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再會

bookmark

不好意思,昨天晚上沒有網,今天補上這一章,最近可能還會有點事情不能上網,但過後我都會補上的。

此時的孫策正在壽春東南和袁術軍對峙,原來,在孫策二人迎娶二喬的時候,喬玄果然對兩個人大發牢騷,說袁術這個人實在可惡,當年害死了自己的親家還不說,今天又想害自己的兒子,說這次袁術的行動針對的就是孫策,是對孫策不滿,想卷他的面子。

孫策這人雖然有勇有謀,不過性如烈火,被自己的丈人這麼一說,怎麼能夠掛的住,雖然周瑜比較清醒,不過他一直都在爲進攻袁術的藉口而發愁,如今有這麼一個大好的藉口放在自己的面前,如果不好好利用就太不是他的風格了。

於是大婚後沒有第三天,孫家的軍隊就渡過長江向壽春進發,當然這裡面有二喬的很大功勞,她們雖然和程玉沒有什麼真正的關係,但在心裡確實把程玉當成了親人,如今親人有了危險,她們自然要努力幫忙了。

ωωω ⊕ttκΛ n ⊕c o

雖然袁術對孫策一直是百般防範,但他手下的人也是沒本事的人太多了,竟然被孫策輕易的突破了長江防線,幾天就逼近壽春,無奈之下,只得將部隊由徐州撤回來。

這幾天來,孫策一直在攻打壽春,幾次戰鬥下來,雖然各有勝負,但袁術手下的武將和孫策帶來的虎將又如何比較,只能龜縮在壽春城內閉門不出,孫策的人馬也只好駐紮在壽春東南以等待機會。

突然聽說程玉帶領的大軍已經殺到,孫策忙帶着周瑜前去拜見,說來程玉本是他的恩人,對孫策這種重情誼的人,自然念念不忘,何況現在又成了他的大舅哥,自然要去見見聯絡一下感情。

一聽說孫策來了,程玉忙讓士卒請進來,自己也迎接了出去,等一見到孫策,已經和幾年之前大不相同,這幾年的風霜洗禮讓孫策有了很大的成熟感,臉上的落腮鬍子也留了起來,在外表上看已經是一個成熟男人,任誰也猜不出他不過是個二十出頭的少年。

一見到程玉,孫策忙躬身一禮,無論年紀聲望,甚至私人關係,面前的人都要比他大,但張了張嘴卻不知叫什麼好,叫程玉大人的話,似乎有點見外,但要他叫大舅的話,在衆人面前卻有點叫不出口。程玉也不是什麼笨人,一見到他的表情心裡就明白了他的想法,搶先說:“賢弟一向可好啊,我們都是自己人,叫我大哥就可以了。”

孫策聽了他的話,忙說:“大哥在上,受弟弟一拜,當日一別,這幾年來,大哥的身姿一直留在我的腦海中,時時想再見大哥一面,卻沒有機會。今日有幸,能再見到,哥哥一定要多多的教誨小弟。”

程玉哈哈一笑:“兄弟太客氣了,自己家人哪裡有那麼多客氣,我還要多多感謝兄弟的幫忙啊,要不是兄弟能出兵江南,恐怕我現在還在和袁術小兒糾纏。”

孫策一聽,忙謙虛說:“大哥智勇雙全,就算有是個袁術這樣的傢伙也不是大哥的對手啊,只是岳父大人他因爲對袁術的行徑生氣,才讓我來收拾他,今天大哥來了就好了,以後這裡的事情就全仗大哥做主了。”

兩個人聊了好久,竟全然忘記了應進大營去再好好敘舊,還好一邊的太史慈等的不耐煩了,婉言說:“主公,孫賢弟,外面風大,我們還是回到營帳裡好好的敘舊吧。”

兩個人一聽,這才醒悟過來,忙道了一聲請,帶領各自手下的衆將進入大帳。等分賓主坐下,程玉才注意到孫策身後的幾個人,於是問到:“賢弟,這幾位都是?”

孫策也忙開始介紹:“這位——”他首先用手指了一下身後一個四十左右的武將說:“乃是先父生前的副將,程普字德謀;這位是黃蓋字公覆,這位是韓當字義公也是追隨先父多年的老人,平日裡對我的教誨甚多,這次是聽說要爲先父報仇,都要親自來這裡殺幾個敵兵以儘自己的心意。”

程玉一聽這幾個人都是孫策當年座下的猛將,日後的江東也多靠他們支撐,也對他們多加了注意,其實即使孫策不說他們的名字,他們也是十分引人注意的人物,多年的沙場拼殺,在這幾個人身上已經牢牢的刻下了武將的印記,即使是穿着便裝,也能看出身上的威風來。

不過其實程玉最注意的是孫策身後的另一個人,這個人現在還不到三十,黃色的臉龐,臉上帶着無比的冷靜堅毅,又充滿了殺氣,如果說程玉手下有誰和他象的話,那個人應該是張遼,這樣的人,絕對不會是個無名之輩,於是程玉問道:“那麼請問賢弟,這位又是什麼人呢?”

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7節 起兵第9節 戰利第9節 二喬第5節 困敵第4節 請求第1節 許攸第5節 庭戰第一節第2節 得逞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3節 平叛第10節 奇兵第5節 求和第5節 二劫第9節 攻防第6節 派系第8節 救人第3節 說服第9章 集結第8節 說客第6節 派系第3節 抵達第5節 終第5節 殉城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3節 比武(2)第4節 決鬥第4節 戰備第1節 刺殺第1節 議和第二節第5節 收穫第9節 折肱第三節第7節 兵禍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8節 重任第3節 誓約第8節 嚮導第3節 十字路口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8節 空城第2節 煉丹原料第8節 威名第2節 回顧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6節 人才第3節 借兵順義公第5節 異狀第5節 啓示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4節 大戰第3節 脫險第2節 規劃第5節 困敵第5節 擾敵第5節 終第7節 分歧第六節第1節 準備第十八節第2節 聚賢第3節 備戰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6節 改道第10節 雙敗第十五節第2節 外篇第3節 破陣第3節 備戰第1節 單福第10章 城牆第6節 玉璽第9節 受困第6節 派系第10節 先兆第4節 轉變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4節 求醫第3節 說服第1節 擴軍第7節 堅持第1節 敗退第7節 報復第10節 說服第4節 死地第4節 戰備第8節 結親第2節 冤情第5節 借兵第8節 慘淡第3節 破陣第9節 巨弩第4節 糜竺第9節 貂嬋第6章 內應契子
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7節 起兵第9節 戰利第9節 二喬第5節 困敵第4節 請求第1節 許攸第5節 庭戰第一節第2節 得逞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3節 平叛第10節 奇兵第5節 求和第5節 二劫第9節 攻防第6節 派系第8節 救人第3節 說服第9章 集結第8節 說客第6節 派系第3節 抵達第5節 終第5節 殉城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3節 比武(2)第4節 決鬥第4節 戰備第1節 刺殺第1節 議和第二節第5節 收穫第9節 折肱第三節第7節 兵禍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8節 重任第3節 誓約第8節 嚮導第3節 十字路口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8節 空城第2節 煉丹原料第8節 威名第2節 回顧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6節 人才第3節 借兵順義公第5節 異狀第5節 啓示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4節 大戰第3節 脫險第2節 規劃第5節 困敵第5節 擾敵第5節 終第7節 分歧第六節第1節 準備第十八節第2節 聚賢第3節 備戰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6節 改道第10節 雙敗第十五節第2節 外篇第3節 破陣第3節 備戰第1節 單福第10章 城牆第6節 玉璽第9節 受困第6節 派系第10節 先兆第4節 轉變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4節 求醫第3節 說服第1節 擴軍第7節 堅持第1節 敗退第7節 報復第10節 說服第4節 死地第4節 戰備第8節 結親第2節 冤情第5節 借兵第8節 慘淡第3節 破陣第9節 巨弩第4節 糜竺第9節 貂嬋第6章 內應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