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

bookmark

“我從軍數十年,爲國家除暴平亂,罕有敗績,將之五德,我自以爲也皆兼備,如論天下名將……”董卓轉手,伸出手指,指向自己的鼻子,眼中精光射出,問荀貞,“君侯以爲我稱不稱得上?”

荀貞笑了一笑,沒有回答。

董卓逼問:“怎麼?君侯以爲我稱不上名將麼?”

“倘只有軍功,怕難稱名將。”

“如此,如何才能稱爲名將?”

“將之五德,有‘智’、有‘仁’,如左將軍者,乃心王室、仁民愛物、爲百姓所頌,貞以爲,如此方爲名將。”

“哈哈哈哈。”

“將軍緣何發笑?”

“我以爲皇甫義真不智,而君侯卻以爲皇甫義真智,看來你我對‘智’的理解不同啊。”

荀貞微微一笑,從容答道:“《易》雲:‘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有所不同,亦不稀奇。”

“你我對‘智’的理解雖不同,但有句話,想來你我的意見卻應是一致的。”

“噢?敢問是何事?”

“威宗以降,朝中閹豎當權,兩次黨錮,士人受害,漢室昏沉至今,急待英雄志士出世,以挽狂瀾,……君侯,你可贊同我此話麼?”

荀貞默然。

“威宗永康元年,朝廷第一次黨錮,先帝熹平五年,朝廷第二次黨錮。兩次黨錮,牽連受害的名士、士大夫不知凡幾!君侯,你家亦在其列!……故沛國相荀公是君侯何人?”

“故沛國相荀公”,這說的是荀攸的從祖、黨人“八俊”之一、曾任沛國相的荀昱。

荀貞答道:“是我族父。”

“‘天下好交’之名,誰人不知?如此的一位慷慨烈士,卻竟也被牽連到黨錮之中!與李膺俱死。……君侯,實令聞者流涕、志士憤懣!”

董卓說到此處,覷看荀貞表情,卻見荀貞只是默然無語,他頓了下,接着往下說道:“我雖只是個武夫,但每當想及此事,卻也忍不住拍案拔劍!我一個外人尚且如此,況乎君侯?想來君侯對此應早是憤慨滿懷,久欲報之了吧?所以纔有了後來捕殺‘鄴趙’之事?”

董卓停下話頭,看着荀貞,等他回答。

荀貞已然猜出了他底下會說些什麼,卻不肯直面回答他,而是直接問道:“將軍想說什麼?”

果不出荀貞所料,董卓拍了下案几,從席上站起,握着腰中劍柄,行到堂上,龍驤虎步、揚眉大聲,說道:“如我前邊所說:‘漢室昏沉至今,急待英雄志士出世’!卓雖武夫,卻久懷澄清天下之志,現今天子年少、不能當國,大將軍被害、朝中無人,我欲……。”

荀貞打斷了他的話:“將軍欲何?”

董卓剛纔那一番話本來是該一氣呵成的,說到半截腰,突然被荀貞打斷,話固然是可以繼續說下去,但之前的那股“扶持漢室”、“當仁不讓”的氣勢卻不覺就消散了許多。

董卓卻也沒有爲此惱怒,他行到荀貞案前,挺着肚子,一手握劍柄,一手撫須,慨然說道:“我欲效伊、霍之事,君侯以爲可否?”

伊尹、霍光有兩個共同點,一個是他兩人均爲輔佐新帝的大臣,一個是他兩人均廢立過天子。

荀貞聞得董卓此言,心道:“我記得董卓後來曾行廢立之事,他忽然提及伊、霍,難不成他現在就有了廢立天子之意?”

卻也不奇怪。

董卓一個外臣、一個武人,在朝中沒有什麼威望,也不是士人,他要想趁此靈帝崩、新帝登基、京都大亂的機會入朝掌權,可以說是名不正、言不順,“阻力重重”。

但有一個辦法,卻可以讓他名正言順,那就是:把他自己變成“外戚”。

漢家故事:“大將軍”向來由天子的舅氏擔任,如桓帝時的竇武、如本朝的何進。

董卓只要能把他自己變成“外戚”,那麼他就可以出任大將軍,即使不出任此職,他也可以以“天子舅氏”的身份名正言順地“輔佐”天子,執掌朝權了。

那麼,要想把他自己變成外戚,就有兩件事必須要辦。

一件是:他姓董,已經死掉的董太后也姓董,他必須要和董太后家攀上親戚,把他變成董太后的本家。

第二件即是:廢掉現在的天子,改立陳留王。

陳留王即“董侯”,從小跟着董太后長大,早把董家看成是他的“外家”,也即他的“母家”了。如能把今天子廢掉,改立陳留王爲天子,那麼,做爲“董太后族人”的董卓,豈不是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爲天子的舅家,名正言順地執掌朝權了?

這個辦法看來是仍然有些牽強,難以服衆,可卻是董卓能夠名正言順入朝執政的唯一辦法。

只是不知道:這個辦法是董卓自己想出來的,還是他手底下的謀士爲他想出來的?

董卓帳下有名的謀士,荀貞知道的有兩個,一個賈詡,一個李儒,只是對這兩個人,他現在都還不熟悉,如果是董卓手下謀士爲他想出的這個辦法,又不知是賈詡、李儒二人中的誰?

不過,就現下來說,這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聽董卓話音,他卻是似乎現在已有了廢立之意。

“廢立天子”的話頭,但凡有點政治頭腦的人都不會接聲。

荀貞面色平靜地迎向董卓的目光,答道:“宣帝之世,霍氏族滅。輔佐之臣是不好當的,將軍有此壯志固然值得稱讚,但是將軍難道沒有看到其中兇險的一面麼?”

霍光死後沒兩年,霍氏就被宣帝給誅族了。天無二日,朝廷也無、國家也好,爲了安定也好,只需要一個權威,自古以來,功高震主的人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董卓熟識荀貞良久,又哈哈大笑,說道:“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當五鼎烹!我欲行伊、霍之事,非但是爲了我自己,更是爲了漢家天下!只要能生遂其志,死後如何,非我所能管之!”

他這次不等荀貞回答了,轉身回到自家座位,按劍坐下,又盯着荀貞,說道:“當今朝中,宦官雖除,而在位之諸公,貪濁者多、清正者稀,貴重如公卿者,其位也多是用錢買來的,我聞故司徒崔烈嘗問其子:‘吾居三公,天下議論如何?’其子答曰:‘大人少有英稱,歷任卿守,論者皆以爲大人當爲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崔烈問‘爲何?’其子答曰:‘論者嫌其銅臭’。……崔烈名重北州,猶以錢買三公位,別的就更不必說了!

“君侯,現今朝中昏濁如是,爲漢室計、爲天下百姓計,非得有大氣概、大豪情的英雄入朝不可!我雖讀書少,亦聞孟子云:‘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我意已決,欲行伊、霍之事,君侯可願爲我臂助?君侯家賢者輩出、子弟英才濟濟,君侯如有意,我便上奏天子,不但會以顯貴之位與君侯,而且會大力擢用君侯家的賢長、子弟。”

64 裨將軍新旅建組21 上任西鄉37 生來無計避徵徭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60 文直47 辨旗察鼓43 爲今之計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8 士族3 道左遇貴38 荀攸來訪93 夜夜磨我削葵刀39 得二荀舉薦16 子長忿仇求爲應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17 偏將軍用計賺蓋4 留錢14 陽城治吏(上)34 招攬樂進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43 縣尉63 田邊斷案(上)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3 光和七年48 正旦之日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5 冀董幽田兩名俊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26 祖宗德澤在遺黎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58 孫堅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25 我公恩信結人深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54 膽大妄爲豫州兒70 今才知君是誰人9 計吏郭圖(上)11 前倨後恭因何故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17 第一天(中)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 光和六年(上)75 曹純少貴氣吞虎72 寧舍濟北取任城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45 正旦前日5 冀董幽田兩名俊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 上任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49 選編死士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90 揭竿而起爲招安51 謀算將戰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7 生死之恩何以報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41 虛虛實實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9 道人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85 威震陽翟(下)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2 禮錢需得四百萬30 回家
64 裨將軍新旅建組21 上任西鄉37 生來無計避徵徭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60 文直47 辨旗察鼓43 爲今之計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8 士族3 道左遇貴38 荀攸來訪93 夜夜磨我削葵刀39 得二荀舉薦16 子長忿仇求爲應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17 偏將軍用計賺蓋4 留錢14 陽城治吏(上)34 招攬樂進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43 縣尉63 田邊斷案(上)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3 光和七年48 正旦之日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5 冀董幽田兩名俊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26 祖宗德澤在遺黎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58 孫堅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25 我公恩信結人深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54 膽大妄爲豫州兒70 今才知君是誰人9 計吏郭圖(上)11 前倨後恭因何故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17 第一天(中)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 光和六年(上)75 曹純少貴氣吞虎72 寧舍濟北取任城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45 正旦前日5 冀董幽田兩名俊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 上任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49 選編死士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90 揭竿而起爲招安51 謀算將戰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7 生死之恩何以報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41 虛虛實實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9 道人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85 威震陽翟(下)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2 禮錢需得四百萬30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