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

麥城,橘林館。

自杜夫人入住以來,這一月來麥城也在發生方方面面的改變。

首先是諸葛喬暴病而亡後,關姬就派遣紙官重新組織工匠恢復了麥城的造紙坊;緊接着,前來赴任的紙官帶來了橘林館的產權交割文書。

從少府衙署徵收地契稅的暫行擬定的相關條例來看,橘林館並未登記產權,不受少府衙署保護。

按着少府衙署的規劃,橘林館的產權是模糊的。

可誰都知道橘林館是誰的,是關姬在麥城爲田信修的莊園。

從產權來說,修建於關姬訂婚之後,用的是關姬的私財……所以莊園裡有關家的‘股份’,關羽暫時拿來安置杜夫人也是合情合理的。

可橘林館修在麥城,麥城一度是田信的領地……當時雖無正式的封賞,可已經默認爲田信的部曲安置地。 шшш ▪тт κan ▪℃ O

現在紙官帶來關姬六月初寫給張姬的贈與文書,杜夫人自七月初住入橘林館至今已有一月之久。

她自然明白,這不是雲長公父女相互拆臺使她爲難,而是一樁信息傳遞過程中產生的延遲、誤會。

紙官之所以急着逼她搬離橘林館,就在於張飛起兵上雒之際,就遣人把張姬送往江都。

只是紙官動作有些大,杜夫人雖然主動搬離,但也引發了輿論騷動,傳入江都……也就引發了大將軍內宅的騷亂。

面對以死相逼的吏部尚書郤揖,大將軍都沒有道歉……現在又怎麼好意思向夫人趙氏道歉?

於是乎,先帝所封的益陽君趙夫人帶着自己那份家財,直接乘船要去江東與小兒子關興過日子。

反正封鎖長江的賀齊不會爲難她,江東富饒,也不會短缺她一口飯吃。

趙夫人這麼大陣仗離開江都,雖不至於人盡皆知,但勳戚貴婦朝中百官多已知曉。

平白的,朝廷方面的高昂士氣彷彿被淋了一盆黑乎乎的洗腳水,雖不至於產生悲觀情緒,可熱情迅速衰退。

就連關羽本人,也頗感無力。

講道理,橘林館他偶爾去住一下散散心,沒人能說什麼;可終究是關姬的,關姬轉贈張姬這一過程裡,漢室朝廷上上下下,誰能否定這件事情?

既然不能否定,就該把橘林館移交出去。

難道派人去收捕那個壞事的紙官?

事情已經發生,去搞這個紙官,於事無補,還會平白擴大事端,授予對方把柄,更會讓先帝舊臣離心。

先帝舊臣是很大的一批人,這些人因資歷、功勳,每個人都是一堆官吏的首領。

田信要顧慮這些過往同僚的心態,不願意採用激進手段……朝廷也要顧慮,顧慮這些先帝舊臣的心態,其實就是顧慮朝廷自身。

一個小小紙官,既然敢把這事情做出來,或許做之前就已經有了犧牲的覺悟。

所以不能拿這個紙官撒氣,還要允許麥城重新徵兵,以保護造紙坊……以免被賊人焚燒造紙坊,將事端擴大。

關羽只覺得惆悵、無力,堂堂朝廷執政,連給杜夫人找個安身之地都難。

沒辦法,江都附近地勢、山水較好的地段,都已讓先帝舊臣、朝廷公卿們先後佔據,營造莊園、別院。

也就橘林館目前空閒,不在這裡安置,就要把杜夫人安置到長江南岸,或洞庭一帶,甚至洪水、湖澤氾濫的華容一帶。

氣惱之餘,他則靜靜等候益州方面的舉動。

現在衛軍已經調入襄陽,他手裡有中軍、前軍……主要問題就在中軍,中軍四大部督是先帝留給皇帝的,可皇帝到現在都無法折服這四大部督。

四大部督若是離心,或遭到別的處置手段,那整個中軍就崩了。

問題就在這裡,皇帝與四大部督存在一種相互看不順眼的問題。

畢竟是開國的元勳軍隊,誰都不好越過皇帝去處理四大部督,而又不能看着皇帝用激進手段處置四大部督。

馮習、張南、高翔、陳式這四大部督,就是先帝舊臣中的一份子……不抓住鐵證,誰能處理?

就算抓住鐵證,誰又有果斷處置的狠心?

所以江都的問題也尷尬,衛軍出鎮襄陽後,就剩中軍、前軍……帶着前軍走,那留下的中軍極有可能生變,若是四大部督突然封閉四門,扼守江都,那朝廷就完了。

若是帶着中軍走,使前軍留守江都,這也不合適,哪有直接帶走中軍的?

中軍失去前軍、衛軍鎮壓,等走遠了,到底是自己帶着中軍,還是中軍帶着自己?

江都自事變以來,也就衛軍出鎮襄陽這麼一個舉措;其他因缺乏水師戰艦護航,或中軍的政治傾向而陷入內卷,做不出有意義的舉動。

只能等益州方面的軍隊。

首先留守益州的後軍不能動,能動的就南中兵和益州兵……出於謹慎考慮,將益州兵調離益州,看似是目前不得已的辦法。

可益州兵調來,是要入駐江都,鎮壓、防範中軍的。

益州士族在新幣推廣一事中遭受經濟上、感情上的極大重創,這種傷痕會層層轉移、分攤到底層軍民頭上。這種情況下,益州兵的家庭也在劫難逃……那麼益州兵上下對朝廷會有多大好感?

存在一種中軍與益州軍聯合搞事的可能性,這也是會要朝廷老命的隱患。

因此,能調的只有三萬南中兵……南中兵好啊,沒有什麼根基,也沒有什麼傾向,不像荊蠻、湘蠻、巴蠻、交州土蠻、江東山越百蠻那樣受北府、兵主信仰污染。

對南中兵來說,所謂的北府威名更像是誇張的流言,不值得畏懼!

經過快大半個月的準備,南中兵終於陸續出發,前鋒部隊已乘船到秭歸,算是這段時間以來的好消息。

關羽招來兵部尚書馬謖,商討這支南中兵的統帥人選。

目前朝中有統帥夷兵履歷,且取得不俗戰績,能有效、強力約束夷兵的只有兩個人。

一個是衛尉卿夏侯蘭……給誰都行,決不能給夏侯蘭。

夏侯蘭的立場很有問題,不能託付兵權。

兵權不僅僅在於指揮決斷,更在於信息通報的優先級、權限。

另一個是馬謖,他在越巂郡守期間,成功守住邛都,爲爭取丞相主力征剿南中叛軍贏得了寶貴時間。

可出於謹慎,關羽準備親自詢問馬謖,看馬謖怎麼看。

這種事情,馬謖自不敢貿然回答,需要好好衡量。

不過話說回來,丞相徵募、訓練的南中兵,除了自己能貼心看護、帶好外,其他人誰能比自己更貼丞相的心?

值此大將軍、丞相交割權柄之際……南中兵肯定不會調離江都,要駐留江都爲丞相撐腰,作爲執政的底氣所在。

所以,這是個責無旁貸的事情。

思索明白,馬謖語態沉穩:“下官願立軍令狀。”

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九十二章 勢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二十一章 攻沙洲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八百一十一章 軍大衣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七百一十一章 處置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八章 文字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八十章 糧食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三百七十五章 噴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三百四十二章 逃脫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三百二十九章 交錯
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伯鬆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七十一章 貫甲馳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一百零五章 遣歸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故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九十二章 勢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六十七章 陣不成一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二十一章 攻沙洲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八百一十一章 軍大衣第四百六十九章 試探第二百五十五章 宰一儆百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七百一十一章 處置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四百八十六章 投降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八章 文字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八十章 糧食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六百一十六章 風口的姚氏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二百五十四章 逃第四百六十五章 有所爲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三百五十四章 抄底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六百五十七章 文和亂武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覽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三百七十五章 噴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遲第一百四十四章 關中都督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三百四十二章 逃脫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三百二十九章 交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