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

求紅票。

——

純軍事角度而言,殺俘有利,也有弊。弊是會導致敵人死戰不降,利是能夠震懾不軌之徒。

皇甫嵩、朱儁沒有殺老弱婦孺,殺的都是精壯,但也有好幾萬人,幾萬首級堆積在昆陽城外,引來蒼蠅亂飛,城內外血流成河,到處是沒了首級的屍體,慘狀不脛而走,波才雖被困在舞陽城中,然也很快就得知了這個消息。

原本,他深恨荀貞,在知曉了此事後,他更痛恨皇甫嵩和朱儁,堅定了不降之意。

皇甫嵩、朱儁都是知曉兵法的,豈會不知坑殺了俘卒後舞陽將會死守?這也是不得已的選擇。張角振臂一呼,天下雲起響應,盜賊亦趁機蜂起,不軌之徒盡皆隱伏於草莽間觀覷局勢。這就好比是一粒火星濺到了一大堆乾柴上,若不盡快把這個火星撲滅,那麼勢必就會引起連鎖反應,將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造反的行列中,比如盜賊、比如流民、比如不軌之徒。

治亂世當用重典,平亂也應如是,在這個時候,就必須要用殘酷的震懾手段才能將隱藏的危險消滅於萌芽之中,如若不然,就會像朱儁說的那樣:會“更開逆意”。至於波纔會否死守?他們自恃兵多,對此並不擔憂。

荀貞、曹操雖對屠殺俘虜存有非議,卻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個最好的震懾“反賊”的辦法。

昆陽既定,何曼授首,數萬俘虜被屠,用不了多久,皇甫嵩、朱儁就能率部來到舞陽。

曹操、荀貞收拾起被震驚的心情,在帳中商議軍事。

荀貞定了定神,說道:“昆陽光復了,這是好事兒,但是都尉,對你我來說,現下卻是最危險之時。”

曹操頷首,贊同荀貞的意見,說道:“不錯,賊波纔在知道昆陽被王師光復後,必定驚恐,很有可能會趁我主力未到之時,突圍逃竄。你我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啊。”起身在帳中轉了幾步,對荀貞說道,“貞之,你我只有五千人馬,要想把波才拖住,非得再次用計不可!”

“都尉有何妙計?”

“我倒是想出了一個對策,只是不知可行不可行,你幫我斟酌斟酌?”

“都尉請言之。”

“首先,傳令全軍白天警戒,夜不解甲,枕戈待戰。”

“嗯。”

“其次,分出一半兵馬,分別潛至從舞陽去南陽、汝南的必經之地,埋伏下來。若波才果真突圍,有這兩路埋伏,至少可以阻擊一陣,儘量堅持等到皇甫將軍、朱將軍和文府君來。”

“都尉此計大妙。”

兩人商定:荀貞負責派兵去城南埋伏,阻擊波纔去南陽,曹操負責派兵去城東南埋伏,阻擊波纔去汝南。

計議定了,荀貞出了曹操的將帳,歸回本部,召來諸將分派任務,令許仲、江禽、陳褒、高素、劉鄧、辛璦帶本部悄悄離營,前去指定地點埋伏。荀貞領餘衆留守營中。曹操那邊也指派將校出營埋伏。曹操與荀貞一樣,亦在營中留守。

許仲等走後,軍營中頓時變得空落落的。

荀貞在帳中獨坐了會兒,聽得營中安靜無聲,召來宣康、李博、戲志才,問道:“營中還有多少馬匹?”

宣康答道:“百匹上下。”

“令將馬匹分散營中各處,命士卒鞭打馬匹,務使馬匹不停嘶鳴。”

“諾。”

“再集合起來一些兵卒,令他們亦分散去營中各處,各執樹枝拖地,來回行走不得停歇。”

“諾。”

許仲等人一走,營中少了半數的人馬,儘管紮營之地距舞陽有四五里遠,舞陽城中可能看不出變化,但也要有所防範,所以荀貞令鞭打馬匹,命兵卒在營中行走。宣康、李博接令,出去傳令。帳中只剩下了戲志才、荀貞兩人。戲志才見左右無人,乃問荀貞:“貞之,你這是怎麼了?剛在曹都尉帳中時,我就見你面色不好,這會兒更是蹙眉嘆氣,似有心事?”

“唉。”

荀貞長嘆一聲,離席負手,行到帳口。營中的兵卒接了他的命令,或將馬匹從廄中牽出,或出去尋找樹木的枝葉,忙亂一片。他看着這一片繁忙的景象,心情沉重,說道:“皇甫將軍與朱將軍盡誅俘虜,殺伐太重啊!”戲志纔是自己人,他不必隱瞞真實想法。

戲志才說道:“兩位將軍殺伐雖重,但也是爲了能儘快地平定賊亂啊。要想盡快地平定賊亂,非得用酷烈手段不可。”

“話是這麼說。……,唉,幾萬人說殺就殺了。”荀貞面現不忍。

他不是個有婦人之仁的人,當年在西鄉他族滅第三氏,殺伐也很重,要非隨後大力推行仁政,春秋斷獄、撫卹孤老,幾乎要被人視爲酷吏,饒是如此,也被族人長輩如荀緄等告誡了一番,但對黃巾軍他真是不忍下這麼狠辣的手。黃巾軍和第三氏不同,第三氏是地方惡霸,欺凌百姓,而參加黃巾軍的人都是活不下去的,是爲了求一條生路。荀貞在內心深處對黃巾軍是極爲同情的,可是爲了保命,他卻又不得不與黃巾軍敵對。

他有時也會想,如果張角能夠像前朝的劉邦或者後世的朱元璋一樣,最終以布衣之身而奪取了天下那該有多好?他也不必爲此矛盾掙扎了。

他望着帳外,只覺陽光明亮的刺眼,四個字又一次浮上他的心頭:“階級鬥爭。”

穿越以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對這四個字的理解越來越深刻。天子也好、閹宦也好、士大夫也好,他們都是統治階級,老百姓是被統治階級。這兩個階級之間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漢之前、漢以後,縱觀數千年之歷史,包括荀貞穿越來的那個時代,統治階級,或名之曰獲益的權勢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對立一直都是存在的。翻遍古今歷史,遍數所有的統治階級之代表,荀貞心道:“也許只有一個人是真正心向百姓的。”

站在統治階級而心向百姓,這是對本階級的背叛,是要受到本階級的排斥的,是要被後來的統治階級或獲益階層痛恨並謾罵的。

荀貞自問,他沒有“那個人”的勇氣,就算他有這個勇氣,在眼下這個時代也是斷然做不成那樣的事的。

前世時,荀貞不說養尊處優,也沒受過什麼苦,沒幹過什麼農活,穿越之後,他雖也沒受過什麼苦,但與百姓、農人接觸得遠比前世要多,他對勞動人民充滿了愛意和同情。他望着在營中忙碌的兵卒,心情複雜地想道:“這些兵卒與城裡的那些黃巾軍兵卒又有什麼本質的不同呢?我身上所穿,口中所食,悉由民來,皆爲民脂民膏。如今民活不下去了,揭竿造反,我卻帶着和他們出身同一個階級的士卒來鎮壓他們,來殺戮他們。良心何忍,良心何忍啊!”良心很不安。

不安也得鎮壓,也得殺戮。

不鎮壓、不殺戮,他就進入不了統治階級,當不上統治階級,他就得被鎮壓、被殺戮。這不是一個多選題,而是一個單選題,他只能選這條路。

他不覺又想到了閹宦和士大夫。不錯,閹宦和士大夫是對立的,但此兩者又是統一的。歸根結底,他們同屬一個階級,都是統治階級。在太平時,壞的閹宦魚肉百姓,好的士大夫愛民仁民,而當百姓起來造反的時候,他們兩者就又沒有什麼不同了,都是堅決地站在這些起義百姓的對立面。曹操、皇甫嵩、文太守、鍾繇、郭圖、荀攸,就是他們的代表。

不止他們這些貴族子弟、士族子弟,就連朱儁、孫堅這些出身寒門而如今成爲統治階級一員的人,鎮壓起造反的百姓來不也是毫不手軟麼?雖然他倆的這個“寒門”只是相對而論,實際上是高於底層百姓的,但原本畢竟不是統治階級。

時也,勢也。荀貞縱是對黃巾軍有百般同情,因爲他前世也只是個尋常的百姓,他甚至覺得自己和那些黃巾軍的士卒是同屬一個階級的,然而這份同情他卻也不能付諸行動,只能將之深深掩藏。

戲志才悄然走到他的身邊,看到了他憂傷的面孔,默然片刻,握住了他的手,輕聲說道:“朱將軍說:‘仁民可也,豈可仁賊’?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坑殺數萬俘虜雖然殘酷,但卻能殺一儆百,震懾心存不軌之徒,救出天下的百姓啊。殺一人,救百人,這是‘大仁’。”

戲志才儘管家境貧寒,可是因爲民間對讀書人一貫的尊崇,他有着知識分子高高在上的優越感,所以他並不認爲自己與那些農夫、氓隸是一個階級的,對皇甫嵩、朱儁屠殺俘虜他並不反感,可也正因爲他早年家境貧寒之故,所以他對這些造反的百姓卻也不像朱儁、皇甫嵩那樣殺戮無情,也能理解荀貞此時的心態。——不過細細比較下來,他對造反的百姓卻不是像荀貞那樣“同情”,而是一種居高臨下近似“憐憫”的情緒。

他勸慰荀貞,說道:“而今黨禁已解,待平定賊亂後,朝廷必會選賢任能,治牧地方。貞之,天下的百姓會過上好日子的。”

“會過上好日子的?”荀貞心道,“黃巾亂後是董卓,董卓亂後是割據,割據之後是晉,晉時五胡亂華,神州陸沉,晉後南北朝,仍舊戰亂不休。從黃巾之亂開始,百姓將會經受四五百年的浩劫。……,會過上好日子的?”他閉上眼,長出了一口氣,心道,“殺一人,救百人,這是‘大仁’。志纔此言有理。可是真正的大仁是什麼?”又一句話浮上了他的心頭:“‘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再睜眼時,他的臉上已經褪去了憂傷,他望着帳外的兵卒,微微笑道,“是啊,百姓會過上好日子的。”

戲志才現爲郡兵曹右史,乃是兵曹掾的助手,是個中下層的郡吏,手底下也有幾個小吏幫他處理公文案牘。

他回到自家帳中後,一個小吏見他坐入席上,撫着鬍鬚,似在想事,問他在想什麼。他默然片刻,感慨地答道:“荀君是一個仁義的人啊!”

……

荀貞、曹操的設伏沒有派上用場,波才並沒有突圍。

兩天後,皇甫嵩、朱儁率主力來到,與荀貞、曹操合兵。荀貞、曹操終於放下了心,將各自遣出的兵馬召回,聚於皇甫嵩的帳中,向皇甫嵩、朱儁、文太守彙報了這幾天舞陽城中的敵情。衆人商議接下來的行動。幾萬大軍齊聚城下,已將舞陽團團圍住,接下來自然是要攻城了。

皇甫嵩、朱儁令:荀貞、曹操爲一路,佯攻北城牆。朱儁爲一路,佯攻南城牆。皇甫嵩分兵三千,加上魏校尉收攏起來的殘兵合共六千餘人,佯攻西城牆。皇甫嵩親帶主力猛攻東城牆,仍以孫堅爲先鋒。

舞陽城中雖然只有一萬四五千的守卒,但應該是因爲昆陽俘虜被屠的緣故,人皆拼死抵抗,鬥志極其堅定。

急攻五日,不下。

汝南、南陽、東郡、陳國等地的黃巾軍聲勢日大,不能在潁川久留。

皇甫嵩見久攻不下,心中着急,帶着諸將登到高處,觀望了半天孫堅等人攻城,當晚思忖一夜,得了一個破敵的計策,次日一早復又召集諸人。

這一天是光和七年的三月十五日。

皇甫嵩不愧是個名將,善用計謀。他對諸人說道:“賊所以死戰者,定是因見我軍屠俘,懼死,故而死戰。兵法雲:一夫死戰,足懼萬夫,況萬餘衆?以今觀之,吾等不應再繼續強攻了。”

朱儁問道:“那該如何?”

“孫子云:上兵伐謀,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爲不得已。既然賊兵死守,不好攻城,那麼吾等就把他們引誘出來,野戰取勝。”

“引誘出來?將軍上次用誘敵之計,在澧水岸邊殲滅了賊援昆陽之卒五千衆。波才已經吃過將軍誘敵的虧了,再誘?恐怕他不會上當吧。”

曹操插嘴說道:“敢問將軍打算如何誘敵?操願聞之。”

“我打算誘賊突圍。”

朱儁說道:“波纔要想突圍,早就突圍了。我等主力來前,他沒有突圍逃竄,現今我等兵臨城下,他會突圍麼?”

皇甫嵩猜度波才的心態,分析說道:“在我等主力來前,波纔沒有突圍是因爲中了曹都尉、荀掾之計,以爲他們兵多,故此不敢冒險,因而選擇了守城。人皆好生惡死,他雖選擇了堅守,卻不見得就是想死在舞陽。以我度之,他必是想先守城,然後等我軍疲憊後再尋機突圍。”

皇甫嵩的分析有道理。波才肯定不想死,那麼他爲什麼此前不突圍呢?是因爲對突圍沒把握,所以索性守城。

他守城,漢軍攻城,費力的當然是漢軍。這樣,等漢軍疲憊之後,他再突圍。

朱儁沉吟說道:“將軍言之有理。將軍適才說,波纔是想等我軍疲憊後再‘尋機’突圍,那麼將軍所謂之誘賊突圍,是想主動把這個‘機’給波才麼?”

“然也!”

“如何給之?”

“從今天起,逐漸放緩攻城,做出我軍‘久戰不支’之態。我軍先戰昆陽,再擊舞陽,持續作戰近有半月之久,說實話,兵卒也確實疲憊了。我軍疲憊,波才的日子想來也不好過,他死戰多日,賊兵怕是也都累了,且賊兵之糧皆爲搶掠而來,料來不會有太多存儲,估計也快要盡了。戰至今時今日,可以說我疲敵也疲,波才定急於脫身。只要我軍主動露出破綻,十有**他會中計!”

朱儁被皇甫說服了,帳中諸將也無異議。

皇甫嵩便就下令,做出具體部署。他令道:“文臺,今日攻城仍以你爲先鋒,不過今天你不可逞勇,只可示弱。昨天你離城頭最近時有五六尺遠,今天上午,你要離城頭六七尺遠,下午,要離城頭七八尺遠。”

孫堅應諾。

皇甫嵩對孫堅下過命令,接着對諸將說道:“這幾天,我軍日夜不歇地輪換攻城,今夜,就不攻城了,一則示弱,二則也藉機讓兵卒們休息休息,養精蓄銳,以待波才突圍。”

諸將應諾。

“這幾天攻城,我軍每次都是以三千人爲一批次,所選皆爲精勇,明天改用餘衆攻城,並且在人數上也要減少一些,上午減掉五百人,下午再減掉五百人。”皇甫嵩點了幾個這幾天沒有參與過攻城的“雜牌”將校,令道,“明天就由爾等率部攻城。”

這幾個將校應諾。

“明晚,朱將軍,你可使你部人馬假裝營嘯夜亂。”

朱儁應諾。朱儁負責看守的南城牆,從這裡突圍而出,可以直下南陽,對波纔來說是個極好的突圍方向。

安排好誘敵,皇甫嵩又安排設伏。把波才誘出城後需要精銳去殲滅他。他選了曹操、孫堅、荀貞等人,以及他與朱儁部中有勇武之名的數員將校,令他們:“明天入夜後,汝等帶本部去朱將軍營外埋伏。波才若中我計,從此處突圍,汝等即在前擊之,我會率主力從後圍攻!”

曹操、孫堅、荀貞等人應諾。

皇甫嵩分派停當,軍議就要散了時,帳中有人忽然問道:“萬一波纔沒有中計,不肯突圍怎麼辦?”

“若他不中我計,那就是天意如此,繼續攻城就是。”

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之計,波纔會否突圍?皇甫嵩也不能做出保證。兩軍交戰,有時不是比誰的謀略高明,而是比誰犯的錯少。

……

波才這些天一直在城上,漢軍攻城的變化很快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立在城樓,俯視正在側下方攀援雲梯的孫堅。孫堅身披兩層重甲,冒着城上的箭矢、石塊,手腳並用,銜刀而上。

在這幾天的攻城中,孫堅勇猛無比,是所有攻城漢軍中最爲驍勇的一個將領,也是曾經突上城牆位置最高的一個人,非常搶眼顯目,早就得到了波才的重點關注。而今天之攻城,孫堅似與前幾日有所不同。

看了一會兒,波才身後的一個渠帥說道:“怪哉,此賊今日似不及昨日勇銳。”

一個小帥接話說道:“漢賊先攻昆陽多日,今又移師攻我,日夜不停,便是鐵人也受不了。此賊不如昨日勇銳,顯是久戰力疲了。”

波才被這個小帥的話觸動了,望着艱難攀城的孫堅,他心中想道:“數萬漢賊之中,此賊最爲驍勇,連荀賊也比不上他。如今連他都疲憊了,那其餘的漢賊?豈不是更加疲憊。”有了這個念頭,再看漢軍今日攻城,越看越覺得自己猜測得對,若將前幾日漢軍之攻城比作是猛虎,那麼今日之攻城勢頭明顯就疲軟了下來。

觀望了一天,傍晚時分,漢軍結束了這一天的攻城,鳴金收兵,歸回營中。因爲從攻城第一日起,漢軍就日夜不歇,因此,黃巾軍並沒有因此放鬆警惕,抓緊時間狼吞虎嚥地吃了伙伕們送上的飯食後,各面城牆上打起火把,守卒們重又拿起兵器,等待漢軍夜攻。

夜色漸深,歸營的漢軍卻毫無動靜。

野外的風掠過漢軍營地,吹上城頭,鼻子尖的守卒從風中聞到了肉香。

波纔沒有下城,仍在城樓待着。一個渠帥“咦”了一聲,連連吸溜鼻子,嚥了口唾沫,一副嘴饞的模樣,說道:“風裡有肉香?”

依漢軍軍制,士卒每月有固定的肉錢,但這個肉錢不多,能吃上肉的日子很少。皇甫嵩、朱儁在離京前,雖然得了天子從西園裡拿出來的錢作爲軍餉,但自入潁川以來,因受波才、何曼兵亂,所經之縣大多十室五空,就算有錢也買不到肉,所以吃肉的時候不多。到舞陽城外後,只在攻城前夜吃了一頓肉,這幾天根本就沒嘗過葷腥,今天晚上怎麼忽然吃起了肉?

聯想到白天漢軍攻城的疲軟,波纔不由想道:“這是犒軍啊。攻城到半截,無緣無故地犒勞兵卒?難道說漢賊真的是久戰生疲,兵卒疲憊了?所以皇甫、朱、文三賊用肉來提升士氣?”也有其他渠帥猜出了這一點,有人喜道:“上師,漢賊疲了!咱們是不是可以突圍了?”

正如皇甫嵩的推測,波才雖死守舞陽,但這是無奈之舉,他始終沒有放棄南下汝南或南陽之念。

之所以他一直待在舞陽未走是有原因的:最先,何曼被圍時,他捨不得何曼帶的那數萬兵卒,因此不走,試圖救援何曼;接着,荀貞、曹操用疑兵之計,使他不敢輕舉妄動;最後,昆陽城陷,皇甫嵩、朱儁盡屠俘虜,到這個時候,他就算想走也有點晚了,與其冒着前有荀貞、朱儁阻截,後有皇甫嵩、朱儁尾擊的危險,還不如以逸待勞,固守城池,等持續作戰了近半個月的漢軍疲憊後再伺機脫困。

可以說,他現在等的就是漢軍露出疲態。如今,從漢軍攻城的種種蛛絲馬跡中可以看出,他好像是總算等到了這一天。可是,因前不久中了皇甫嵩之計,在澧水岸邊折了五千人馬,他卻不敢就此輕信,再三猶豫後,想道:“漢賊狡詐,說不定這又是個陰謀詭計,我還是再觀望觀望吧。”

這一夜,等到月上中天,城外的漢軍營中仍是毫無動靜,沒有夜攻的跡象。對漢軍已疲這個說法,波纔信了六成。

月落日升,又一天來到。

光和七年三月十六,這天一大早,漢軍如往常一樣照例發起了進攻。

波才昨晚在城樓待了一夜,只在黎明時迷了會兒眼,漢軍一發起進攻,他立刻振作精神,疾步到城樓臨着城牆的一面,觀望漢軍今日之進攻態勢。較之昨日,今日更是不如。那個披雙層甲勇冠漢軍的“賊子”今天也不見了蹤影。

波才耐着性子從早上看到下午,心道:“漢賊昨夜犒軍,並休息了一晚沒有攻城,然而今日之攻勢反而不如昨日,也許真是疲憊了?”又多信了兩成。儘管已信了八成,畢竟還有兩成的疑慮,因而,在幾個渠帥請令突圍時,他躊躇半晌,最終還是沒有下這個決心,沒有下達突圍的命令。

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繩。他心道:“且再觀望觀望。”

這一天漢軍的攻城比前幾日結束得都早,暮色未至便就收兵歸營了。黃巾軍計算傷亡,今日之傷亡人數不及前日的一半,而殺傷的漢軍數量卻與前日不相上下。波纔不知皇甫嵩今日派出攻城的都是雜兵之類,不能與前幾日的精銳相比,在聽過敵我傷亡的彙報後,對漢軍已疲又多信了一分。信了九成。

九成相信,一成疑慮。

更多的渠帥在勸他:“上師,火候差不多了,該突圍了!漢賊猛攻我城多日,不但漢賊疲憊,我軍也疲憊了。再守下去,突圍都沒力氣了。”

突圍還是不突圍?

每當九成的相信佔上風時,那一分的疑慮卻總是出來打岔。波才帶着這份猶豫,巡視城上,巡視城內軍營。

城上的守卒、在營中歇息的部卒因爲多日的激戰,如那些渠帥所言也都很疲乏了,兵卒衣甲上的血漬凝成了黑褐色的污塊,大多數人滿臉泥污,髒兮兮的,很多人額上的黃巾早就不知去向,披頭散髮,沾染了灰塵、鮮血的頭髮或者一綹一綹的,或者凝固成了“發餅”。看着波才巡視經過,他們抱着兵器或站或坐,望向他的眼中都充滿了久戰的疲憊和對生的渴望。這些人馬,這些兵卒,是潁川黃巾所剩僅存的一點元氣了!

在這一時刻,仇恨離波才遠去,他沒有再去想荀貞,也沒有再去想皇甫嵩、朱儁。回想剛起兵時的意氣風發,再回想陽翟失利後的連戰連敗,看着眼前這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道衆,他突然覺得很疲憊,很想放下這一切,可是他不能。

他想道:“不管怎樣,要把他們活着帶出舞陽!”他給他自己打氣,“大賢良師在冀州,神上使在南陽,何儀等在汝南皆連戰連勝,殺得漢賊潰不成軍,我部的失敗只是一時的失利,這“蒼天”一定能把它推翻!這“黃天”一定能夠立得起來!”

他立於營中,站在黃巾士卒中,拔劍指天,慷慨激烈,高呼道:“立黃天!立黃天!”

暮色深沉,籠蓋四野。數萬漢軍重圍在外,舞陽孤城聳立。一輪紅日從西天落下,幾隻倦鳥從城上飛過,又飛越漢軍重重的營壘。皇甫嵩、朱儁、文太守、曹操、荀貞等人正在帳中討論這兩天的“佯裝不支”是否成功,突然聽到一陣聲響從遠處的城中傳來。

衆人停下話頭,屏息凝氣,側耳傾聽,城中呼喊的是:“立黃天!立黃天!”

倦鳥驚飛,營中馬嘶。皇甫嵩大喜,霍然起身,說道:“賊中吾計矣!”

是夜,二更,舞陽南城牆外,朱儁營中突然營嘯生亂。波才聞訊,急趕到南城牆,臨垛遠望,迷茫的夜色下,遙見朱儁營中火光沖天,火光中有無數人影驚惶奔走,並隱見有馬匹脫繮亂跑。營中鼓之再三,不能將騷亂制止。這騷亂的喧囂之聲在寂靜的夜中傳出極遠,入他耳中。

他大喜,霍然轉身,對諸渠帥、小帥說道:“天助我也!漢賊夜驚了!”

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55 毀容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35 集合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7 每思內戰常齧指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8 勢先造成計乃行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9 書箋反覆修棧道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26 鄉中四姓38 列得嚴陣詈以挑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3 道左遇貴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27 如夢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70 劉玄德率部西攻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98 荀貞之虎膽包天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19 惡奴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83 威震陽翟(上)36 第三兄弟64 欲得鐵馬先得人71 擒得鄭相逃呂尉26 威震郡北21 賞錢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36 第三兄弟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97 趙子龍進克歷城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11 前倨後恭因何故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12 琴心劍膽74 花開是爲迎卿來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41 虛虛實實20 拜徐州用計離亂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2 佳婦何人陳家女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23 劫人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31 程普諫止回師救40 兵非無情不可掌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4 留錢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39 班底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74 花開是爲迎卿來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9 書箋反覆修棧道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46 室暖臨懷春情在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34 招攬樂進19 二荀優劣
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55 毀容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35 集合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7 每思內戰常齧指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8 勢先造成計乃行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9 書箋反覆修棧道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26 鄉中四姓38 列得嚴陣詈以挑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3 道左遇貴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27 如夢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70 劉玄德率部西攻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98 荀貞之虎膽包天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19 惡奴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83 威震陽翟(上)36 第三兄弟64 欲得鐵馬先得人71 擒得鄭相逃呂尉26 威震郡北21 賞錢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36 第三兄弟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97 趙子龍進克歷城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11 前倨後恭因何故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12 琴心劍膽74 花開是爲迎卿來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41 虛虛實實20 拜徐州用計離亂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2 佳婦何人陳家女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23 劫人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31 程普諫止回師救40 兵非無情不可掌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4 留錢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39 班底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74 花開是爲迎卿來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9 書箋反覆修棧道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46 室暖臨懷春情在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34 招攬樂進19 二荀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