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糧食

bookmark

閏十月初八日,麥城。

兩軍五千餘傷兵如今已痊癒千餘人,繼續留在田信這裡勞作;傷兵陸續病故、崩潰求死減員也將近千人。餘下不到三千的傷兵已基本穩定,等待時日休養就可。

五分之一的傷兵折損,田信依舊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別人能養活五分之一的傷兵,也會覺得不可思議。

現在田信竟然搶救回來五分之四的傷兵,遠近將校吏士無不稱歎傳誦,使得田信魅力提升到二十五點。

大多數輕傷不妨礙行軍的傷員都已隨軍轉移,留在麥城的傷兵是喪失機動力的傷兵。

沒有這部分容易治癒的輕傷兵摻水,田信救治傷兵的功績更顯輝煌。

關羽、關平都派心腹軍吏來麥城學習田信救護傷兵的技巧,就連馬超也將堂弟馬岱派到麥城,以教授田信騎術、騎戰爲名,來學習救護傷兵技巧。

許多田信的生活常識,是祖祖輩輩用生命凝聚的經驗教訓。

對這類經驗,田信也沒什麼好隱瞞的,總結內容編錄爲冊,名叫《防疫救護》,傳授各軍。

戰爭方面,隨着鄧輔、徐祚收復夷陵城,荊益通道開啓,十月十八日時馬超就率所部乘船抵達沱水河口,不入江陵,直接前往臨沮駐屯。

讓田信遺憾的馬超所部的騎兵遠不如自己想象,本以爲三千騎,最少會有五六千匹戰馬。

可馬超這裡是三千人,只有一千八百餘馬匹,也就夠武裝兩個騎營。

不過這些馬匹多是母馬,並有十幾匹未閹割的神駿公馬同行,如果今後幾年沒有戰爭,馬超會在臨沮以北的山谷中繁育馬種。

江陵、荊南一帶氣候溼熱多水,不適合養馬;也就臨沮北面,漢水兩岸的山谷、丘陵適合養馬。

可馬匹五歲後才能騎乘作戰,等馬超在臨沮繁育出大量戰馬……不具備性價比。

而這一千八百匹馬,每月口糧就要吃黑豆近萬石。

再算上三千士兵的口糧,僅僅馬超三千人移鎮荊州,每月口糧支出約在米、粟、麥五千石、黑豆萬石。到明年夏收前,僅馬超所部的軍糧支出總額就有糧三萬石,豆六萬石。

這種軍糧極端窘迫情況下,荊南地區紛紛起兵的土夷兵陸續被關羽遣散回鄉。

自然不可能一聲令下就讓這些自發聚集的土夷兵空手回鄉,一般賞賜麻布或粗帛一匹,又或者讓這些土夷兵帶着戰利品回鄉。

荊南地區蜂擁而起的四萬餘夷兵就這麼安撫回鄉,揀選其中健壯者萬餘人成兵,分別隸屬於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四郡。

荊南四郡多出的這萬餘夷兵,半年內口糧支出總額在十二萬石。

前後魏軍、吳軍降兵有四萬人,口糧較輔兵減半發放,夏收前軍糧消耗最少十五萬石,農忙時加餐,以十八萬石爲準。

關羽、關平、田信、夏侯蘭、雷緒、龐林、郭睦、鄧輔、趙累各軍約有三萬六千人,馬匹約兩千,夏收前軍糧總額最少三十五萬石,豆二十萬石。

不計算官吏俸祿,僅僅半年內的軍糧消耗就在六十八萬石,豆二十六萬石。

荊州軍目前的儲備,已不足一月半。

軍糧儲備捉襟見肘,而又有瘟疫荼毒,年底稅租收繳工作幾乎無法進行,所以今年稅租免除勢在必行。

你不免除,要收就得全部收,不能厚此薄彼。全部要收的話,官吏走訪各屯、各鄉,會加速瘟疫傳播。

這種時候鄉邑、村落之間的走動越少越好,免除租稅已成必然。

那麼,冬月月底,荊州軍全員就要斷糧。

一個月半的時間裡能否湊集更多的糧食,已成了荊州軍目前最大的難題。

田信深深地爲這個問題頭疼,更頭疼的是上述的軍糧硬性支出裡,還沒算陸議帶來的六千人,這六千人半年口糧六萬石。

自己是想在麥城種田,可斷糧在即,是老老實實捱餓苦熬,還是召集軍隊殺入江東就食於敵?

戰爭主導權已由糧食來做主,爲了搶糧食而戰鬥,若絕糧則軍隊潰散。

田信苦思冥想之際,陸議率所部六千人轉移到夷陵城外的虎牙山,接納徐祚裹挾來的戰船,重新編練一支八千人規模的水師部隊。

水師兵員自然不能全用陸議帶來的人,黃權參與、負責水師籌建、編訓工作。

田信也來到虎牙山找黃權、陸議商量軍糧問題,益州乏糧不是秘密,荊州乏糧對孫權、陸議來說也不是秘密,如今沒什麼好隱瞞的。

擺在荊州軍面前路就兩條,一條是發兵江東去搶糧,就食於敵;一條是接受孫權的媾和,接受百萬石軍糧的賠償。

田信來虎牙山水寨時帶來了最新的軍情,向黃權、陸議通報:“曹軍收縮防線,近日徐公明已從宛城後撤至葉縣駐屯。田豫再次擔任南郡郡守,今宛城只有田豫部曲親隨百餘人,郡兵不過三百,異常空虛。另江夏文聘只率部曲後撤到新野,江夏已全入孫權之手,孫權使老將韓當駐守文聘所遺各縣。”

說話間他打量一眼匆匆趕回來參加會議的陸議,陸議儀表、皮囊、氣質比關平略差一些,與儒雅書生氣質絕緣,坐在那裡就像一個虎背猿腰的將軍,氣度肅殺。

陸議也在觀察田信,也觀察黃權,見黃權、田信之間並不見外,田信是抱着茶碗說話,說完就吹茶湯;黃權則翻着火盆邊炙烤的麥餅,神態隨意:“孝先是何意?”

“左將軍協防襄陽,可保襄陽不失;護軍鎮守江陵,江陵亦不會有失。而我率荊南四郡新編之軍走湘江入交州,一月內最少能運回三十萬石軍糧。有這三十萬石軍糧,自可與孫權周旋。我若進軍順利,可逼降交州,運交州米接濟荊州,我軍足以相持到益州米熟。”

等到米熟,荊州軍又將握有主動權。

拿糧食引誘荊州軍停戰,則是孫權唯一的手段。

若是進攻孫權,孫權極有可能焚燬一切荊州軍能搶到的糧食。

所以進攻孫權去江東搶糧,有很大的可能性撲空。

交州則不然,步騭會尊奉孫權的指令焚燬糧食,士家兄弟不會聽從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命令。

只要迅速擊敗蒼梧郡的步騭,士家兄弟控制區域的糧食自然能源源不絕往荊州運輸。

陸議這時候詢問:“將軍,荊州民間可有餘糧?”

“有,然我軍軍紀嚴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

田信說着露出微笑:“漢王視百姓爲子女不忍加害,我軍吏士多出自寒門、百姓之家,皆願效死。”

陸議、謝旌、徐祚皆神色微變,細細一想還真無法反駁。

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五百零九章 分別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五百零九章 分別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三十三章 塔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六十章 戰江陵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二十章 夜中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七百二十二章 婚事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一百一十一章 斬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七百三十七章 顧慮長遠第一百二十三章 副軍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八百二十六章 前期準備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
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五百四十七章 終南山君第五百零九章 分別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五百零九章 分別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五百九十五章 尚書檯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七百零五章 閃電戰盔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三十三章 塔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三百九十四章 彼此差距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四百零八章 抱怨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六十章 戰江陵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二十章 夜中第八百三十七章 失竊案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四百九十五章 進退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五十九章 戰江陵二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七百二十二章 婚事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一百一十一章 斬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與舊第七百三十七章 顧慮長遠第一百二十三章 副軍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五百九十四章 緹騎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八百零九章 叛國否?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八百二十六章 前期準備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種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