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最後關頭

bookmark

.轟炸機投彈的速度非常快,兩分鐘內就能把十四枚反艦導彈發射出去。

因爲提前半個小時獲得戰術情報,c-806的控制系統具備及時更新能力,所以在發射導彈前,h-6x爲反艦導彈輸入了目標信息,不用臨時進行投彈準備。如果有必要,c-806還能在飛行途中接受由偵察機提供的及時信息,根據目標的運動情況修正飛行線路。如果能夠得到更有效的引導,比如有海航的海上巡邏機參與戰鬥,甚至能根據情況爲反艦導彈設定最佳攻擊線路。

顯然,海航的巡邏機到不了戰場。

要想提高反艦導彈的打擊效率,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攻擊的時候,由偵察機提供及時戰場信息。

發射完導彈後,h-6x機羣各自轉向返航。

因爲空戰纔打響,負責偵察的四架j-11c正在以二點七馬赫的速度衝刺,所以直掩戰鬥機沒有跟隨撤退。

不管怎麼說,轟炸機的飛行速度慢得多,爲了確保萬無一失,戰鬥機都應該在轟炸機飛員了之後再撤退。

此時,正好是五點四十五分。

從這個時候開始,第三護衛羣的存亡進入倒計時階段。

可惜的是,直到這個時候,日本空中自衛隊的預警機與戰鬥機都沒有發現轟炸機,更沒有發現來襲的反艦導彈。

每過一分鐘,第三護衛羣的生存概率就降低一分。

其實,到這個時候,第三護衛羣全軍覆沒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

負責防空的f-22a分身乏術,在擺脫j-11c之前,就算髮現了飛向第三護衛羣的反艦導彈也無法進行攔截。

恐怕不等f-22a奪得制空權,第三護衛羣就完蛋了。

至於再次增派防空戰鬥機,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爲日本空中自衛隊幾乎放出了所有能夠升空作戰的f-22a,另外一箇中隊還在幾百公里之外掩護聯合艦隊,肯定無法在半個小時內趕到。

以c-806的巡航飛行速度,用不了半個小時就將到達第三護衛羣附近。

對第三護衛羣來說,捱打是肯定的,區別只是損失多少戰艦。

如果能夠及時發現來襲的反艦導彈,以第三護衛羣的防空能力,至少能夠攔截大部分導彈。

不可否認,第三護衛羣擁有不俗的防空實力。

在十艘戰艦中,不但擁有一艘“金剛”級與一艘“愛宕”級防空驅逐艦,還有四艘配備了“先進海麻雀”的“高波”級多用途驅逐艦與四艘配備了“海麻雀”的“村雨”級多用途驅逐艦。

從理論上講,第三護衛羣能在一次防空作戰中攔截三百多枚c-806這類的反艦導彈。

如果得到了其他防空力量的協助,而且對來襲反艦導彈進行的電子干擾起效,艦隊的反導能力還會增強不少。

只是,這有一個前提條件,即遠程防空導彈必須發揮作用。

要想讓遠程防空導彈發揮作用,就得及時發現來襲的反艦導彈,而不是依靠戰艦上的對空搜索雷達。

要知道,再好的防空雷達對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的探測距離都不超過四十公里。

這不是技術手段就能解決的問題。

如此一來,在艦隊防空作戰中,戰場信息顯得至關重要。

可惜的是,h-6x發射反艦導彈的時候,e-3g在艦隊東面一百五十公里處,最多能探測到艦隊西面一百公里處的低空目標。因爲反艦導彈的雷達發射信號比戰鬥機低得多,所以被預警機發現的距離也短得多。

從這場戰鬥的表現來看,e-3g對超低空飛行反艦導彈的最大探測距離肯定沒有超過兩百公里。

大概意識到危險正在逼近,五點五十分過後,e-3g開始向西飛行。

只是,在接下來的十多分鐘裡,這架預警機最多能飛行兩百公里。

事實上,這架預警機根本沒有飛這麼遠,因爲此時還有四架j-11c在向第三護衛羣所在海域突擊。

雖然根據之前的情況,e-3g的機長有理由相信,這四架j-11c的任務是去爲反艦導彈蒐集戰場信息,但是e-3g就在j-11c的突擊航線上,爲了自身的安全考慮,預警機只向西飛行了大約五十公里。

顯然,這個距離明顯不夠。

就算e-3g能夠探測到兩百公里處的反艦導彈,也只能把艦隊的防空探測區域向西延伸到一百公里處,而日本戰艦上配備的遠程防空導彈的最大射程在兩百公里左右,對付超低空目標的最大射程也在一百五十公里以上。

從一百公里處開始攔截,“標準2”最多隻能開火兩次。

如果能夠從一百五十公里處開始攔截,“標準2”能夠開火三次。

當然,考慮到戰艦攜帶的彈藥數量,能夠進行兩次攔截就很不錯了。

“金剛”級在理論上最多能裝載九十六枚“標準”系列防空導彈,因爲日本海上自衛隊沒有對地打擊任務,所以不會像美軍戰艦那樣攜帶“戰斧”巡航導彈,只需要在垂直髮射系統裡裝載八枚左右的反潛導彈,其餘的全部用來裝載防空導彈。一般情況下,“金剛”級裝載八十枚“標準”系列防空導彈,其中六十枚是防空型,二十枚是反導型,剩餘的八個垂直髮射管則用來裝載四聯裝的“先進海麻雀”。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金剛”級能夠裝載九十二枚防空導彈,與二十枚具備一定防空能力的反導導彈。只是在對付掠海目標時,反導導彈派不上用場。

“愛宕”級的情況與“金剛”級差不多,只是更加重視反導能力。

以當時的情況,“金剛”級是單純的防空戰艦,沒有攜帶反導導彈,因此在將“先進海麻雀”的裝載量提高一倍的情況下,攜帶了一百三十六枚防空導彈。“愛宕”級需要承擔艦隊反導任務,所以只攜帶了九十二枚防空導彈。

這個防空能力,絕對不算差,至少沒有一艘中國戰艦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此外,艦隊裡的四艘“高波”級也有非常不俗的防空能力。

“高波”級上有三十二具mk41垂直髮射系統,因爲是多用途驅逐艦,除了協助防空戰艦作戰之外,還得承擔反潛任務,所以其中十六具裝載反潛導彈,剩下的十六具則全部裝載“先進海麻雀”,總共有六十四枚防空導彈。

作爲一種射程達到四十公里的防空導彈,只要艦隊以密集編隊航行,“先進海麻雀”就具有一定的區域防空能力。

按照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作戰戰術,“高波”級的次要任務就是爲更加重要的防空驅逐艦提供貼身保護。

只是,先於“高波”級服役的“村雨”級就沒有這麼強大的防空能力了。

雖然“村雨”級也配備了mk41垂直髮射系統,數量與“高波”級一樣,總共四套三十二管,但是在建成服役的時候,日本還沒有引進“先進海麻雀”,配備給“村雨”級的是垂直髮射的“海麻雀”。

這種導彈不但射程短,還不到二十公里,而且彈翼無法摺疊。

也就是說,一具垂直髮射器只能裝載一枚導彈,而不是“先進海麻雀”的四枚。

結果就是,四艘作爲艦隊反潛主力的“村雨”級各有十六枚“海麻雀”,只具備有限的點防空能力。

雖然日本海上自衛隊想過改進“村雨”級驅逐艦,畢竟這種驅逐艦服役不到二十年,艦體還非常新,在擴充軍備的背景下,至少還能服役十年以上,但是改進導彈系統還不行,必須對戰艦上的火控系統進行改進,增加防空火力通道。這樣一來,“村雨”級的改進費用非常高昂,還不如增加“高波”級的建造數量。

至於原先在護衛羣裡充當旗艦的“白根”級與“臻名”級直升機驅逐艦,因爲艦體老化嚴重,在二零一五年就全部退役了。計劃用來頂替的“日向”級直通甲板驅逐艦受航母計劃影響,只建造了兩艘,無法配備到所有護衛羣,只能按照戰時情況加強給護衛羣,而現在這兩艘驅逐艦都在聯合艦隊裡面。

當然,多一艘“日向”級驅逐艦,對增強艦隊防空能力沒有任何幫助。

這種戰艦上連最基本的點防空導彈都沒有,只有末段攔截系統。

以當時的情況,第三護衛羣能否避免全軍覆沒,就得看能否及時發現來襲的反艦導彈。

五點五十八分,一架用光彈藥、至少擊落三架j-11c的f-22a在脫離戰鬥時,飛行員爲了避開其他敵機,調整了火控雷達的工作模式,結果率先發現了離艦隊還不到二百五十公里的反艦導彈羣。

緊接着,這架戰鬥機發出了導彈來襲警報。

只是,這個時候四架j-11c已經逼近第三護衛羣。

爲了避免受到電磁武器影響,第三護衛羣裡的所有戰艦都關閉了通信系統,僅有旗艦上的一部電臺還在工作。

收到戰鬥機的報告時,第三護衛羣沒有立即轉變作戰狀態。

j-11c的威脅很明顯,只需要向第三護衛羣發射幾枚電磁火箭彈就能讓十艘大型戰艦徹底癱瘓在海面上。

讓日本海上自衛隊官兵想不通的是,這四架j-11c沒有向艦隊發射電磁火箭彈!

不是沒有了,而是在返航的時候,這四架戰鬥機需要用剩餘的電磁火箭彈開路,避免遭到日本戰鬥機攔截。

六點過五分,第三護衛羣才拉響了防空警報。

此時,分三路逼近的反艦導彈羣離第三護衛羣都不到兩百公里。

雖然預警機來晚了一步,但是仍然及時探測到了反艦導彈羣,隨即集中全部力量,爲戰艦指引目標。

兩分鐘後,j-11c機羣主動撤離,空中戰鬥宣告結束。

第28章 裁軍大會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20章 保持沉默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85章 突擊開始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67章 全面動員第224章 內耗第7章 突然襲擊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88章 最後關頭第43章 試探第71章 任人唯才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72章 炮擊第196章 突襲第88章 各讓一步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79章 艦隊攔截第5章 夜空魅影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212章 充分準備第62章 戰術反擊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21章 動員第66章 真假英雄第26章 戰略空運第71章 以進爲退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47章 金蟬脫殼第19章 核戰爭第13章 分外事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71章 再上戰場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72章 炮擊第19章 關鍵結點第80章 轉變第38章 猛攻第32章 匹夫有責第29章 本質第96章 高調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177章 關鍵情報第33章 超級航母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38章 狼羣第5章 泰山北斗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35章 聲東擊西第81章 同盟集團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26章 戰略空運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27章 瘋狂計劃第181章 勝與沒勝第196章 突襲第50章 關鍵技術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50章 匿蹤突擊第22章 大決戰第86章 全力以赴第98章 嚴陣以待第60章 振作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253章 謀略家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36章 急轉直下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34章 矯枉過正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22章 大決戰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73章 捆綁政策第132章 臨界點第42章 分兵合進第13章 新兵能戰第282章 秘密第13章 分外事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4章 艦隊出港第20章 權衡利弊第36章 負擔
第28章 裁軍大會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31章 限制軍備條約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20章 保持沉默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85章 突擊開始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67章 全面動員第224章 內耗第7章 突然襲擊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88章 最後關頭第43章 試探第71章 任人唯才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72章 炮擊第196章 突襲第88章 各讓一步第98章 大規模佯攻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79章 艦隊攔截第5章 夜空魅影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212章 充分準備第62章 戰術反擊第30章 打過邊境線第21章 動員第66章 真假英雄第26章 戰略空運第71章 以進爲退第285章 行星大發現第47章 金蟬脫殼第19章 核戰爭第13章 分外事第115章 獨斷專行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71章 再上戰場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72章 炮擊第19章 關鍵結點第80章 轉變第38章 猛攻第32章 匹夫有責第29章 本質第96章 高調第67章 外行看熱鬧第177章 關鍵情報第33章 超級航母第121章 高歌猛進第38章 狼羣第5章 泰山北斗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35章 聲東擊西第81章 同盟集團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08章 海下殺手第148章 誤打誤撞第26章 戰略空運第231章 被迫停戰第27章 瘋狂計劃第181章 勝與沒勝第196章 突襲第50章 關鍵技術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50章 匿蹤突擊第22章 大決戰第86章 全力以赴第98章 嚴陣以待第60章 振作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253章 謀略家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36章 急轉直下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34章 矯枉過正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22章 大決戰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73章 捆綁政策第132章 臨界點第42章 分兵合進第13章 新兵能戰第282章 秘密第13章 分外事第231章 是敵是友第4章 艦隊出港第20章 權衡利弊第36章 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