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

bookmark

長陽侯府的家廟在府邸側後方。

當年陳佑自錦官府入開封,家廟從江陵搬遷至開封,先帝遷都時又一塊搬來洛陽。

除了孩子出生時候陳佑會來這邊告祖,也就每年冬至祭祖纔會過來。

今年倒是來得勤,上半年長子要出遠門做調查,提前開家廟爲其加冠,現在次子又要隨軍西去,又得提前加冠。

冠禮還是拖到了第二天。

沒有多麼隆重,出席的賓客只有陳孚的老師魏仁浦一人。

陳佑魏仁浦都穿着一品朝服,今日加冠的陳孚則備的是進賢冠。

陳行文奉冠服立在屋側,魏仁浦在側旁觀。

陳佑帶着兒子陳孚一同祭拜祖宗,告知祖先他家今天有一名男子正式成人了。

之後陳佑立在祖先靈位前,看着魏仁浦爲陳孚行三加之禮。

穿戴好進賢冠服,魏仁浦幫陳孚理了理冠帶,肅容說出陳佑早已準備好的字:“《易》曰:大人虎變,未佔有孚。《傳》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今字爾文炳,從其意而順其志,莫失之也。”

陳孚躬身一禮:“孚夙夜不敢或忘。”

待其起身,站在主位上的陳佑朝魏仁浦微微躬身,然後招呼陳孚再次祭拜祖先,告知祖先他剛剛獲得的表字。

站在家廟門口,陳佑看着老管家動作輕緩地關上門,扭頭對兒子道:“你雖非軍人,若遇敵……”

他頓住,抿脣,有些難以開口。

陳孚卻瞭然,咧嘴笑道:“大人放心,兒子曉得!”

魏仁浦卻拍了拍陳孚的肩膀看向陳佑:“還是要保證安全。”

陳佑笑了笑,揮手示意兒子離開。

他則同魏仁浦一道在庭院中散步。

不知過了多久,魏仁浦突然開口:“其實已經很多人都知道了。”

他說的是陳孚的身份。

畢竟陳孚太年輕了,這年頭是有十五六歲上戰場的士兵,可十五六歲跑去教書的真沒幾個。

在教育監報名之後,就有人調查他們的身份,等進了軍營,軍隊主官也會派人調查。

這兩個多月,足夠牛思進知道陳孚是宰相嫡子了。

“正是因爲大家都知道,纔不能胡來。”

陳佑語氣淡然。

“沒人敢讓他直面戰場,他也沒資格獨當一面。老老實實當好教員,隨軍進退就夠了,真要叫人護着捧着,怕是不等前方出事,這洛陽城裡就要鬧起來。”

皇帝安排皇子去混資歷,爲人臣子的沒什麼話好說,畢竟以後說不得要在該皇子手底下討生活。就像陳佑當初輔佐趙德昭,盡心盡力不去多想。

可首相安排兒孫輩去混資歷,有人會想着首相能這麼幹,他也能這麼幹;也有人會反感,憑什麼去捧着你一個首相的兒子,難不成你還想世世代代做首相?

陳佑停下腳步看着魏仁浦:“我是不想讓他過去的,只是他既然說了,我就不能攔着。”

“他不會讓你失望。”魏仁浦露出自信的笑容。

陳佑稍稍沉默,也露出笑容:“當然。”

……

“二郎回來了?”

陳孚剛走進他在御龍第一師的宿舍,就聽到一聲招呼。

他一邊扭頭一邊打招呼:“回來了。”

趁着這機會掃視屋內,只有跟他說話的那個中年人坐在凳子上。

那人膝蓋上攤着一本書,看來方纔是在讀書。

“就包老哥一人?”

包老哥名爲包長效,同屋四人中最年長的一個,年年都能過秋解,年年都沒辦法及第。

他本來準備找關係去當個幾年十幾年幕僚然後入仕,聽說教書三年就能授官,便改主意到教育監報名了。

包長效神色平淡:“李呈祥去串門了,劉四郎還沒來。”

“哦。”

陳孚點點頭,走到屬於他的角落整理行李。

包長效沒有立刻投入書本,他的目光跟着陳孚移動,好一會兒才帶着一絲猶豫開口:“二郎你……”

陳孚轉身,臉上有些疑惑,但還是笑道:“昨日剛行了冠禮,老哥往後叫我文炳就好。”

“哦,哦!”

包長效隨口應着,在陳孚疑惑的目光中略作躊躇,還是鼓起勇氣問出口:“文炳你真是陳中令的嫡子?”

陳孚臉色僵了一下,隨即臉上笑容不變,點頭回道:“是的,昭文館陳相公正是家父。”

“哦,嗯。是啊。”包長效開始語無倫次,“陳相公令人敬佩。”

然後他突然輕咳一聲,語氣急促地說了句:“你繼續忙。”

然後匆匆轉身重新低頭看書,只是許久之後他手中的書冊也沒有翻頁。

陳孚沉默着收拾行李,心裡竟然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他雖然是宰相嫡子,但只要他沒爲官掌權,中層官員就不用特別在意他,反而是基層官員甚至想入仕而不得的人會敬着他捧着他,試圖搭上宰相的路子走當官的捷徑。

他不想面對這種情況。

劉四郎最終還是沒來。

辛苦幾個月後,這位劉四郎在即將上戰場時放棄了這條路。

願意跟着軍隊一起去隴西的,除了年紀大了準備拼一把的,就是年紀尚小無所畏懼的。

這次西北戰事,殿前司抽調了兩個師前往隴西,等戰事結束,他們會繼續駐紮在隴西,換另外兩個師回京。

御龍第一師抵達京兆府後,給全體教員放了一天假。

陳孚剛出軍營,就被李明卿派來的僕役接走了。

只是爺孫二人沒時間多談,趁着中午回府吃飯,李明卿把陳孚叫到庭院裡散步。

“我跟石守信說了,叫他把御龍軍第一師放到潘美手底下。”

陳孚張張嘴,想要說些什麼,可最後只是悶聲應道:“嗯。”

“呵。”

李明卿笑笑,根本不在意外孫的想法。

要不是女婿之前來信打了招呼,他壓根不會讓這個外孫繼續往西走,而是直接扣在長安城。

“將明也是胡鬧,你連兵刃都沒拿過,就敢叫你隨軍參戰。”

再次開口,李明卿開始抨擊他的女婿。

陳孚當即爲自家父親辯護:“書院有教武術、軍略。”

“那能一樣嘛!”

李明卿嗤笑一聲,隨即語重心長道:“文炳啊,聽我一句勸,到靈州也就行了,別傻乎乎地朝戰場上衝。”

“孫兒也不可能真拿刀槍去拼殺。”

李明卿卻搖頭:“打起仗來,哪邊都是戰場,總歸你到靈州就別往西去了,我會叫潘美看着點。”

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
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