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新朝鼎立(下)

六月一日凌晨,方信實際上一夜沒有睡

忙碌的不是他一個,事實上,遷移出大楚的宗廟,就是一個大工程。

鼎立皇朝,會追封三代祖先爲皇帝,因此先遷入祖先的靈牌。

三萬侍衛親軍,身披鐵甲,外罩錦袍,旌旗如雲,三米一人,立在左右,自皇宮到天地二壇,並且又到社稷宗廟,排列連忙數裡。

方信換上了帝服,取的是古禮,有十二旒冕冠,絲帶系頷,允耳低垂,身披冕服,白色鑲黃上衣、硃色下裳,其上繪有各類古老的章紋,踏赤舄、着蔽膝、戴佩綬。

方信入得了御輿之中,瞑目不言不動。

他在仔細觀察着自己的龍氣,只見紫氣沖天而起,畝許大小,內有一珠大放光明。

“鐺!”大鐘之聲響徹九霄之際,吉時已到,如斯響應,禮官高喝:“起駕!”

君權天授,天子應大地。

凡是登基爲帝者,必先祭祀天地。

五樂齊奏,配合着一聲又一聲,直入雲霄的鐘聲,整個御輿穩步擡起。

纔出宮門。就撲面而來。是山喊萬歲之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種鋪天蓋地而來地“萬歲”。如果從虛空上看。就見得無數光點入內。直如銀河。

方信突然之間想起了李白地《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壯觀地瀑布從高處急衝直流而下。真使人懷疑這是從天上傾瀉下來地銀河。這兩句詩寫出了廬山瀑布向下傾瀉地磅礴地氣勢。

現在。這情況卻是倒過來。從大地之上。無數地光點飛上。匯成河流。注入天柱之中。倒灌而上

天柱受此大力。迅速擴大,直衝天空。

紫氣化爲一條蛟龍,自天柱上盤旋,方信一陣恍然,突地發覺自身已經化得蛟龍,一邊盤旋而上。一邊居高臨下,俯視大地。

頓時,爲帝者的大悟,自然而然產生着。

原來如此,在御輿中方信只是輕輕嘆息,眸中空空如也,他已經觸摸到了六階的邊緣。

雖然先前早已經知道,但是真實看見每個光點,落得天柱內。轉化成紫氣,卻也是百感交集。

每個人,都有一點靈性。而先前所論蛇、蟒、蛟龍、真龍之分,本質上就是得衆生之心,衆生之氣,所以才爲山川河流億萬百姓之主。

人道早期,是神族後裔的統治時代,無論中外國家,都復如此。

中國夏商周,也都是神裔,其中不必多說。直到祖龍登基。他雖是神裔,本不復爲大位,所以秦國不拜天不拜地,是拜國君,這就創立了真龍之道----是以才稱祖龍!

人道走到這個歷史階段,引導和牧養億萬百姓,百姓愚昧,是以將其氣授於君父,而成其龍!

真龍之道。有始必有終。

如是人智漸開,日後萬民必自養其氣,不復於人,有朝一日,若此地再無真龍,就是人族大興之始!

一瞬間,方信對六階和七階,都洞察玄理,再無障礙。

登基。以祭天最重。高九丈九尺,下面是黃土。上面是白色大理石所建,望之光滑如鏡,而文武百官按官職爵位分列兩側,躬身迎駕。

乘輿落地,方信負手而出,頓時,鐘鳴不絕,禮官高聲應和,羣臣跪伏在地。

天柱光照天地,龍吟不絕,方信緩步而上,到高臺之上,親念祭天之文:“皇天無親,唯輔有德,是以人皇總理山川河流之共主……”

當下祭文唸完,由方信領頭,向上天,三跪九叩禮。

只聽見“轟”地一聲,天柱連接上天,星光頓時照耀而下,燦爛奪目。

其次就是祭后土,后土壇前,更是無邊無際的聖光早早已經奪目,方信上前,踏上重重玉階,風吹着冕服,十二條冕旒互擊作響,清脆響亮。

對外界不聞不問,與后土之緣,過程瞬間閃過,到了高臺上,方信並沒有讀着后土經,而是直讀着:“塵歸塵,土歸土,身體歸於后土,然而,汝無需痛苦和哀傷,死亡是生命的循環,並無絲毫掩蓋,虛僞,黑暗。后土化六道,就是爲了使汝等不至於消散,不至於墮落。道不是蔑視,從高向下,更不需蔑視,不是爲了拋棄低而來,而是讓汝等知道,汝等是永恆的種子,吾卻是你等的父母,愛護和引導,使汝等走上真義之道,在這之前,吾願生生世世,守護於汝等!”

后土震動,天柱連接厚土,是以承載萬物之功!

方信靜靜禱告片刻,轉過身來,再入社稷和宗廟,並且追封祖先三代。

然後才入得大殿,設帝座,案上又設玉璽,內閣會率諸大臣、百官,跪奏:“諸禮成,請即皇帝位!”

然後方信至帝座上坐,百官排班,奏樂。然後大臣三拜,平身,樂止。然後再三拜,平身,樂止。

捧寶官開盒取玉璽授首相,首相捧寶上言:“皇帝登大位,臣等謹上御寶”。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拜九磕之後,諸臣還沒有起身,只見宰相受命,宣讀詔書:“皇天之命不於常,惟歸於德。故列朝各德,今楚崩亂,無以爲主,當興新統,鹹謂神器,不可以久虛,是故朕雖德薄,不敢弗違天命,是故建大範於世,創統開年,定今年爲開平元年,宜發大赦,共圖惟新。”

詔書很簡單。所有人都聽清楚了,齊聲俯身叩頭:“臣等恭賀皇帝登極!”

方信坐在帝座上,稍等了片刻,待得天地人之柱穩定下來,才徐徐的說着:“諸臣工請起!”

“臣等謝恩!”

方信就不急不徐地說着開國宣言:“朕今日登極,當統一天下。安撫萬民,朕敬天愛民,只要諸臣恭謹職事,使朕開國爲太祖,江山一統,致大唐於極盛,朕豈能負爾等?朝廷也不吝爵祿之賜!”

“然此尚是小道,朕常想着天地大恩,承載萬物者。天地也,奉養朕者,衆生也。是以天地是朕父母,萬民也是朕之父母,朕之帝位,是爲上報得天地大恩,中報得萬民之奉,下不負爾等之功!”

說到這裡,方信直感覺到天地直與合一。

造化萬物的是天地,而人道居其中,神佛如星辰密佈。可敬卻不必主,人皇之心,就是如此罷了。

“朕今日爲皇,當禱告天地人,發宏誓大願,朕爲皇期內,以仁禮爲法,施以造化,功業由天地而定。後人評說,而朕之心,必爲至公,若不爲公,當減朕壽,以削朕功!”

大願一出,天地如斯響應,晴天響雷,震的滿殿百官失色。本來好好的登極宣言。最後一段卻說的如此嚴重,剎那之間。在場的臣子,都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那朝皇帝登基,發下如此大願呢?

片刻之後,才醒悟過來,忙俯首山呼:“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臣等必鞠躬盡瘁,爲聖上大業宏願而盡心盡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我受天地人,有進有返是爲道,龍氣由人而來,又必還於人,我三十年爲帝,勵精圖治,是功德圓滿,初進六階,如是還不了,還必須以後還,還完纔算是六階大成!”到了一定地步,自然知道前程,方信這時卻淡漠一片,笑着:“不必惶恐,諸位卿家,現在禮成,就各至國宴是宜。”

“臣等領旨!”

這時,迎賓之曲已經響起,絲竹之聲,歌舞之聲,已經充滿其中。

此時,已是天子

是以開平元年始

次日,詔告天下,立何瑤爲皇后,尊何氏爲皇太后,世子李昌君爲皇太子,三妃正位於四正妃之列,衆郡主皆進位爲公主,雲夢縣主進位於郡主,國公進位於王。

第三日,方信下詔,大赦天下,不但控制區內犯人赦免回家,日後統一天下,其它地區的人也按例赦免。

第四日,定皇室宗人法,分國庫和內庫,確定列代皇帝隻立一個鐵帽子王,非謀反不奪其王,其它皇子封王,減等世襲,公主以公爵之禮而待之,其子授侯爵,也減等世襲,附馬任官不得超過三品。

第五日,定內閣和六部制,定律令、禮儀、雅樂,明授諸官

第六日,公侯伯子男之外,建國士、郡士、縣士三爵,廢元士農工商四等,改爲士民二等,秀才以上就屬縣士,縣士見七品以下不跪,郡士見五品以下不跪,國士見三品以下不跪,是以永例

第七日,發詔傳徼於天下,是令臣服

這些消息,震驚了天下,中原還沒有臣服地地點一片紛亂,靠近方信地郡縣都紛紛舉旗響應,朝廷當然派員派軍前去---靠近的南洛省,幾有不戰而下之勢

六月十五,方信還下旨,賞全軍酒食,以示新朝之喜

但是南方,大楚小朝廷,也傳徼大罵,號召天下忠義之士討伐僞範王朝。

而劉永和聞到消息,也由平王登基爲皇帝,建平朝,以示平定天下之意,並且登基數日之後,就領軍出征,意圖橫掃南方,以兩分於天下

天下進入了最後之階段

第47章 素手製羹(上)第70章 施粥(下)第186章 三柱一小(下)第12章 頌經(上)第148章 我心不變(下)第93章 談判(上)第165章 今吾策民來(上)第180章 吉穴(上)第6章 功德任務(下)第135章 佈局(下)第13章 過去(上)第147章 見面(下)第246章 再論選擇(下)第155章 暫住(下)第72章 還是平妻(上)第154章 一曲解你求(下)第20章 回來(下)第77章 炎黃貴胄(上)第116章 會見(上)第7章 宴會(上)第99章 獲罪(下)第125章 綢繆(下)第187章 半步六階(下)第165章 今吾策民來(下)第221章 邀請(上)第247章 世界晉升(下)第62章 抄錄(上)第174章 得道多烈士(上)第146章 惆悵(下)第160章 今日已是無量劫開道夜第112章 新天地(下)第33章 分家(上)第159章 送龍(下)第125章 綢繆(下)第112章 新天地(上)第224章 人口(下)第211章 異世城邦(下)第205章 功德如雨(下)第222章 如玉(上)第143章 魔法專業選擇(上)第94章 私鹽(上)第190章 水神(四)第204章 殺賊(下)第35章 野營(下)第65章 中(下)第126章 海戰(下)第207章 龍御歸天(上)第33章 分家(下)第67章 出發(下)第37章 暗箭(上)第3章 內息(上)第67章 出發(上)第215章 大變伊始(下)第147章 見面(下)第175章 反客爲主(下)第93章 談判(上)第126章 海戰(上)第150章 梅花(上)第238章 客卿(下)第178章 太空(一)第41章 合作(下)第140章 一卷書來照日月(上)第123章 奪船(上)第125章 綢繆(上)第204章 殺賊(下)第190章 水神(四)第61章 幫助(下)第151章 海產(下)第27章 準備(上)第250章 夜宮(上)第123章 奪船(下)主人公人物卡第119章 新的道路(上)第212章 神喻(下)第42章 洗禮(下)第89章 藥草(下)第205章 功德如雨(下)第20章 回來(上)第164章 再策羣寇起(下)第167章 今成蛟(下)第75章 契約(上)第3章 內息(上)第229章 真王之子(上)第3章 內息(下)第238章 客卿(下)第215章 大變伊始(上)第210章 時光(下)第89章 藥草(下)第192章 好雨知時節(下)第207章 龍御歸天(下)第150章 鎮壓氣數(下)第177章 洗禮(下)第90章 獄中虎(下)第32章 魔法(上)第64章 秋試(下)第180章 道論(上)第250章 夜宮(上)第204章 殺賊(下)第46章 突破(上)
第47章 素手製羹(上)第70章 施粥(下)第186章 三柱一小(下)第12章 頌經(上)第148章 我心不變(下)第93章 談判(上)第165章 今吾策民來(上)第180章 吉穴(上)第6章 功德任務(下)第135章 佈局(下)第13章 過去(上)第147章 見面(下)第246章 再論選擇(下)第155章 暫住(下)第72章 還是平妻(上)第154章 一曲解你求(下)第20章 回來(下)第77章 炎黃貴胄(上)第116章 會見(上)第7章 宴會(上)第99章 獲罪(下)第125章 綢繆(下)第187章 半步六階(下)第165章 今吾策民來(下)第221章 邀請(上)第247章 世界晉升(下)第62章 抄錄(上)第174章 得道多烈士(上)第146章 惆悵(下)第160章 今日已是無量劫開道夜第112章 新天地(下)第33章 分家(上)第159章 送龍(下)第125章 綢繆(下)第112章 新天地(上)第224章 人口(下)第211章 異世城邦(下)第205章 功德如雨(下)第222章 如玉(上)第143章 魔法專業選擇(上)第94章 私鹽(上)第190章 水神(四)第204章 殺賊(下)第35章 野營(下)第65章 中(下)第126章 海戰(下)第207章 龍御歸天(上)第33章 分家(下)第67章 出發(下)第37章 暗箭(上)第3章 內息(上)第67章 出發(上)第215章 大變伊始(下)第147章 見面(下)第175章 反客爲主(下)第93章 談判(上)第126章 海戰(上)第150章 梅花(上)第238章 客卿(下)第178章 太空(一)第41章 合作(下)第140章 一卷書來照日月(上)第123章 奪船(上)第125章 綢繆(上)第204章 殺賊(下)第190章 水神(四)第61章 幫助(下)第151章 海產(下)第27章 準備(上)第250章 夜宮(上)第123章 奪船(下)主人公人物卡第119章 新的道路(上)第212章 神喻(下)第42章 洗禮(下)第89章 藥草(下)第205章 功德如雨(下)第20章 回來(上)第164章 再策羣寇起(下)第167章 今成蛟(下)第75章 契約(上)第3章 內息(上)第229章 真王之子(上)第3章 內息(下)第238章 客卿(下)第215章 大變伊始(上)第210章 時光(下)第89章 藥草(下)第192章 好雨知時節(下)第207章 龍御歸天(下)第150章 鎮壓氣數(下)第177章 洗禮(下)第90章 獄中虎(下)第32章 魔法(上)第64章 秋試(下)第180章 道論(上)第250章 夜宮(上)第204章 殺賊(下)第46章 突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