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關鍵技術

bookmark

接下來的幾個月,牧浩洋一刻也沒輕鬆。爲了便於工作,他讓秘書把旁邊的辦公室騰了出來,擺了一張沙發牀與一張餐桌。大部分時候,他就在總參謀部過夜,經常連續幾天都不下樓。

可以說,制訂作戰計劃也是牧浩洋的拿手好戲。

他擅長的不僅僅是海軍的作戰計劃,還有總體戰略計劃。

別的不說,第五次中東戰爭期間,埃及軍隊的作戰行動就基本上遵照了牧浩洋制訂的戰略計劃,而最終結果證明,牧浩洋制訂的計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是埃及軍隊反敗爲勝的基礎。

後來,納傑夫在訪問北京的時候,還單獨會見了牧浩洋,希望他能再次出面,爲埃及制訂幾套戰略計劃。只是牧浩洋沒有答應下來,因爲這不是他能做決定的事情,黎平寇也不會同意。

忙到十月底,牧浩洋已經制訂了三套較爲詳細的戰略計劃。

當然,也不全是他的功勞。

第一次印度洋戰爭結束後,時任作戰處主任的戚凱威就制訂了幾套戰略計劃,雖然部分內容已經過時,但是總體思想沒有多大變化,牧浩洋在制訂戰略計劃的時候,不但把戚凱威從陸軍司令部請了過來,還基本上沿用了原計劃的核心內容,只是根據實際情況,對細節做了修改。

牧浩洋這麼做,也與戰爭性質有關。

雖然黎平寇還沒有做出最終決策,但是牧浩洋非常清楚,真要在二零四五年之前向印度開戰的話,那就絕對不是一場以海空爲主的戰爭,肯定會在地面作戰,而且地面戰場將決定最終結果。

這樣一來,戚凱威的地位就不容低估了。

牧浩洋很有自知之明,真要打地面戰爭的話,他絕對不會越俎代庖,戚凱威纔是最合適的指揮官。

十一月四日,牧浩洋把作戰計劃送去元首府的時候,遇見了同去彙報工作的李明陽。

“你來得正好,我已經讓秘書去聯繫其他領導人了。”黎平寇的情緒既有點激動,又有點茫然,似乎正面臨一個重大決策。“小李,還是你先介紹情況吧,等下再詢問牧將軍的意見。”

肯定有不大好的消息,不然黎平寇不會如此反常。

“詳細情況我等下在會議上說明,主要內容就是,美國已經在某些關鍵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李明陽嘆了口氣,說道,“根據我們最新收穫的情報,在今年年底,美國就將動工建造第一座可控聚變核電站。”

牧浩洋的眉頭跳了幾下,只是並不覺得有多驚訝。

“雖然之前就有類似的情報,美國在去年就完成了可控聚變核電站的設計工作,將在今年動工建造,但是根據這次收到的情報,美國建造的很有可能是第二代可控聚變核電站,而不是我們熟悉的第一代。”

“什麼!?”

“至少是準二代。”

牧浩洋立即鎖緊眉頭,似乎不大明白李明陽的意思。

“技術上的東西,我也說不明白。技術分析報告要過幾天才出來,到底是不是,科學家與工程師才知道。只有一點可以肯定,美國沒有大規模提煉氦3,也沒有建造用來生產氦3的增殖反應堆。”

“也就是說,美國的可控聚變核電站將以氘與氚爲燃料?”不管怎麼說,牧浩洋有兩個碩士文憑,而且老婆是軍方頭號科技顧問,對技術問題的瞭解程度比一般的軍人與政治家多得多。

“可以這麼說,美國的重水產量在去年增加了百分之一百八十。”

這下,基本上沒有疑問了,因爲在全面禁止核武器之後,用來生產鈈的重水反應堆已經全部拆毀,重水的主要用途就是用來提煉氘與氚,而這兩種元素在工業領域也有較爲普遍的用途,比如用來生產熒光劑。

“照你的意思,美國已經在可控聚變核技術領域超過了我們?”黎平寇最關心的還是現實問題。

“可以這麼說,但是也不恰當。”李明陽點上香菸,說道,“過來前,我給幾位核物理學家打了電話,詢問了相關情況。他們都認爲,以美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即便能夠製造出使用氘與氚的聚變反應堆,發電效率也不會比我們的高多少,只是氘與氚更易獲得,能夠降低燃料生產成本。但是受其他因素限制,特別是控制技術限制,反應堆的製造成本比我們的高得多。因爲我們已經掌握了氦3的生產技術,能夠把原料生產價格控制在合理範圍內,長期使用的綜合經濟效益要比美國的低很多,更有商業應用價值,所以暫時沒有必要製造這種反應堆。這也是我們把重點放在了控制技術上,集中力量研製第二代可控聚變反應堆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說,美國搞的算不上第二代可控聚變反應堆。”

李明陽點了點頭,表示就是這個意思。

黎平寇似乎鬆了口氣,神色也輕鬆了一些。

“但是不管怎麼說,美國已經掌握了可控聚變技術,有能力在五到十年之內,讓可控聚變核電站提供的電能佔到全國電力消耗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基本解決能源供應問題,從根本上把生產效率提升一個檔次。”

聽到這話,黎平寇再次鎖緊了眉頭。

李明陽稍微遲疑了一下,說道:“現在,我們的綜合國力只有極爲微弱的優勢,而且是建立在新能源的基礎之上。通過前幾年,我國的經濟發展就能看出,新能源技術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使美國的綜合國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保守估計的話,到二零五零年左右,我們將失去優勢地位。如果新能源技術在西方、哪怕只是在美國的盟國中得到普及,我們就不再是領先者了。”

“也就是說,美國的綜合國力將超過我們?”

李明陽點了點頭,又說道:“當然,這還不是定論。如果我們能夠在五年內掌握第二代可控聚變核技術,把能源生產效率提高百分之百以上,那麼到二零五零年的時候,就算我們沒有優勢,也不會有明顯的差距。如果美國不能同步取得突破,那麼我們的後繼發展潛力將超過美國。”

“毫無疑問,這將成爲促使美國發動戰爭的又一個原因。”

牧浩洋沒有嘴下留情,直接說出了關鍵問題。

“那麼,我們在第二代可控聚變領域有沒有希望取得重大突破?”

“肯定有,而且把握還不小。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三年後就能取得重大突破,最遲在二零四五年底就能動工建造第二代可控聚變核電站。”李明陽勉強笑了笑,說道,“用那幾名科學家的話來說,只要第二代可控聚變核技術具備了商用能力,那麼要不了二十年,就可以無限制的提供電力。”

黎平寇與牧浩洋對視了一眼,都聽出了其中的含義。

從經濟角度講,這絕對是人類文明騰飛的基礎,甚至是人類文明邁出地球、進入宇宙空間的基礎。可是從政治上看,這絕對是中國全面超越美國,而且在極短時間內壓垮美國的王牌。

毫無疑問,只要美國不甘心淪落爲二流國家,就會在此之前發動戰爭。

說得準確一點,只要那些控制了西方國家的財團不甘心從此銷聲匿跡,就會在中國全面掌握第二代可控核技術,並且將其進行大規模商業應用推廣之前,控制政府發動戰爭,消滅東方文明與東方財團。

如果說國家利益尚且可以協商解決,那麼財團利益絕對是你死我活,沒有半點餘地。

更重要的是,在中國,以民營大型商業銀行爲核心、民營大型企業爲骨幹的財團也正在形成。面對外來威脅,中國的財團絕對不會退縮,而會以一切方式鼓勵、支持、甚至是煽動戰爭。

真要發展到這一步,幾名政治家根本無法阻止戰爭爆發。

更何況,政治家在很多時候都是在爲利益集團服務。

沉默了片刻,黎平寇說道:“這條情報極爲關鍵,而且證明了我的猜測,我們與美國的全面戰爭將無法避免。”

李明陽遲疑了一下,說道:“也許可以延遲。”

“怎麼延遲?”

“至少在二零四五年、甚至二零五零年之前,美國沒有任何優勢,所以只要能夠讓美國相信,即便到了二零五零年,我們仍然有足夠明顯的優勢,就能迫使美國放棄戰爭企圖,繼續進行軍備競賽。”

“怎麼辦到?”

“加大在第二代可控聚變技術上的投入,爭取在二零五零年之前建成第一座可控聚變核電站。”

黎平寇笑着搖了搖頭,說道:“這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嗎?”

李明陽苦笑了起來,因爲他說的只是延遲,而不是與美國一笑泯恩仇。

“像你說的,這確實有可能把世界大戰推遲幾年,可是你想過沒有,如果美國沒有取勝的希望,那就不是一場能夠分出勝負的世界大戰,而是一場沒有贏家的世界大戰,而我們承擔不起這樣的結果。”

李明陽暗自嘆了口氣,打不打已經不是懸念了,關鍵是怎麼打。

黎平寇的目光在李明陽身上停留了片刻,才轉向牧浩洋,說道:“副總參謀長,現在該你發表意見了。”

牧浩洋有點猶豫,因爲他看了出來,黎平寇肯定不會退讓妥協。

第20章 保持沉默第2章 經濟基礎第53章 再次攻擊第12章 絕命之行第37章 小國海軍第49章 場外因素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96章 迴歸正位第60章 艦隊北上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13章 風起雲涌第17章 新的選擇第75章 預演第73章 擴軍備戰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15章 轟炸任務第12章 漸行漸遠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81章 同盟集團第283章 第一步第48章 全身而退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7章 直覺第43章 薄弱環節第30章 周旋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62章 暗涌滾滾第175章 三板斧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83章 空中遭遇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66章 末端攔截第21章 決戰開始第68章 推波助瀾第46章 逃命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47章 深海快槍手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56章 放長線第8章 不知進退第43章 各有所謀第175章 犯糊塗第67章 錯失良機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76章 自知之明第306章 第一步第65章 全面行動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39章 機會第71章 再上戰場第60章 振作第45章 面面俱到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15章 全面展開第11章 取經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57章 災難應對措施第89章 虛與委蛇第52章 統一意見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19章 關鍵結點第86章 全力以赴第41章 糧食投資第22章 橫掃全球第56章 抽身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33章 嘎然而止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85章 突擊開始第75章 主戰場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48章 交戰第83章 離岸平衡手第204章 小人物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49章 疑點重重第18章 猛然覺醒第216章 最後的堅持第118章 和解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7章 實幹階段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71章 再上戰場第97章 針鋒相對第83章 歪打正着第89章 虛與委蛇第56章 抽身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63章 不可避免第91章 戰略突擊第1章 禁運效果第76章 新機會第39章 出其不意第96章 部署到位第84章 戰略平衡
第20章 保持沉默第2章 經濟基礎第53章 再次攻擊第12章 絕命之行第37章 小國海軍第49章 場外因素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96章 迴歸正位第60章 艦隊北上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13章 風起雲涌第17章 新的選擇第75章 預演第73章 擴軍備戰第108章 關鍵所在第15章 轟炸任務第12章 漸行漸遠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230章 重壓之下第81章 同盟集團第283章 第一步第48章 全身而退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7章 直覺第43章 薄弱環節第30章 周旋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62章 暗涌滾滾第175章 三板斧第128章 歐洲聯邦第83章 空中遭遇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66章 末端攔截第21章 決戰開始第68章 推波助瀾第46章 逃命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47章 深海快槍手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56章 放長線第8章 不知進退第43章 各有所謀第175章 犯糊塗第67章 錯失良機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76章 自知之明第306章 第一步第65章 全面行動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51章 第三號刺客第39章 機會第71章 再上戰場第60章 振作第45章 面面俱到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15章 全面展開第11章 取經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57章 災難應對措施第89章 虛與委蛇第52章 統一意見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19章 關鍵結點第86章 全力以赴第41章 糧食投資第22章 橫掃全球第56章 抽身第80章 持續性災難第33章 嘎然而止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85章 突擊開始第75章 主戰場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48章 交戰第83章 離岸平衡手第204章 小人物第4章 忙碌的春節第49章 疑點重重第18章 猛然覺醒第216章 最後的堅持第118章 和解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7章 實幹階段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71章 再上戰場第97章 針鋒相對第83章 歪打正着第89章 虛與委蛇第56章 抽身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63章 不可避免第91章 戰略突擊第1章 禁運效果第76章 新機會第39章 出其不意第96章 部署到位第84章 戰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