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

bookmark

寧強做出恭聽的姿態:“少保請講。”

“劉義淳現在在貢院擬試題,負責守衛的是殿前司。”

陳佑稍稍停頓,接着道:“我不相信殿前司。”

寧強聽了,目光一凝,神情嚴肅地問道:“少保可是知道些什麼?”

這一問,壓迫力十足。

可惜在陳佑看來仿若微風拂面,絲毫沒有放在心上,他不急不緩地開口:“只是擔心而已。這次科舉各科錄取總人數加起來要超過三百人。以前只有十幾人、幾十人的時候尚且有人徇私舞弊,更何況如今三百多人?”【1】

同寧強對視一眼,他繼續道:“我擔心有人會泄題,否則也不會奏請叫考官居於貢院不出了。”

寧強看着陳佑,熟視良久,陳佑臉色沒有絲毫不同,寧強這才收回目光緩緩道:“不知少保教強如何做。”

“我會提議叫治安寺負責外圍護衛。”陳佑語氣不變,“你到時候仔細覈查往來之人,莫要叫隻言片語被帶出去就好。”

“明白了。”寧強點頭。

話到盡處,陳佑突然笑起來:“行仁你可要看好治安寺,別到時候事情出在治安寺,那你我可就說不清了。”

寧強眸子微縮,神情堅定道:“少保放心便是,有我在,治安寺不會出問題。”

“我自是相信你的。”陳佑擺出送客的姿態,最後又補充一句,“抓到人盡往大理寺送就好,後面的事情你不必插手。”

寧強明白,這其實是對他的保護,不希望他摻和進朝爭之中。他沒有多說什麼,起身朝陳佑恭敬一禮,退出書廳。

陳佑端起茶盞輕啜一口,幹坐一陣後喚來書史:“去政事堂問問文伯相公有沒有空閒,我未初去見文伯相公。”

韓熙載家中,一場宴會正在舉辦。

這次宴會的主角是禮部侍郎、太子賓客司徒詡。

司徒詡目前以侍郎職知部事,同尚書沒兩樣,若是運道來了,直接入政事堂也不是不行。只可惜這個運道它就是不來,年前兩次推舉參知政事,偏偏沒有一個人想到同爲東宮老臣的司徒詡,今年已經六十五的司徒詡漸漸起了致仕的念頭。

因司徒詡患有足疾,忌口甚多,韓家這場宴會也是較爲寡淡,不過舞樂倒是足以饗賓主之樂。

待舞停樂息,杯盞撤下,賓主二人一人端了一杯消食湯在手中。

等了等,韓熙載率先開口:“想賓客也曾在潛邸輔佐官家,眼看着陳副樞、胡參政入兩府,接下來怎麼也該到賓客了吧?”

司徒詡眼珠子一轉,呵呵笑道:“入不入兩府,那得看宮裡怎麼說。我呢,忠心王事就好,沒想那麼多。”

韓熙載亦笑:“賓客此言真乃誠臣!只是我聽說以後科舉要交給禮部主持,而且選官之試從這次科舉開始便會取消,禮部職責加重,賓客可不能只是一個侍郎。”

聽他這話,司徒詡神情一滯,看向韓熙載的目光帶着一絲驚詫,臉上的表情顯現出他內心的驚疑不定。

他從韓熙載臉上沒有看出開玩笑的痕跡,明白這事極有可能是真的。

但是他一個六部尚書一般的人物都不知道,爲何韓熙載這個沒有任何職事的閒人能曉得?

只是稍一思忖,司徒詡禁不住壓低聲音開口詢問:“韓大夫是從何處得知的?”

韓熙載沒有隱瞞,直接笑道:“正是陳副樞那邊。相公有意叫賓客多擔些事情。”

“政事堂還是樞密院?”

致仕的想法被司徒詡拋到一邊,他有些急切地探身詢問。

只是韓熙載的回答叫他失望:“一時半會怕是沒可能,不過賓客做一任大宗伯倒是可以。”

“禮部尚書啊。”

語氣中的失望完全不掩飾。

司徒詡嘆了口氣,苦笑道:“我也不瞞大夫,我這一年來深受足跡之苦,有意乞骸骨回鄉專心侍奉釋迦,以求安寧。”

“啊,竟是如此!”

韓熙載語氣中滿是詫異和失望。

感慨一聲,他不死心地問道:“賓客不再考慮考慮了?”

司徒詡搖頭:“也是時候給後學們讓位置了。”

說完這話,他稍稍猶豫,又看向韓熙載道:“說起來我要乞骸骨的事情還沒跟其他人說過,若是陳相公早做安排,我可以推遲一段時間上疏。”

“這樣。”

韓熙載長出一口氣,說不上心中是何感想:“我會把話帶給相公,不論結果如何,都會給賓客一個回覆。”

司徒詡點頭。

他是突然想到可以用他即將致仕的消息來換子孫前途,成了是意外之喜,不成也無所謂。

隔日,收到消息的陳佑翻了翻自家夾袋裡的人才,仔細權衡之後寫了一封手書送給盧仲彥。

不多時,這份手書就出現在盧雲華的案頭。

兄妹二人隔案而坐,盧雲華青蔥玉指點着擺在案上的紙張,一聲輕嘆:“其實叫二哥坐這位置是最好的,只可惜兩府相公們必定不會同意。”

盧仲彥冷笑一聲:“他們也就這點心眼了!”

譏諷一聲,他看着自家妹子,十分認真地說道:“有合適的人就爭一爭吧,有陳將明幫襯,應該能成。實在不行,我就出京去,不能去大人那裡,去西北或者南邊都行。總好過留在京城受窩囊氣!”

“也行,有大哥在,等閒不會出什麼事情。”盧雲華點頭,“我會寫信問問大人有沒有什麼人值得推舉。”

“那我就去同陳將明說了啊?”

“等等!”盧雲華急忙出聲。

只是話音落下之後,她愣了愣,隨即點頭:“沒事了,二哥去吧。”

見她如此,盧仲彥神情複雜,最終嘆道:“你這樣我也不好多說什麼,不過也別把自己悶在家中,你兩個嫂子都閒着,沒事的時候多同她們出門轉轉散散心。”

說完,也不等盧雲華回答,直接起身離開。

治安寺內,使者將政事堂和樞密院符令送到後便兀自離去。

寧強仔細查看符令後,便着人召集治安寺諸官吏議事。

治安寺有文武兩班人馬,一者處理日常庶務,一者統率警員。

不多時,兩班官吏二十餘人先後抵達議事廳。

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
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三百五章 空辯不若實爲證(一)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