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三柱一小(上)

開平十一年九月

華英殿承天樓,居於內城南處,建於人造山丘之上。

承天樓高七層,立足其上,可將整個帝都盡收眼中,方信空閒之餘,向來喜歡在此閱覽上觀明月,下俯萬民。

秋風徐徐,方信正和蕭冰在下棋。

方信身着便服,雖然已經五十歲,但是卻看樣子只有四十歲的模樣。

方信放下了一子,淡然問着:“最近你那方面,有什麼事不?”

“沒有,大體上都按部就班,並無大事可言。”蕭冰也如此說着,仔細而看,就會看見她的身上,一股濃郁紫氣,這是功德所化。

而方信這時,天柱已經隱藏不見,帝氣所化的金龍卻不復先前張牙舞爪,而盤旋如定,伏於天淵,好整餘暇。

一國之政在於君,某種程度上也對

施政在國,開平十年到十一年,整個朝廷風浪不驚。史官筆下,除了太子誕生太孫外,其它的都可不算大事。

不過,在方信看來,經過十年的治政,國朝開始趨向穩定。

“恩,身在帝位,才知道有些事情必須作,有些事情卻當真不必多作。”方信又下了一子,說着:“土地兼併之禍,原來國朝上下都知道。”

以前地球的教科書,曾說什麼土地兼併的問題,但是,地球明清時,就清楚的知道此事明朝,大地主擁有土地至1萬畝以上,再不分家析產,也認爲可能威脅到朝廷的安全,官僚們必千方百計地將它們拆散。

哪怕同樣是官僚地主出身也是一樣。這點所有官員有相當共識。

明朝的記錄裡,經常提及宗室王族的莊田,比如萬曆皇帝兒子福王常洵,據說他曾有地2萬頃,亦即是200萬畝。

但是實際上,這些名義上的土地,這些土地無法實際歸併。畝數既不對頭,也始終沒有由福王王府接管。所謂莊田不過皇帝要求各省。每年由這名目之下繳納白銀四萬六千兩,各地巡撫也向皇帝討價還價。及至朝代覆亡。這問題始終沒有解決遠遠不能真正和滿清開國時圈地相比。

在明時,土地領有最集中的南直隸,即上海、南京、蘇州等地區,有田地1萬畝以上的未超過10餘戶。普通所謂大地主所領有地不過500畝至2000畝。領有每戶500畝以上的戶口不可能超過全境戶口25%。每一縣之內可能有1000戶的土地在一二百畝之間,他們可以稱爲中等地主。其他小自耕農多得難以計算。極大多數的小自耕農。每戶只領有三兩畝。

流民多的問題,更在於由於人口繁衍。導致土地不得不分薄,甚至無田可分的情況,這纔是帝制後期的真正問題。

在這個世界,方信估計了一下,農業帝制已經延續了八朝,比地球上清朝以後還多了五百年之久,朝廷上下對農業經濟產生地問題已經洞察如火所以土地兼併問題根本用不着方信指導,官僚自會分家析產。

只是苦於在科技沒有突破前,拘於農業循環內,沒有任何辦法可想罷了。

畢竟再怎麼樣分家析產。人口繁衍二百年。就大大超過了土地容納的極限,而本世界還沒有玉米、甘薯之類地糧食大殺器。所以超出土地容納極限的人口必會導致農民起義這已經和土地兼併沒有多少直接關係了。

就算真地能夠,強制性每戶只有五畝地,也無法挽回朝廷氣數,因爲還有多餘的人口沒有辦法安置。

大楚之滅,實際上本應該大殺三十年,讓天下一億五千萬人口死上一半以上,然後就有土地安置,就又可開三百年天下。

這次,提前結束戰爭,實際上在戰爭十年期內,餓死、被殺、病死的百姓不超過二千萬,而沒有達到本應該達到的半數,甚至三分之二。

如果方信不是降臨者,那可以說,沒有經過大屠殺之後的新朝,國壽不超過二百年人口超過了極限自然就會爆炸。

那方信總共能得地功德,不但沒有拯救五千萬百姓的功德,反而比正常朝代反而少上一半以上。

但是如果解決了這個氣數循環,那因此而活下地百姓的功德,就會轉正,這直接人數就在五千萬以上,就這一項,的確是功德無量,更加不要說間接影響了。

人在公門好修行,是因爲稍有舉動,就可得難以估量的功德,方信突地想起了一個在地球上的故事。

在古代中國某個王朝當政的時代,一個卸任的官員返回老家,途經洞庭湖,對着水神的塑像出言不遜。

當晚官員做了一個夢,他夢見洞庭湖水神派手下的神將將他綁到水底的官府,要治他地不敬之罪。一開始官員還力圖辯解,當水神從倉庫裡搬來地竹簡木簡堆滿了大廳,上面記載着官員一生中無數貪贓枉法的劣跡和欺男霸女地惡行。

自覺罪孽深重難免一死的官員表示願意認罪伏法,洞庭湖水神依照慣例把記載有他以往的功德的一張薄薄的文書拿出,放置於天平之上,天平另一端放上記載罪行堆積如山的記錄開始進行稱量。

但是結果出乎預料所有人的預料,代表功德那一張薄薄的黃紙似乎重愈萬斤,任憑小吏把那些堆積如山的竹簡木簡放在天平上,天平的另一端始終紋絲不動。

這次輪到洞庭湖水神吃驚,她拿起文書觀看,隨後笑道:“君之功德非但抵消生平罪孽有餘,尚可遺澤後代。”

官員自然知道一生中做過多少缺德事,可怎麼也想不起自己有積下多少功德可以抵消,於是好奇地提出自己是否能看看那張紙。當他從水神手裡接過文書,官員現是十多年前,朝廷欲增加天下三成鹽稅時自己所上請求朝廷撤銷決定的奏疏。大惑不解的官員請水神說明箇中緣故,洞庭湖水神說道:“君當日上此奏疏心無雜念,純爲天下蒼生祈耳!此事可抵十萬功德,非常人可比。”

大惑不解的官員又問道:“鄙人的奏疏朝廷並未允准,那因何可以算作功德呢?”

洞庭湖水神笑道:“正因奏疏未準,才抵作十萬功德,若是真能完成此事。君便功德無量了。”

區區官員如是,人皇純爲萬民。所作所爲,牽動的功德自然不可思議。

這可和所謂的“十萬倍咒”完全不一樣。所謂的十萬倍咒,就是某些佛教宣傳地,說什麼一念此咒,所作功德就十萬倍而論放一條魚就等於放十萬條魚,捐一百塊就等於捐了一千萬!救一人命就等於救了十萬人!

有的甚至宣傳百萬倍。千萬倍,靠。簡直當天地大道是它家開的私服。

如果說明白,這是神佛把自家功德轉移給唸咒者,還勉強可以說的通,如是直接說這是至法,行於天地,那這纔是真正褻瀆天地大道,罪當誅之!

功德是什麼?雖然各個層次不同,但是本質上施之,受之,是天地宇宙。是人道。返回給當事人的獎賞和權利,一進一出。同樣在大範圍內基本守恆。

得之,受之,行之,返之,都有着嚴格的規矩。

就算是得道者,可自源泉而取,可稱無量,也只用於自身,就算是一人成道,雞犬升天,也只是有限的親友因緣範圍內,此所謂慈悲法外施恩!

而不能直接傳此咒到大世界中,濫發功德以破壞天地氣數平衡運轉何妄心如此大哉,使世人妄取十萬倍功德?這以後又怎麼樣還之?

實際上,這種作法,也就和濫發官位濫發紙幣一樣,必會導致官位貶值以及通貨膨脹,一方面,真正施善者,花費一輩子時間,也只積累了幾千到一萬功德,一方面,念一咒,就得百萬功德,這個世界,還有勸善濟道乎?

此是魔道無疑!

就算是在天地立得功德道,先投入功德,也是因道而引,使功德道得以啓動,日後還會收回等價部分,可預支,可透支,但是也不能如此而爲方信下着棋,若有所悟,如成功德道,必誅此等法,不過,這就要是八階甚至九階之後地事情了。

行道者道之所向,在其範圍內,必不避誅殺,無論對象是誰。

這說遠了,棋是好棋,人是佳人,方信看向了她。

這十年來,蕭冰也謹守職司,使降臨者安守本分,當然,違反的人總有,也由她領人誅殺,這十年來,降臨者在本世界地影響趨向良性。

再加上引導着貴族商會的發展,參與提升着位面,這滿滿地功德,如是善始善終,也有三十萬以上。

方信因此笑着:“我有一事,交於你等,六柱我現在還不敢立之,就是建三柱一小!”

六柱,這是主世界的理論說法,也就是祭祀天地人,以及過去現在將來。

祭祀天地人還好說,主要是永祭天地鬼神,以及人道之中的聖賢,這立起來,已經非常難,若非有道,有海量的功德支持,豈能輕立之。

而過去現在將來,更是不可思議,就算僅僅包括在人道,也是指過去現在將來一切對人道有功的聖賢都立之,這必須是真正地得道者纔可立之,就算是主世界,也沒有人敢立,純屬理論上的研究。

蕭冰這些年,對此也非常研究,頓時吃了一驚。

第46章 突破(下)第47章 素手製羹(下)第181章 破城(下)第63章 貴人(上)第110章 飛昇(下)第187章 半步六階(上)第190章 駕崩(下)第184章 新朝鼎立(上)第179章 太空(三)主人公人物卡第144章 回家(上)第60章 進入(上)第160章 成蛟龍(下)第42章 洗禮(下)第152章 麻煩(下)第58章 決賽(一)第83章 思度(下)第88章 布靴(上)第14章 回家(上)第184章 新朝鼎立(上)第22章 比劍(上)第23章 補學班(下)第90章 獄中虎(下)第81章 新旅行開始(上)第259章 晉升(二)第212章 神喻(上)第179章 太空(三)第46章 突破(上)第159章 送龍(上)第213章 感覺(下)第82章 殺戮(上)第236章 憶往昔(上)第87章 知縣(下)第200章 劫數(下)第91章 位面合作(下)第130章 入爵府(下)第89章 藥草(上)第25章 出名(上)第208章 二龍論政說千古(上)第136章 來者(下)第58章 決賽(二)第6章 功德任務(下)第252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上)第87章 知縣(上)第5章 靈魂之旅(上)第232章 寵愛(下)第186章 三柱一小(上)第114章 小隊(上)第84章 貢試(下)第8章 二十四人(上)第199章 赤龍劫(上)第246章 再論選擇(下)第43章 總攻(下)第36章 集體利益(下)第202章 得書(上)第245章 文香教(上)第238章 客卿(上)第141章 大師(上)第99章 獲罪(上)第202章 得書(上)第82章 殺戮(上)第135章 佈局(上)第28章 又十年(下)第164章 再策羣寇起(下)第79章 日本一週遊(一)第36章 集體利益(上)第200章 劫數(上)第260章 晉升(三)第95章 三奏(下)第205章 功德如雨(上)第216章 攻佔(上)第256章 道的燈塔(上)第218章 隕落(下)第162章 加爵(上)第76章 特殊貢獻(上)第30章 封閉令(下)第7章 宴會(下)第11章 再接功德(上)第95章 三奏(上)第215章 大變伊始(下)第54章 因愛而信(下)第137章 城堡第21章 第四星(下)第187章 半步六階(上)第88章 布靴(下)第110章 飛昇(下)第43章 總攻(下)第133章 殲滅(上)第201章 鄉村(上)第183章 新年賀(上)第148章 我心不變(上)第77章 炎黃貴胄(上)第239章 公家子(上)第24章 加入(上)第36章 集體利益(下)第227章 衝營(下)第159章 送龍(上)第4章 開學(上)第189章 選擇(上)第55章 方家來人(上)
第46章 突破(下)第47章 素手製羹(下)第181章 破城(下)第63章 貴人(上)第110章 飛昇(下)第187章 半步六階(上)第190章 駕崩(下)第184章 新朝鼎立(上)第179章 太空(三)主人公人物卡第144章 回家(上)第60章 進入(上)第160章 成蛟龍(下)第42章 洗禮(下)第152章 麻煩(下)第58章 決賽(一)第83章 思度(下)第88章 布靴(上)第14章 回家(上)第184章 新朝鼎立(上)第22章 比劍(上)第23章 補學班(下)第90章 獄中虎(下)第81章 新旅行開始(上)第259章 晉升(二)第212章 神喻(上)第179章 太空(三)第46章 突破(上)第159章 送龍(上)第213章 感覺(下)第82章 殺戮(上)第236章 憶往昔(上)第87章 知縣(下)第200章 劫數(下)第91章 位面合作(下)第130章 入爵府(下)第89章 藥草(上)第25章 出名(上)第208章 二龍論政說千古(上)第136章 來者(下)第58章 決賽(二)第6章 功德任務(下)第252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上)第87章 知縣(上)第5章 靈魂之旅(上)第232章 寵愛(下)第186章 三柱一小(上)第114章 小隊(上)第84章 貢試(下)第8章 二十四人(上)第199章 赤龍劫(上)第246章 再論選擇(下)第43章 總攻(下)第36章 集體利益(下)第202章 得書(上)第245章 文香教(上)第238章 客卿(上)第141章 大師(上)第99章 獲罪(上)第202章 得書(上)第82章 殺戮(上)第135章 佈局(上)第28章 又十年(下)第164章 再策羣寇起(下)第79章 日本一週遊(一)第36章 集體利益(上)第200章 劫數(上)第260章 晉升(三)第95章 三奏(下)第205章 功德如雨(上)第216章 攻佔(上)第256章 道的燈塔(上)第218章 隕落(下)第162章 加爵(上)第76章 特殊貢獻(上)第30章 封閉令(下)第7章 宴會(下)第11章 再接功德(上)第95章 三奏(上)第215章 大變伊始(下)第54章 因愛而信(下)第137章 城堡第21章 第四星(下)第187章 半步六階(上)第88章 布靴(下)第110章 飛昇(下)第43章 總攻(下)第133章 殲滅(上)第201章 鄉村(上)第183章 新年賀(上)第148章 我心不變(上)第77章 炎黃貴胄(上)第239章 公家子(上)第24章 加入(上)第36章 集體利益(下)第227章 衝營(下)第159章 送龍(上)第4章 開學(上)第189章 選擇(上)第55章 方家來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