪第286章 更靠譜第225章 夢幻影視劇第221章 何爲酷刑第142章 老頑童第221章 何爲酷刑第264章 甩鍋貼小能手羽絨服與唐刀第267章 阿綠在哪(四)第273章 集體懵圈第78章 12.01大嫂鬧事
死皮賴臉第167章 一路挺進第293章 還差一個?第182章 很多內容第65章池邊對答第43章死皮賴臉第196章 魔幻蹴鞠(一)第172章 突襲行動(一)第145章 報復回去第72章 11.24第132章 黃文近況(一)第230章 大忙人李泰第215章 陰險計謀第66章第248章 無|名章節第248章 無|名章節第202章 號外號外第152章 房遺愛顯才第169章 各處混戰第82章 12.06第201章 阿綠遠行第259章 抽絲剝繭(三)第70章 11.24第188章 關於人心第187章 木牌在哪(二)第163章 李家上路第188章 關於人心第257章 抽絲剝繭(一)第249章 無名|章節第155章 殿試到來第60章第148章 黃文近況(三)第76章 12.01第271章 龜殼龜殼第309章第181章 各處熱鬧第186章 木牌在哪(一)第120章 裝模作樣第284章 鳩佔鵲巢宴客場景第122章 身價暴漲第168章 你去從文吧第128章第229章 中藥配方第113章 完璧歸李第270章 阿綠在哪(七)第60章第167章 一路挺進第104章 104.101.01第163章 李家上路第218章 改造東宮(二)第120章 裝模作樣第252章 無名章節第217章 改造東宮(一)第89章 疑慮重重第123章 秋後算賬第132章 黃文近況(一)第61章 58.01第137章 文學社第308章第284章 鳩佔鵲巢第181章 各處熱鬧第85章 12.06第249章 無名|章節宴客場景第189章 你欺負人第146章 繼續黑人開國縣子第120章 裝模作樣第165章 300%的利潤百家講壇第259章 抽絲剝繭(三)第201章 阿綠遠行無恥算計學術之爭(三)第276章 妖魔鬼怪第88章 12.11第259章 抽絲剝繭(三)第181章 各處熱鬧第309章第242章 李總好棒隨園隨緣(三)第233章 出使倭國(三)第187章 木牌在哪(二)第159章 馬兒快跑第52章 10.30第302章 一倭不容二恪第286章 更靠譜第225章 夢幻影視劇第221章 何爲酷刑第142章 老頑童第221章 何爲酷刑第264章 甩鍋貼小能手羽絨服與唐刀第267章 阿綠在哪(四)第273章 集體懵圈第78章 12.01大嫂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