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

bookmark

四十五分鐘後,牧浩洋回到北京。

馬明濤沒有帶他去總參謀部,而是直接去了元首府。

刺殺事件發生在兩個小時前,即在大馬士革時間上午八點左右,納傑夫在敘利亞總統陪同下視察衛戍大馬士革的**衛隊時,一輛裝滿炸藥的軍車在距離兩人二十米處爆炸。馬明濤登上飛機去扶桑接牧浩洋的時候,軍事情報局已經收到消息,敘利亞總統已被送到軍事醫院,傷情特別嚴重,納傑夫去向不明。根據李明陽推斷,納傑夫要是沒被炸死,就肯定沒有大礙,而且得到了嚴密保護。牧浩洋趕回來的時候,黎平寇讓騰耀輝提高了戰備級別,隨即在元首府召開緊急會議。

事情剛剛發生,李明陽提供的情報非常有限。

與牧浩洋的判斷一樣,李明陽也認爲,要是納傑夫死了,問題並不嚴重,埃及的繼任者沒有足夠的魄力,只要積極採取行動,就能穩住埃及,阻止埃及進行軍事報復。只要埃及按兵不動,敘利亞就不會有太大的作爲。要是納傑夫還活着,而且傷勢不大嚴重,問題將非常棘手。

“關鍵是,誰組織與策劃了這起刺殺行動?”

“準確的說,應該是誰想幹掉納傑夫。”騰耀輝看了黎平寇一眼,說道,“只有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才能採取行動。”

李明陽長出口氣,說道:“四年多前,納傑夫在開羅遭到民族極端份子行刺,而我們與埃及情報機構均已證明,摩薩德才是那次刺殺事件的幕後主使,埃及民族極端組織只是被利用的工具。”

“李局長,你的意思是,這次也是摩薩德?”

“沒有足夠的情報,我無法給出結論。”

“那麼,就說說你的看法。”黎平寇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情況非常緊急,如果納傑夫活着回到開羅,戰爭就有可能在二十四小時內爆發。要想阻止戰爭爆發,我們就得儘快搞清楚情況。”

“從之前發生的事情來看,摩薩德的嫌疑最大,但是也不排除是其他國家的情報機構所爲。”李明陽在措辭上格外小心,因爲他知道,他在這個時候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對元首產生影響。“不可否認,摩薩德肯定想幹掉納傑夫,因爲正是納傑夫團結了阿拉伯世界,對以色列構成了致命威脅。只是在第一次刺殺行動失敗之後,摩薩德想故技重演,肯定會更加小心謹慎。更重要的是年前,納傑夫的威望還不夠高,如果他在那個時候死了,不會對中東局勢產生多大影響。現在,納傑夫已經是阿拉伯世界公認的政治領袖,不但受到了一億多埃及人擁戴,還是近三億阿拉伯人心目中的偉人,更被各個阿拉伯政治團體看成是實現民族統一的精神支柱。”

“這麼說來,摩薩德更希望讓他下地獄。”

“話是這麼說,可是明目張膽的刺殺,不但不會給以色列帶來安全,反而有可能激化阿以矛盾。更重要的是,如果刺殺行動失敗,必然成爲第五次中東戰爭的導火索。”李明陽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如果我是摩薩德的負責人,就不會採取如此極端的辦法,而會利用阿拉伯國家的內部矛盾、或者是埃及的內部矛盾來對付納傑夫。即便要刺殺納傑夫,我也會策反他身邊的僕從,在他的食物中下毒,或者是策反某個警衛,在他腦袋上開上一槍,而不是在大馬士革**衛隊的營地裡安放一枚汽車炸彈,更不會在衆目睽睽之下,把敘利亞總統也牽扯進去。”

“爲什麼?”

“搭上敘利亞,只會使局勢更加複雜,樹立新的敵人。只要摩薩德的負責人沒有愚蠢到家,就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李明陽長出口氣,又說道,“更重要的是,安放汽車炸彈必須策反足夠多的**衛隊成員,也就無法做到完全保密。只要有一名參與者沒被炸死,或者沒有被摩薩德除掉,敘利亞的情報機構很快就能破獲這起爆炸案,順藤摸瓜的獲得摩薩德策劃刺殺行動的證據。”

騰耀輝的眉頭跳了幾下,對黎平寇說道:“果真如此的話,就算摩薩德有一千張嘴,也洗不脫關係。”

“這還將成爲納傑夫聯合所有阿拉伯國家,發動第五次中東戰爭的理由。”

黎平寇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說道:“這麼說,你覺得不是摩薩德所爲?”

“也不能排除摩薩德的嫌疑,畢竟只要納傑夫死了,是不是摩薩德所爲並不重要,以色列至少贏得了更多的時間。”

“李局長,你這話……”黎平寇笑了笑,說道,“等於什麼都沒說。”

“關鍵就在於,納傑夫死沒死。”李明陽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根據已經獲得的情報,爆炸發生的時候,納傑夫與敘利亞總統在一輛裝甲轎車上,而且兩人並肩而立,正在檢衛隊。即便爆炸發生在敘利亞總統一側,在敘利亞總統身受重傷的情況下,納傑夫也不可能安然無恙。”

“你的意思是……”

“很快,我們就能知道答案了。”

黎平寇的眉頭跳了幾下,知道李明陽已經做出了安排。

“要是納傑夫沒有死,也沒有受重傷,他肯定會立即返回開羅。我已經啓動了埃及的諜報網絡,還啓用了幾名高級諜報人員。只要納傑夫回到開羅,我們就能收到消息,也就能夠根據納傑夫的情況,對發生的事情做出推斷。”

“需要等多就?”

“幾個小時。”

“問題是,我們也得在這幾個小時內做出決策。”

李明陽長出口氣,說道:“在搞清楚情況之前,我只能肯定一點。”

“什麼?”

“誰獲益,誰主張。說得直接一點,誰想發動第五次中東戰爭?”

黎平寇立即鎖緊了眉頭。

牧浩洋也朝李明陽看了過去,至少中國不想發動第五次中東戰爭,只是希望利用阿以緊張局勢獲益。

這場戰爭真要打起來,中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佈局必然受到影響。

更重要的是,不管誰贏誰輸,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都將減弱。以色列打贏了,美國將捲土重來,利用猶太人馴服阿拉伯人,讓大部分阿拉伯國家俯首稱臣。埃及打贏了,阿拉伯世界將改頭換面,埃及將成爲阿拉伯的領頭羊,納傑夫也將藉此機會,全面推行“大阿拉伯主義”。

只有阿以保持不戰不和的關係,中國才能從中漁利。

說得直接一點,只有在不爆發戰爭的情況下,中國才能利用對阿拉伯國家的影響力,抗衡美以聯盟。

那麼,會是美國嗎?

答案明顯也是否定的,因爲美國暫時還沒有把握幫助以色列打贏這場戰爭,而美國絕對輸不起這場戰爭。

原因很簡單,如果埃及輸了,大不了再次臥薪嚐膽數十年,不會有滅國危險。以色列再強大,也不可能吞併整個阿拉伯世界,最多隻是通過猛烈的軍事打擊,暫時消除來自阿拉伯世界的威脅。相反的,如果以色列輸了,那就不是臥薪嚐膽的問題了,而是很有可能遭到滅頂之災。

以色列身後就是懸崖,而埃及身後是廣大的戰略縱深。

沒有絕對的把握,美國肯定不會主動挑起第五次中東戰爭,最多隻是牽制中國,維持中東地區的戰略平衡。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肯定沒有絕對的把握。

別的不說,埃及的軍事實力就不亞於以色列,加上敘利亞,已經超過了以色列。如果其他阿拉伯國家,比如約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等捲入戰爭,再加上與敘利亞關係密切的伊朗,以色列將必敗無疑。

當然,美國也有可能直接出兵干預。

問題是,只要美國出兵,中國就會出兵。

即便不考慮因此引發世界大戰,也要考慮兩個超級大國的干預力度。中國通往中東的印度洋航線已經暢通無阻,即便無法對美國通往中東的大西洋航線構成威脅,也能確保己方不受影響。

結論很簡單,中美在戰略層面上勢均力敵。

綜合這些因素,有理由相信,至少在五年之內,美國不會謀求引發第五次中東戰爭,更不會主動挑起戰爭。

那麼,以色列呢?

如果連美國都沒有信心在五年內打贏第五次中東戰爭,不管以色列有多麼自信,也不會在沒有美國支持的情況下,單獨挑戰埃及與敘利亞,更不會通過刺殺埃及與敘利亞總統的方式來調整整個阿拉伯世界。

排除了其他可能後,剩下的再難以令人相信,也是事實。

想到這,牧浩洋都感到萬分震驚。

聯想到李明陽之前做出的分析,牧浩洋不得不相信,如果納傑夫沒有死,安然無恙的回到開羅,那麼這次刺殺事件的幕後主使就是納傑夫本人,而且渴望發動第五次中東戰爭的也是納傑夫。

這個推斷,有一個強有力的間接證據。

埃及與敘利亞已經在政治問題上取得共識,可是維繫兩國關係的基礎,即針對以色列的軍事優勢無法長期保持。隨着美國的國力逐漸恢復,特別是拯救行動結束之後,美國將首先鞏固中東地區,埃及與敘利亞的軍事優勢很有可能在五年後消失,因此納傑夫有足夠的理由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爭。

果真如此的話,納傑夫用的是苦肉計。

敢拿自己的生命做賭注,這樣的總統不但有魄力,野心還大到令人恐懼的程度。

第45章 面面俱到第26章 重拳出擊第96章 高調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12章 開戰第79章 立場第48章 反潛戰第41章 標杆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29章 相互指責第1章 新崗位第228章 導火索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6章 爭取和平第61章 意外因素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76章 水下力量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43章 南亞明珠第29章 力挽狂瀾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81章 臨時調整第59章 起始點第53章 橄欖枝第58章 搶先一步第85章 科技戰爭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77章 分歧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74章 戰爭狂人第56章 家宴第7章 直覺第33章 引流疏導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25章 走投無路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97章 戰前會議第85章 科技戰爭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70章 重擊落空第35章 後方部署第36章 前仆後繼第47章 第一槍第116章 敗不餒第88章 各讓一步第49章 果斷反擊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27章 地面戰爭第9章 血染橫濱第17章 新的選擇第65章 門檻第2章 唯一選擇第28章 一觸即發第98章 戰略轟炸第49章 彈道導彈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14章 宣戰第159章 盟軍第87章 人挪活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35章 打掃戰場第15章 受害者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2章 離弦之箭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74章 交易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73章 關鍵裝備第22章 年關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4章 各算各的第40章 突襲第46章 全速北上第44章 防空火網第10章 共同體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65章 全面行動第41章 進退兩難第140章 情報聯絡員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76章 樂觀派
第45章 面面俱到第26章 重拳出擊第96章 高調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12章 開戰第79章 立場第48章 反潛戰第41章 標杆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29章 相互指責第1章 新崗位第228章 導火索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6章 爭取和平第61章 意外因素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217章 乘勝追擊第76章 水下力量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43章 南亞明珠第29章 力挽狂瀾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81章 臨時調整第59章 起始點第53章 橄欖枝第58章 搶先一步第85章 科技戰爭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77章 分歧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124章 厚積薄發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74章 戰爭狂人第56章 家宴第7章 直覺第33章 引流疏導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169章 表明身份第209章 裝甲會戰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109章 東線開打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25章 走投無路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97章 戰前會議第85章 科技戰爭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70章 重擊落空第35章 後方部署第36章 前仆後繼第47章 第一槍第116章 敗不餒第88章 各讓一步第49章 果斷反擊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27章 地面戰爭第9章 血染橫濱第17章 新的選擇第65章 門檻第2章 唯一選擇第28章 一觸即發第98章 戰略轟炸第49章 彈道導彈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67章 新式攻擊法第14章 宣戰第159章 盟軍第87章 人挪活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35章 打掃戰場第15章 受害者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2章 離弦之箭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74章 交易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73章 關鍵裝備第22章 年關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4章 各算各的第40章 突襲第46章 全速北上第44章 防空火網第10章 共同體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65章 全面行動第41章 進退兩難第140章 情報聯絡員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76章 樂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