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

bookmark

姚升說道:“除此二家女,還有一家女,只是不知明公肯不肯應?”

荀貞聞絃歌而知雅意,笑道:“必卿家女也。”

姚升亦笑,說道:“正是。升有一從妹,溫良恭謹,以升看來,亦‘足可配’明公族中弟子。”

荀貞哈哈大笑,問道:“卿欲擇吾子弟誰人爲從妹婿?”

“休德可也。”

休德是荀貞的族子,名閎。

除荀成、荀攸等,現從荀貞的荀氏族人有三十餘人,少數是在討黃巾時就跟了荀貞,於荀貞討董時跟從的有十來人,剩下的都是剛跟着荀悅來到徐州的,不算荀成、荀攸、荀彧、荀衍、荀諶、荀悅,名聲較高,能力較爲出衆,秩俸已在比六百石以上的諸荀有七人,荀閎是其一。

他是最早跟從荀貞的荀氏子弟之一,早年在荀貞門下爲掾史,雖未被授以過要職,但一直跟從在荀貞左右學習政事,博雅文秀,今年荀貞起兵攻徐,他跟從在許仲的軍中。戰後,因爲徐縣地處下邳郡的腹心地帶,又扼於淮水北岸,所以,荀貞任他爲徐縣令,現於徐縣治民。

見姚升選了荀閎,荀貞不覺驚訝,說道:“休德已婚。陸高、伯平俱吾佳弟,卿皆久識,知其人、才,何不從中擇一?”

荀閎成婚早,跟荀貞前就已成婚,妻是陽翟郭氏女,說起來其妻卻是與郭俊、郭嘉都是同族。

姚升說道:“陸高、伯平固佳士,唯升獨愛休德。”

陸高,名荀班;伯平,名荀敞。此兩人也是諸荀中最早跟從荀貞的,跟着荀貞從潁川到趙國、魏郡,又至於今。荀貞與姚升之相識是在趙國,所以荀貞說姚升與此二荀“皆久識”。

荀班、荀敞跟荀貞跟得早,論能力,也都是諸荀中比較出色的。

徐榮被荀貞授爲裨將軍、監廣陵軍事後,得以開幕府,便以荀班“雅正清節”爲由,主動向荀貞請求任荀班爲他的長史,荀貞知這是因爲徐榮自覺是降將,現得重用,爲表忠心,所以纔會有此所請,爲了不使他不安,便允了他,遣荀班去了他的幕府。

荀敞現在劉備帳下,爲參軍都尉,這也是劉備主動請求的。在徐榮請求荀班爲長史後不久,劉備上書,自言少文謀,說荀敞“才兼文武”,求用他參軍事,荀貞本沒同意,劉備固請,遂就依了他的願,授荀敞參軍都尉,遣去了他的部中。

見姚升甘願把從妹許配給荀閎當小妻,荀貞便也不再多說,笑道:“卿既愛休德,明日我就請子魚爲媒,給卿家納彩。”

雖是娶小妻,但一則姚升是荀貞屬下的重臣,二來荀閎是諸荀子弟中的佼佼者,所以荀貞以給荀閎娶正妻的態度來對待此事。

兩家結婚姻,正式成親前,納彩是第一步,之後是問名、納吉,再之後是納徵,也就是送聘禮,再之後是請期,雙方定下迎娶的日子,再之後是親迎,也即迎娶,到這一步,還不算正式完婚,迎娶後,新婦行拜謁公婆和廟見之禮,至此纔是正式確立婚姻關係。

爲荀閎娶姚升的從妹需要這麼幾個步驟,給另外的族中子弟娶全、沈兩家女也是如此。

姚升家在吳郡,全氏、沈氏也在吳郡,也就是說,荀貞要想和這三家結成婚姻,就需要派人從郯縣去吳郡,而且不止去一次,這千里迢迢的,往返就得好些天,戲志纔等軍政諸務在身的,誰也當不成這個媒人,而荀氏和全、沈、姚都是士族右姓,尋常人又沒資格當這個媒人,所以,荀貞決定請華歆來擔此任。

華歆名聲高,現方到徐州,又尚未被授實務,正是合適的人選。

姚升喜道:“明公要請華君做媒妁麼?”

華歆等士相繼到郯後,因在短期內一下子涌入了這麼多的有名士人,所以郯人談論至今,姚升雖是剛從吳郡歸來,然已聞此事,故而知道華歆現在郯縣,只是不知荀貞要請他爲媒。

“不錯。”

“華君可肯?”

“卿回來前,我已對他講過此事了,子魚欣然應允。”

華歆是聰明務實的人,一聽荀貞給他說打算與吳郡士人聯姻,便與姚升初聞此事時一樣,立刻就明白了荀貞的用意,知道這是大事,荀貞請他爲媒實是授以重託,自無不允之理。

姚升甚喜,說道:“華君肯爲媒,真是再好不過。”

華歆的任官雖然一直不高,但他早年與鄭玄、盧植、管寧等齊列名於陳球門下,又師事陳寔,與管寧、邴原三人號稱一龍,他是龍頭,名聲着實不小,由他來做這個媒人,分量頗重。

荀貞笑道:“只是苦了子魚了,得從郯縣到吳郡往返多次。全、沈兩家擇的是吾子弟誰人?”

荀貞讓姚升去提親,不可能空嘴白牙,到了對方家中,只一句“荀氏子弟多俊傑”肯定是萬萬不行的,至少得讓對方知道現下荀貞軍中未婚的荀氏子弟都有誰,其祖、父等直系長輩又都是誰,各又有什麼樣的名聲和能力,這樣才行,所以,姚升回吳郡時,隨行帶了一份荀貞給他列出的子弟名單,名單中都是較爲出衆的荀氏子弟,任吳郡士族選擇。

“全氏擇了陸高,沈氏擇了秉德。”

秉德,名荀翕,初平元年跟的荀貞,是荀貞的族子,年紀不大,今年才二十三。

荀貞軍中的諸荀子弟多以文附,好兵事的不多,有所成的更少,被荀貞重視的只有兩人,一個叫荀濮,另一個便是荀翕。

此人少壯有威,從荀貞之後,因好兵事,有武力,初被授佐軍司馬。

荀貞攻徐,他從在荀成部中,在圍擊厚丘一戰中,不以自己是荀氏子弟爲優,身先士卒,立下了功勞,在戰後得以超擢,遷爲積弩都尉。關羽渡淮奪徐,威名聞軍中,荀翕慕其雄壯,不願再在荀成軍中,請求荀貞把他轉撥到關羽帳下,荀貞同意了,他現遂從在關羽部中。

他部曲不多,只有三百,但半數都是蹶張士,是一支非常精銳的攻擊力量。

荀貞說道:“沈氏世代衣冠,不意選我‘虎子’。”

“虎子”是荀成給荀翕起的綽號。攻厚丘時,荀成見荀翕奮不顧身,戰於前線,不覺讚歎,因自己是荀翕的族父,便呼他“虎子”。

說到這個“虎子”,荀成在聽說荀翕私下向荀貞請求轉屬關羽後,曾對左右笑言:“虎子輕我!”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並無惱怒之意,實際上,從這句話中反而可以看出荀成對荀翕的喜愛。荀成喜歡他,荀貞也很喜歡他,因也以“虎子”稱之。

沈氏世代多出文臣,荀貞本以爲他族裡會選個以文政見長的荀氏子弟,卻不料選了荀翕。

姚升心道:“此或是盛孝章之選。”笑道,“明公昔號乳虎,虎子之敢決,稍肖明公當年,爲沈氏擇之,不足爲奇。”

荀貞一笑,稍微沉吟,對姚升說道:“陸高、秉德有配,伯平、以德尚無偶,我意爲他兩人分聘治中、元龍家女,一事不煩二主,卿可代爲我問之,看此二君願否。”

以德,名荀導,荀貞的族子,初平元年跟着荀貞來到徐州,因其聰敏,荀貞把他帶在身邊,教以兵法。前些時,樂進正式到下邳上任,仿效徐榮、劉備兩人,也想請個荀氏子弟在身邊,遂上書請求荀貞表荀導爲下邳丞,荀貞沒答應,回了一文,調笑他說“卿欲爭吾家良才耶?吾自用之”,隨後任荀導爲參軍都尉,使屬戲志才,讓他跟着戲志才學軍謀。

與張昭、陳登兩家聯姻,這是荀貞在和荀彧、荀攸商量後定下來的,只是因爲需得等吳郡那邊先選好看中的荀氏子弟,然後才能去張、陳兩家提親,所以直等到姚升回來後,此事才被荀貞提上日程。

——荀氏弟子中已有和徐州士人結親的了,便是荀濮,荀貞去年給他聘了張紘的女兒爲妻。

在諸荀子弟中,荀濮是最得荀貞喜愛的,現下的秩俸也是最高,已至比千石。

中平元年時,他年僅十七,就跟着荀貞到了趙、魏,時諸荀從荀貞者,他的年歲最小,荀貞常帶以左右,本想培養他政才,他卻好兵事,荀貞遂教以兵法,教了他三年,等他加冠後,放之外任,令從許仲,讓他在許仲帳下學軍務。

學軍務數年有成,初平元年起,荀濮開始正式主兵,跟從荀貞討董,今年打下徐州,他以功得遷中壘都尉,現從趙雲屯於襄賁,部下五百人,皆潁川壯士,爲軍中披甲精銳。

荀貞因喜愛他,任魏郡太守時就想給他擇一門婚事,他以霍去病“匈奴未滅”的話對之,荀貞壯其意,便沒有勉強他,去年爲了鞏固在廣陵的統治基礎,讓他娶了張紘之女。

姚升笑道:“治中便在州府,元龍亦不遠,比起讓我回吳郡,這可是美差一件了。”當下應允。

次日,姚升先去打探張昭的口風,張昭考慮之後,同意了此事。

接着,姚升又去東海見陳登,陳登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

知張昭、陳登俱應,荀貞即又選了張紘來做這兩樁婚事的媒妁,而華歆此時已經離了郯縣,往吳郡去了。

15 玄德仁義愧獨生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6 聞寇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59 慨嘆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8 清洗潁陰(下)16 五日九戰(上)43 焉可自棄學陳項69 躋身才俊(上)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13 荀君有召60 鎮東結與糜家婚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19 圍不赦以威生仁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46 室暖臨懷春情在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47 辨旗察鼓22 枉費心機空費時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46 室暖臨懷春情在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19 誅滅沈家(下)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70 劉玄德率部西攻81 捕拿張直(上)8 守職歲滿乃爲真55 毀容64 裨將軍新旅建組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59 奮武意收黃巾用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14 臧霸風從元直言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92 虛席問賊進退意25 鄉有野賢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43 爲今之計51 得領汝南意不足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26 祖宗德澤在遺黎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6 初夜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35 鄉吏殘民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42 孫郎威震定潁外2 光和六年(下)27 如夢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62 賜字3 陽翟侯扣使不遣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5 風雪夜刺(下)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1 飛書問君何所欲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2 賭錢35 集合12 郡兵曹椽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32 君爲虎士43 李通難擇良木棲4 飛檄琅琊御冀方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38 初步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61 曹刺史安定濟北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63 下邳相舊習難除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60 荀君爲政(下)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70 孫曹通脫荀慎行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
15 玄德仁義愧獨生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6 聞寇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59 慨嘆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8 清洗潁陰(下)16 五日九戰(上)43 焉可自棄學陳項69 躋身才俊(上)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13 荀君有召60 鎮東結與糜家婚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19 圍不赦以威生仁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46 室暖臨懷春情在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47 辨旗察鼓22 枉費心機空費時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46 室暖臨懷春情在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19 誅滅沈家(下)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70 劉玄德率部西攻81 捕拿張直(上)8 守職歲滿乃爲真55 毀容64 裨將軍新旅建組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59 奮武意收黃巾用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14 臧霸風從元直言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92 虛席問賊進退意25 鄉有野賢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43 爲今之計51 得領汝南意不足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26 祖宗德澤在遺黎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6 初夜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35 鄉吏殘民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42 孫郎威震定潁外2 光和六年(下)27 如夢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62 賜字3 陽翟侯扣使不遣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5 風雪夜刺(下)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1 飛書問君何所欲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2 賭錢35 集合12 郡兵曹椽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32 君爲虎士43 李通難擇良木棲4 飛檄琅琊御冀方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38 初步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61 曹刺史安定濟北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63 下邳相舊習難除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60 荀君爲政(下)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70 孫曹通脫荀慎行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