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學院(上)

魯銘能被派來,自然不同一般

李睿是少年榜眼公,又著書立派,魯銘這人,也是少年中舉,顯是投其所好

過了幾日,方信就自召見

魯銘這幾日心思不定,時有幾個俏麗的影子,但是一遇到召見,自然立刻就趕了上來,穿過一處後廊,來到了一間小小的廳子,門口有幾個侍衛,都是垂手侍立。

到了裡面,見得方信正在讀些文件,見他進來了,方信說着:“你且坐下。”

魯銘謝了,告了座,坐了。

過一時,方信就放下文件,說着:“今日我觀看東巖書院,你也隨我去吧!”

“願跟隨叔父前去。”魯銘連忙站起來,說着。

方信也就起身,片刻之後,一百五十騎跟着出行,魯銘見了,暗自心服,所謂真龍不魚服,以方信現在的情況,出行不帶甲兵,才叫着腦子有問題。

騎兵前行,沒有多少時間,就來到城中一片空地,那裡是城南,雖然在城中,但是實際上城中也有大片城牆的農田,此處,就是一片林子,多有果樹。

入得裡面,就見得甲兵先站好了要害位置,而方信纔下來,這時,裡面的人已經獲得通知,就見得一扇高大的門前,一行人就開始從裡面涌了上來。

“東巖書院!”魯銘卻注意到了上面地文字。說着:“這是叔父地筆跡吧。果是神形兼備。讓小侄佩服。”

方信也只是笑了笑。這時人就迎接上來。行禮:“拜見總督大人!”

方信揮了揮手。說着:“罷了。何先生。您請起罷!”

這何維。卻真是天下有名地儒者。二十九歲中了進士。卻一直在家治學。不出來爲官。想不到方信卻請到這裡來了。

眼前此人相貌清雅。言談之間。那種得儒真味地風流就顯示。魯銘不敢怠慢。連忙上前一步:“拜見何老先生!”

“哦。你是魯侯地兒子吧。不敢當。起來吧!”何維一把扶將起來。仔細地打量。又富含意味地看了方信一眼。說着:“總督大人請進。”

大門進去,兩邊院牆綿延極遠。分成不知幾個庭院,甚有清雅。

方信首先舉步而入,歷代都知教育爲興國之本。都下詔建立學校,國子學、太學、郡縣公學,都是開辦的,私學也很鼎盛,以前安昌省處於戰亂之中,自然顧不上這些,現在恢復了,建立也是理所當然。

不過,建立這學。方信是培養自己心目中的人才,以恢復孔子六藝爲藉口,又公開傳授自己地李氏六書,說白了,就是準備完全屬於方信的政治集團日後他們出官任職,自然有着影響力,團結在方信的周圍,對新朝新學奠定基礎。

這些,當然隱瞞不過一些明智的人。但是何維卻甚喜李氏六書,因此前來任教,在各種有意無意的因素影響下,一些有功名的士人陸續加入,使一開始具備了相當大地影響力。

進了一門,就見得“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行貼,這也是抄襲的習慣了。

到了裡面。就見得一批批年輕的學生。一見之下,就知道是貧寒學子。魯銘見了,心中大是驚訝,估計了一下,這裡就看見的,就有二百人。

這時,就聽見方信問着:“這等人,清點出來了嗎?”

“是,已經清點出來,如貧寒無以交學費者,可與印刷作坊工作,若經過考覈,還可檢點書籍,分類處冊。”

貧寒學子,沒有錢,就打工代資,就一般的也可勉強補上學費,如果能有一些功夫,學院安排的工作更可以多餘下來養家餬口,這等難得的機會,自然使附近的貧寒學士蜂擁而上,工作廢寢忘食。

其實,就區區這幾百學子,自然可以免費以收人心,但是方信並不覺得如此,他要地,是貼近自己的人才,是認可自己學說的人才,是可以幹事地人才,養士也不是這樣養他可以提高着工資,卻不會免費賜予。

拿了工資幹活的人,纔會更積極的理解李氏六書的要意。

見得魯銘驚訝的表情,有人就解釋的說着:“安昌大亂,國家典藏,於戰火中損壞甚多,是以大募貧寒士重新修饌抄錄,並且付之印刷,這是千秋萬載的大計,也使他們得以進學,養家,人都稱善!”

再走過一段,就見得一個穿着九品服的小吏在一處講讀,一行人上前,才聽了幾句,魯銘就滿是驚訝的神色,因爲傳授地,並非是四書五經,而是切實的下吏管理之術。

方信見此,一笑,說着:“安昌省戰久,十數年不開科舉了,而且學院早廢,學子就算有些家學,也難以登堂入室,上等黃榜,就算日日苦讀,也非數年可成,但是本省廢后立新,也需要大量人才,考慮到這些士子家境,因此本官就令下吏直接傳授爲吏之學,先從不入流開始,分成數級,考覈成功者就可上任。”

此時,正經過一個水潭,頗見清幽,從世家出來的魯銘,卻是心中一凜。

不經科舉,全入幕府,私授下吏,這個總督大人,裡面的含義就很難說了,古人也不會不明白這點。

非常之人,多行非常之事,魯銘眉宇微動,立刻恢復常態。

方信略有含義的望了他一眼,卻也不說什麼。

這學院,就是以李氏六書爲綱,李氏六書以仁禮爲體,以利爲用,道理是非常新,但是寫時就偏向淺白,所以學起來不難,是個學子,花上半年功夫就成了。

關鍵是“仁者,禮之本,禮者,仁之序”,以及“利者,仁之大也”,怎麼樣在現實生活中體現。

學子先必學熟,然後對着現實中吏治用這個概念來考覈文章,然後才批准,一一授吏,管理着下民,這樣一來,不消多少時日,全省八郡重建起來,上下都是他的人。

至於科舉?方信既不支持,也不反對,有本事科舉的人,請你自費跨過戰亂區,上京趕考吧,至於考取了回來當官?抱歉,本省重建之中,不以常禮授官。

“三年之後,骨幹都有,不但形成了李氏軍事集團,也會形成李氏政治集團,從上到下,從文到武,這萬許骨幹的能量可不低了,以後自然由他們本能的維護李氏集團地利益和學說了。”方信默默的如此想。

再到了後園,湖泊清榭,波光滿目,這裡的學子就富貴多了,他們各拿着書,引經據典,於亭臺之上,輕聲討論着,交換着思想,不時爭論着,方信見了,微笑不語。

一門學說,不是一個人完成的,最好是創立者提出骨幹要旨,而大批士子參與,豐富潤色,使之豐滿,形成體系,減少漏洞。

有着一年年改善,如是立新朝時,這門李氏六書,就不是現在簡單的幾冊了,必是包容萬有,首尾完備的學說,如此纔可定以國本,加以推行,定以官方課本。

朱元璋都能定八股,自己又何不能定此六書爲國本呢?方信如此想着,心中就浮現出喜悅來。

實踐是檢查真理的唯一標準,這點並沒有錯,但是能一開始定爲國本的話,如真的再能在實踐中行之,那就差不多了。

幾百年後,就算他建立地朝廷滅亡,這數十萬士民實踐和推行地學說,也萬無就此消亡的道理,當然,按照方信地觀點,現在的朝廷,科技水平已經達到了地球明朝時的水平,如果能在某些方面突破,未必就不能突破工業革命這關。

一切都必須是自然而然,必須等着政治、經濟、體制、科技的自然突破,可以未雨綢繆,卻不能憑空降臨。

想到這裡,方信含笑的說着:“賢侄,你已經中了舉人,可願爲我學院,臨時擔任教喻這職,也可精進學業,向諸多大儒討教。”

這實際上,在方信心中,已經是大大栽培他了,這學院,一開始就決定了是以後新朝的搖籃,能參與者都會留下重重一頁,更加不要說大批學生出身於此,產生的影響力了。

可以說,擔任此職,雖然現在看來位低職輕,但是日後是貴不可言,自然有着爲大臣重臣的資本了也纔有資格爲公主附馬。

魯銘是老魯侯家出身,又已經考了舉人,如此人才,也是恰遇其分,纔有這一語,如是對方拒絕,那也罷了,就從此失去這個機會,至於附馬之想,那就根本是難上加難了。

魯銘到底年輕,卻還沒有體察這個意思,教喻不過是從九品,以舉人身份,以老魯侯家出身,就單薄了些,不過想了想,猶豫了片刻,還是說着:“是,叔父,小侄願去。”

方信啞然失笑,一看就知道此人不知他的用意,但是無論怎麼樣,竟然答應了,也算他的鴻福了,當下也就不說什麼,繼續向前觀看。

走了幾步,方信也有一種滄桑滿懷的感觸感,眸中空空如也!

天下風起雲變,大楚二百年的基業,頃刻土崩瓦解,現在的高相數十萬大軍,而各親王也是兵強馬壯,但是對他來說,這些,不過數年,當全數散若煙

能興者,寥寥幾人,但是毫無疑問,自己就在其中。

第70章 施粥(下)第48章 幸福的宅(上)第176章 冠禮(上)第186章 三柱一小(下)第164章 再策羣寇起(上)第133章 殲滅(下)第246章 再論選擇(上)第239章 公家子(下)第3章 內息(上)第54章 因愛而信(下)第95章 三奏(下)第237章 春雨劍(下)第53章 三階修士過去和開始第96章 來客(下)第12章 頌經(下)第110章 有劍可買(下)第127章 據點(下)第128章 判決(下)第27章 準備(下)第71章 召見(下)第178章 太空(一)第208章 二龍論政說千古(上)第231章 風波(下)第226章 人生五十年(下)第12章 頌經(下)第99章 獲罪(上)第148章 我心不變(下)第208章 二龍論政說千古(上)第110章 有劍可買(上)第178章 太空(二)第60章 進入(下)第262章 永恆(一)第55章 方家來人(下)第223章 春風(上)第249章 迷茫(下)第82章 殺戮(下)第98章 夜戰(上)第51章 初賽(四)第217章 顯形(下)第260章 晉升(三)第112章 新天地(上)第162章 加爵(下)第247章 世界晉升(上)第184章 新朝鼎立(下)第237章 春雨劍(上)第196章 異心(下)第213章 感覺(下)第20章 回來(上)第25章 出名(上)第52章 初賽(六)第252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上)第67章 出發(下)第81章 新旅行開始(下)第191章 水神(五)第65章 中(下)第61章 幫助(下)第89章 藥草(下)第59章 決賽(四)第197章 我爲天地人(下)第233章 賜福(下)第139章 開始(下)第143章 魔法專業選擇(下)第158章 一絲不取全數予人(上)第242章 問罪(上)第211章 異世城邦(上)第116章 會見(下)第265章 聖道立第62章 抄錄(上)第212章 神喻(下)第124章 分金(下)第227章 衝營(下)第245章 文香教(上)第81章 新旅行開始(下)第127章 據點(上)第228章 中場休息(下)第170章 學院(下)第65章 中(上)第217章 顯形(上)第137章 出兵第56章 回家(上)第17章 傳信(上)第258章 淨化(下)第198章 地上(下)第164章 再策羣寇起(上)第179章 太空(三)第37章 暗箭(上)第80章 日本一週遊(三)第265章 聖道立第201章 鄉村(下)第211章 異世城邦(下)第83章 思度(下)第175章 反客爲主(上)第159章 送龍(上)第86章 殿試(下)第3章 內息(上)第68章 胡家(上)第8章 二十四人(下)第59章 決賽(三)第76章 特殊貢獻(上)
第70章 施粥(下)第48章 幸福的宅(上)第176章 冠禮(上)第186章 三柱一小(下)第164章 再策羣寇起(上)第133章 殲滅(下)第246章 再論選擇(上)第239章 公家子(下)第3章 內息(上)第54章 因愛而信(下)第95章 三奏(下)第237章 春雨劍(下)第53章 三階修士過去和開始第96章 來客(下)第12章 頌經(下)第110章 有劍可買(下)第127章 據點(下)第128章 判決(下)第27章 準備(下)第71章 召見(下)第178章 太空(一)第208章 二龍論政說千古(上)第231章 風波(下)第226章 人生五十年(下)第12章 頌經(下)第99章 獲罪(上)第148章 我心不變(下)第208章 二龍論政說千古(上)第110章 有劍可買(上)第178章 太空(二)第60章 進入(下)第262章 永恆(一)第55章 方家來人(下)第223章 春風(上)第249章 迷茫(下)第82章 殺戮(下)第98章 夜戰(上)第51章 初賽(四)第217章 顯形(下)第260章 晉升(三)第112章 新天地(上)第162章 加爵(下)第247章 世界晉升(上)第184章 新朝鼎立(下)第237章 春雨劍(上)第196章 異心(下)第213章 感覺(下)第20章 回來(上)第25章 出名(上)第52章 初賽(六)第252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上)第67章 出發(下)第81章 新旅行開始(下)第191章 水神(五)第65章 中(下)第61章 幫助(下)第89章 藥草(下)第59章 決賽(四)第197章 我爲天地人(下)第233章 賜福(下)第139章 開始(下)第143章 魔法專業選擇(下)第158章 一絲不取全數予人(上)第242章 問罪(上)第211章 異世城邦(上)第116章 會見(下)第265章 聖道立第62章 抄錄(上)第212章 神喻(下)第124章 分金(下)第227章 衝營(下)第245章 文香教(上)第81章 新旅行開始(下)第127章 據點(上)第228章 中場休息(下)第170章 學院(下)第65章 中(上)第217章 顯形(上)第137章 出兵第56章 回家(上)第17章 傳信(上)第258章 淨化(下)第198章 地上(下)第164章 再策羣寇起(上)第179章 太空(三)第37章 暗箭(上)第80章 日本一週遊(三)第265章 聖道立第201章 鄉村(下)第211章 異世城邦(下)第83章 思度(下)第175章 反客爲主(上)第159章 送龍(上)第86章 殿試(下)第3章 內息(上)第68章 胡家(上)第8章 二十四人(下)第59章 決賽(三)第76章 特殊貢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