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

胡軫營中。↑頂點小說,

胡軫兀自羞憤難平,他在帳中轉來轉去,恨聲說道:“我乃涼州大人,今卻被幷州子所辱!”

“涼州大人”云云,“大人”者,相對“小人”,意爲尊貴之人,胡軫這話的意思是在說他家聲顯赫,族爲涼州之地的世家豪右。

他左右有人說道:“將軍如欲報此辱,卻也簡單。”

“如何簡單?”

胡軫雖放言要斬“一二青綬”,可那只是氣話,他雖是此戰的“大都護”,位在呂布、徐榮之上,有督其二人之權,但呂布、徐榮兩個,一個是董卓倚重的幷州軍渠首,一個是早就投到董卓帳下、戰功赫赫、亦深得董卓重用的猛將,他卻是斷難擅殺之的,所以要想報復呂布、徐榮,實也不易。以呂布、徐榮之勇,說不定再被他倆在這一場戰爭中得些大的戰功,那就更能報復了,不但不能報復,反而是胡軫自討其辱,事情傳開,他必爲董卓軍中所笑。

因而一聽左右這人說“卻也簡單”,他就急切地詢問如何簡單。

他左右這人說道:“將軍軍令已下,明日將擊黃蓋、孫賁。吾料荀貞、孫堅必不會坐視之,定會去援,既如此,將軍明日何不佯攻?”

“佯攻?”

胡軫立刻明白了這人的意思。

這人的意思是在說:明天進攻黃蓋、孫賁的時候,胡軫不要出力,讓呂布、徐榮被荀貞、孫堅夾攻,這不就出氣了麼?

胡軫猶豫說道:“荀貞、孫堅皆知兵者也,他兩部人馬又多,合計五萬餘衆,兵多將勇,我如佯攻,呂布、徐榮恐敗。”

“就是隻有他兩人敗了,將軍才能出氣啊!”

胡軫還是知道事情輕重的,他說道:“我受相國之命來援太谷,倘我坐視呂布、徐榮大敗,便是斷我一臂,萬一救關之事因此而有失?”

“我有一計,可使將軍既出了氣,又能保太谷不失。”

“噢?何計也?”

“明日擊黃蓋、孫賁,將軍可先佯攻之,待荀貞、孫堅來援,等他倆與徐榮、呂布接戰,將軍便提精卒,急出營,往擊荀、孫之營,亂其營,破其後陣,如此,定能大勝。這樣一來,將軍不但能出了這口惡氣,讓幷州子嚐嚐苦頭,也還能趁機擊破荀貞、孫堅,解了太谷之圍,而且相國聞之,必然大喜,這升爵加賞最後也肯定是跑不了的。”

胡軫大喜,說道:“真好計也!”

呂布、徐榮驍悍,便是荀貞、孫堅夾攻之,一時他倆也不會落敗,而只要有了這個時間差,胡軫就完全可以提兵急襲,壞荀貞、孫堅之營,再擊其後陣,當其時也,前有呂布、徐榮,後有胡軫,而自家營地已失,荀貞、孫堅弄不好還真就一敗塗地,大潰而逃。

議定此計,胡軫也不給徐榮、呂布打招呼,便就按此調兵遣將,又遣人去窺荀貞、孫堅之營,只待明日之戰。

……

呂布、徐榮營中。

呂布是個外來者,不爲胡軫等涼州軍的嫡系所待見,徐榮雖早就投到了董卓帳下,然因非涼州人,也時受胡軫等人的排擠,兩個人在董軍裡的日子過得都不舒心,按理說兩人應該是“同病相憐”,彼此間頗有共同語言的,可事實卻是:他兩人的交情只是淡淡。

這乃是因爲:

在徐榮這邊來說,他看不起呂布的爲人,他跟着董卓多年,也是南征北戰,在戰爭中,爲了求生,叛主的人不是沒有,他親眼見過的就有好些,北地的羌胡、巴蜀的寇賊,乃至包括黃巾,這些“亂軍、賊軍”裡邊都有叛主的,可叛了主,還把舊主給殺掉的就很少很少了。

呂布人稱“飛將”,在幷州也是個鼎鼎大名的“豪傑之士”,被丁原信用,身爲丁原的“主簿”,——“主簿”好比後世的秘書,是長吏最親信的近吏之一了,而他卻殺了丁原,把丁原的首級獻給董卓,以自取功名富貴,老實說,徐榮是很厭惡呂布的這種作爲的。

而在呂布這邊來說,他沒有覺得殺掉丁原、把丁原的首級獻給董卓有什麼過錯。

董卓那時統兵在京,已然差不多把控住了朝廷,朝中的那些公卿大臣、二千石們很多不也“投靠”了董卓麼?那麼呂布殺掉丁原,改投到董卓帳下,有什麼過錯?

再則說了,呂布也不認爲丁原是他的什麼“故主”,不錯,呂布很得丁原信用,被丁原委任爲了“主簿”,可早在丁原當上幷州刺史、武猛都尉、執金吾之前,呂布就已在幷州軍中身居高職了,又不是丁原把他從低微拔擢上來的,在呂布看來,丁原至多也就是一個他的上級,只不過這個“上級”對他很好,而之所以對他好,也只是因爲看重了他的武勇,如此而已。

除此之外,再有,在丁原手下,他只是個“主簿”,而改投到董卓帳下後,他現在已是中郎將,還被封了都亭侯,並且還擴大了實力,一部分原本屬丁原的幷州兵被董卓指派給了他,不但他自己,他帳下的諸將也都各個升官發財、實力大增,呂布自問之:他有什麼過錯?

呂布不覺得自己殺掉丁原有錯,那麼就不能理解徐榮這些人對他的“偏見”,而徐榮又也是個有本事的,雖說在董卓軍中時受排擠,可到底現今也是一個比二千石的中郎將,因了對呂布有看法,平時難免會對呂布愛答不理的,這落入呂布眼中,就認爲徐榮是恃勇而傲。

論及“勇”,呂布讓過誰?

所以,既然徐榮不待見呂布,呂布也就懶得多和他來往。

卻是說了:既然呂布、徐榮來往不多,爲何呂布還對徐榮說出“胡軫無膽”這種話?按理說,這種話應該是在親近人中才能說的,和不熟的人說了,話傳出去,這不得罪胡軫麼?這卻是因爲呂布的性格了,呂布不是個精細的人,沒什麼花花腸子,很多時候他都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爲此,高順勸過他很多次,說他“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呂布知道高順說得對,可生性如此,終究難改,因而纔有了對徐榮說出“胡軫無膽”的這種話來。

徐榮、呂布兩人交情雖是淡淡,可而今身處一營,面對的又是荀貞、孫堅這樣的強敵,兩人卻也是各自放下成見,從在得了胡軫命“明日擊黃蓋、孫賁”的軍令後便相聚議論軍事。

徐榮說道:“數觀黃蓋、孫賁營,防禦甚嚴,明日攻時,荀侯、孫侯又必會來援,此仗恐將苦戰。”

呂布不以爲意,說道:“孫堅雖勇,而我以三千騎與之戰,不敗。今胡將軍至,我兩部合兵兩萬餘衆,俱精卒也,何懼荀、孫?”

徐榮說道:“還是要慎重一點。”

呂布笑了起來。

徐榮莫名其妙,問道:“將軍緣何發笑?”

呂布看了看帳中,沒有外人,又往帳外瞧了眼,因他倆是在軍議,故而帳外近處一個人影也沒有,遂笑問道:“聞荀貞與將軍交好,此事可有?”

“你想說什麼?”

“聞荀貞昔從皇甫公擊黃巾時,與將軍在戰中相識,從那時起,將軍與荀貞便友善,這是‘故人舊誼’啊!又聞將軍鎮虎牢時,荀貞與將軍常有書信往來。”

“你到底想說什麼?”

“我就是想問問:將軍既與荀貞這般親密,應知荀貞其人。”

“荀侯其人,與我何干?”

“嘿嘿,‘荀侯’。”

呂布、胡軫這等與荀貞對敵之將,多是直呼荀貞之名,而徐榮卻稱荀貞爲“荀侯”,呂布因而復又笑起。

“你!”

“將莫動怒,我問‘荀侯’爲人,不是爲窺探將軍**,而只是想從荀貞的爲人上來猜測他明日可能採用的戰法。”

“明日接戰,你就可以知道了!”

徐榮起身拂袖而出,出了帳篷,又轉回來,冷臉對呂布說道:“明日就要激戰,將軍還不歸營備戰?”卻原來這是徐榮的將帳,不是呂布的,他出了門纔想起來,所以又轉了回來,下逐客令。

呂布哈哈大笑,說道:“將軍何必動怒,我也只是一說罷了。”說着話,站起身,衝徐榮一揖,自施施然出帳而去。

呂布和徐榮的這幾句話,呂布其實不是在暗示什麼,他就是想起來了,所以逗徐榮似的說了幾嘴,可他這番言辭態度卻正好戳中了徐榮心中深藏的擔憂。

當年在討黃巾時結下的情誼,誰知道沒過幾年,兩人成了敵對的關係?徐榮在董兵中本就受到排擠,他現在最怕的就是有人拿這個說事兒,可呂布哪壺不開提哪壺,偏就說了。

看着呂布出帳而去,徐榮扶着案几,坐回席上,望向帳外,長嘆一聲。

帳中有他親近的吏士在,勸慰說道:“將軍久從相國,逢戰數遇險,而從來都是奮死不顧,忠義不需言表,呂將軍適才數言,想來應是戲謔,將軍不必掛齒在意。”

徐榮嘆道:“自古領兵在外者,無不懼主上猜忌。我雖無愧於心,卻難料相國之意啊!……荀侯啊荀侯,你害苦我了。”

正說話間,外邊有人來報:荀營送了封信來。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不用說,這信定是荀貞送來的了。徐榮有心不看,可不看,說不定更顯得他心虛。

徐榮無可奈何,只得命拿過來,展開觀看,見上邊是荀貞手書,上寫着:我與將軍雖有舊誼,而今各爲其主,君爲董卓,我爲天子,軍前之戰,不需容情。洛陽一別,久未與將軍把酒言歡,於今相逢於戰場,以營野爲案,用弩矢爲佐,豪情爲酒,倚關兵談,亦可謂大快之事也。

1 飛書問君何所欲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57 程仲德畫策狠辣65 歸來解甲抵足眠23 文聘(中)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18 第一天(下)8 清洗潁陰(下)1 飛書問君何所欲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26 祖宗德澤在遺黎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60 文直90 揭竿而起爲招安27 舉薦戲忠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41 夕陽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50 孰謂盜跖不知義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38 列得嚴陣詈以挑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44 高家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90 從徵汝南(下)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75 欺上弄假國之賊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21 賞錢26 威震郡北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18 捕人17 虛席相問上策何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47 將軍何嘗真無情84 威震陽翟(中)21 今有潁陰乳虎(中)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58 曹子孝奉令趨行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2 一檄引得泰山驚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2 雙喜臨門(下)56 熔鑄20 今有潁陰乳虎(上)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26 貞之得隴苦不足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52 市義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24 鐵官見聞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4 風雪夜刺(上)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65 安之若素使人奇15 出城激戰11 督郵屬吏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0 洛陽圖窮將匕見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
1 飛書問君何所欲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57 程仲德畫策狠辣65 歸來解甲抵足眠23 文聘(中)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18 第一天(下)8 清洗潁陰(下)1 飛書問君何所欲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26 祖宗德澤在遺黎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60 文直90 揭竿而起爲招安27 舉薦戲忠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41 夕陽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50 孰謂盜跖不知義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38 列得嚴陣詈以挑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44 高家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90 從徵汝南(下)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75 欺上弄假國之賊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21 賞錢26 威震郡北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18 捕人17 虛席相問上策何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47 將軍何嘗真無情84 威震陽翟(中)21 今有潁陰乳虎(中)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58 曹子孝奉令趨行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2 一檄引得泰山驚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2 雙喜臨門(下)56 熔鑄20 今有潁陰乳虎(上)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26 貞之得隴苦不足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52 市義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24 鐵官見聞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4 風雪夜刺(上)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65 安之若素使人奇15 出城激戰11 督郵屬吏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0 洛陽圖窮將匕見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