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成蛟龍(下)

永安十二年四月,上許之軍屯,但是隻意思意思,發了五萬石糧和五萬兩銀子

受到聖旨,方信立刻下達命令進行軍屯

軍屯自然不是一窩蜂的而上,首先就是現有軍隊自己內部

三鎮五衛的軍戶,全部整編,方信藉機,分爲精兵、正兵、新兵三等,留在關後的不給予土地,出關軍屯者,按照等級不同,得十畝、二十畝、三十畝地,又把一些受傷制殘的老兵,安排爲屯田的伍長之類

大楚立國,軍戶也曾經分得田地,但是一百五十年後,人口繁衍,土地早就不堪分配,再加上吞併、貪污、扣剋,以及大量罪犯流放邊疆爲兵,所以軍戶已經陷入困境,不能餬口,再加上戰爭,大量流民入關,參軍者只靠少量軍餉勉強養活家人

這次軍屯,反響比預料的好,大部分軍戶都願意出關屯田,由於是自家人,因此軍人頓時動員起來,與三道子縣,上萬兵馬士氣如虹,隨時等候着迎擊蠻軍的侵入。

方信組織起來也很是井井有條,有戰鬥力的軍戶,先進行屯田,強壯流民參與勞動而獲得糧食,先規劃好,建20個棱堡,分佈在全縣各據點,以後屯田的據點就被分割和控制

就算將屯田分成五批,但是十數萬百姓,加上數萬軍戶,裡面的關係別提多麻煩了,幕府的人馬,全部抽調而出,完成此事,直忙的天昏地暗

趁這個機會,方信也在名正言順鍛鍊和充實幕府班子。=幕府只是半官方性質,因此裡面的編制可以調整

“主上,現府中長史一人,總攬全局。”

“文薄參事一人,文薄副參事四人,從事十人,掌戶籍和文書來往。”

“倉曹參事一人,倉曹副參事四人。從事十人,掌倉庫和錢米來往。”

“建兵曹參事一人,兵曹副參事四人。從事十人,掌將士檔案。以及新營訓練。”

“騎兵參事一人,副參事二人,掌幕府二百五十騎!”

“從事以後吏員另錄!”

這些人員,都必須方信一一見面和批准,這可非常費心的工作,方信忙的團團轉。

好不容易把這事處理完畢,就又聽見一人又說着:“主上,這是各堡堡長地名單。還請主上裁決。”

此人就是姜清柏,聖旨許了他爲三道子縣縣令,但是他態度越發恭謹,拱手恭立。

把文件攤開。入眼,裡面是二十個名字,方信看了,又看看後面的附錄,都是軍戶中原本老兵充之,但是大部分是伍長火長之類,並非原套的指揮系統,點了點頭。說着:“讓這二十人前來見我一次。”

“是。主上。\”姜清柏原本功名只是秀才,年才二十許。許多人不理解爲什麼他來作這個縣令---雖說縣令,但是以後至少三分之一實力在其管轄下。

不過這些日子來,此人調度有方,上應心思,這縣令雖然是一個空架子,事事彙報,但是也乾的有聲有色,極擅長組織和協調。

方信笑着:“清柏請坐,你作的不錯。”

“這事事關十萬百姓,那敢懈怠?主上對我有提拔之恩,下官只有粉身而報。”他正色的說着。

“你這些日子,對此縣有何感想?”

“回主上,三道子縣還好,山地和丘陵不算很多,可開發的農田很多,只是縣裡只有一條梅里雪河,各堡用水和灌溉,問題很大。”

“恩,水的問題,先是井,各堡建造時,就要打井,而附近也要挖掘渠道引水,至於引水之物,還在於水車。”

此時,實際上帝國各個地區發展嚴重不平衡,方信自是知道引進先進科技對位面產生地強大反作用力量,這事難以爲之,但是就算不用這個,單是引進一些發達地區的技術,已經足夠了,他淡然說着:“這事,我已經遣人去南方,取耕田老農和工匠百許人,上次傳信而來,已經快到了,你可用他們來改善屯

“是,大人。“本省多是丘陵山地,現在說還太早,等以後收復了一些郡縣,就可用我在當年攔溪築陂之法,而丘陵也可養牧一些馬匹和牲口。”

“是,大人在南雲郡任知府,就用此法開墾十萬畝田地,活民十數萬,下官等人當年,聞之就非常佩服。”姜清柏說着。

“恩,這些話不必多說,你覺得一月建一批,來得及不?”

“回主上,軍民動手,如果不涉及開墾田地,補種糧食的話,那一個月足夠了,一月一批,先安排軍戶,不但可安將士之心,也使日後流民分散安插在其中,可有條不紊編戶編甲,主上之法,實是良策。”

“今年一年,完成十數萬人屯田,完全可以,只是就算有着部分補種,收穫也是不大,糧食上不但不能收繳,而且,要有所安撫纔是。”

方信聽了,苦笑地說着:“今年不收糧,是可以,但是安撫,難,本撫的糧也不多了,軍中也要糧啊!”

方信就算有糧,也不會向百姓發糧,最多在青黃不接時,施點薄粥讓他們勉強活下去就可,現在整個政策,就是艱難度日---這是一舉四得。

首先,就是減少了朝廷地猜忌和注意,本來按照正常情況,是沒有多少糧錢,如果方信有大批糧食發向百姓,哪還得了,這種情況太不正常了,現在雖是屯田,卻第一年,艱難度日,掙扎在死亡線上,倒是正常。

第二就是通過這種艱難的過程。鍛鍊了新組織的幕府的人員,使他們迅速成熟和合格,這對以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就是獲得百姓的感恩,事實上,按照權謀學,直接施糧並不會帶來感恩,組織他們通過艱難地勞動而獲得改善,纔會獲得真正的感恩

第四也是在情況沒有成熟前。減少對商業系統地依靠,也減少朝廷對這方面的注意

姜清柏卻不知方信的用心,聽了。沉默了一下----的確如此,方信手中雖然還有些糧食。但是卻是穩定軍心所用,等閒不可拿出來。

再說了幾句話,他卻突地說着:“主上,下官新有一個故友前來,頗有些才幹和抱負,願薦於主上。”

“哦,如此甚好,現在他人在何處?引來我見。”方信聽了。有些驚訝地說着,以他的小心謹慎,推薦地人,應該不會差。

“就在門外等候。”

“如此就傳他進來。”方信說着。時到今日,方信當然不可能學什麼三顧茅廬,這種作法不但有損威儀,也讓人覺得有異。

當下就有人出來傳令,沒有多少時間,一人就進來,進得大廳,就跪下:“小人風適。拜見巡撫大人。”

方信先是望去。就見得他三十歲左右,似是已經洗換過。沒有任何風塵之色。

方信細看而上,這時所見不同,只見此人青氣籠罩全身,幾有半尺,面格之局也不可小看,至少是一府一地之才,心中大是喜歡,面色上卻一切如常,當下就細細問着情況,也問着一些問題。

此人面色從容,一一回答,方信見了,就笑着:“甚好,你可願爲我府內從事?”

此人聽了,拜下:“風適拜見主上。”

從事雖然官小,但是卻也不是輕得,特別是到了現在,幕府制度已經相對完善的情況下,方信更不可輕於人事規則。

如是此人嫌官少,方信也只有無奈了,現在見他恭謹應命,倒也是心喜,當下吩咐下去,讓人準備他的官舍和用儀。

又說了幾句,讓他們兩人退下,下面就是吳傑上來了。

現在吳傑,已經掌了一千兵,又兼了訓練新兵地差事。

“選了多少了?”他進來,方信就問着,上次大戰損失,還必須補充。

“回主上,精健壯實的漢子,不多了。”吳傑恭謹稟告地說着:“雖說號稱流民十五萬,但是年紀合格地男子不過五萬,而精健壯實,達到入軍標準者只有萬許,上次補充了軍中,這次只招了三千餘,其它地都不算合格。”

“那隻能先安排屯田,又安排到軍營的從役隊中去了!”方信想了想,說着:“先安排着幹活,開山伐木,堡建工程,運輸糧草,都可以作。”

軍隊地消耗很大,至於兵甲、鞍馬、器械、衣褥,這種生活小事,涉及到規模數萬的軍隊,事情也變大了,因此實際上,諸軍都有奴僕附庸隊----等日後軍政完畢,這些負擔可由地方官府承擔,但是現在本省情況,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這些人,實際上缺的是營養,年輕小夥子,只要日後營養跟了上去,就可以變成精壯之人,想到這裡,他又記起一事,說着:“新軍中,現在輪戰,都已經輪了一次吧?”

吳傑聽了,不知何意,應聲說着:“是!”

“打草谷地行爲,暫時停止,具體會有新的命令下來。”方信說着。

“是,主上。”吳傑還是簡單應着。

如果是有文人在,肯定是喊着什麼仁厚了,但是方信並不是這個意思。

兵法之道,和平時,固然是訓練和紀律,以及培養服從,這點是根基,無可厚非,而方信第一次派他們出戰,也是讓他們見得血,開得鋒芒。

但是,用軍之道,如高手使刀,講究的是莊子意境,以無厚入有間,以多勝少,所以所以刀不折損鋒利越盛。

比如說,現在派出去打游擊戰,一次二次開了血戒就可,以後訓練和指揮都有譜了,卻不能經常下去。

相對而言,新兵到底是脆弱,步兵更難敵蠻人的騎兵,如果多出兵幾次,那這些鍛煉出來地,就不是精兵,而是兵油子了。

因爲勇氣也是建立在生存和勝利的基礎上,當士兵發覺勇氣和勇武沒有作用時,要想生存下來,就必須想辦法怎麼樣在戰場上求生----只要有此心,就變成了兵油子。

方信自然不會如此。

莽夫使刀,以硬對硬,雖是寶刃,也會折損,如是失敗了,全軍士氣下降,而兵油子之道,就盛行軍中,久久就不堪使用

要得精兵強將,唯一的辦法就是百戰百勝。

方信第二年計劃,就是軍屯解決部分糧食,然後下死工夫進行訓練,並不是說,不出擊了,而是務必選擇合適的部隊和時機,每戰必要獲勝----這才能以戰養戰,培養着百戰精銳之師來。

想到這裡,方信已經下決心,今後二年新掌軍事,雖小股出戰,也受其令,從中培養出百戰之師來。

至於日常維持,就先給幕府人員了,到了現在,方信已經名正言順提拔了一些人,漸漸形成個相對緊密的小羣體,足以維持日常運轉----而且也必須維持日常運轉,畢竟按照方信的心思,這些人日後就是新帝國的中央了。

現在全省數十萬軍民,其心在何處,就是復仇,只要能完成這點,方信在這省這軍中地位就不可動搖,如此,這方蛟龍成矣!

第160章 今日已是無量劫開道夜第150章 鎮壓氣數(上)第17章 傳信(上)第2章 技能教學樹(下)第123章 奪船(下)第114章 小隊(上)第36章 集體利益(上)第210章 時光(下)第185章 位面帝都遊(一)第37章 暗箭(下)第54章 因愛而信(下)第5章 靈魂之旅(上)第68章 胡家(下)第43章 總攻(上)第65章 中(下)第5章 靈魂之旅(下)第239章 公家子(上)第183章 新年賀(下)第40章 秩序(上)第112章 新天地(上)第65章 中(下)第83章 思度(上)第118章 飛黃騰達(上)第19章 三騎衝陣(下)第126章 海戰(上)第4章 開學(上)第190章 水神(四)第24章 加入(上)第9章 劍術(下)第127章 據點(上)第82章 殺戮(下)第210章 時光(上)第74章 放榜(下)第193章 藥園(上)第50章 初賽(三)第77章 炎黃貴胄(上)第148章 我心不變(下)第122章 毒氣(下)第150章 婚禮(上)第180章 吉穴(下)第200章 劫數(下)第251章 觀氣(上)第242章 問罪(上)第88章 布靴(下)第168章 古代破草原第一(下)第4章 開學(上)第92章 打破關卡(下)第227章 衝營(上)第95章 三奏(上)第11章 再接功德(下)第164章 再策羣寇起(下)第3章 內息(下)第159章 送龍(下)第212章 神喻(上)第210章 時光(上)第197章 我爲天地人(上)第188章 神火和離開(上)第26章 行事盡在無悔(上)第133章 殲滅(下)第54章 因愛而信(上)第190章 水神(二)第74章 放榜(下)第216章 攻佔(上)第47章 素手製羹(上)第79章 日本一週遊(二)第145章 憑證(下)第116章 會見(上)第128章 判決(下)第31章 巫師(上)第236章 憶往昔(下)第46章 突破(上)第222章 如玉(下)第66章 折壽(下)第43章 總攻(上)第196章 異心(下)第94章 私鹽(上)第209章 圓滿(下)第208章 二龍論政說千古(下)第57章 圖謀(下)第45章 心情(下)第71章 召見(上)第134章 毀滅之初(上)第130章 短暫的和平(下)第4章 開學(下)第65章 中(下)第156章 五階之修在於人皇第150章 梅花(上)第190章 水神(一)第140章 輕易(上)第251章 觀氣(上)第29章 黑暗莊園(下)第123章 奪船(下)第253章 推恩令(下)第184章 新朝鼎立(上)第24章 加入(上)第75章 契約(下)第170章 學院(上)第44章 功德和迴歸(下)第208章 二龍論政說千古(上)第227章 衝營(上)
第160章 今日已是無量劫開道夜第150章 鎮壓氣數(上)第17章 傳信(上)第2章 技能教學樹(下)第123章 奪船(下)第114章 小隊(上)第36章 集體利益(上)第210章 時光(下)第185章 位面帝都遊(一)第37章 暗箭(下)第54章 因愛而信(下)第5章 靈魂之旅(上)第68章 胡家(下)第43章 總攻(上)第65章 中(下)第5章 靈魂之旅(下)第239章 公家子(上)第183章 新年賀(下)第40章 秩序(上)第112章 新天地(上)第65章 中(下)第83章 思度(上)第118章 飛黃騰達(上)第19章 三騎衝陣(下)第126章 海戰(上)第4章 開學(上)第190章 水神(四)第24章 加入(上)第9章 劍術(下)第127章 據點(上)第82章 殺戮(下)第210章 時光(上)第74章 放榜(下)第193章 藥園(上)第50章 初賽(三)第77章 炎黃貴胄(上)第148章 我心不變(下)第122章 毒氣(下)第150章 婚禮(上)第180章 吉穴(下)第200章 劫數(下)第251章 觀氣(上)第242章 問罪(上)第88章 布靴(下)第168章 古代破草原第一(下)第4章 開學(上)第92章 打破關卡(下)第227章 衝營(上)第95章 三奏(上)第11章 再接功德(下)第164章 再策羣寇起(下)第3章 內息(下)第159章 送龍(下)第212章 神喻(上)第210章 時光(上)第197章 我爲天地人(上)第188章 神火和離開(上)第26章 行事盡在無悔(上)第133章 殲滅(下)第54章 因愛而信(上)第190章 水神(二)第74章 放榜(下)第216章 攻佔(上)第47章 素手製羹(上)第79章 日本一週遊(二)第145章 憑證(下)第116章 會見(上)第128章 判決(下)第31章 巫師(上)第236章 憶往昔(下)第46章 突破(上)第222章 如玉(下)第66章 折壽(下)第43章 總攻(上)第196章 異心(下)第94章 私鹽(上)第209章 圓滿(下)第208章 二龍論政說千古(下)第57章 圖謀(下)第45章 心情(下)第71章 召見(上)第134章 毀滅之初(上)第130章 短暫的和平(下)第4章 開學(下)第65章 中(下)第156章 五階之修在於人皇第150章 梅花(上)第190章 水神(一)第140章 輕易(上)第251章 觀氣(上)第29章 黑暗莊園(下)第123章 奪船(下)第253章 推恩令(下)第184章 新朝鼎立(上)第24章 加入(上)第75章 契約(下)第170章 學院(上)第44章 功德和迴歸(下)第208章 二龍論政說千古(上)第227章 衝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