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

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

關於交子的知識,初中歷史就已經開始教。

但對於宋朝人來說,這個東西還是有些陌生,甚至依舊不夠重視。

因爲它只在四川府境內流通,整個大宋的錢莊銀行體系並沒有因爲紙幣的出現而誕生。

很多人不知道銀行的作用有多大。

事實上,如果沒有銀行,整個世界的生產力和生產體系都要落後不知道多少。

金融業雖然被世人厭惡,可它的存在也的確幫助了國家穩定發展。

包括王安石的青苗法,本質上也屬於金融市場裡的借貸。

所以如果能夠合理地利用交子,讓它能夠承擔一定的貨幣體系價值,那麼大宋糟糕的財政狀況,必然能夠解決。

“爲什麼交子可以緩解國庫空虛的問題呢?”

晏殊問。

趙駿奇怪地偏頭看了晏殊一眼,雖然他蒙着紗布,看不清楚他的眼睛,但晏殊似乎也能察覺到對方異樣的神色。

這讓晏殊有些不舒服,他害怕會不會這是後世人都知道的道理,這麼問顯得自己有些無知。

不過好在趙駿並沒有起疑心,而是說道:“拉日叔,咱們村還是以紙幣爲主,數字支付應該還沒有普及吧。”

“是。”

晏殊自然不知道什麼叫數字支付,只能附和着趙駿的話含糊不清地應了聲。

趙駿說道:“那我問你一個問題,村子裡一戶人家外出務工賺了幾萬塊回來,他是把錢放在家裡安全,還是把錢存在農村信用社安全?”

農村信用社是什麼玩意兒?

晏殊一愣。

但他很快反應過來,趙駿這麼問自然有他的道理,便立即說道:“肯定是農村信用社。”

“是了。”

趙駿點點頭:“雖然最近幾年信用社爆出不少問題,但不能磨滅全國那麼多農村信用社,那麼多年下來對於無數農民的幫扶和貢獻。”

“這跟農村信用社有什麼關係呢?”

晏殊又問。

趙駿繼續說道:“再問拉日叔一個問題,一萬元紙幣,和價值一萬元的銅幣,你選擇哪一樣?”

“紙幣。”

晏殊毫不猶豫地回答。

雖然他不理解趙駿說的農村信用社以及紙幣的含義,但他知道正確答案一定是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

否則趙駿這麼問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不得不說,呂夷簡找晏殊來確實是個正確的選擇,他思維敏捷,反應很快,換一般人,恐怕早就穿幫,被趙駿知道自己穿越到宋朝了。

“是的,銅幣的價值雖然是一萬元,但它一是花不出去,二是就算能花出去,攜帶也非常不方便,遠不如紙幣。”

趙駿說道:“貨幣從古至今就是一個升級的過程,遠古時期的貝殼貨幣,到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用鐵、青銅爲原材料刀幣、鏟幣等,再到漢朝開始正式鑄造銅錢。它們的作用都具有實用性、稀缺性以及流通性。”

“古時候貝殼只有海邊有,內陸缺乏,而且貝殼很漂亮,成爲了遠古部落人的首飾裝飾,所以它能夠成爲價值衡量物。之後商周時期,青銅和鐵都是稀缺金屬,同樣可以在民間流通。”

“等到戰國後,鐵器多了,價值就不如銅,所以銅幣成爲了我國古代流通貨幣,包括絹布、絲綢、金銀甚至糧食之類能成爲貨幣,也是因爲其實用性和稀缺性。”

“因此我們能夠看到,貨幣的意義就在於它本身具有一定價值,才能夠承擔起貨幣的職能,進行市場交易。”

“而宋朝四川出現的交子,則成爲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

“紙幣的好處太多,易於保管攜帶、製造成本低、避免金屬貨幣在流通時的磨損等等,但爲什麼一直到明清這樣封建社會程度極高的時期,紙幣都沒有完全流行呢?”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它並不具備實用性和稀缺性。不管它面值上寫了多少,本質上紙幣就是一張紙。它能夠承擔起交易的職能,是國家賦予了它的價值,而非自身擁有與貨物的等量價值。”

“在古代想發行紙幣,就需要國家存儲與紙幣相當的金銀銅錢,讓紙幣在兌換的時候,百姓可以兌換到足夠的錢幣。可一旦超發濫發,百姓無法兌換到足額錢幣,國家的信用體系就會崩塌,從而讓紙幣迅速貶值,物價飛漲。”

“所以宋朝出現交子之後,於宋徽宗時期,隨着戰事糜爛,朝廷廣發交子,造成交子嚴重貶值,出現了通貨膨脹。明朝初期,朱元璋制定寶鈔政策,同樣大量印發,造成了全國性的通貨膨脹,百姓苦不堪言。”

“歸根到底,交子實際上只是一種信用貨幣,是以國家的信譽做擔保,才能讓它有流通性。金銀銅等金屬貨幣再多,它也能用於首飾和裝飾品打造,不會減少其實用性和流通性價值。紙幣多了,擦屁股都嫌膈得慌。”

“而且古代封建社會統治不穩定,小農經濟又脆弱,稍有個天災人禍,官府信譽就有可能破產,信用貨幣印多了,它就沒有信用了。”

趙駿想起了津巴布韋,那都是已經二十一世紀了,這個奇葩的國家還能夠給自己的信用貨幣上印不知道多少億個零,造成了貨幣交易市場的直接坍塌,買一卷衛生紙,得拿車載着紙幣去。

甚至上午帶幾百億津巴布韋幣去買紙,才走了幾分鐘,一卷紙的價格就從一百億變成了二百億,也算是奇葩中的奇葩。

“嗯。” 晏殊和呂夷簡等人對視一眼,都微微點頭。

交子其實他們都知道,因爲這種東西就誕生於真宗朝,由成都府十六家官商聯合用楮樹皮紙印刷憑證而來。

只不過初期它屬於私人存款憑證,並非官方發行,如果負責保管錢幣的“交子鋪戶”破產倒閉了,那麼它就因爲無法兌付而失去作用。

所以到仁宗天聖元年,朝廷就出面在成都設益州交子務,由京朝官一二人擔任監官主持交子發行,並“置抄紙院,以革僞造之弊”,嚴格其印製過程,這便是我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官交子”。

但這個東西又跟擴充國庫有什麼關聯呢?

就聽到趙駿繼續說道:“我說那麼多是想告訴大家,貨幣體系承擔的是物品交易的流通性。宋朝商業已經非常發達,出現了適合紙幣流通的市場,如果能夠對交子大加利用,國庫空虛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了。”

“到底是什麼辦法呢?”

晏殊問。

趙駿笑道:“那還不簡單,先調查清楚宋朝主要的商業城市,在那裡開設交子務,吸引那些大商人把錢存在官府開的交子鋪裡。有官府做背書,商人就不用擔心私人交子鋪會破產而無法兌付。”

“這些大商人南來北往買賣貨物,相比於隨身攜帶大量的銅錢、金銀,肯定是攜帶交子銀票更方便,官府開的銀行肯定能吸引大量的商人存錢。”

“宋朝就能夠在短時間內吸納不計其數的錢幣,而那些商人短時間內又不會立即進行擠兌,那麼這些錢幣宋朝國庫就可以挪用,短暫地用於填補國庫的虧空,等到之後再填補上去即可。”

“只要保證商人存多少錢,就發行多少交子,或者發行的交子不超過市面上流通的商品總價值或者存儲錢幣的幾倍就行,宋朝的手工業發達,經濟流通比較快,只給大商人發交子,不給普通百姓發交子,應該就不會造成通貨膨脹。”

“而且我記得宋朝的交子鋪存錢,不是銀行給儲戶利息,而是儲戶花錢去銀行存錢,交子鋪不僅能盈利,甚至那些大商人還要謝謝宋朝朝廷,幫他們解決了南北交易往來不便的問題,可謂是一舉多得。”

一席話語結束,讓宋朝君臣們久久不能平息,在靜靜地消化這些信息的內容。

這其實就是銀行的本質。

它需要將貨幣流通起來,從而促進整個經濟以及社會資源的大循環。

所以哪怕新時代的銀行,也都是通過利息吸納那些儲戶閒置的錢,然後放貸出去,給企業、商人以及個人,間接促進社會的發展。

雖然宋朝生產力比較落後,但在封建時期,無論是生產力還是經濟建設都已經達到了巔峰的狀況。

因此銀行的出現並不會造成太大的負面效果,畢竟宋朝就已經出現了銀行,大大促進了經濟發展,一直到明清時期的錢莊都是宋朝交子鋪的延伸。

只是宋朝皇帝比較愚蠢,沒有利用好交子鋪,之後由於大量印發交子而導致一次通貨膨脹,自此就徹底停止發行,放棄了這個機會。

否則要是合理利用的話,是完全可以利用交子鋪這個世界上最早的銀行錢莊系統,短暫地解決國庫空虛的問題,甚至還能夠讓國家更好地掌控住錢袋子,拿捏住經濟的命脈。

“怎麼,有什麼問題嗎?”

趙駿見自己說完之後,周圍鴉雀無聲,也沒個人應和一下,讓他很是尷尬。

難道是自己說得太膚淺了?

也不對吧。

尼尼村這些人學歷應該都不高才對,自己即便說得膚淺他們也應該聽不懂啊。

就算喜歡歷史,難道他們還了解金融體系?

沒道理的。

所以只有一種可能。

是自己說得太深奧了,他們聽不懂。

“沒什麼問題。”

晏殊趕忙應了一句,然後誇讚道:“趙老師果然是歷史系高才,我們都聽得傻了,你要是出生在宋朝,那必定會是狀元!呂夷簡和范仲淹都比不過伱。”

“那必須的。”

趙駿聽到村長支書和村民們被自己唬得一愣一愣的,得意洋洋道:“要是我穿越過去,回到大宋,什麼呂夷簡范仲淹這些人,都是一羣吊毛,連我萬分之一能力都沒有。還有蘇軾,我肯定給他打一頓,讓他天天寫詞噁心我。”

范仲淹一臉黑線。

呂夷簡握緊了拳頭,吹鬍子瞪眼,死死地瞪着趙駿。

TM的小王八蛋,開始罵起老夫來了。

王曾王隨等人則捂嘴偷笑,雖然趙駿說了個這些人,但畢竟沒說他們的名字。

趙禎更是笑嘻嘻。

以前光他一個人捱罵,現在終於又有人能給他分擔,心裡美滋滋。

(本章完)

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383章 欽差到來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129.第129章 誰幹的?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第392章 析津城破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第23章 宇宙的塵埃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376章 防守反擊第58章 歷史獨一份314.第310章 白話文運動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31章 我背後有高人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209.第206章 決堤了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1章 我背後有高人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第60章 上架感言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第50章 拗相公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197.請假條第53章 帝王之術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197.請假條
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383章 欽差到來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129.第129章 誰幹的?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第392章 析津城破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第23章 宇宙的塵埃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376章 防守反擊第58章 歷史獨一份314.第310章 白話文運動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31章 我背後有高人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209.第206章 決堤了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1章 我背後有高人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第60章 上架感言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第50章 拗相公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197.請假條第53章 帝王之術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197.請假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