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君爲虎士

第二更。

——

來的幾人正是許仲、程偃、小夏、小任,都短衣帶刀,一看就是來支援荀貞的。

兩邊路上相見。

許仲諸人除程偃外,與樂進都是初見,但也早都聽荀貞說過,此時相見,自有一番問禮。彼此行禮過了,許仲問道:“荀君,你的坐騎呢?”

荀貞笑了笑,說道:“說來話長。……,咱們邊走邊說。”

衆人簇擁着荀貞、樂進,沿路往回走,一邊走,一邊聽荀貞講述。等聽得荀貞說完,無不大怒。小夏、小任掉頭就要去找第三蘭。荀貞將之拽住。

許仲的臉上蒙有面巾,瞧不出喜怒,但見他挑眉嗔目,明顯也是在發怒。

他按刀說道:“第三蘭豎子匹夫!實在太給鄉人丟臉!樂君,我代他給你道歉。”時人的鄉里觀念很強,見到陌生人,自我介紹的時候名字前邊都帶着爵位、鄉里。鄉中如果出一個賢人君子,與有榮焉,如果出一個無賴惡霸,羞於爲伍。許仲仁孝雙全,在這方面更加在乎,所以,他首先是給樂進道歉,接着纔是對荀貞說道:“荀君,此等奸徒,絕不能容!此事,你就交給我吧!我去尋他當面理論。”

荀貞心道:“‘理論’?怕是用刀來‘理論’罷?”他搖了搖頭,說道:“此事我自有主張,你們不可亂爲。”

“敢問荀君是何主張?”

在場諸人都不是外人,儘可直言相告。當下,荀貞又將給樂進說過的那番話說了一遍。許仲問了一個和樂進一模一樣的問題:“君言:‘謀定而後動’。怎麼謀?”

“第三氏作惡鄉中已久,並沒有聽說他們有什麼後臺勢力,但歷年來的鄉有秩、遊徼卻都放之縱之,不去懲治,其中必有緣由。要想盡誅其族,這是第一件需要搞清楚的事情。”

程偃說道:“我倒是知道一個緣由。”

“噢?是什麼?”

“十五年前,郡中新來了一位遊徼,姓王,北州人,嫉惡如仇,剛剛上任就碰上第三氏恃強凌弱,將一個鄉民打成重傷。他在查案的過程中,發現第三氏作惡多端、爲害鄉中已久,便決定把他們連根拔起,給以重懲。結果,幾天後,他被人刺死在舍中。”

“被人刺死在舍中?”

“鄉人皆猜測,這個刺客定是第三氏派出的。只是沒有證據,此案最後不了了之。”

“不了了之?……,一個遊徼死在了任上,竟然不了了之?”這事情說起來令人不可思議,但實際上並不奇怪。荀貞長嘆一聲,說道:“今之朝綱日益渙散,地方奸猾遂不能治。”

——“地方奸猾不能治”。狡猾,也就是地方上的豪族、遊俠。地方豪族、遊俠勢力強大的問題貫穿兩漢,從前漢一直延續到今日。

前漢建國後的主要問題是戰國時山東六國殘餘的貴族後裔,爲了打擊他們,高祖前後總共遷徙了十萬多人。“第三氏”出自齊國國君田氏之後,他們就是在那時被遷徙的。

到了武帝時,因爲經過文景之治,經濟復興,地方上豪族的勢力又膨脹起來。這些豪宗強右或倚仗財勢,或以俠獲名,武斷鄉曲,權行州郡,乃至力折公侯。武帝因用主父偃之策,仿高祖之舉,將各地豪強、俠客貲三百萬以上者悉數遷徙到茂陵,以“內實京師,外銷奸猾”。當時有名的大俠郭解便在遷徙之列,還因此發生了大將軍衛青替他向天子求情的故事。

武帝以後,地方上豪強的勢力漸漸又有發展,情況更加嚴重,地方官吏寧得罪郡太守,也不願得罪豪強,“寧負二千石,勿負豪大家”。元帝就曾說過:百姓受到豪強的欺壓,州牧郡守卻不能爲他們伸冤。

到了新莽年間,土地兼併嚴重,民不聊生。王莽爲了抑制地方豪強,出臺了一些政策,因此導致了他們的反抗。豪強們動輒就能聚集上千、數千人的部曲,或築塢自保,或起兵造反。光武皇帝就是依賴這些豪族的力量奪取了天下。中興漢室之後,光武皇帝一邊嚴厲打擊那些與王權秩序相忤的豪族,一邊又放任那些功臣、世家的發展。

文聘是南陽宛人,南陽鄧氏乃鄧禹之後,其族中前後出過公、侯二三十人,大將軍以下十餘人,州牧郡守四五十人,餘者不可勝數,可見其勢力之大,直到安帝年間才因獲罪而或被誅殺、或被徙,幾乎是“與漢同興衰”。有這樣的勢力,地方上怎能治之?

又因爲人才選舉、任用制度的緣故,各州、郡、縣除長吏是由朝廷任命、異地爲官的之外,底下的椽史、佐吏多由本地人任之。一個空降下來的長吏,若無強硬的手腕,沒有令人折服的能力,怎麼可能做到政令暢通?有些郡守就索性把政務都交給本郡人去做。是故十幾年前有一句民謠:“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成瑨但坐嘯”。弘農人成瑨是南陽太守,任用了“江夏八俊”之一的南陽人岑晊爲郡功曹,把一切的政務都交給了他,搞的好像岑晊纔是太守似的。

成瑨這樣的還算好的,至少能“但坐嘯”,有些長吏因爲得罪了本地的豪強勢力,還往往會被“迫脅驅逐”。幾十年前,安帝不就下了一道詔書:“詔州郡不得迫脅驅逐長吏”麼?

不止是“迫脅驅逐長吏”,在早先的時候,一些膽大包天的強宗、遊俠,還攻打過縣廷。這些事情在日後中央集權強大的朝代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此時是活生生髮生在眼前的。

這第三氏固然不能和那些真正的“豪宗強右”相比,只是一條地頭蛇而已。可是對鄉有秩、遊徼這類的“鄉官”而言,這條地頭蛇卻也很“強大”了。歷年來放縱的結果就是其族人竟敢刺死遊徼,刺死之後,還能不了了之。

……

荀貞來任鄉有秩,不是爲打擊“豪強”而來的。他讀了不少史書,特別對本朝光武皇帝的事蹟很瞭解,加上他前世對三國時代的一些瞭解,深知欲要在亂世自保,就必須倚仗豪強之力。然而,當下的情況卻是他想倚仗,第三氏卻不給他倚仗,不但不給他倚仗,還給他造成阻力。

他扶住腰上環刀,遠望天地合處,顧盼左近田野,慨然地說道:“第三氏欺凌百姓、刺殺少吏,實爲本鄉荊棘,民觸之則流血,吏觸之則棘手,無論是爲百姓,還是爲施政,我都必須要盡誅其族!不金剛怒目,顯雷霆手段,如何能菩薩低眉,慈悲六道?”

“金剛?菩薩?”

適時,佛教剛傳入中原不到百年,雖經先帝桓帝的大力弘揚,得到了一定的傳播,但還是遠不及後世的普遍。程偃、樂進諸人皆面現佩服。樂進佩服的是荀貞不畏強豪,程偃不但佩服荀貞的勇氣,而且佩服荀貞居然還知道佛教,不過也有點替荀貞擔心,他說道:“荀君,自第三氏刺死那個姓王的遊徼後,十五年來,鄉有秩、遊徼對他們都很放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如果突然用‘雷霆手段’?會不會……。”

“會不會什麼?”

程偃囁嚅不敢說。

荀貞哈哈一笑,說道:“你是擔心第三氏也來刺我麼?”

程偃默認。

“我與那姓王的遊徼可不相同。”

——荀貞這是實話實說。那姓王的遊徼是北州人,雖不知他爲何來本地任官爲吏,但是可知必無助力。而荀貞不同,荀貞既有本鄉的許仲、程偃諸人相助,又家本潁陰名門,能夠得到縣令的支持。

他心中想道:“只要收集到足夠的罪證,不動則已,一旦發作,必能使第三氏灰飛湮滅。……,只是,在動手之前,需要謹慎嚴密,不可聲張,以免打草驚蛇。”對許仲、程偃、小夏、小任說道,“你們四個都是本鄉人,在鄉中各有親朋交好。從明天開始,你們什麼事兒都不要做,只悄悄地去打聽這第三氏歷年來做下的惡事,一一回報給我。並要打聽清楚第三氏族**有多少人,與他們聯姻的又都有誰家,平時和他們來往密切的又都有誰,並及其門下賓客、死士。”

許仲諸人皆應諾。

荀貞又笑對樂進說道:“文謙,自你走後,我朝夕盼望,今天總算把你等來了,不要因爲第三蘭壞了心情,——鄉亭剛好今兒個有市,買些鮮蔬好肉,沽些美酒,晚上不醉不休!……,等到明天起來,我還有件事想要與你商量。”

樂進是真佩服荀貞了。荀貞平常看起來文文雅雅的,這一出手就要滅人全族。冒着被刺的風險,滅人全族,還又跟沒事兒人一樣,還有心思買酒菜請他喝酒。

他嘆道:“貞之,上次相見,我雖覺得你英武、有慷慨氣,但以爲你也只是個出身名門的士子,今天才知道,你不但是個士子,你還是一個虎士啊!”士子,讀經書,明學問,守節操。虎士,既是士子,又剛明果斷,遇事不亂,不懼兇險,有雷霆手段。

荀貞大笑:“贊之過甚,贊之過甚!”

樂進問道:“貞之,你明天想與我商量何事?”

荀貞不肯說,只笑着說道:“明天再說,明天再說。”

爲了買酒菜,諸人依原路而回,先去集市。來到市中,熙攘的人流裡,迎面碰上一人。

7 每思內戰常齧指33 偏師掠潁橋蕤橫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2 賭錢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3 殺人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48 正旦之日12 道是襄陽德珪來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16 原盼13 倏忽如白駒過隙24 河南諸侯荀曹雄28 詐降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24 河南諸侯荀曹雄21 賞錢83 威震陽翟(上)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9 書箋反覆修棧道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34 孟塗敢棄夜襲利53 不顧母弟朱靈忠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8 推衣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雷電災害啊,晚點更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62 其猶穿窬之盜也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56 允誠書從濟北來5 風雪夜刺(下)76 演武薦賢(上)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11 朋黨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13 荀君有召41 夕陽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33 再見遲婢66 子義樹戟喝虎狼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21 上任西鄉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35 褒貶由人36 什伍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4 牆下相托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23 大獲豐收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64 欲得鐵馬先得人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43 焉可自棄學陳項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24 鐵官見聞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76 貴顯何氏兩將軍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63 滍水星河影動搖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4 牆下相托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67 二月風雷重又動12 道是襄陽德珪來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
7 每思內戰常齧指33 偏師掠潁橋蕤橫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2 賭錢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3 殺人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48 正旦之日12 道是襄陽德珪來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16 原盼13 倏忽如白駒過隙24 河南諸侯荀曹雄28 詐降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24 河南諸侯荀曹雄21 賞錢83 威震陽翟(上)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9 書箋反覆修棧道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34 孟塗敢棄夜襲利53 不顧母弟朱靈忠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8 推衣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雷電災害啊,晚點更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62 其猶穿窬之盜也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56 允誠書從濟北來5 風雪夜刺(下)76 演武薦賢(上)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11 朋黨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13 荀君有召41 夕陽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33 再見遲婢66 子義樹戟喝虎狼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21 上任西鄉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35 褒貶由人36 什伍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4 牆下相托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23 大獲豐收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64 欲得鐵馬先得人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43 焉可自棄學陳項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24 鐵官見聞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76 貴顯何氏兩將軍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63 滍水星河影動搖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4 牆下相托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67 二月風雷重又動12 道是襄陽德珪來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