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

九月底,晚秋時節,宮中的桂樹漸漸凋落,但還依舊蘊育着濃郁的桂子香味,飄揚四溢。

午時的崇政殿矗立在秋冬交集的陽光下,顯得巍峨高大。

趙禎此時正在崇政殿內批閱奏摺。

政制院雖然建立,但爲了照顧皇權,基本上宰相們處理完政務,都要他覈查。

除此之外新部門成立,人員安排以及罷免官員,也需要他簽字同意。

不然要是趙駿直接開口就能任免官員,這在大宋官場上就又會是一場地震。

恐怕彈劾趙駿以及三相三參要架空皇權,準備造反的劄子要把整個崇政殿都給淹沒。

所以雖然政制院有任免官員之權,但至少形式上還是要得到皇帝首肯。不過現在趙禎什麼都答應,這種事基本跟走個過場沒什麼區別。

“蔡相已經上了劄子,準備調曾公亮爲火器司知司,執掌火器製造,現在只要等大孫給出製作火器的辦法,那朕的大宋,也就有火槍和火炮了。”

趙禎看着手裡的奏摺,滿意地點點頭,隨後目光滿是憧憬,心裡想着,“要是大宋有這火器,豈會再懼遼國?若範卿能夠擊敗西夏,再退遼國的話,朕之威望,無可睥睨了。”

他合起手中的奏摺,先是激動不已,憧憬着大宋一旦有火器,就能縱橫神州,橫掃西夏與遼國的場景,只是想想着,隨後又臉色凝重,心中憂愁不斷。

雖說雖說如果能擊敗西夏和遼國,他在大宋的地位將比肩太祖,甚至超越太祖,而且整個大宋也將日益強盛,堪比漢唐風采。

但人在憧憬什麼,也會擔心什麼。

趙禎在想,要是能勝,那必然是一件好事。可萬一敗了呢?

遼國畢竟強大。

哪怕趙駿說過,現在的遼國同樣內憂外患不斷,已經遠不如幾十年前的盛景。

可人不怕一萬,就總怕萬一。

趙禎就覺得一旦失敗,那對於如今本就風雨飄搖的大宋來說,就會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打擊,恐怕會有滅國之災!

所以前一刻還在想着要是大宋能夠打贏宋夏與宋遼戰爭,他的地位該如何偉大。

後一刻就悲觀的想到了一旦失敗,下場到底有多悽慘。

這也是宋朝皇帝常有的情緒。

瞻前顧後,猶豫不決,特別是宋仁宗趙禎,最是如此。

“算了,歷史上本來就敗於西夏,最後遼國陳兵邊境,終究是沒有打起來。對於他們來說,大宋雖然孱弱,可也不是隨意欺凌的對手。何況大宋本就滅亡了”

趙禎想到最後,就有些心煩意亂,乾脆扶額不去想這些。他現在有敢於面對遼國和西夏的心思,不就是因爲大宋要亡了嗎?

反正即便他不做出應對,幾十年後靖康恥還是會讓大宋煙消雲散,那還不如孤注一擲。

成了那就大宋奠定強國地位。

大宋就能夠爲自己爭取至少五十年和平,從容進行內部改革,然後完成工業革命,在生產力大幅度飛躍之後,吞併西夏和遼國,成就東方霸主!

敗了以遼國和西夏的情況也不可能吞併得了大宋。

最多就是跟歷史上一樣增加歲幣,或者造成國內動盪,不至於讓他老趙家滅亡。

況且.

“大孫不會讓咱老趙家亡的,只要大孫在,大宋一定能強盛!”

趙禎重拾信心,又看起了奏摺。

就在這個時候,王守忠進來躬身說道:“官家,小郎和諸位相公來了。”

“哦?”

趙禎連忙說道:“是發生什麼事了嗎?”

王守忠猶豫了一下,還是如實說道:“是關於三司鹽鐵使的事情。”

鹽鐵使?

劉元瑜嗎?

趙禎想了一下,說道:“讓他們進來吧。”

“是。”

王守忠就出去了。

片刻後趙駿呂夷簡等人進來。

他們先向趙禎拱手行禮說道:“參見官家!”

“都坐吧。”

趙禎笑道:“今日不在政制院,怎麼有工夫到崇政殿來了?”

趙駿看向呂夷簡,示意這事他來說。

呂夷簡便說道:“官家,請罷整個鹽鐵司。”

“整個鹽鐵司?”

趙禎當時就嚇了一跳,說道:“鹽鐵司從副使之下,有七案,各推官、判官、孔目官、都勾押官、勾覆官加起來一百多人,全都要罷免?”

“是的。”

呂夷簡面無表情地道:“鹽鐵司無視政制院政令,整個上下竟爲劉元瑜一人掌管。臣等派人去催促要其計數,沒想到他們抗令不遵,全司甚至沒一個人來政制院闡述緣由,蔑視國家法度!”

王曾也說道:“官家,這是政制院知院以及所有同知、候補同知的意思。鹽鐵司這樣做,只會造成政制院權威下降,到時候還談如何改革?如何強盛國家?”

在這件事上他們還是跟趙駿站在一邊。

因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政制院的成立,呂夷簡等人也會成爲利益受衆。

原來在宰相那個位置雖然看似地位崇高,可一來權力遠遠不及眼下,二來政制院同知以及候補同知的身份是終身制的。

根據趙駿的規定,爲了政策的長久運行,一旦入政制院,任期就有五年。但說是五年,實際上除非能力實在太差,否則基本上能幹到退休,混一個高官待遇告老還鄉。

所以相比於以前朝不保夕,權力低,且隨時可能會被開除出京的宰相位置,這政制院纔是呂夷簡、王曾、盛度這些權力慾望比較大的應該待的地方。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要擁護政制院的權威,同時也是爲了維護自身宰相的權威。

劉元瑜這種行爲不止是在挑釁政制院,挑釁的還是呂夷簡王曾他們這些利益集團的威嚴,因此別說罷免鹽鐵司,就算是把整個三司罷免,爲了樹立起政制院的強勢,他們也會同意這樣做。

只是這樣的話對於趙禎來說就比較難以接受。

要罷免劉元瑜一個人還行。

整個鹽鐵司..

趙禎面露難色道:“鹽鐵司的人都是受劉元瑜指使,只懲罰首惡不行嗎?”

“不行!”

趙駿也站起來說道:“政制院以後既然要成爲國家中樞,推行政務,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威信。鹽鐵司如果只是劉元瑜一個人一意孤行,其餘人都勸了或上奏了政制院,那就只懲他一人。但現在別說鹽鐵司,就連三司使程琳都沒有動靜,完全是視政制院如無物,程琳也要罰!”

好傢伙。

剛還只懲罰整個鹽鐵司,現在連三司使都要罰了。

趙禎無奈道:“好吧,既然是整個政制院共同商議的結果,那朕就尊重你們的決定。”

“臣請詔書。”

呂夷簡說道。

趙禎略微遲疑,最終還是點點頭,自己親自寫了一份詔書下去。

“謝陛下!”

趙駿雙手舉過頭頂,接過詔書,然後拱手說道:“政制院與陛下榮辱與共,鹽鐵司挑釁政制院權威,就是在挑釁陛下的權威,這是不能容忍的事情,今後陛下也千萬不要對他們過於仁慈,爲了大宋江山,這些尸位素餐之輩,就該一一清理。”

“朕知道了。”

趙禎應了一聲,心中無奈。

自己後世這大孫。

確實太強勢。

這鹽鐵司一百多名官員,說罷免就罷免,官場上怕事又要引起一場地震了。

拿到了詔書,就相當於拿到了尚方寶劍,這就是名正言順!

趙駿呂夷簡等人向趙禎告退,隨後向三司而去。

鹽鐵司就在文德門後門,從汴梁皇宮的中宮穿過複道,走文德殿後門,到了文德殿,隨後穿過文德殿前門,便是三司、樞密院以及原來的政事堂。

現在政事堂搬遷到了大慶殿後閣,與他們雖只是一牆之隔,但一個在北一個在南,位置上顯然政制院更靠近皇權中樞。

此刻三司內,各部門各司其職,夏竦今天上午就把東西統計好交了上去。

他做得甚至比晏殊戶部那邊更詳細,幾乎沒什麼錯漏之處。 便在這個時候,三司院外忽然來了一大羣人,除了政制院的幾名宰相以外,還有殿前司禁衛軍。

“什麼情況,怎麼諸多相公全來了?”

“直奔鹽鐵司去了。”

“之前就聽說鹽鐵司對政制院交代的任務推三阻四,這是來興師問罪的吧。”

三司由鹽鐵、度支、戶部組成,三個院落比較靠近,形成了一個“屮”字形,前面的三條是三部院落,後面那個把,就是三司使程琳的總務處。

鹽鐵部在最左邊,政制院的諸多相公在趙駿的帶領下,直接去了鹽鐵司的院子,其餘度支院和戶部院的官員全都跑出來看熱鬧。

“副使,出大事了。”

劉元瑜正在自己的辦公室辦公,門外一名鹽鐵判官慌慌張張地衝了進來。

“什麼事?”

劉元瑜皺起眉頭,天蹋了不成?

那判官說道:“趙知院以及諸多相公帶着殿前司的士兵闖了進來。”

“什麼?”

劉元瑜大驚失色,隨後立即從椅子上站起來,繞過桌案衝了出去,就看到此刻整個鹽鐵司已經亂作一團。

司內諸多小院落,各部推官、判官以及七案、諸曹的官員,全都被押到了一邊。

趙駿直接帶着士兵向他的辦公室走來。

“劉元瑜,你好大的膽子!”

趙駿見到劉元瑜從房間出來,冷聲道:“拿下!”

劉元瑜震驚道:“趙駿,你想幹什麼,在皇宮內動刀兵,伱要造反嗎?”

“造反的人是你!”

趙駿舉起手中的詔書,喝道:“鹽鐵司枉顧政制院政令,拖延怠政,三番五次推辭政制院下達的指令,藐視陛下和政制院,陛下有旨,整個鹽鐵司全部革職查辦!”

“什麼?”

劉元瑜睜大了眼睛,身體已是如篩糠般抖動。

他萬萬沒想到,僅僅只是抗拒政制院交代的政令,就造成了這麼嚴重的後果。

陛下以前不是很仁慈的嗎?

明明只是件小事,用得着發那麼大的肝火,竟然要罷免整個鹽鐵司的官員。

“拿下!”

趙駿喝道。

左右殿前司士兵一擁而上,將劉元瑜擒拿。

劉元瑜大喊道:“趙駿!你這是造反,我沒有錯,鹽鐵司人手不足,你憑什麼罷免我們?你憑什麼?”

“就憑政制院便是官家打算振興大宋,強盛大宋而立,政制院的命令就是官家的命令。”

趙駿向着皇宮方向拱手說道:“官家說了,政制院要改革弊端,整頓朝堂,讓大宋官場更加清明,辦事效率更快,而不是讓你辦點小事,就推三阻四,你這種東西,要之何用?”

他的話聲若洪雷,直接是站在院子裡講的,外面還有很多戶部和度支部的官吏看着,便是要讓這聲音傳出去,正式樹立政制院的權威!

而鹽鐵司,就是今日拿來祭旗!

一時間,院內外都靜謐無聲,只有鹽鐵司其餘官員哀嚎地喊道:“這都是劉副使讓我們這麼做的,不干我們的事啊。”

“我們也只是遵從上意,憑什麼要罷我們的官啊,這不公平!”

“沒什麼不公平的。”

宋綬負手而立,看着下面那些官吏說道:“政制院已經給過你們機會,幾次派人告知你們要儘快完成計數之事,結果呢?但凡有一人來政制院跟諸位相公說劉元瑜從中作梗,都不至於此,爾等有嗎?”

衆人一下子就愣住。

他們確實沒想過去政制院通風報信,一來這是官場大忌,二來縣官不如現管,劉元瑜是他們的頂頭上司,加上政制院以及趙駿的存在不爲官場所喜,自然不會有人去幫他。

每個人都把這事當笑話,就看劉元瑜抗拒上令,政制院那邊怎麼下不來臺。反正在他們看來,就算追究,也最多追究劉元瑜,更他們沒關係。

結果沒想到政制院太強勢了,直接就罷免所有官員,讓他們成爲了笑話,這是在場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情。

而外面戶部和度支部的官員們便一時慶幸,幸好他們的上司是晏殊和夏竦。

晏殊是政制院的候補同知,本身又兼職戶部副使。夏竦雖設套讓劉元瑜鑽,可自己不會傻乎乎地去,辦事十分踏實能幹,完全沒有出格之舉,所以二人保證了戶部和度支部的安全。

可鹽鐵司就慘了,政制院竟然請動了聖旨,直接要罷免所有官員,這是其餘官員萬萬沒想到的事情。

“誰在我三司如此喧譁?”

就在此時,門外忽然傳來一個聲音,諸多官員讓開道路,一個穿着紫色大袍的官員走了進來。

那人正是三司使程琳,程琳見到趙駿呂夷簡等人,冷笑一聲道:“呂相,你們現在去了政制院,不在政事堂,倒是威風了許多啊,連我們三司的事情都要管。”

呂夷簡笑呵呵地撫須道:“政制院節制百官,所有的政務以後都由政制院管,官家賦予了我們的權力,自然要對得起官家的信任!”

“哼!”

程琳說道:“那也不該如此張揚在我三司隨意抓人吧。”

呂夷簡依舊保持着笑容說道:“誰告訴你我們要抓人了,只是驅除他們而已。”

“你今天要驅除他們,明天是不是要驅除老夫啊?”

程琳很不高興。

他與呂夷簡也是政敵,現在呂夷簡針對他三司,讓他自然不爽。

然而沒想到呂夷簡從趙駿手裡拿過詔書,笑眯眯地對對方說道:“不用明天,官家說,你程琳御下不嚴,一樣有罪,罰俸祿一年,勒令在家閉門思過十日,這些日子,你三司就由晏同叔執掌吧。”

“我”

程琳當時就噎住,沒想到連他都受罰了,一時睜大眼睛,竟說不出話來。

“驅除出去!”

趙駿也懶得管程琳,李迪即將被召回來,要是李迪聽話的話,不介意換一個三司使,反正趙禎估計是樂意李迪回來。

因爲現在政制院主要還是呂夷簡爲首,趙駿雖然是知院,可辦理古代政務的業務能力還是不如他們,因此時常都是由呂夷簡操辦。

呂夷簡多個政敵,又能多一個牽制趙駿的人,相信趙禎不會不答應。

而隨着趙駿一聲令下,殿前司禁衛軍們扒掉了鹽鐵司官員的官服和官帽,逐出皇宮,諸多官員面如死灰,哭爹喊娘,有的甚至開始痛罵劉元瑜。

人都有對比心。

自己的上司要搞事結果把自己給害了。

反觀人家的上司就那麼機智,對政制院的任務兢兢業業,完全沒有一點推卸,政制院就沒有拿他們怎麼樣。

這都是劉元瑜害了他們啊!

一時間劉元瑜如過街老鼠,甚至有人向趙駿舉報他貪贓枉法的事情,希望獲得寬大處理。

對於這個問題趙駿也沒有急。

劉元瑜在官場的名聲本來就不佳,史書記載其性格貪婪,販賣違禁物品,趙駿打算讓皇城司好好查查。

既是懶官惰官,違抗上令,又是貪官污吏的話,就不只是罷職那麼簡單,而是要坐牢了。

這也代表着以往士大夫們尊貴地位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

劉元瑜被押走之前,只留下一句:“夏竦,你不得好死!夏竦,我做鬼都不會放過你!知院,呂相,這都是夏竦指使我乾的!”

“哦?”

趙駿的目光在諸多在場官員中掃過,定格在了夏竦身上。

夏竦面色平靜,只是向趙駿拱手說道:“知院,下官與劉元瑜不和,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想來這是他對下官的構陷。”

“呵呵。”

趙駿笑了笑,沒有說話,揹着手離開了三司。

他走後。

夏竦的背,已經是被汗水浸透。

沒想到,政制院竟真有如此大的權勢,竟然能罷免三司當中一百多名官吏。

要是自己能夠入政制院成爲同知,還要當宰相做什麼?

這不比宰相強得多?

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第366章 收復青塘第33章 晏殊的心事第53章 帝王之術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第23章 宇宙的塵埃第347章 梟雄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第315章 地毯式轟炸,直取升龍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第56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學生篇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3章 宇宙的塵埃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第89章 大勢不可擋143.第142章 是時候了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174.第172章 今年的國家任務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第26章 玩遊戲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97章 老範的幫助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139.第138章 趙允讓的試探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94章 該動手了第83章 趙禎不可信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第341章 事情鬧大了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77章 出宮,刺青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215.第212章 前面騎白馬的是元昊!
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第366章 收復青塘第33章 晏殊的心事第53章 帝王之術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第23章 宇宙的塵埃第347章 梟雄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第315章 地毯式轟炸,直取升龍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第56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學生篇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3章 宇宙的塵埃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第89章 大勢不可擋143.第142章 是時候了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174.第172章 今年的國家任務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第26章 玩遊戲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97章 老範的幫助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139.第138章 趙允讓的試探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94章 該動手了第83章 趙禎不可信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第341章 事情鬧大了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77章 出宮,刺青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215.第212章 前面騎白馬的是元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