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奇襲

bookmark

連續吃了兩個敗仗,搞的曹仁連自信都沒有了,只能堅守城池,等待曹操派兵來支援,不過他倒是也不擔心,自己將敵軍的主力拖在這裡,也可以爲孟德多爭取一點準備

時間。

可是他卻沒有想到,敵人竟然兵行險招,現在已經接近了東郡城。

這一段時間郭嘉一直在關注着前線的戰事,他還沒有得到曹仁已經到達山陽的消息,也不知道曹仁已經兩次敗於徐州軍之手,不過在他的知覺裡,總感覺現在的情況不是很好,具體哪裡有問題他又實在無法下結論。

雖然他很努力的想恢復快一點,但他身體的素質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又加上連日都關心於前方的事情,他的病情一點好轉也沒有,反而又有反彈的趨勢,手下人別的不敢管,但這樣的情況可是誰都忍不住要勸說幾句。郭嘉也知道大家都是爲了自己好,也就沒有什麼反對意見,乖乖的養了幾天病。

不過他還是囑託本城的太守時刻注意前方的動靜,並且隨時小心敵軍。可這裡的守將不過是平常之人,又哪裡能想的到程玉竟然敢犯兵家之大計,孤軍深入,因此防禦雖然比以前嚴格一點,卻沒有做好開戰的準備

白天,遠處突然傳來了滾滾的馬蹄聲,這讓守衛的軍士們多少有了一些警覺,早有機靈的士兵進城去通報各位大人,其他人也都嚴陣以待,另有少數人去疏散城門前的閒雜人等。

等能看到對面的旗號之後,所有的人都深吸了一口冷氣,旗號上赫然是一個“程”字,這個字也許很普通,但在這個地方出現,代表的意義卻不同。它代表着一個戰無不勝的神話,一個讓天下敵人聞之喪膽的英雄。

這時,身後去驅趕平民的士卒突然也發生了異變,幾聲慘叫過後,幾個曹軍已經倒在血泊之中。原來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百姓現在都手持利刃,向這些守衛喊殺過來。

就算對方的人數比較少,但這麼突然的襲擊,又在這種危機的情況之下,曹軍馬上亂了陣腳沒,他們也和自己的太守大人一樣,從來沒有想過程玉會在前方還沒有丟失的情況下就殺到這裡來。

等他們想到的時候,一切看起來已經晚了。這些混進來的徐州兵阻止了曹軍關閉城門的想法,雖然人數相差懸殊,但士氣也不是在一個檔次上的。更有幾個不怕死的,已經開始衝擊門樓和城牆,他們對這次進攻早有準備

,在大軍出發以前他們就日夜兼程的向東郡混了,今天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早就準備

好的。

隨着程玉騎兵的越來越近,門前的軍兵更是完全的失去了鬥志,已經有大面積的人開始轉身逃跑,這些徐州奸細的攻勢卻越來越猛烈。

報告的人還沒有進到太守的府邸,程玉已經帶領手下的騎兵到達了城門,城牆上的弓箭手需要同時面對兩面,自然沒有多大的戰鬥力,等這些騎兵一旦跨過護城河,他們就完全沒有辦法了。

程玉這次又一馬當先的衝進了城門,他現在的身份已經不是武將,而是千萬人的君主,但他還是沒有太適應這個角色,也許他覺得衝鋒陷陣才更能有英雄的感覺,可以更好的感受這個金戈鐵馬的年代。

對方都已經跨過了城門,現在東郡兵馬就只能有一個念頭——逃跑了。程玉留下一半人保護住城門等待步兵主力的到來,平時一直在山區小路趁着夜色潛行,搞的步騎速度差不了多少,等一到目的地衝鋒起來,騎兵就將步兵遠遠的甩在後面。

程玉可沒有時間再等待自己的主力到來了,他必須要趕快將郭嘉控制起來,如果自己費這麼大勁冒這麼大險卻沒有抓住郭嘉的話,豈不是一件可笑的事情。

也有士兵前去通知郭嘉,雖然他在養病,可在這座城裡他是官職最高,最受曹操主公信任的一個人,有了情況自然要先讓他知道。

郭嘉剛剛聽到城內混亂的聲音,這些報事的軍卒已經進來了:“郭大人,城外菸塵滾滾馬蹄隆隆,似乎有敵軍殺來。”“郭大人,看旗號好象是徐州程玉親自殺到這裡來了。”“郭大人,敵人已經攻破了城門。”“郭大人,敵人已經殺進了城內。”

聽到消息越來越嚴峻,郭嘉知道自己今天恐怕是在劫難逃了,劈手奪過身邊一個士兵的寶劍,就要自盡,卻被這些士兵攔住:“郭大人,不可輕生啊!趁敵人沒有殺進來,我們趕快突圍吧。”不由分說架起郭嘉就要逃跑。

郭嘉的心裡十分明白,按照現在的情景,自己想跑是一點希望也沒有了,丞相命自己守衛兗州,可自己卻在眼皮底下讓敵人得逞,有何面目再見丞相。如果再被敵人活捉,豈不是更沒有一點臉面活在世上。

可他手下的人哪裡去想這些,只是一心想將他帶出東郡。

第5節 混亂第8節 威名第一節第8節 威名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4節 師兄第1節 叛亂第8節 嚮導第10節 內訌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4節 北伐第10章 城牆順義公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9節 折肱第7節 反目清明第7節 退兵第4節 運氣第6節 鼓舞第2節 還政第2節 說第7節 襲殺第1節 獻計第十三節第4節 糜竺第10節 定策第2節 回顧第10節 借兵(2)第9節 竹槓第2節 擺陣第5節 對策第3節 備戰第2節 爭論第8節 指路第3節 平叛第5節 離間第9節 折肱第1節 騎戰第2節 中伏第7節 夜談第1節 刺殺第1節 成就第3節 平叛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3節 劫營(2)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5節 處罰第10節 擔憂第6節 險地第3節 鬥志第8節 再會第6節 樓班第1節 擴軍第7節 遊擊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10節 奇兵第7節 兵禍第3節 借兵第5節 名將第十八節第5節 收穫第6節 反擊第7節 撤退第9節 鳳雛第4節 探親第十一節第8節 說客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9節 折肱第1節 誤中第3節 比武(2)第7節 遇襲第8節 再會第4節 登位第4節 請求第7節 分歧第8節 重任第十九節第2節 背叛第10節 擔憂第10節 先兆第9節 受困第6節 改道第十五節第6節 舞劍第3節 理念第1節 勝利第1節 歸降第6節 拜山第1節 除患第4節 戰備第6節 區別第十四節第5節 對策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3節 追殺第1節 “妥協”第2節 肺腑第10節 維谷
第5節 混亂第8節 威名第一節第8節 威名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4節 師兄第1節 叛亂第8節 嚮導第10節 內訌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4節 北伐第10章 城牆順義公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9節 折肱第7節 反目清明第7節 退兵第4節 運氣第6節 鼓舞第2節 還政第2節 說第7節 襲殺第1節 獻計第十三節第4節 糜竺第10節 定策第2節 回顧第10節 借兵(2)第9節 竹槓第2節 擺陣第5節 對策第3節 備戰第2節 爭論第8節 指路第3節 平叛第5節 離間第9節 折肱第1節 騎戰第2節 中伏第7節 夜談第1節 刺殺第1節 成就第3節 平叛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3節 劫營(2)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5節 處罰第10節 擔憂第6節 險地第3節 鬥志第8節 再會第6節 樓班第1節 擴軍第7節 遊擊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10節 奇兵第7節 兵禍第3節 借兵第5節 名將第十八節第5節 收穫第6節 反擊第7節 撤退第9節 鳳雛第4節 探親第十一節第8節 說客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9節 折肱第1節 誤中第3節 比武(2)第7節 遇襲第8節 再會第4節 登位第4節 請求第7節 分歧第8節 重任第十九節第2節 背叛第10節 擔憂第10節 先兆第9節 受困第6節 改道第十五節第6節 舞劍第3節 理念第1節 勝利第1節 歸降第6節 拜山第1節 除患第4節 戰備第6節 區別第十四節第5節 對策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3節 追殺第1節 “妥協”第2節 肺腑第10節 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