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

bookmark

面授機宜之後,陳佑領着趙德昭出宮,他們將在城南乘船自水路至壽州,然後轉陸路南下廬州。

走出殿門,趙德昭緊繃着小臉,拉着陳佑的手十分用力。

眼看即將轉過路口,陳佑停下腳步。扭頭一看,趙元昌竟然站在殿門口望着這裡,雖然旁邊有宦官守護,但他的身影看上去卻是那麼的蕭索。

陳佑低頭看了看同樣回頭的趙德昭,沉默一陣,鬆開手拍了拍趙德昭的肩膀,輕聲道:“去吧,去同官家道別,這一走就得明年才能回來了。”

趙德昭擡頭,陳佑可以看到他眼眶有些紅,畢竟還是個孩子。

臉上露出鼓勵的笑容,陳佑再次示意他過去。

趙德昭彷彿收到了鼓舞,轉身剛要邁步,就看到站在殿門處的趙元昌擠出笑容揮手:“吾兒且去!”

停住腳步,趙德昭緊咬嘴脣,憋了好一會兒,猛然轉身,也不要陳佑拉着了,大踏步向前走去。

陳佑一陣驚奇,連忙向趙元昌遙遙一禮,快步跟上趙德昭。

兩輛馬車在儀衛護持之下緩緩向城外駛去。

趁着這段時間,陳佑坐在車中從頭梳理一干人事。

保護魏王安全這件事,主要責任壓在盧仲彥身上。盧仲彥現在除了王府司馬之外,還兼了保信節度都知兵馬使,屬於保信節度儲帥之一——另一個是知壽州事、保信節度副使董成林。

陳佑過去的任務有兩個,一是教導魏王,二是準備攻宋。

第一個任務他只需要規劃好然後監督就行了,趙元昌安排了一套有二十多人個人的班子專門負責執行陳佑的安排。這二十多人有書院各學院教員,有國內有名的名儒賢士,也有精通拳腳功夫的力士。領頭的,同時也是負責監督陳佑的是曾經的寧王傅、名儒賈尋幽,他現在是魏王友,同時接替李昉擔任淮南學政。

賈尋幽遷都後一直在洛陽,主要治學注書,偶爾會爲趙元昌講學。陳佑去京兆之後,汪弘洋曾經邀請賈尋幽去書院講過幾次課,因此他對書院的教學理念有所瞭解。兩點加一塊,趙元昌就把他也派到淮南去了。

第二個任務其實就是之前談論的對付定難軍的手段換一個對象罷了,到時候針對宋國的外間基本上全都交給他來負責,正好可以朝裡面塞人手。只要不是太過於明目張膽,被發現的概率很小。

還有一點比較重要,他現在是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兼保信節度使,理論上來說,整個揚州大都督府其實是他當家做主。如果能早日拿下宋國,他就可以嘗試申請把新納之土拿來做試點。

十多個州的政治試點,可比一個府要大得多,也更有現實意義。

雖然絕大部分職事都是趙元昌直接調人,但也有涉及施政的關鍵位置留給了陳佑。他也不客氣,都是調自己的親信去任職,爭取早日掌握大都督府和保信軍。

不過涉及五州一府,尤其是江都府還是鎮海節度使、寧郡王白崇文的地盤,不論文武都都可能調整太多,到了那裡之後有的累了。

這些都是以後需要面對的問題,現在還有一個迫在眉睫的難題等着陳佑:如何安撫魏王?

不等陳佑考慮好,馬車就停在了城南津渡。

陳佑率先下車,上前幾步來到趙德昭的馬車前。掀開車簾,看到眼眶紅腫滿臉淚痕的趙德昭。

“陳師。”

陳佑朝趙德昭點頭:“大王且在此等候,過一會咱們上船。”

見趙德昭答應下來,陳佑放下窗簾,吩咐侍立一旁的宦官去準備溫水毛巾給魏王擦臉。

而他自己,同趕來迎接的汪弘洋等人說了幾句話,讓賈尋幽、包牯牛在此處陪伴魏王,便帶人一條船一條船的巡視。

巳時許,陳佑巡查完畢,召集各船船長、護衛都頭以上將校在主艦上議事。

這次議事無非就是重申安全問題,然後定下賞罰制度,很快就說完了。

待諸人各就各位,陳佑請魏王下車,站在岸邊同一幹隨行僚屬外臣閒話幾句,分別上船。

由於大多數新調往淮南的官員都在京中,基本上沒兼任地方職事的都在今天同魏王一齊出發,再加上三千護衛,這一支船隊十分龐大。其中有兩艘樓船,一艘水師指揮使所在的主艦,另一艘是魏王座艦。

別看陳佑之前是在主艦上召集諸人議事,實際上他自己是住在魏王座艦中的,順帶着他的妻兒也都在這一艘船上。

起航之後,陳佑終於閒下來了,其餘瑣事都有別人去做。

這個別人,主要是指水師指揮使郭祥瑞和魏王府親事府典軍包牯牛,再有就是魏王家令任喜。

任喜是宦官,童謠的徒弟,比較得趙元昌信任,自趙德昭三歲起就一直照顧他,主僕二人關係很好。

現在任喜是去了船內廚房監督今日午飯,陳佑看趙德昭鬱鬱寡歡的模樣,猶豫了一下,開口問道:“大王可要同犬子說說話?”

趙德昭擡起頭來,神色有了變化:“盤哥兒也一起來了?”

陳佑有些驚詫:“大王知道我家盤兒?”

“娘娘經常請長陽郡夫人入宮說話,夫人有時會帶盤哥兒和虎哥兒一起入宮。”

好吧,夫人外交。

陳佑倒是知道李疏綺會經常去見盧金嬋,可是沒想到她會把兩個兒子也帶上。

既然認識,那就好辦了,陳佑不再糾結,直接就道:“盤兒和虎兒都要跟我一起去廬州,現在就在船上,我去把他們叫來。”

“有勞陳師。”

看着趙德昭這一副小大人般的正經模樣,陳佑只能嘆息。他家兩個兒子從來沒這麼正經過,但是相比之下,他寧願自家孩子有一個活潑快樂的童年。

陳佑一家住的船艙同趙德昭的船艙在同一層,只不過之前陳佑爲了防止自己孩子不懂事衝撞了魏王,把兩處安排得有些遠。

來到住處,只見艙門大開,陳佑皺眉走到門口,一股淡淡的酸臭味撲鼻而來。

擡眼看去,虎兒縮在李疏綺懷中,整張臉都埋在她臂彎裡。

而盤兒則是趴在南桑腿上,小腦袋下面就是一個木盆,南桑此時正在輕拍他的背。

“這是暈船吐了?”陳佑有些無奈。

“哥哥好髒!”

李疏綺兩人還沒回答,虎兒就叫了起來,他從媽媽懷中跳下,跑到陳佑身邊,拉着陳佑的手:“臭死了!”

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
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